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岭南,追寻肇庆的阳光与色彩

2022-04-12 00:00:00颜士州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12期

屹立在西江岸边的古城肇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以绮丽的风光、古老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特产吸引着中外游客。

悠游秀美风光

肇庆北面是巍峨的北岭,逶迤起伏,气势磅礴。星岩、鼎湖山风景区坐落在它的脚下。北岭像一位巨人,用魁伟的身躯,挡住严冬的风霜,送来夏日的清凉,一年四季守护着这座园林式的城市。

星岩有湖面七千多亩,奇峰、石室、山岩、水洞错落其间。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登上天柱峰,放眼银湖,波光浩渺;四周奇峰兀立,山石嶙峋,千姿百态;数十里湖堤柳色青青,繁花似锦,浮云掠过,如烟似雾。浏览山岩、石室,看那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又像是漫步于历史长廊,仿佛目睹古代文人墨客的音容笑貌,耳闻他们的低吟浅唱。

行舟水洞,洞壁的钟乳石有的如飞禽走兽,活灵活现;有的似奇花异树,栩栩如生。听着那些动人的传说,仿佛进入蒙眬的梦境。难怪四百年前人们已经称赞星岩的风光可与“兰亭、西湖、凤台、燕矶比雄于中原”。而鼎湖山与星岩迥然不同,别具清幽。从山脚到山巅,郁郁葱葱,绿涛如海。鼎湖山是我国南亚热带的天然植物园,这里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有的地方还保存着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天然林和古老的植物,对植物学、农学、林学和医药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沿盘山公路而上,细细欣赏鼎湖十景:湖山鼎峙、峡水朝宗、憩庵环翠、小歇群峰、龟池印月、曲径云封、龙潭飞瀑、凤岭疏钟、菩提花雨、塔殿香风,让人心旷神怡。1200年前,唐朝开元年间,名僧智常就是在这里创建白云寺,经历代重修、重建,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风貌。附近还有三昧潭、罗汉桥、涅槃台、龙潭等遗迹。涅槃台的巨石山尚留着珍贵的唐代摩崖石刻和古老的千年梅。

来到凤来山南麓,庄严典雅的庆云寺坐落在翠峰中间,从寺中的千人锅、大铜钟,可以想见昔日众僧们在香烟袅袅的大殿上参禅诵经的盛况,隐隐听见回荡在深山古寺的悠扬钟声。古寺旁种植的白茶花,至今仍年年怒放。走出庆云寺,踏着布满落叶、日影斑驳的曲径而下,信步来到荣睿碑亭,抑不住心中感情的波涛,对这位舍身求法的日本高僧肃然起敬。相传荣睿于唐代天宝年间伴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后辗转经过端州,在鼎湖山病故。

南望古城,奔腾的西江浩荡东去。登堤远眺,千帆竞发,汽笛长鸣,蔚为壮观。屹立在西江边的阅江楼、崇禧塔气势非凡。

阅江楼建于明朝崇祯十四年,由原来的嵩台书院改建而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挺遵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于1925年冬在肇庆建立独立团,团部就设在阅江楼。如今楼内陈列的实物和展出的图片,诉说着这支北伐战争“铁军”的光荣战斗历程。崇禧塔建于明朝万历十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建筑构造奇特,外观壮美,江流倒影,摇曳生姿。它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默默讲述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沿江远望,水天迷茫处便是肇庆的古代要津羚羊峡。著名的“望夫归”石就矗立在那里。

距离古城一千米的西郊,有一座古老的名刹梅庵,也是游览胜地。梅庵创建于宋代至道二年,是纪念六祖大鉴禅师的(六祖圆寂后,唐中宗谥其为大鉴禅师)。因为他生平癖好梅花,故将此庵命名为“梅庵”。这座建筑仍然保留着鲜明的宋代艺术特点,飞檐巨桷,气象万千。

遥望肇庆江城,它就像彩带上系着的一颗永不消逝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展现出一幅无尽的彩画。甚至,它比彩画更美。

穿越时空的邂逅

唐代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往钦州途中,慕名来游肇庆,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其碑刻立于石室洞口,是一篇文笔秀丽的游记,一篇研究古代石室的珍贵文献,一帧极为稀少的唐代书法家的手迹。宋代名臣包拯曾任端州郡知事,民间传诵着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为古城增添了神话色彩。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被贬徐闻,路经肇庆时,也不忘瞻仰古城的丰姿。清代诗人袁枚更是诗情横溢,在鼎湖山、七星岩都留下他隽永的诗篇。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朱德、陈毅等,也在这里驻足停留,写下诗句,或赞山水,或咏风物,或寄托崇高的情操和伟大的胸怀。

据史书记载,肇庆古时是个浅海湾,由于西江的冲积,海湾不断升高成为冲积平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里称为“高要”,取其“位高扼要”的特点。隋开皇十一年,因肇庆境内有端溪,遂改为“端州”。宋哲宗时,改名兴庆。后来宋徽宗为兴庆军守臣手书“肇庆府”,肇庆便由此得名。“肇”作“始”解,大概是开始带来吉庆的意思吧。

肇庆“控西粤之咽喉,当西南之要冲”,早就成为西江的重镇。西汉元封一年,肇庆便设置盐官,是全国三十个盐官之一,直属西汉王朝管辖。南北朝萧梁天监年间,这里曾建立广州都督府,明嘉靖四十年建立两广总督府。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朱元璋的后裔朱由榔曾在肇庆设行宫,改年号永历。此后,肇庆逐渐成为西江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当游客来肇庆游览时,那些古迹文物,纷纷敞开自己的胸怀,让人们看见这座古城的沧桑,触摸古城跳动的心。

诚然,肇庆古城这幅彩画中,有的是大自然的造化,但更多的却是由劳动人民亲手描绘。千百年来,肇庆如一轮朝日从人民手中升起,像一幅彩画从人民手中展开。修葺星岩中的琼楼月宫,然后是“水剪西潮千匹锦”,给星岩嵌上六个大湖,真如“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一条西江倒映着古塔新楼、古渡新轮,仿佛是千年历史的诗画走廊。

再望远一点,西江上已露出大桥桥墩,铁路线东连三水,西接茂名,一条钢铁长龙从人民手中诞生,在粤西大地上腾跃蜿蜒。

肇庆城的山峰、河流、森林、街市闪射着青春之光。

肇庆城的画幅,正调着明丽的色彩,向前伸展、再伸展……气韵、色调、风采长留天地!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