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多方资源,打造美丽乡村

2022-04-12 00:00:00张建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12期

王政,泰州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社区党总支书记,曾获“姜堰区优秀团支部书记”“泰州市优秀团支部书记”“江苏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江苏省优秀团支部书记”等荣誉。

在王政办公室的书柜上,“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等荣誉无不昭示着小杨社区的精彩过往。

小杨社区之前叫小杨村,是原桥头镇的一个村庄。2019年10月,桥头镇划并给三水街道,小杨村成了小杨社区。

因交通不便,之前,村里不少人外出做船运生意,田地逐渐抛荒。2003年溱湖大道建成,小杨村迎来发展机会。看着溱湖大道上车来车往,时任村干部瞅准时机带领村委班子成员种植抛荒田,并尝试组建小农场。此后,随着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杨村先后建成一批家庭农场,打造富有特色的田园风光。

王政入职时,小杨村成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乡村之一。当时规划了6大类、24个项目,有基础设施类的,有农业提升类的,还有乡村旅游类的,围绕三大板块进行建设:大田风光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智慧农业应用,推出彩色水稻等;特色产业区,发展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田园生活居住区,提升村庄内部的基础设施,包括污水管网改造、天然气入户、河道清淤护坡、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

那时,王政负责“特田”、外宣和村里的共青团工作。

为进一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小杨村在靠近溱湖风景区的张家舍、罗家舍推出“小杨人家”乡村生态旅游区,借助溱湖风景区的辐射作用为村庄引流。在张家舍,村里出资发展基础设施,把村民闲置的老宅子流转过来进行改造,之后和旅游公司合作统一对外经营。不过,张家舍只有14户人家,规模有点小。

小杨村逐渐有了名气,外出谋生的村民开始返乡,重新修缮住宅。张家舍北侧的罗家舍有42户人家,这两年,有27户人家先后改造老宅。去年,第一批改造完成的3户人家自发跟景区合作,景区付给他们租金。后续,社区可能牵头成立合作社或公司,探索民宿经营管理的新方法。王政还想通过“小杨人家”的带动作用,将客源引向村庄内部。

现在,王政主抓的工作有农业、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上级领导提的要求是集体经济有新作为、社区治理有新突破、美丽乡村有新变化,王政想让乡村建设好上加好。

1.如果用关键词来记录这一年,您会选择哪几个词?

王政:有意义——今年最满意的是两件事,对后期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一件是拆除了一个违章建筑,另一件是按规定处理罗家舍民宿建房押金问题。如果这两件事处理不好,后期管理会很麻烦。

累并快乐着——今年8月,我被组织上调整为社区党总支书记。说实话,这让我接触到不同层级的领导,能做事且能做成事;让我见识更广,想法更加超前。我们有平台、有资源,要勇于创新,特别是党建、宣传、文化、团工作,我跟上级部门说,有活动尽可以安排到小杨社区。

2.今年您还有什么工作安排?

王政:今年到春节之前我准备召开几个座谈会:关于民宿开发的座谈会;诸葛会,摸排社区大三以上的学习设计、水利、景观等专业的学生,针对村庄停车场设计和河道改造出主意;乡贤会,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流动党员座谈会,力争把本村老中新三个层面的党员资源都发挥出来。

3.调整到社区党总支书记岗位,对您来说有何挑战?

王政:被调整到新的岗位上,要统筹全局,最大的难处是协调各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