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文月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99)
传统村落是农耕生产者聚居劳作和繁衍生息的空间单元,是人类农耕文明社会标志性聚落形态, 体现着农耕文化的古老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厚性。 我国于2012 年正式启动全面深入调查传统村落这一重点项目,截至2020 年,全国有超过6 000 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名录[1]。 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以自身独特的传统建筑风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能够承载传统栖居文化等优势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 传统村落研究的知识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具有何种特征? 哪些主题及文献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 研究重点呈现何种分布? 未来如何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传统村落实践的内涵、实质和发展规律? 为厘清这些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村落研究的相关知识基础、研究脉络、研究结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梳理,把脉传统村落研究重点,以推动新时代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实践与研究进入更新更深的领域。
CiteSpace 是被广泛用于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和可视化研究的一款文献分析软件,可通过分时、多元、动态化的图谱准确呈现某一领域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2],图谱数量频次用节点(Node)大小表示,重要性用中心性(Centrality)表示。 为力求科学、系统地梳理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的进展和演进趋势,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共引、共现、聚类和时间序列分析,辅以文献阅读法,以弥补CiteSpace 理论分析在深度上的不足。
在当前国内期刊来源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通过精选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CSSCI 数据库已成为地区、机构等的项目、成果评审的重要依据。 于2021 年6 月10 日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通过高级检索页面,设置“主题=传统村落”“来源类别=CSSCI”进行检索,共获取761 篇文献,将获取的文献以Refworks 和Note-Express 两种格式导出备用。
文献计量分析会涉及文章的“作者”“机构”“题目”和“关键词”四个方面。 在机构方面,由于作者写作习惯及用语的不同,存在相同的机构用不同用语的情况,为提高分词分析的准确性,主要进行用语的统一。 同时,在关键词和题目分词过程中,对第一次清洗出的数据做数据预处理,去除“的”“与”“以”“为”等虚词。
1.发文时序及基金来源
CSSCI 数据库中以“传统村落”为主题的文章最早刊发于1998 年,在历经近十年“低迷期”后,文章数量由2010 年 的12 篇发展到2020 年的121 篇,呈现出急增的发展态势。文献涉及国家级和省级基金项目共计39 项,排名前十的基金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其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6.25%)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78%) 合计占比60.03%,湖南省级基金共3 项,合计占比7.64%。
2.发文机构及空间分布
文章共来自225 家机构,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辅以少量政府机构和企业。 发文量大于或等于10 次的机构依次为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28 篇)、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 篇)、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14 篇)、湖南大学建筑学院(10 篇)、三亚学院(10 篇)和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10 篇)。 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省市为:湖南、北京、贵州、江苏、广东、湖北、四川、上海、云南和陕西。 这些地区除具有特色的传统村落资源外,雄厚的科研实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湖南省,这一特征与前文基金项目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整体而言,现阶段传统村落研究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及长江以南地区,而长江以北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发文量较少。
3.发文期刊分析
在208 种CSSCI 期刊中, 载文量排名前五的期刊依次为:《城市发展研究》《经济地理》《现代城市研究》《贵州民族研究》和《城市规划》。 发文量在13 至43 篇的11 种期刊共发文253 篇,占总文献数量的33.25%,剩余的197 种期刊共发文508 篇,占总文献数量的66.75%,这与文献计量学布拉德福定律描述的“特定主题的论文主要分布在少数期刊上”这一特征相符。 现阶段,论文在期刊分布上呈现出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特点。
布拉德福定律对期刊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进行过相关界定。 按照递减顺序对期刊刊载某一研究领域论文进行陈列,如果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3 个区的期刊载文量分别与文献总数的占比基本相等,且在期刊数量上呈现出1∶N∶N2的比例关系,即可认为该研究领域文章所在期刊存在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 分析研究文本,发文量在13 至43 篇的11种期刊累计文献数量占总文献数量的33.25%, 发文量在5 至12 篇的38 种期刊累计文献数量占总文献数量的33.90%, 发文量在1 至4 篇的159 种期刊累计文献数量占总文献数量的32.85%,由此绘制出刊发有关传统村落研究文章的208 种CSSCI 期刊的离散情况统计表,如表1 所示。 从表1 可以看出,发文量大于等于13 篇的期刊为核心区期刊,发文量在5 至12篇的期刊为相关区期刊,发文量在1 至4 篇的期刊为非相关区期刊。 这3 个区的期刊种数之比接近于1∶4∶16(1∶4∶42),且3 个区的平均载文密度依次为23.00、6.79 和1.57。 由此可以得出有关传统村落研究文献的发文期刊存在显著的核心效应,《城市发展研究》《经济地理》《现代城市研究》《贵州民族研究》《城市规划》《建筑学报》《装饰》《旅游学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档案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构成近十年CSSCI 期刊刊发有关传统村落研究文章的核心期刊群。
表1 CSSCI 期刊刊发有关传统村落研究文献离散情况统计表
4.发文作者分析
分析某一学科核心作者,主要以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为依据。 洛特卡定律又称科学论文作者分布定律,即发表1 篇论文的作者数占全部作者数的60.79%,且发表N 篇论文的作者数与仅发表1 篇论文作者数成1∶N2的比例关系。 梳理传统村落研究在CSSCI 期刊中有关作者发文量,发现发文量仅为1 篇的作者数达1 106 位,占全部作者数的87.29%,与洛特卡定律规定的60.79%差距较大; 且其余发文量作者数均远小于洛特卡定律规定的应有人数,按照洛特卡定律,发文7 篇的作者数应为16 人,而实际上仅有1 人。由此得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者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为验证这一结论,借助普赖斯定律做进一步检验。 普赖斯定律提出,在相同的研究主题上,一半的论文是一群高产作者所写,在这群高产作者中,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数与发文最少的作者发文数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Nmax为最高产作者发文数,M 为高产作者中发文最少的作者发文数。 由研究样本可得Nmax=24,M=3.67,即高产作者发文量达到4 篇及以上。 在CSSCI 期刊中发表传统村落研究文章的高产作者共计23 人,发表文章86 篇,占全部文献数的11.30%,不满足普赖斯定律规定值,由此可得出在CSSCI 期刊中有关传统村落研究文章的作者分布不符合普赖斯定律。
结合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的分析结果,得出CSSCI 期刊有关传统村落研究的发文作者未形成高产作者群。
高频词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某一热点研究主题,对研究题目进行词频分析,有利于挖掘传统村落的研究主题和热点。 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研究文本进行题目词频分析,所得高频词主要由动词和名词组成。 借助名词“文化”“空间”“特征”“视角”“民族”“景观”“社区”“遗产”等高频词,可以看出现阶段传统村落研究关注的具体对象主要集中于景观规划和空间分布两个层面;动词“分析”“保护”“传承”“实践”“调查”“考察”“思考”等高频词折射出现阶段研究仍处于摸索探讨的初期。 综合题目高频词的词性和频次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针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空间景观的规划、建设两方面,且研究深度仍处于前期的功能主义研究阶段。
为进一步理清现阶段传统村落研究主题,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设置参数为:K 阶LLR算法,得到如图1 所示的8 类有关传统村落的研究主题类型(Silhouette 均大于0.7):#0 传统村落、#1 建设部、#2 传统体育、#3 景观基因、#4 文化传承、#5 旅游开发、#6 保护、#7 空间分布。这8 个聚类与后文文献梳理的传统村落主要研究领域相吻合。
图1 传统村落关键词聚类分析图
国内传统村落的研究主题不断变化,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传统村落概念内涵、村落建筑、村落景观、保护传承、旅游开发和空间形态六个方面,总体呈现出研究范畴延展、研究内容细分、研究应用性增强的特点。
1.传统村落概念内涵
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村落是一个边界清楚且固定的“聚居场所”空间单元[3-4],并具备精神家园的属性[5]。 2011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对传统村落进行界定:传统村落是形成较早,且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至此对传统村落的研究由对“场所空间”的关注转向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关注[6-8],尤以乡土记忆研究势头最盛[9]。 这对增强民族文化自在性、自觉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村落这一概念在政界和学界得到普遍认同,后续学者在传统村落研究中多采用这一概念内涵。
2.村落建筑研究
主要以城镇化背景下传统建筑、传统民居的修缮和重构为研究要点,关注的对象一是“建什么”,二是“谁来建”。 在建筑修缮方面,国内现有研究侧重于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修缮应同时具备专业技术和文物保护理念,这样才能保障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和修缮[10]。在建筑重构方面,集中探讨传统建筑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重构与活化。传统村落对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的承载价值已在国内学者中得到普遍认可,在乡村转型背景下为避免同质性的“千村一面”现象,一方面,传统村落建筑应留住“乡愁”[11],另一方面,要增强村民在传统村落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强化村民主体身份地位,提升村民在传统村落建设方面的身份认同感,赋予村民传统村落建设事务的话语权和决定权[12],才能更好地保留“乡愁”的原真性,留住“乡愁”。
3.景观基因研究
作为延续、传承传统文化载体的村落景观,因其独特的地方性和文化性[13],对其进行景观基因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这成为近年来景观研究热点之一。 学者们热衷于通过村落景观揭示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和社会文化风貌,研究主要集中于景观基因的识别和景观的重塑两个方面[14-15],通过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塑景观“自然共生、文脉延绵与伦理永续”的场所精神、尊重村寨原有场地和人居文化思想以达到传统村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6-18]。
4.保护传承研究
在传统村落保护传承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软件”农耕文化和“硬件”建筑景观两个方面。 在“软件”保护传承方面,国内学者认识到村民的主动意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 处于人口流动、文化碰撞的村落,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19],传统村落是村民生活、情感和生命的载体,针对传统村落开发和利用现状,为保护传承传统村落的“精神归属”功能,学者们通过构建文化建档式保护模型和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类型评价体系,从生态系统脉络演进视角为保护传统村落这一精神场域提供理论思考[20-22],针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提出文化传承民俗活力、文化重塑特色空间、文化引导文旅融合的共生发展路径[23]。
5.旅游开发研究
学者们研究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发现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主体响应及政府政策,作为主体之一的乡村社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能实现创新演化[24-26]。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27],可以通过物质层、社会层和精神层等路径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28],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29]。
6.空间形态研究
学者们主要集中于对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揭示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成、组织、生长的内在逻辑[30]。 在空间形态方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将中国传统村落划分为4个空间集聚区,并指出偏远的边界集聚区有利于传统村落的留存与保护[31];有学者从微观层面切入,提出村落“神圣空间”这一概念,并对其空间形态、当代价值及研究范式进行研究[32]。在空间形态影响因素方面,有学者通过分析村落空间布局的图式语言,发现村落在发展空间秩序上,经历了从生存适应到主动寻求发展两个阶段[33],除生存适应原则外,宗法礼制和传统伦理道德是影响其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34]。
CiteSpace 突现词的出现通常与研究人员关注的潜在话题紧密相关, 这有利于探究研究热点及其持续时长,便于回顾过往和预测趋势。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得到如图2 所示的可视化图谱。 依据关键词突现词内容与时间段,将传统村落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图2 传统村落关键词突现图
2010—2016 年主要是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景观保护研究。 这一阶段的研究以“城镇化”“城市化”为主要背景,主要以“人类学”的视野关注“村落”“村寨”等概念内涵和村落的“保护”“传承”。
2016 年至今主要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人文”视角研究。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在此背景下,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人文”视角,学者们运用“空间句法”探讨村落的空间形态机制,关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探究旅游开发与村落发展的调 节机 制[35]。
研究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人们对传统村落发展理念的变化,传递出学者从原来对栖居空间与设施的关注转变为对人居环境的心灵归属的关注。 学术研究已经意识到村落的发展、建设不单是物质主义的经济事件,同时还要兼顾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在建设物质环境的同时考虑心灵的归属。 这一研究发现与前文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现阶段有关传统村落的研究综合了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涉及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三种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及代表性研究成果如表2 所示。 定量研究涉及GIS 空间分析、抽样调查、内容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文献图谱分析等。定性研究涉及参与观察、实地调查、田野调查、民族志和扎根理论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主要是参与性调查评估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是未来研究的一种趋势。这是鉴于定性分析能够得出传统村落的主要特征,而地理信息技术、计量统计分析技术是从各维度对影响因素等进行精确的测定。 可以预见,基于交叉学科背景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将是传统村落研究的主要方法。
表2 主要研究方法及代表性研究成果举例
基于可视化分析工具并辅以传统文献阅读方法,以CSSCI 期刊为数据来源,对传统村落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统计,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2011 年后学术界对传统村落概念内涵的认知大致一致,着力关注传统村落人文、地理、民俗的综合价值。 在现阶段传统村落的研究发文量呈现出递增的发展态势,发文机构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从基金来源以及发文机构分布省份来看,现阶段湖南省相关机构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北京市和贵州省的相关机构。 传统村落研究在发文习惯上,已经形成核心期刊群,而在作者方面,未形成高产作者群,研究者间的合作整体分散。
国内传统村落的研究主题不断变化,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传统建筑”“景观基因”“保护传承”“旅游开发”“空间分布”等重要领域,总体呈现出研究范畴延展、研究内容细分、研究应用性增强的特点。 在研究时间脉络上呈现较强的时效特性。 研究综合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多个不同学科,涉及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三种主要研究方法,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一种新趋势。
整体而言,传统村落研究在关注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人文”视角,呈现出由早期对传统村落物质空间栖息价值的关注转变为对人文主义精神归属价值的关注, 研究呈现“理论探讨—景观保护研究—空间分布研究—人文关怀研究”的发展脉络。
1.研究时空跨度
当前国内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一次性的短期调查,反映某一时段或某一时间点的情况,缺乏长时间跨度的研究。 由此,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传统村落动态性的研究较少,对传统村落的变迁过程与机制的科学解释十分有限。未来,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延展。在时间跨度上,延长数据采集时间,并对时间进行切割,形成数据动态对比分析;在空间跨度上,从单一案例向区域多案例拓展[36],扩大研究空间范围。
2.研究内容主题
研究主题集中于“传统建筑”“景观基因”“保护传承”“旅游开发”“空间分布”等方面,缺乏对村落历史脉络、风水选址、人口迁徙、道路形态等的动态研究,以及缺乏对村落兴衰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在村落社区民生关注度方面有待提高。 应注重社区居民在村落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活遗产地[37],重塑当地景观特征的主体地位[38]。 同时,应意识到我国传统村落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外,还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生态系统。 后续研究可借鉴“农学”“医学”“生态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对村落民生环境、社区依恋、医疗康养、景观建筑立法、生活博物馆建设路径进行研究[39]。
3.研究方法
仍以传统的抽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实地调查、田野调查为主,缺少新技术、新方法的借鉴。 可以尝试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研究中,以实现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集成,例如采用全景卫星地图、GPS 全球定位系统、RS 遥感技术、可视化技术、系统模拟等技术方法,以模拟传统村落地形、地态的动态演变,进一步解析我国传统村落格局、形态的影响因素及演变特征。
4.研究团队建设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者合作力度不足,跨机构合作研究仍较薄弱。 过于集中且单一的学术机构将会影响传统村落研究的全面发展。 后续研究应注重跨学科团队合作,加强与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立足于国际化视角,基于中国丰富的村落实践案例,大力推动我国村落研究的国际化,缩小与国际研究范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