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未来

2022-04-12 00:00:00本刊编辑部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12期

小雪节气刚过,疫情再次来袭,所在社区和工作的大楼通知要天天核酸检测;除了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入地铁要扫场所码;部分地区餐厅关闭堂食,原本要出差的同事取消了行程,原本要举办的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后疫情时代,这样的情形我们已经经历数次。

疫情三年,我们似乎习惯了,日子还要朝前过,工作还要想法完成。从前讲“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在是赤裸裸的现实,车贷、房贷、水电燃气、孩子的奶粉等家用开支每一项都在等待我们用劳作去交换、去支付。

人们常常怀念疫情暴发前的日子,觉得那才是正常状态,现在是非正常状态。其实从来没有谁跟我们许诺过,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正常状态。

我们要重塑对世界的理解和想象。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有足够的精神强度与之相匹配?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上古神话传说便是最鲜明的体现:天塌了,女娲采石补天;洪水来了,大禹导河治水;头断了,刑天挥舞干戚;没路了,愚公立志移山;天之高远,夸父追逐太阳!

当代文学作品《活着》中,主人公一次次失去,一次次活下来,在一次次失去与悲痛中直面命运。活着本身很艰难,但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董宇辉刚开始做直播的时候,正常时间直播间只有五六百“粉丝”,好一点的时候能够卖上十几二十万元的货。大家都干得苦哈哈的,时常觉得:不要干了吧,都这样了还有希望吗?还播吗?

有一天,董宇辉难得休半天假,走进公司旁边的中关村新华书店,坐在四楼,重新把《活着》看了一遍。进书店的时候,董宇辉的心情是彷徨、纠结的,再次翻开这本书,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泪如雨下、号啕大哭,周围的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这样的镜头,就像我们时常刷到的视频:深夜,中年大叔坐在马路中间哭泣;地铁上,一男子得知家中出事,失声痛哭;暴雨如注,灌进敞开口的啤酒瓶中,路边摊坐着的男人纹丝不动,继续喝酒……

从书店回到直播间,董宇辉的心坚定了:继续播吧,别问答案。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董宇辉,现在的东方甄选。

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己”,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普通人每天认认真真工作,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便可以达到孟子所讲的“良贵”——每个人都有的、内在的高贵。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