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洪流中激荡成长

2022-04-12 00:00:00冷林蔚
十月·少年文学 2022年6期

落叶、蝴蝶,这是两个非常美丽的意象。落叶是一个生命轮回的结束,蝴蝶象征着生命的灵动与活力,这两个具有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首先带给人心理上的一种冲击。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想,落叶与蝴蝶也可以产生内在的联系,风中翩然飘落的叶子难道不正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吗?小说的标题就是用这样可以多重诠释的意象组合,奠定了整部作品诗意的基调和诗性的内涵。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12岁的少女路小植猛然面对重病的爷爷,心灵上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她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生病,甚至有一天可能永远地离开虽然时光的流逝无时不在,但这是年少的她第一次直面衰老与死亡,就好像每个秋天都在看落叶却熟视无睹,但这次医院那棵核桃树落下的叶子,却像是沉重地砸在她的心里,砸出一个大坑。

路小植面对的是猝不及防的衰老与死亡,她的同学卫雨琴面对的却是家里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困惑。作为享受父母宠爱的独生女,一个弟弟或妹妹并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和惊喜,相反却让她感受到深深的威胁。如果说新生命预示着新的希望,那么这个还没有见识过人间的风景就归于虚无的生命,带来的则是更大的伤痛与更多的思考。

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如果生命的延续与消逝是人类所不可避免的历程,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12岁这一年,路小植和卫雨琴这两个原本不熟的女孩,因为偶然的契机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在生命的洪流中经受冲刷,最终牢牢地在大地上站住脚跟,慢慢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很少见到用如此坦率的口吻描写生命和死亡的儿童文学作品,毫不遮掩和粉饰,抽丝剥茧地把人物内心的思考与变化写了个清楚明白。小说采用的是一种沉浸式的写法,文中有着大量抒情式的独白。读者在读的时候,会感觉主人公说的话也仿佛是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句子,所以会特别有代入感。也许是因为作者还比较年轻,距离自己的少女时代并不遥远,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是非常深入和细致的,充满真挚的力量。

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是站在少年人的一端向老年的岁月眺望,同时也有对生命之初的一种回溯,因为视角的独特,领悟也是特别的。比如当路小植面对因为生病的后遗症而导致各种能力退化的爷爷,面对大人们对爷爷恨铁不成钢的批评和不耐烦时,她深深感受到,孩子和老人其实是相似的,当面对成人世界时,他们都是弱势群体,他们都要忍受成人世界对他们的蛮横倾轧。从童年到老年,生命的两端竟然趋于重合,正是因为这样的发现,路小植才是那个最能够理解爷爷的人,对于爷爷的处境,她最能感同身受。这种温柔的情感,让人感喟,也让人反思,更让人想要去做点儿什么。

最难得的是作者不仅仅是在写人的生活,她是把人放在整个星球、整个世界、整个大自然当中,去表现人的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这种脆弱和珍贵又与整个世界相呼应。树叶到了秋天会枯萎凋落,正如人会走向衰老;但是树叶掉落之后,明年还会再发新芽,而人的生命失去了,又去何处寻找?当少女倾听着核桃叶轰然落地的声音,当她凝视着冷风中依然顽强抱住枝头的法桐叶,当她了解看似四季常青实则悄悄完成新旧交替的松树她的内心因为这自然中的一幅幅场景而得到启迪,最终在她的眼里,金黄的银杏叶化作翻飞的蝴蝶,逝去也如同是新生,这是自然给予她的启迪。

这部小说展现了少女在生命的洪流中激荡成长的心灵史,也表达了对生命本身的赞美和讴歌!还想特别说一下的是,这部小说的诗性气质也来源于文中那些优美的抒情的句子,作者高源作为诗人的才华通过这种方式在小说中显示出来。这些如同水晶一般晶莹美丽的语句,承载着作者哲学的思考,抒发着作者真挚的情怀,正所谓“情之至者文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