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超副教授 王梦溪 王 凯教授 王海燕教授 臧 杰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做事能力,注重培养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有特长的人才,对于提高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化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但该模式也割裂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1]。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从2015年起,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2-3]。因此,如何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以下简称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考录取时按照学科大类或实验班的形式招生,入学后先进行1~2年的基础性课程学习,取得相应学分后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与培养,直至学生毕业[4-5]。该模式突破传统专才教育模式,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符合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因此越来越受高校的青睐与应用。
随着实践发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优势日益凸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实践困境。本文试图调研国内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该模式的实践困境,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大类人才培养为例,研究该模式下人才培养策略及效果,以期为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借鉴。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孕育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于1988年率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并于2001年启动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年,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试行“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全国重点大学也先后试点推广大类招生培养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招收的本科新生直接进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2006年以后,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纷纷仿效复旦大学建立本科生院,深化开展大类招生培养改革[1]。
通过查询官方网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截止2021年,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40所,进行大类招生的高校有118所,占比达84%。其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9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有76所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大类招生,占比达78%。笔者所在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属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已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数学类、机械类、测绘类等专业试点大类招生。由此可知,大类招生培养已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另外,全国1 238所本科院校中,有378所已开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占比31%,因此大类招生培养也是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选择[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进行通识课程教育,满足综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我国实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在实践过程中,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剧“冷热”专业不均衡发展。学生经过高考进入高校后,前2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接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与专业老师交流的机会较少,对具体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就业前景主要是通过网络查询、媒体宣传、学长介绍等渠道获知,认知较为片面甚至被误导。因此,在专业分流时学生往往具有盲目性和从众心理,形成各个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导致“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各专业分化加剧、不均衡发展。这种专业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冷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面临停招的风险,既不利于高校的综合发展,也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3]。
(2)分流方式制定不科学,影响教育公平性。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较难操作的环节。当前国内高校主要采用2种方式进行专业分流,一种是按兴趣分流,另一种是按计划分流。前者不设定各专业的分流计划人数,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但该方式容易出现选择扎堆现象,对高校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后者是先设定各专业的分流计划人数,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成绩进行排序与分流,类似于高考填报志愿。但该方式对分流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或存在暗箱操作,则严重影响教育的公平性,易引起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6-7]。
(3)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部分学生心理落差大。大多数高校采用按计划分流的方式,加之专业分化现象加剧,当前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容易产生填报拥挤现象,从而导致成绩靠后的部分学生无法进入心仪的专业学习,心理落差较大。如果不加以心理辅导,这部分学生非常容易对本专业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等极端行为,荒废大学生涯。
(4)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侧重于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其不仅仅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合并,而应该需要对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改革与优化。但许多高校相关专业并没有对培养方案进行认真修订,只是简单地将各专业的相同课程归类到通识教育模块,在大类培养阶段进行集中学习,造成大类培养流于形式[8];抑或生搬硬套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特色性,无法满足综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另外,受总学分限制,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较多,但专业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自主权较弱,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5]。
(5)学生日常管理有难度。大类招生培养牵扯本学院内各专业间甚至是跨学院的资源整合,涉及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涉及专业分流后的学生管理问题。专业分流后,学生重新组建班级,但学生往往对新班级没有归属感,甚至会产生新矛盾,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和学习氛围营造,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6]。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有利于综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实施该模式的相关院校积极深化改革,提出并应用了适用于本校的人才培养对策[2,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下辖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3个专业。其中安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设工业安全、矿业安全、应急技术3个课程组;消防工程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新批准建设的专业,受社会需求限制,均不单设课程组,如图1。近年来,该学院积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困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走出一条具有能源与安全特色的综合型人才大类招生培养实践策略,如图2。
图1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结构Fig.1 Structure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1)重塑契合大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以新版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全面依据成果产出理念进行专业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为培养原则,提出符合安全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定位、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建立与学生目标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单元与教学大纲。学生在大一阶段通过安全科学导论、能源开发概论等课程对专业进行基本认知;大二阶段重点学习流体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燃烧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对各专业有深入了解;大三阶段后,学生进入各专业(课程组)学习专业选修课,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同时,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培养过程的逆向设计与正向支撑,通过对在校生的过程评价和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形成校内与校外的双循环持续改进机制,最终实现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的良性循环。
(2)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全过程培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工科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教师科研成果、工程案例、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科研反哺日常教学;依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加强科研创新训练内涵建设,实现大创项目与国家级实验平台、科研课题、科研团队“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毕业设计质量,要求做到毕业设计“两覆盖、三结合”,即全体学生覆盖、全部内容覆盖,一般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专题论文与科研课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指导专家相结合。同时,推动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建立以全国范围内矿山、建工、化工、交通、消防等领域30余家企业为主体的全过程实践育人平台,夯实综合型人才培养基础。
图2 大类招生培养实践困境及对应策略Fig.2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major enrolling and training
(3)构建团结协作的基层教学组织。学院综合考虑本科教学与研究所的有效衔接和整合,以及课程的属性与课程间的逻辑关系,本着强化教学团队意识、促进各专业均衡发展的目的,设立12个课程(组)教学团队。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管理、安全监测监控、安全工程基础力学、安全系统工程等课程(组)年教学团队均可教授3个专业学生,工矿通风安全、化工安全、职业卫生与安全、矿山安全工程等课程(组)教学团队主要教授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火灾与燃烧基础、消防工程课程组教学团队主要教授消防工程专业学生,应急救援课程组教学团队主要教授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同时,成立本科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为各基层教学组织正常运行做好服务支撑,如图3。
(4)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学分学位互认机制,形成多种形式的国际化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比如,与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等国多个大学联合设立本科2+2联合培养项目;每年从大三学生中选拔10-20名优秀本科生组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国际班,赴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高校学习一学期;每年定期邀请3-5名国际知名教授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开设暑期国际课程,不定期邀请5-10名国际教授开设学术讲座;每年选派1-2名优秀本科生参加毕业设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
图3 基层教学组织架构Fig.3 Basic teach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专业分流是大类人才招生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对学生而言,关系到能否进入心仪专业学习;对学校而言,关系到学科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教学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对社会而言,关系到人才供需矛盾能否得到平衡。因此,应坚持专业分流原则,明确专业分流依据,合理制订专业分流方案。
(1)坚持专业分流原则。专业分流应坚持“学生中心”原则,充分考虑学生意愿和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应坚持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各专业分流人数,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理性冷静思考,将个人志愿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执行分流原则与办法,及时将专业需求情况、学生志愿信息以及分流结果进行公示,增强专业分流工作的透明度[10]。
(2)明确专业分流依据。专业分流的主要依据是专业(课程组)志愿和课程成绩,明确志愿优先、兼顾成绩。专业(课程组)志愿是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兴趣自主填报,每位学生可填2个志愿;课程成绩是前3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若某一专业(课程组)的需求数量大于学生的志愿数量,则选择该专业(课程组)的学生全部录取;若某一专业(课程组)的需求数量小于学生的志愿数量,则根据学生的成绩择优录取,未被录取的学生调剂至数量未饱和的专业(课程组)。
(3)合理制订专业分流方案。该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制为4年,实行“2+2”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前2年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大类进行通识课程学习,大二结束后分流至各专业(课程组)学习。专业分流工作在大二下学期开展。学院首先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各专业(课程组)的人数;然后在以上原则与依据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填报志愿,并统计学生的加权平均成绩;进而对全体学生进行排序与专业匹配。
(1)充分发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作用。我校已全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3-5名同年级本科生,形成“导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11]。导师可将大类招生培养的政策原则、办法方案、社会需求、学生志愿选择与日常学习指导相契合,有助于本科生能够科学理性思考个人取向。
(2)加强大类招生政策宣传。除前文提及的专业导学课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等方法外,还要积极发挥团学组织的作用,通过专家讲座、高年级座谈、在线答疑、实践活动、参观专业实验室等多途径加强大类招生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对各专业的认同度。
(3)加强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专业分流后需要重新组建班级和宿舍,安排宿舍时尽可能尊重学生个人意愿,营造轻松的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发挥班干部、本科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点、线、面、体”引导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动态;积极开展学术、社团与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6]。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可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学生通过前2年的大类通识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几个专业的认知,在专业分流时能够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经问卷调查,按传统专业招生培养时学生对专业选择的满意度约为70%,而按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生对专业选择的满意度达到95%。学生为了能够被分到心仪的专业,学习热情进一步激发,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总体学习成绩显著优于按传统专业招生培养的学生,平均绩点由3.04提升至3.21,不及格率由1.6%降低至0.7%。通过大类招生培养,将学生培养为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型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扩宽学生的就业面,近年来的就业率均为100%。通过大类招生培养,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平均约每6名学生发表一篇论文,每4名学生获得一项学科竞赛奖[12]。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符合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探索适合于该类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现状与实践困境进行分析,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为例,系统总结分析该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培养策略与成效,取得以下结论:
(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中开展大类招生培养的高校占比分别为84%、31%,因此大类招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人才培养方式。
(2)现阶段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仍存在“冷热”专业不均衡发展、分流方式制定不科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学生日常管理有难度等实践困境。
(3)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专业分流、学生管理等角度系统总结分析具有能源与安全特色的综合型人才大类招生培养策略,实践表明该策略可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