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绍萍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甘肃 肃南 734400)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群,普遍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1]。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够,或较为片面,常使之产生较大压力,从而引起负面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所下降,并且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因此有必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以往临床通常采取常规宣教,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3]。规范化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帮助人们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和习惯,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4]。本文将对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选取40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例、8例;年龄55~77岁,平均(65.41±2.47)岁;疾病持续时间1~12年,平均(6.47±1.24)年。另2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例、7例;年龄56~80岁,平均(65.87±2.31)岁;疾病持续时间2~11年,平均(6.29±1.35)年。对比一般信息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开展对比。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同意进行。全部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方案的差异,同意加入研究并在协议书签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意识清晰能够配合开展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者;合并心理障碍者、先天性智障者;意识模糊者或不愿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全身代谢疾病、免疫疾病者。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给予基础性的健康知识指导,叮嘱按照医嘱用药,告知饮食禁忌,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建立健康教育指导小组,根据呼吸内科疾病特点制定健康教育方法、内容、具体实施,编写呼吸内科疾病健康宣教手册,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即可上岗;②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其病史、病程、心理状态和文化水平等信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和家属提问,耐心给出解释。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加深医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个性化的健康知识需求;③每周进行巡视,每次时间半小时。访视工作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知识评估和更新,对患者疾病认知状态进行评估,对其说明健康行为习惯;其次对患者疾病认知意识进行培养,告知掌握疾病知识的重要性;最后进行行为干预,叮嘱患者记录日常行为习惯,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不良行为并予以纠正;④患者入院时与患者讲解院内环境,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科室内环境,以减少患者对科室的陌生感;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观察患者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与患者讲解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方案,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提高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另与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从而更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⑤在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积极观察患者心理现状,评估患者负性心理情绪,了解患者心理现状,并了解患者产生负性心理情绪的主要原因,根据观察评估结果制定一个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音乐疗法以及心理咨询帮助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①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用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疾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并发症处理、呼吸功能锻炼等五个方面,各维度总分20分,分值越高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使用自制依从性问卷表进行调查,总计100分,根据分数划分为完全依从(90分以上)、部分依从(70~90分)、不依从(70分以下),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患者总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参考QLI评定量表,包含日常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参照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表,总计100分,根据分数划分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100%。
ADL评分:采取日常生活功能活动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SAS评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估,总分为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焦虑状态越小。
SDS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总分为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抑郁状态越低。
在疾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并发症处理、呼吸功能锻炼各项健康知识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分)
观察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差异(n,%)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n,%)
在两组患者分别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ADL、SAS评分、SD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后可见,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更高,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ADL、SAS、SDS评分对比分析(,分)
表4 两组患者ADL、SAS、SDS评分对比分析(,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近年来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不断上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若不及时控制病情,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5]。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在患者治疗时均会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针对患者疾病病情、心理情绪、日常生活等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护理的开展帮助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但是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疾病知识比较缺乏,治疗依从性较差,自我管理行为不足,保持着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6]。因此如何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好呼吸内科患者护理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
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将自身所知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患者提高相关健康知识水平的认知程度,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养成健康行为和习惯,从而促进疾病康复[7]。但是常规教育方法仅仅是医务人员单方面传授健康知识,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未及时得到患者反馈,从而导致健康教育未达到预期目标[8]。而规范化健康教育有效弥补了单一健康宣教的随意性大、对象泛化等,提升了健康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善健康教育效果[9-10]。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疾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并发症处理、呼吸功能锻炼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11-13]。在规范化健康教育中,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向患者解释关于疾病的各种知识,耐心倾听,及时获取患者反馈,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从而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14]。而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15]。可见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通过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疾病问题,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