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青少年心理及行为分析*

2022-04-11 08:19袁婉莹赖思圆刘思杏王烨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调研群体

袁婉莹 赖思圆 刘思杏 王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引言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例如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1年郑州水灾等。每个人青少年时期都经历着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变化,从依赖父母的儿童时期过渡到独立的成年期,青少年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又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也造成伤害,严重者还会留下心理阴影,会出现应激反应,这些对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亦如此,更何况身心还在发展的青少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召开了“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制定WHO指导方针”的国际性会议,研究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精神卫生服务。通过国内大量调研资料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1]。

以新冠疫情为例,即使疫情已经逐渐常态化,但是目前在青少年身边出现个例确诊病例的情况下,还是会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通过了解青少年群体在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了解他们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分析青少年心理受影响的原因所在,了解青少年由于心理因素导致行为变化,指导正确的预防方法,让青少年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受到伤害,探索出能够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有效应对措施,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一)数据来源

本项目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287份,通过问卷收集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信息,在2021年8月到10月之前通过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调查对象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二)样本描述

本次问卷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为男:女=131:156,男女比例基本持平,问卷将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12-14岁、15-17岁、18-21岁、21-23岁、24-26岁,其中,21-23岁的人占绝大多数,其次是24-26岁和18-20岁的人,其他年龄的占少数。样本人员的学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初中、高中、专科、本科、本科以上,其中本科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专科,其余学历均占少数,样本的地区分布也比较广泛,各地均有调查,涉及的范围较广,最终结果符合大部分地区特征。样本主要是学生群体,其次是职员,其余各职业占比较小,但是均有分布。(详细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青少年心理及行为分析

(一)心理分析

调研问卷样本显示,62.37%的调研群体因少年时经历过的灾难性事件留下过心理阴影,而在现阶段经历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仅有9.06%的调研群体心理遭受打击。相较于成人,青少年更容易受到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影响,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

在近期发生的郑州暴雨事件中,有84.32%调研群体担心自己所在地区会发生暴雨灾害,73.52%的调研群体会比平时关注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68.64%的调研群体作息受到影响,70.03%的调研群体会囤积应急物资,同时62.37%会受到网络上的舆论影响,64.81%的调研群体出现过焦虑、害怕的情绪,但是很快消失,19.16%的调研群体近期一直有焦虑、害怕的情绪。青年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强,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虽有情绪波动,但能很快地调节好情绪,小部分人会被长期困扰。有10.1%的调研群体觉得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很遥远的事,61.67%的群体觉得发生在自己身边才算不遥远,由此可见,青年的重大突发事件预防意识还有待增强,不能等待发生在身边的时候才作保护措施,要做好提前布控。

在调研结果中显示,有9.06%的调研群体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后寻求了心理援助,48.78%有想法但是最终没有寻求援助,而在想过寻求帮助但是最终没有寻求帮助的人中,有23.57%对心理援助感到抗拒,59.29%找不到正确的渠道寻求援助,17.14%认为没有必要寻求帮助,青年的心理仍处在发展过程中,在遇到公共突发事件后,多数青年生活会受到负面影响,同时伴有心理层面的恐慌,具体表现在回忆发生过的公共突发事件,感到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同时青年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一部分青年对心理援助感到抗拒、羞耻,不愿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大部分则无法找到正确的心理援助渠道,最终多数青年选择心里独自消化,很少寻求心理援助,这不益于青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调研问卷显示,有66.2%调研群体会在附近出现确诊新冠时过度关注最新的疫情,18.12%群体无论是否有确诊都会过度关注新冠最新动态,在身边有人不重视新冠疫情,80.49%调研群体会感到焦虑、愤怒,且有28.57%的调研群体经常出现恐慌、焦虑、抑郁、无聊、狂躁等情绪,58.19%偶尔出现上述负面情绪,看到频繁发生公共突发事件时,33.45%的调研群体不会产生负面情绪,52.96%的调研群体偶尔出现负面情绪,但是看到本市本地区有突发的新冠病例时,有74.22%的调研群体会感到紧张不安。在后疫情时代,青年仍或多或少受疫情影响,一点风吹草动就成惊弓之鸟,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远比想象的大,目前仍有很多青少年没有缓过神,作好应对频繁连续的突发事件。

综上青少年没有很好地适应公共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后疫情时代,虽然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是心理状态还不够稳定,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多数青少年会出现应激反应,如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

(二)行为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中,近期频繁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作息完全不受影响的占31.36%,作息有略微调整的占58.89%,作息时间完全调整的占9.76%。由此可见,在遇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大部分青少年的作息习惯没有受到极大影响。

新冠疫情暴发后,为了防止疾病大范围传播,国家呼吁人民群众出门随时戴口罩,因此口罩成为了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物品。根据之前的调查,在疫情严重期间,超过80%的青少年会自发地采取防御措施。2021年疫情逐渐好转,青少年的防控意识也逐渐减弱。在本次收到的有效问卷中,会疫情逐渐好转后出门佩戴口罩的人数占33.1%,只有乘坐公共交通才会佩戴口罩的占16.03%,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才会佩戴口罩的占50.87%。从这能看出,出门时能够自觉佩戴口罩的青少年占比较小。说明疫情逐渐好转后,青少年对于疫情防控的意识逐渐减弱,所有人都应该秉承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巩固防线不放松”的宗旨去面对本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2021年河南郑州遭遇历史最强降雨,暴雨导致了严重的内涝,河南多地出现险情,每天都有数十个词条出现在新媒体榜上。青少年作为网络媒体应用的主要人群之一,查看新闻讯息的速度相当之快。在了解郑州暴雨事件后,青少年的行为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根据本次问卷调查,针对青少年在郑州暴雨期间经常查看自己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的问题,不会查看和往常一样的占26.48%,比平时查看的次数略多一点的占53.32%,比平时查看的次数多得多的占20.21%。由此可见,面对河南郑州遭遇暴雨的突发事件,青少年会提高对自身所在地区的关注度。

在面对两场重大突发事件后,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本文特别关注的。在家作业长达八个月之后,青少年是否已经习惯了在家的自由度,是否出现害怕与外人接触或害怕乘坐公共交通的问题,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显示,不会害怕与外人接触并且能够正常乘坐公共交通的占2.87%,如果要乘坐公共交通会做好相当完备的防护措施的占54.36%,不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的占17.77%。根据问卷调查可知,青少年的心理建设比较好,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出现过于抵触外界的情况。少部分青少年选择不坐公共交通,从一方面来讲可能是疫情期间处在家的时间过长,对陌生人会产生害怕的心理;从另一方面,青少年可能是出于对自身安全考虑而做出不会乘坐公共交通的选择。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处于青少年这年龄段心智相对是不大成熟的,很容易被现在的社会流行的“丧”文化所感染。特别是在近期突发事件频繁的状况下,青少年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会从本质上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此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会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消极言论的青少年占21.25%,不在网络上发表的占50.87%,会发表积极言论的占27.87%。通过调查占比可以知道,青少年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的占比将近一半,而其中有近一半的发表消极言论。说明青少年面对重大突发事件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会通过发表网络评论的方式来传达。

青少年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都做出些许改变去适应这些突发的转变。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依然无法适应突发事件带来改变的占3.83%,一般适应的占30.31%,几乎完全适应的占27.87%,完全恢复正常的占9.06%。青少年在面对连续暴发的重大突发事件,能够适应的占绝大多数。说明青少年已经逐渐适应这种重大事件的突发状况,多数具备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建议与对策

(一)开展深度心理体检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防疫常态化机制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势必会随社会现状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如因海外疫情告急而掀起的“留学生回国潮”,使得毕业就业压力激增,一部分同学因此而暂避就业选择考研,在教育部12月23日发布的《教育部再次部署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研考组织工作提醒广大考生认真做好考前准备》当中,提到了2021年的考研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再创历史新高。在巨大经济冲击的背景下,就业市场不景气,就业竞争压力激烈,考研战场也不再安逸,面临着进一步的升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加持下,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消极、悲观主义心理,甚至是抑郁症的倾向都是很正常的。

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的青年是成人当中最易焦虑的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在抑郁症低就诊率、低诊断率的背后原因是病耻感,以及不到20%的低识别率。从身边人的现状来看,很少出现抑郁症患者,这并不能代表抑郁症患者没有或很少,只能代表我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不充分、不具体。

针对于此,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工作方案》中提出,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必修课。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刻不容缓,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过时、老旧的评测机制来评估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抑或是对于出现某些倾向的大学生“筛而不理,查而不治”。因此,选用最新的研究的测试量表,开展深度心理体检,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可以对新生进行统一普查、对老生定期复查,筛查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做好相应的隐私保密工作。建议聘请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每学期为有需要的群体进行免费的心理疏导及医疗帮助,而不是通过辅导员的介入。

(二)进行叙事阅读疗法

对于倾向及症状不明显但存在负面情绪的大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运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进行叙事心理阅读疗法。二十世纪中期,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应运而生,它是对现代心理治疗模式的解构[2]。简而言之,它的策略就是通过文本认知、文本解构、交互对话、文本重构、持续互动几个步骤,重新建构读者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故事结构,从而探究读者对问题的解构和自我价值的重新认知,健全人格的自我完善。

学校图书馆可开设专属的图书角,放置“心理科普类”或者“生活方式类”书籍,打造一个叙事心理阅读空间,同时可参考“自助会”的形式,不定期展开故事分享活动,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历、情绪,用叙事的方式释放出来,从而转移对于现实压力的注意力。

(三)做好心理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紧张、焦虑,如若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就需要做好有效的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这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是企业运用专家力量帮助员工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服务模式。借鉴EAP模式,从心理状况评估、校园环境改善、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咨询渠道构建、服务效果评估分析等六个方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下高校心理救援的EAP模式,有助于促进高校心理疏导和救援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调研群体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