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蕾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发展,我国政府职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单位体制的改革以及社区体制的建立,对城市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形态开始了加速转型:工商业兴起,新的文化和教育也逐步萌芽。其中,由1949年至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速度较为缓慢,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力有限。由1978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短短的几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剧烈变革所带来的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方式的改变、单位体制的改变、政府职能的改变以及社区建设的改变,无一不影响着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和变迁。
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是通过单位运用行政手段为基本方式统一划拨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单位体育”这样一种运动形式,单位体育指的是职工在单位内或单位间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1]。通过单位体育,可以提高职工的身体健康水平,可以促进单位的文化建设,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也可以令单位通过开展体育运动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并进行调控和管理。单位体育具有如下特征:
单位体育具有同质性。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国企等单位,都可以通过开展工间操、运动会等体育运动来满足职工的运动需求。由于工间操、运动会等体育运动形式易于操作、易于管理、易于形成常规,还可以高效快捷地完成上级单位制定的体育工作计划,故成为了单位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的形式[2]。但单位体育往往娱乐性较差,且无法激励职工对运动的内驱力,也很难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单位体育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起了一种大政府、小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我国体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社会体育管理职权强大,并主要由政府执行。领导对单位体育的态度,更是直接影响着单位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领导重视体育运动的单位,往往在体育运动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配备更加完善,如兴建大型的运动场(见图1)或体育场馆供职工使用。
图1 单位体育时期的运动场地和看台 来源:作者拍摄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体育组织结构缺位,其管理重心偏高。群众若想要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其组织管理难度较大;且单位体育并不能面向全体市民开放,其局限性很强,老年人、外地人、无单位归属的人,参与体育运动不便,社会体育的普及度低,不接地气。同时,单位社会化现象又使得社区功能萎缩,导致体育的社会属性丧失。
我国经济体制变革推动了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由单位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格局经历了至关重要的改革,其运行机制通过不断地更新迭代,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对单位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社会甚至社区正逐步承担起许多原本由单位承担的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单位体制的解体,单位体育逐渐弱化,社区功能不断强化,民间体育协会、俱乐部,以及社区体育逐渐迎来了发展机遇。
社区人口结构的变动,也对社区提出了全方位发展的要求。伴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城市社区的人口结构呈现出了如下变化:一是我国老龄化现象日渐显著,老年人口比例显著上升;二是无单位归属人员日益增多;三是外来人口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的工作内容日渐多样,其服务对象也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社区不能止步于眼前,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责。
城市居民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全面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状况。现今社会,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物质基础,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要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自我实现,民众对体育运动的取向相比从前更加多元化、更加日常化。面对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业余时间就地就近开展的经常性社区体育活动,成了人们满足体育需求更理想的途径,开展社区体育建设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求。
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增强,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加之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与胜利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申办与胜利举办,无一不激发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迫切希望。
由1979年至1984年,我国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开始出现,这与市场经济的萌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阶段的社会体育为自发形成阶段。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成立了街道联合体协,并出现以街道办事处牵头的、组织辖区和居委会组织的,就地就近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单位职工的业余体育需求,又促进了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地流行起来。
由1984年起,我国逐步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了90年代初期,已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进入政府倡导阶段,社会体育开始高速发展。1995年至1997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社区体育运动的发展,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1997年国家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社区体育进行了正式的倡导;1997年11月,原国家体委颁发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定办法(试行)》。这些文件的颁布,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增加了人们对于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还开拓了体育运动产品的供给市场,使体育产业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其他区域性体协为辅,组织结构基层化特点十分明显。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了街道社区体协。[3]
社区体育,是居民在业余时间主动开展的,其自发性和自控性要远远强于单位体育。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同伴,自己决定运动的内容和时长。由于社区所辖范围内,居民的性别、种族、年龄、职业、爱好、习惯、健康情况、时间状况等因子差异性很大,所以在社区体育实践中,集体性的活动是较难以开展的。
由于社会环境和条件日益变好、社区互动增多、社区氛围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逐步增强,现在我国的社会体育发展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飞跃。随着职工体育逐渐向工作以外的时间、单位之外的地点转移,社区体育有着比单位体育更高的丰富度和灵活度。
社区体育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当今社会商品房小区数不胜数,开发商在进行设计和建设时,往往将健身场所作为盈利项目,承包给健身公司或是物业公司。这样的行为,鼓励着社区体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更好的硬件条件和更专业的服务等,以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图2)。
图2 社区体育时期,小区内的商业健身场所 来源:作者拍摄
全民健身的发展,需要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体育场馆设施,更重要的是要靠体育文化凝聚力与吸引力的协同效应。因此,在促进健身场馆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全民健身参与度,减少全民健身负效应势在必行[4]。城市社区体育的崛起,可以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弥补了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缺位,降低了社会体育管理重心,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社区建设,为社会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了保证。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对体育运动的追求逐步提高,社区体育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总体发展上,我国的社区体育起步较晚、机构单一且人员不足。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我国由街道社区、居体协进行管理,并没有专门对社区体育进行管理的社区体育中心。在硬件设施方面,我国民用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区体育资源匮乏、陈旧,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新加坡在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上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新加坡体育事业由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主管,新加坡大众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则由体育理事会下设的全民体育处负责管理。新加坡大众体育政策由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制定,它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其基层为全民体育,作为新加坡体育战略的重点,全民体育在国家经费上可以得到充足的投入。在新加坡,社区体育和健身中心必须满足一定的硬件标准才可以设立。大型居民区,必须建有跑道、运动场、游泳中心、多用途的室内体育馆、健身中心、户外健身站点以及有氧运动影音室等社区体育设施。平日里,体育理事会和社区还会组织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如社区体育活动、全民体质测试,以及大众体育竞赛活动等。居民们拥有对体育运动的极大热情。
纵观以上因素,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亟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首先,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应以人为本,要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的体育运动需求;规划选址时,应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围绕居民十五分钟生活圈进行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可达性;应由政府和社区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社区体育场地及设施进行制度化管理;应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化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要加强体育场地资源的整合,以改善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不全面、不均衡的现状:应打破全福利体育观念,逐步实现社区体育利益化,政府部门应与市场投资共同进行市场化运作,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争取企业、体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投资,对其实行有偿或低偿开放,投资方获得收益的同时,改善了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硬件条件,从而刺激社会体育的发展。再次,提高社区体育参与程度,社区体育活动应该向小型化、多样化发展,以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社区运动首先是要具有社区性,其次才是社会性[5];应逐步实现居民参与组织化,提高居民社区体育参与率,并且力求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团体等机构的广泛参与。最后,提高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是提高社区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社区的管理及服务人员应增强对社区体育的服务意识;体育院校应发挥自己拥有大量体育人才和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参与社区体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