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飞
作为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的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该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运动量减少和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形成,使得该疾病发生率也具有明显上升趋势。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都是临床治疗脑血栓的常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状况[1]。阿司匹林是治疗脑血栓的重要药物,但是单用该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有研究报道,将该药物与阿托伐他汀钙相结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颈动脉动脉,增强其治疗的有效性[2]。本研究选取了80 例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旨在探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80 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2~78 岁,平均年龄(58.95±6.35)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51~79 岁,平均年龄(59.01±6.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经颅脑CT 等检查确诊,符合脑血栓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继发性高血压;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无法较好地配合者。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予以吸氧、抗感染、强心等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口服100 mg/次,1 次/d,于晚餐后服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及高切粘度)、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皮疹及腹泻)情况。神经功能采用NIHSS 评分评定,总分42 分,得分越低越好。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越好。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显示动脉斑块消失,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动脉斑块显著缩小为有效;动脉斑块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Barthel 指数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NIHSS 评分 Barthel 指数研究组 40 治疗前 15.46±3.72 58.42±6.35治疗后 8.46±1.75ab 73.28±8.26ab对照组 40 治疗前 15.51±3.68 58.53±6.29治疗后 11.07±2.43a 64.98±7.35a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浆粘度 高切全血粘度 低切全血粘度研究组 40 治疗前 1.68±0.25 6.48±0.39 10.15±0.37治疗后 1.42±0.14ab 5.07±0.21ab 7.13±0.25ab对照组 40 治疗前 1.66±0.24 6.46±0.42 10.18±0.36治疗后 1.57±0.18a 5.94±0.36a 8.95±0.31a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脑血栓是一种中老年群体常见病,患者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癫痫发作、眩晕、视听障碍等症状,大部分患者语言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会对患者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3]。对于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分析其可能与血管炎、动脉硬化、血液病、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摄入脂肪过量等因素有关[4]。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该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直接关系。该疾病发病急,且疾病进展速度快,在患者发病后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大量血栓素释放,造成患者病情急剧加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给患者预后造成极大影响。
临床在对脑血栓实施治疗时,除了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压和溶栓等处理外,还应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对患者实施调脂等干预,确保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5]。阿司匹林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抗血栓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小板环脂酶水平,通过释放血栓素A2,能够显著降低其前列腺素水平,发挥出较好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有效减轻患者的血管痉挛等症状[6]。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够起到间接溶栓的效果,患者通过长期服用该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血栓预防作用。
阿托伐他汀钙属于他汀类药物的一种,其降血脂作用突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7]。有研究报道,该药物能够限制抑制斑块形成,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对患者预后改善作用巨大[8,9]。对于这两种药物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均已有相关研究报道,有研究提出,将这两种药物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增强临床对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有效率[10,11]。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Barthel 指数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相似[12-14],说明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获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患者神经组织,从而加速患者康复,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两种药物能够协同作用有关。
总之,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能够获得较单一药物更为显著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血流状况改善,从而减轻其神经功能损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自理能力,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