中国“绿氢之都”如何打造?

2022-04-13 13:47李加加
产城 2022年2期
关键词:氢能制氢成都市

李加加

2019年出台的《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一度推动成都成长为“氢能第四城”,3年后,迎接绿色低碳未来,成都强调“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绿氢之都’”,政府端、企业端应声而动。

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对于氢能产业链上的企业,此次盛会蕴含了更多意义——这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

为保障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赛时交通服务用车中清洁能源车辆(非传统能源)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4.9%。其中,氢燃料车共有816辆,“成都造”氢燃料汽车有157辆。

“成都造”氢燃料汽车在北京冬奥会的登场无疑具有很大的示范应用价值,更是对成都“氢”实力的肯定。2019年,成都曾印发《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正式启动“绿色氢都”建设,逐步形成以郫都、龙泉驿、彭州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及“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完整产业链条。2021年12月,四川省委十一屆十次全会确定成都氢能发展的新方向,《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四川将支持成都打造“绿氢之都”,成都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成都“氢”实力:装备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成都氢能产业有何竞争力?据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氢能)项目经理曾其林介绍,“依托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市场条件,成都市氢能已形成‘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完整产业链条,集聚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60余家,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电堆、高压储氢瓶、氢气压缩机、加氢系统等装备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当前,在氢气制储运环节,成都聚集了成都艾尔普、梅塞尔、林德、汉尊能源等氢源企业,东方锅炉、华能四川、深冷股份、中材科技、昊华化工等装备研制企业,华能集团西部首个规模化水电解制氢项目签约,掌握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多种技术路线及设备制造能力,具备成熟的大容量、中短距离运氢能力,车载储氢瓶研制能力及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在氢气加注环节,液空厚普、亚联高科、四川能投、四川金星等加氢设备研制及加氢站建设运营企业相继落地,具备氢气压缩机、加氢枪、氢气质量流量计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市场化生产能力,为国内外50余座加氢站提供整站工程设计、设备供应及建设运营服务。

在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环节,聚集了东方电气、成都亿华通、荣创新能、四川锋源、中自环保、势加透博等企业,掌握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电堆等核心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和应用;掌握车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在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快速启动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在氢能终端应用环节,聚集了成都客车、中植一客、大运、成都广通、一汽丰田、成都中车、纵横大鹏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轨道列车、无人机等企业,具备国内一流的燃料电池中重卡、物流车、客车、专用车、乘用车、城轨机车、工业无人机等产品研发、试制、验证及制造能力,部分车辆实现全国批量化供应。

产学研领域,随着成都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都已成立成都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等平台,建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智慧氢能系统实验室、中自环保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氢能基础研究策源地。

谋篇布局,政策先行

曾其林表示,成都氢能发展迅速,除了四川丰富的水电和天然气资源,“对氢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2021年11月,成都市D705定制公交线路正式投入运营,搭载东方氢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VM6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19台氢能公交车,开始服务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与郫都区之间的快速通勤。

为氢燃料电池车“定制路线”及“专设路线”,是政府推动氢能快速实验应用的重要方法。2018年2月,由东方氢能提供燃料电池发动机的10辆城市客车在成都市P09路公交线上线运行,这是西部首条、国内第二条商业运营的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路。

据曾其林透露,为了解决这一线路中加氢站建设运营政策空白,四川省、市、区各层面曾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在科学规划、安全验证、审批政策、应急预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在车辆上线初期展开了长达4个月的负载模拟运行,充分验证后才启动线路运行。截至目前,仅郫都区,装载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公交车已达100多辆,累计运行超过1000万公里,单车最高里程超20万公里,载客近1200万人次,平均氢耗为3.4千克/100公里,在同级别车辆里达到百公里耗氢量全国最低。

地方政府的大胆创新与政策支撑是推动氢能在产业导入阶段迅速发展的主因。2019年印发《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后,成都先后印发《成都市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成都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氢能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政策推动下,2021年,成都实现多个重大项目的落地与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国产首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下线,其中氢燃料动力系统由四川荣创新能公司研制生产,并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四川大川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交大联合研发的90MPa液驱活塞压缩机及移动式加氢站智能一体化集成系统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华能集团西部首个规模化水电解制氢项目签约;东方氢能产业园开工建设;成都西部氢能产业园项目备批准建设。

当前,成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370辆,氢能无人机实现商用,运营加氢站3座、西南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加快建设,是全国第三个具有百台以上规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和西南地区首个开展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的城市,拥有全国唯一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今年1月23日,2022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提出将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绿氢之都”。作为回应,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氢能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亟需立标准,拓场景

“成本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瓶颈之一。”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博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雪峰提出,建议市政府出台政策,明确车用制氢加氢一体站属于“资源类和为其他行业配套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推动建设车用制氢加氢一体化站,以便于“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的落地实施。

成都市政协委员、北京亿华通西南总部总经理郝再生提出,成都应在产业链条、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如可以支持企業自建创新中心、引进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吸引高端技术人才等,促进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关键部件企业落户,从而在氢燃料核心技术运用方面抢占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机动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中心教授级高工田红指出,可以充分利用成渝“氢走廊”优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建设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共建高水平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多名业内人员表示,“成渝氢走廊”将成为成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去年11月,“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举行。将在2025年前投入约1000辆氢燃料物流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同时在凉山、攀枝花、雅安、潼南、长寿等地建立氢气供应基地,打造立足成渝、辐射西部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高地。

曾其林指出,目前成都共计开展的370辆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营,主要集中于商用车中的公交车、物流车领域,对于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中远途、中重型车辆的应用示范尚未开展,燃料电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其他应用领域也缺乏推广经验,应用市场潜力有待充分挖掘。从这方面来讲,“成渝‘氢走廊’对推动氢燃料汽车在物流、重卡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曾其林还指出,氢能标准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相关项目在立项、审批、实施、运营等环节均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产业发展缺乏国家层面的规划指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制氢加氢一体站等建设受制于落地化工园区的限制,以及低成本电解水制氢电价政策落地难,成都及四川水电资源优势和投资吸引力难以充分发挥,极大削弱成都氢能产业领先发展的动能和进程。”

“针对制氢项目难以落地问题,成都将积极推动省级化工园区申报,突破规模化制氢落地制约。”成都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成都还将加大龙头企业培育,补齐产业链短板环节;依托“成渝氢走廊”积极申报成渝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积极推动电解氢项目等落地,加快以绿氢为主的氢源体系构建。

龙头引领,打造成都高质量氢能产业集群

去年7月,“东方氢能产业园开工仪式暨中欧氢能产业合作大会”在成都市郫都区举行。产业园拟投资15亿元,致力于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大力构建燃料电池及制氢、储氢、加氢、氢能综合利用企业集群,建设成为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含站内制氢加氢一体示范站),将导入四川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打造“五个中心”——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运维服务及大数据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

去年11月,成都在产业“建圈强链”会议上提出,将“加强链主企业专项培育,开展重点项目靶向引育,进一步提升链主及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带动力和创新链的溢出力”。据曾其林介绍,东方氢能产业园是东方氢能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东方氢能产业园一期工程预计将于年底建成。按照‘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目前已吸引近十家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企业入驻园区,签约引进16个国内外合作项目,协议金额达8亿元。”

此前,东方氢能曾牵头四川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在成都市实现百台级氢燃料客车的商业运营,使成都市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百台以上规模氢燃料公交城市;牵头组建了成都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推动产业链单位优势互补,共同开展技术协同创新、示范应用、标准建设等工作,当前会员单位数量超过40家。

下一步如何发挥龙头作用推进整条产业链升级?曾其林透露,东方氢能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在技术攻关、示范应用、标准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发挥氢能产业园特色载体作用,以‘一园全链’加快补链强链步伐,助力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三是全力协助省市政府开展新一批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

猜你喜欢
氢能制氢成都市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制氢工艺技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