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涓(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十多年来,卓越人才培养的范围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等自然科学领域逐步推广拓展至教育、法学、财务管理、金融以及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围绕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校企合作、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改革和师资力量培训等层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索。学科性质和专业差异决定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1]。经济学专业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主要分支,课程设计一般偏重理论知识,实践课程相对不足,学生就业具有宽口径特征。如何培育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何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征,设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本文拟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探讨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及不足,反思改进的方法。
高校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和管理学专业的培养基地,需要积极探索经管类卓越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为国家输送更多有知识、有素养、有担当、有使命的经管类人才。因此,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政治立场正确,遵纪守法。我们培养的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恪守职业道德,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国家的各类法规制度[2]。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冲突日益常态化。我们培养的经济学卓越人才将来要投身祖国的经济建设。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具备理性看待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冲突的能力,正确看待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的能力,有效化解对外贸易过程中企业面临的误解和争议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捍卫国家经济利益的建设者。
第二,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英语基础;其次,需要具有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实习和实践的经历,具有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大赛、支教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3]。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还需要在专业导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点下,及时总结各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干中学,才能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第三,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从人才培养设计来看,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应该是到企业或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处理事务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4]。鉴于此,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加强人文素养、人际交往以及职业道德等知识的学习。
第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文字处理、表格设计、制图绘表、回归分析等能力。现代社会,任何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WORD、EXCELL、SPSS、EVIEWS、STATA、MATLAB等软件,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
2010年,我院经济学专业获得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立项,2015年获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19年获批湖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十年来,我院经济学专业设计“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来强化教学基础,通过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加强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建设,强化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的训练,努力打造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具体实践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调整和优化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理论课程的难度,增设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增加了与现实经济联系紧密的《当代中国经济》《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等课程;扩展了选修课程的范围,鼓励学生学习博弈论、法律、计算机操作、计量软件应用和大数据等知识;大幅度增加了实验课和实践课的比重,旨在提升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表1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第二,加强专业教师思政教育工作和教师专业课程培训力度。首先,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听党课、看红色题材影片并写观后感、参观校史档案馆、参加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等形式,加强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其次,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每门专业课程都要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整理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案,充实教学内容。确保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材选用上,首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严格把好政治关。再次,每年组织经济学骨干教师参与我院人事处组织的校内“现代经济学”暑期师资培训。同时,学院出台奖励方案,鼓励教师组织和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鼓励教师去企业和政府部门挂职锻炼。
第三,加强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首先,借助学习通软件,建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在线课程网络平台。网上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视频、课程讲义、课程教案、章节习题、期中测试、各类学习资料以及师生互动等。2021年,我院《微观经济学》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其次,重视教研项目的研究。学院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研内容的研究,并加大了教研类成果的奖励力度。近三年来,经济学专业教师围绕金科建设、导师制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科研反哺教学、线上国际化课程建设等方向开展教学研究,成功申报多项校级教研项目,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
第四,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心理咨询教师共同努力,挖掘学生的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就业规划。充分利用周日晚点名、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等平台,借助问卷调查、寝室走访、深度访谈等形式,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心理咨询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理念,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职业规划。一般来说,经济学专业毕业去向主要包括考研、出国、就业三种途径。其中,考研对学生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和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出国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针对不同职业发展规划的学生,教师会提供不同的心理辅导、学业咨询、高等数学知识培训和课程选修建议等帮助。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去向进行甄别,实施差异化的方案进行培养是未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
第五,以导师制的形式,指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每位学生入学后,学院会为其指定学业指导教师,完成各类实践活动、实习活动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即导师制。学业指导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参与本人的科研项目,而且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如每年上半年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每年暑假开展的关于乡村调查的星火燎原活动、“支部共建”大学生服务团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每年下半年组织的经济学热点问题辩论赛和经济学讲座等。近三年来,经济学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30余次,成功申报学生科研项目近60项,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
第六,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首先,建设学校和地方政府合作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实训。我院与荆门市商务局、荆门市东宝区委宣传部和云梦县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建立校政合作项目。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参观、参与地方政府的工作,组织学生围绕当地的农村养老、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并要求学生撰写工作论文。其次,建设校企合作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实训。近年来,我院与湖北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荆门东盟投资有限公司、荆门市开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中认武汉华中创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联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等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每年暑期通过岗位实习、生产参与、观摩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近三年来,经济学专业学生累计参与校外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近1000余人次。
第七,改革学生学业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方式从分数导向、结果导向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教学注重考试成绩,而不是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尝试将学生考核从过去的单纯注重分数的试卷考核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考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法。依据课程类型,任课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第一周提出申请,设计如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分组答辩、案例分析、实习报告、项目设计、在线测试、课堂一对一测试等不同的考核方法,经学院教学委员会批准后,即可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的转变,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5],还能够更为客观反映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组织教师实地调研北京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学习和借鉴这些高校的先进经验。
第九,定期组织往届考研成功的校友、创业成功的校友返校,为经济学专业学生传授经验,交流心得。
总结我院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工作,梳理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经济学专业近几年的考研率和就业趋势,我们发现现有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虽然偏重理论知识学习,但是我院经济学专业学生考研率并不高。如果能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四年理论经济学知识学习优势的最佳去向。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考研的意向或者对考研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我院经济学专业近五年考研情况来看,每年都有超过50%的学生报考研究生,但是成功率仅有10%左右。为什么我院经济学专业学生明明具有理论经济学的学习优势,但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竞争中不能脱颖而出呢?在与部分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生的数学能力较为薄弱,无法适应较高级别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要求。其二,从学生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来看,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待提高。其三,部分学生报考志愿偏高,虽然考研分数通过国家线,但是没有达到报考志愿所在学校的分数线。其四,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调剂,不愿意去西部地区深造。其五,部分学生由于准备不充分,放弃了考试。
第二,校企合作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问题,学生实习效果有待提高。笔者近几年参与我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习答辩,发现学生实习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实习内容往往停留在从事资料收发、文件复印、文档输入、货物看管等简单工作,难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规律和工作流程,并未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其次,并非所有学生可以参与到学院组织的实习活动,仍有一部分学生需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所学专业知识跟实习单位岗位设置和职务范围往往并不对口,不仅难以满足实习单位的用人要求,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再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实习集中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这段时间学生不仅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工作,而且要完成毕业实习任务,还要面临找工作的压力,难免手忙脚乱,部分学生会敷衍应付实习或者毕业论文。最后,我院的校企合作项目大多在暑期开展,主要是辅导员老师带队,专业课教师参与较少,学生参与规模小,参与时间只有短短十天左右,校企合作项目的使用效率不高。可见,我们建设了一批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项目,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企业导师建设较为滞后。经济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学历大多为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或者企业实践经历。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经济学专业教师大多可以胜任专业课知识讲授,但是很难在创新、创业、实践等层面给予学生高质量的指导。由于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和岗位考核标准主要跟科研成果和课堂教学效果挂钩,与教师指导企业实习、实训关联不大,所以,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没有在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方面投入较大精力。
第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研,做好考研准备,树立考研信心。考研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教师和学院可以提供引导和帮助,但是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要提高我院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考研率,首先,需要在新生入学阶段,聘请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向新生普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现状,介绍高校的招生特点以及准备考研的注意事项,帮助新生树立考研目标,提高考研信心。其次,鼓励学生选修经济数学、英文读写译、国际形势分析等课程,或者通过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网上平台自学数学、英语、时事政治等课程,做好考研的知识储备。再次,组织教师对大三、大四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高级宏微观、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答疑辅导。
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期,延长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次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实训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大学阶段一到两次实习实训经历,每次历时十天左右,是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的。鉴于此,校企合作、校政合作项目需要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和频率,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让学生尽可能熟悉企业、政府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这样将来才有可能在管理岗位协调好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分工。通过多次实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共事、如何遵守职业道德、如何学以致用等技能,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避免出现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学不能致用”的问题。对于考研的学生,也要督促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因为考研不是目的,考研只是学生进入职业生涯之前的一个深造过程,实习实践活动才是检验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
第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6]。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业务素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善于从事理论教学,但在企业实践、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有限,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型和运行模型。因此,高校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学以致用,深入企业、服务社会。只有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指派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是以合作科研课题研究、企业项目组实习等形式进行校企合作,高校教师可以熟悉企业运作的规则,总结企业用人的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积累实践教学管理的经验,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