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70余年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重点围绕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要求,以武汉大学具体培养实践为例,结合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与经验总结,从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两方面探讨了以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全环节改革的可行路径。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突破300万。71年间,研究生教育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人力支持,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关键智力支撑,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是同步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群体,已成为高校科研的生力军,也是高水平原创成果产出,与核心技术突破的有生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步入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也正式由以入学人数增长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入以高质量人才产出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如何有效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既是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激发度,直接影响到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性。
武汉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严格质量标准,紧扣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贯通式培养模式建设两个核心培养环节,大力推进以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有益经验与可喜成效。
目前,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272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00余人。据统计,武汉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研究生是第一/第二作者的占比約为60%—70%,作者中有研究生参与的基本达到90%左右。2015-2020年度,学校理工医科研究生在国内外高水平顶尖期刊共发表393篇学术论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国内外优秀期刊发表604篇学术论文。
为切实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学校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当头,以研究学分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以多渠道贯通式培养模式改革为主体,深化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探索与改革,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全面构建研究学分课程体系
1.传统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担负着专业知识教学、科研范式与方法训练、学术前沿讲授、学术道德与诚信树立等。然而,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满意度、获得感偏低。统计显示,60.23%的学生认为高校教师轻教学、重科研,此现象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更为明显,仅有62.9%的博士生认为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帮助很大,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现行学术评价体系仍侧重于对教师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量的考核,而相对忽视对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叠加相当部分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观认为衡量一名研究生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是其科研能力高低,而课程学习是本科阶段的主要任务。
针对传统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种种不足,国内已有高校进行了针对性改革,如南京大学聚焦“双一流”背景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对课程体系加以提升和完善,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学术型导向类、创业就业导向类和复合型导向类等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教研融合的研究学分课程体系特色
一是课程内容创新。有研究指出,就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课程而言,应积极开发有利于研究生思维发展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大胆思考,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研究学分课程整体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紧密围绕选课研究生提出的原创选题设计与展开。授课内容不再局限学科基础知识的单项传授,而是在授课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充分凸显出本科、研究生课程区分度。
二是授课方法创新。倡导开放式教学,课堂采取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前沿讲座教学等方式展开;教学地点可由教室拓展至图书馆、实验室、会议室、实践基地等多类空间;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交叉学科类、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研讨类课时占课时总比例的60%以上。
三是考核方式创新。倡导灵活性、多样的考核方式,课程采取读书报告、论文撰写、公开演讲、研究进展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而非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与简单的闭卷考试。
目前,武汉大学已立项建设研究学分课程94门,参与课程学习的师生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20余项,获各类学科专业奖项20余项。其中,参与研究学分课程“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研究”学习的师生获得2018年PerfLoc(国际室内定位比赛)全球总冠军。
在新一轮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中,学校已将研究学分课程建设纳入专业必修课程建设体系,并进一步探索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学分化,实现研究学分课程向研究学分制度的升级,使研究生课程教学与学术训练融为一体。
积极推进多渠道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武汉大学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已经成功实施了本科直接攻读博士、硕博连读等多渠道贯通培养模式。
1.启动“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2015年,学校印发《关于开展“贯通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弘毅学堂、卓越计划、人文社科科学基础与特色学科、医学长学制等涉及学科先期开展贯通式人才培养。入选单位需整合优质课程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贯通本、硕、博培养环节,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对于参与试点改革单位,需落实以下要求:
一是制定贯通式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对本科、研究生阶段同类课程进行整合并分级设置;对本、硕、博各阶段内容有交叉的课程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分级,消除重复,必要时予以整合。
二是制定贯通式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在遵循国家关于本科学制、保研等政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单位学生规模,对贯通式人才的选拔、培养、考核、淘汰及奖励机制等制定明确可行的方案。
三是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强化学术科研训练,导师团队在本科阶段介入人才培养过程。
四是建立同层次校内课程与校外高水平大学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制定学生在贯通式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的学分管理办法。
五是加强过程管理。明确贯通式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措施。
目前,学校化学、生物与医学学科所在试点培养单位,共有在读贯通式培养研究生873人。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强基计划学生管理和研究生衔接培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9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等文件精神,学校为强基计划学生系统设计并单独制订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从2021级起正式实施。
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考虑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构建完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培养过程总体分为本科培养阶段、本研衔接阶段和研究生培养阶段三个部分, 科学设计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实现本硕博纵向跨阶段选课、横向跨学科选课。同时,方案中设置不少于3次学生分流环节,包含本科阶段是否继续攻读强基计划专业、是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否继续攻读博士等,进一步加强贯通式培养的过程管理,严格质量标准,提升培养质量。
2.探索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等多渠道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优化硕博连读机制,提高硕博连读比例,学校印发《武汉大学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培养办法(试行)》,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立了直博生、“1+4”硕博连读、“2+3”硕博连读、“3+3”硕博连读等多种贯通培养机制,使优秀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有机会提前进入博士教育层次。2020年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大推进直博生和硕博连读培养的力度,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从500多名增加到近700名。(表1、表2)
在推进硕博连读培养改革中,学校从生源选拔、课程开设、过程管理、经费投入、分流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一是择优选择优质生源。对于“1+4”硕博连读申请人,明确要求需获得推荐免试资格或硕士入学考试总成绩名列前茅(排名前30%),或者取得具有一定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2+3”、“3+3”硕博连读申请人,需经导师同意、学院集中考察遴选后,报研究生院审核批准。
二是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体系贯通硕、博士培养阶段,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设置,强化硕博课程衔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直博生、“1+4”硕博连读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在加强课程衔接、内容融通基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基础上,减少总学分要求(32个学分)。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强硕博连读考核环节,强化硕博连读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落实落细硕博连读生开题、预答辩、答辩等培养关键环节,严把硕博连读生培养质量关;实施硕博连读退出机制,达不到博士培养要求的硕博连读生将分流进入硕士培养阶段。
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对“1+4”硕博连读生,在第二年学习阶段,在第二年(硕士)学习期间,享受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奖助金待遇,差额部分由学校资助补齐;对于各阶段学习的硕博连读生,可按博士研究生申请并获得国际学术会议、短期出访、联合培养等校级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的等额资助。
五是优化分流退出机制。在培养过程中,经培养单位认定不再适合继续攻博或本人提出放弃继续攻博,并具备攻读硕士学位基本条件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可转为硕士生培养;退出直博、硕博连读项目的研究生,已修博士相关课程可转为硕士相关课程。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 (1).
[2]王战军,杨旭婷.研究生教育学的概念、内涵与特征[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
[3]郑爱平,张栋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基于12所 高校1496名师生的调查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8).
[4]高玉建,向体燕,陆根书, 王玺,周学军. 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 (11).
[5]仇鹏飞,吴俊,卞清等.“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南京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9).
[6]郭慧锋, 余波.博弈理论下的不同类型研究生激励机制与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