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葆
嘉陵江北岸的华新街,高楼林立,一派繁盛景象。时光回溯到80多年前,一座钢厂的诞生,催生出华新街这个地名。
江北区地名录载,华新街之名,源于1938年华联钢铁厂的扩建。那时,因钢厂征地,居住在沙嘴、周家湾一带的居民迁此新建住房,形成街道。华新街,取华联钢厂的“华”字和新建的“新”字而得名。
早在1937年,爱国民主人士胡子昂与合伙人选中了临嘉陵江江北口岸统称香国寺的一块地。他们决定在此兴办一座钢铁厂,名为华联钢铁厂。这块地约有30余亩,选中这里,是因为征地拆迁量不大,又临近江边,船只停泊方便。
但在修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种种困难,居住在此的农户经常组织人员阻拦施工。胡子昂耐心倾听农户的诉求,经过协商,巧妙化解了矛盾。为方便人们行走,他让施工人员改道重新修筑了厂区香国寺北向观音桥、东向江北城的道路。另外,他坚持招纳被征地户和当地人进厂做工,以增加失地人的收入。
1938年,抗日前线战火纷飞。大敌当前,为扩大产能多出钢,胡子昂决定扩建华联钢铁厂。改扩建后的新型钢厂名叫中国兴业公司,为当时官股注入民企的最大的一家股份钢铁联合企业,孔祥熙任董事长,翁文灏任常务理事,胡子昂任董事兼协理。
这座新型钢厂为战时的军需民用提供了大量钢铁和各种器材。1941年至1945年,该企业共生产铁1.4万余吨、钢材6422吨,分别占大后方钢铁企业同期总产品的16%、15.69%,钢厂的职工人数一度达到2437人。
随着钢铁厂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地处华新街的房屋不断增加,街面道路不斷扩展,成为各种业态的集聚区。
1951年3月1日,钢铁厂改称西南工业部第104厂;1953年4月,称为重庆第三钢铁厂;1955年5月,又改称重庆钢铁公司第三钢铁厂。直到2004年搬离前,人们都简称该厂为“三钢”。搬离前,钢铁厂因不断扩建发展,占地面积达千余亩,职工人数达6000余人,年产量达10多万吨,品种发展到上百个,主要有铁道垫板、履带钢、高中低压锅炉钢管、硅钢板坯、无缝钢管、圆钢、角钢、槽钢、螺纹钢、焦炉砖、硅砖等。搬离前的一个时期内,该厂年产钢总量最高纪录为12.9万吨,生产坯材17.7万吨,生产硅砖0.6万吨……三钢厂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孤型铸钢机和国内第一台立式铸钢机,被指定为国内独家生产铁道垫板的企业。
为响应城市功能布局调整,2004年12月,第三钢铁厂搬离华新街。而今,华新街已泛化为一个区辖街道办事处的地域名。轨道3号线所设的华新街站,其半径800米范围内,都是昔日钢铁厂的地盘。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