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022-04-12 13:02:50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雷锋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思想命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是实践主题的转换和解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也是我们党高度理论自信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一以贯之地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这就在于我们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不可否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领袖的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推动了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理论创新是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推动力。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它诞生于欧洲,却扎根于中国,在21世纪的中华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并不是把社会再生产领域当作追求经济GDP的手段,而是坚持“巴黎公社”的原则,变革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清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才能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比资本主义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較优势,更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思想,直指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转变问题,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使命与战略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对新的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21世纪的新概括、新总结。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互联网技术实现的社会信息化,使国际社会的经济社会形态、政治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根本上看就在于它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许多光彩夺目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概括,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比如,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判断,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比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面,提出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还比如,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宏观理论及若干微观理论,一环套一环、一扣连一扣,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广袤中国大地和中华民族历史,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思想,深刻揭示和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近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正因为如此,这一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是彰显文化自信、饱含历史自觉、赓续中华文脉的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道路,“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主要实现了人文精神的人的自觉,与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物质生产方式。近代以来,受到了西方治理体系的挑战。古典文明遭遇现代文明的挑战,先后经历了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华民族在经济文明形态成功地转变之后,要应对更为艰难的政治文明形态转变挑战。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向的“中国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现代转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文明的高度思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70多年、近代180多年、中国5000多年的延续,也是中华文明在21世纪呈现出的新形态,超越了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蕴含着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升华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破解以市场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与古典德治文明之间的冲突,直接指向治国理政机制上的全方位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的转型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中华文明蕴含的强烈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建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风格,例如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要具有钉钉子精神”、“知行合一”等,其话语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激发出中国文明的智慧和活力,从而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从本质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华文明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被催生出来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的,通过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扬弃现代文明不足,面向新型文明的制度与机制安排,从而使中华文明持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确立了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

(执笔:王强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中国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