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荣
(勐腊县国有林场,云南 勐腊 666300)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应用,森林生态功能以及文化价值越备受人类的关注,森林可持续管理逐渐形成了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怎样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维护、改善,确保其健康稳定,维持生态系统基本环节连续性,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当前新的挑战,森林管理课程需要在新森林管理理念的指引下,顺应新形势要求。起初于森林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决策实践期间,务必对实现森林可持续管理目标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予以明确。其是进步森林管理课程主要前提,同时属于当前森林管理以及实践中务必给予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对森林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科研受到了广大的关注,这些方面可以解决并为这些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用处,但目前森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准则的进步未能获得较多的森林经营者的认可。森林管理课程进步以及森林管理实践急需新式的森林管理理论以及原则。按照以上问题,于近些年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及森林景观生态学科研上,对森林管理的基本准则进行了初步认识,以引发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促进森林管理课程的进步,加强并保持森林可持续管理的重点和更多技术方面的成立和完善(图1)。
图1 森林进步现状
于人类文明进步不同历史以及不同地方,林业已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但不管林业以何种形式出现,其发展的趋势最终是人类逐渐从森林中获得各类产品与服务。恰是为了森林产品、服务和价值的源源不断的供给,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经营模式已经扎根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森林经营理念中。尽管近些年欧洲各国指出了“近天然林”,美国也指出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管理”“新式林业”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等理念,但关于利用森林生长、维持森林生产力和充分利用森林的平衡思想由来已久,成为森林运营课程的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就对前苏联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研究,以社会扩张和再生产的原则取代了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并运用了“大规模采伐和大规模建设”的原则。在20 世纪60 年代初,要求绿山“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可持续地使用”,并提出了“以森林为基础”的政策。在国家计划的经济体系中,森林管理计划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基于可持续利用原则的国家经济计划,将管理计划中规定的伐木程度视为要求继续生产的制度等障碍。森林管理计划和伐木配额始于1980 年代后期,当时森林资源枯竭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国家森林管理已经在苦苦挣扎。鉴于可持续发展的惨痛历史教训和要求,森林管理原则不仅应是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而且也将在森林可持续管理的规划和决策中受到尊重和根本限制。
森林生产收入与森林结构有关,在过去发展中,由于一些经营者利用经济效益,原本属于多林种的林地已成为单一的林种,降低了林地抵御昆虫破坏的能力,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力。现在,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森林作为我国的重要源泉,今后的发展必须彻底改革林业结构,实现森林结构的转变,实现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发展过程中,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改变和优化其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将促进产业结构在一定方向上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森林工业各部门的集体行动通常会导致森林生产总价值的变化。因此,在发展森林产业结构时,其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一、二级产业结构的潜力,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及其建设和发展的步伐,推动区域森林产业各方面向低碳方向发展。为了实现稳定的森林经济,国家必须采取科学的办法,增加森林生长过程中的碳量,减少森林生产中的碳源,并通过丰富林区森林物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提高森林的经济生产力。提高森林经济生产力,扩大森林生态系统自律。实现可持续森林经济的重点是实现低碳生产过程,使用不影响森林整体经济价值和国民经济市场的先进技术。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影响,一般认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经营的一个关键点。可持续森林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各个层面保护和促进森林可持续性的管理。其既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同时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环,必须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区域发展服务。梅尼认为,可持续森林管理应“在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的情况下,长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繁殖、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可持续森林经营是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整体可持续性,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以满足地方、区域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在各个层面建立、管理和开发现有的生态系统和森林潜力,是其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
不难理解,可持续森林管理概念综合森林分层结构理论以及相关生态理论,以下为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基本要求。
(1)维持林地生产力,避免林地退化。
(2)保护森林产品的众多功能,服务功能以及森林文化价值。
(3)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多样性和独特性进行保护。
(4)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5)确保各尺度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
(6)维护以及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过程整体更新。
然而,在森林管理的长期实践中,因为对森林生态系统失去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以及森林管理内外的各种限制,森林管理的原则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加上森林管理原则本身的不足,这降低了森林管理的可持续性,给当前和未来的森林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位北美森林生态学家从7 个维度总结了北美森林可持续性管理的下降:森林年龄的缩短,森林结构的简化,森林部分的精炼,森林面积岛屿缺少,森林火灾状况的变化,森林地区道路密度的增加以及受威胁物种的增长。中国森林管理实践的不稳定性体现在5 个方面:长期过度砍伐森林、大量林地流失、树种老化、森林生产力下降。伐木无法良好发展,使森林恢复更加困难。很快,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了大规模采伐,最近,采伐作为保护森林管理单位生存的一种方式,过度砍伐森林资源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最终导致资源枯竭,剩余森林资源压力加大。由于森林生产利益相对较低,投资效率相对较弱,土地所有权不明确,管理和监督不善,大片林地被恢复为农田或移走转为牧场,或用于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导致林地流失。人工更新的简化和树木人工造林的不合理和改造各类次生天然林的不适当,导致大规模的纯人工林,这就构成了树种的结构简约,森林的卫生很弱,稳定性很小。大面积的自然森林和老化森林已被不良的林业所取代,许多本地和特定物种(特别重要、濒危和受威胁物种)遭到破坏,而森林再生、区域森林景观失火和森林破碎化导致森林服务和生物多样性应用减少。由于林业的轮作周期短,土壤毒性和养分缺乏,土壤恶化,生产力下降,缺乏足够的土地施肥措施。低地(大斜坡、贫瘠土地)内的损失和其他管理活动导致土壤侵蚀严重,甚至出现地面裸露退化。它覆盖了大量无堆积的林地,木材没有堆积,森林生长缓慢,产品供应能力差,增加了对天然森林的压力。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应用,历史经验和教训要求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管理原则,长期坚持森林管理实践。这也是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森林管理学科而应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森林经营指导原则,应不丢失其原则,要明确具体,要有具体的标准以及相关指标,要有一定程度可操作性。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森林生态系统联系的特征,森林经营务必基于下文6个基本原则。
体制完整性原则需要将森林形成一个等级结构系统,并且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同时要求于整个系统角度研究以及处理森林管理目标、森林管理措施问题。在森林管理方面,森林管理活动是可持续区域发展的一部分,而森林景观和管理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制定森林管理规划决策,可以放在适当层次的等级结构体系中,促进业务目标,不仅满足高层规划的要求,而且充分体现其整体功能的效益,在制定适当措施时,研究实施管理措施在整个系统背景中的影响[1]。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制定管理目标和措施,以管理森林,并确保区域、景观和森林各级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它不仅包括作为相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生态系统总体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森林管理行动必须以可靠的生态为基础,全面了解和研究经济活动对不同森林生态过程的潜在影响,客观分析和评估由此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其严重程度、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参与原则要求于森林管理中充分认可管理特点,综合社会要求,森林管理规划目标和管理措施符合地方社区的一般和长期利益,鼓励公众参与管理和决策,鼓励社区支持活动,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挑战包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口生活水平来改善森林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广泛的覆盖社会和教育。
可持续利用原则要求务必于森林产品处理以及有关产品再生速度之间获得适当平衡。较好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对产品的形成的影响产品以及再生速度的因素予以了解,需要经制定可持续管理措施对生态系统中产品再生速度进行提升,且于此基础上加大森林产品使用。这一原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森林可持续利用原则的进一步做出微调,包括森林多功能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持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健康稳定的重要性,以及继承可持续森林管理利用原则的基本思想。对于森林管理的可持续供应、森林的增长和利用以及森林之间的平衡,它们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使用的目标不仅包括木材,还包括所有其他森林产品,包括森林基因库的生物资源。②森林可持续利用限制于目标产品本身的再生产,同时能够基于生态系统总体可持续性,尤其是景观以及区域总体功能。
经济合理性原则要求,任何森林管理行动项目,在森林管理中应避免因缺乏必要的经济分析而给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并且都要进行初步的经济论证。必须充分认识,就森林管理单位而言,管理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往往会转化为对现有资源的巨大压力,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将要求企业放弃最初的管理目标,危及整体可持续性。
谨慎原则要求对森林管理决策采取谨慎的做法[2]。可持续森林管理要求以适当的生态理由、社会满意度和经济可行性为基础,并要求在全面了解森林管理行动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作出决定。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完整、信息不足或相关能力不足,森林管理活动的影响极为普遍,目前的管理措施将产生影响,有时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可持续森林管理的背景下迈出的第一步。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可以致力于有效提高森林的质量。在保证达到满足社会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留存下来,资源不能枯竭。但是,就国情而言,这个概念还不够深刻,而且还没有完全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所以要进行改革,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用思想来指导行为[3]。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森林资源是不可逾越的,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觉得只要多种植便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却找不到问题的关键,不注意其他因素,如非法入侵。这也是由于这个概念,人们的理解很薄弱。诸如此类,无论是全国还是各省要持续管理森林,都需要加大地方宣传力度,保护森林。
我国的诸多法律法规还有待继续做到完善,更别说是森林的管理,甚至森林法规,但执法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必须加强森林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可持续管理的范围内进行森林管理。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应分析各地区发展情况,在具体条件下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并说明相应的解决办法。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需要监测、审查森林地区,并确保法律法规的良好执行。
改革属于当今社会的主要目标,通过改革才能繁荣,实现森林经营的无数次改革,方能解决当前林业相关问题,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森林经营的有效发展。可按照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数据设定减少配额。此种措施能够给可持续森林管理起到较好的帮助。
科学技术在森林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能够对森林资源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保证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例如,在森林规划和建设,以及在森林资源的运营和管理中,我们可以合作并获得相关专业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此外,根据目前的情况,要解决个别树种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得到树种组成的最优管理,当然这些都需要技术支持。同时,要大力支持低消费、高附加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向社会传播科技重要性信号,鼓励其他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产业。全力提高森林科技水平,确保森林管理的科技含量[4]。
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在可持续森林管理的背景下管理森林资源,必须引进专业人员并保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他们身体强壮,能够进行具有挑战的林业工作,能够应对自然环境的考验;他们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对工作负责,不能从中懈怠;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的森林知识,保证森林管理的连续性,也要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如果总是没有工作的连续性,就会出现问题,这当然会破坏森林的可持续管理。确保人才的作用,需要对3 点工作予以做好:①招聘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给予其相关政策以及福利支持,以起到留住人才的作用。②强化员工科技培训,于各市区开展学习班以及业务培训。③完善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在社会等业内工作环境进行良好的营造,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可持续森林管理属于目前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新思想,也是改革和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必须做到有效地对其存在的相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予以认识,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所做的还不够多,无论是森林可持续性的概念还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配套的政策资金,甚至是培训和引进技术人员,它们不够完美和成熟。为了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观念宣传、科技关注、法制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是必要的。因此,勐腊县要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就必须进行改革,实现上述各方面的要点,以逐步实现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