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小学 杨媛媛
根据实践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趋势的良性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该资源在教育界中的教学价值也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用行动分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策略,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创建有活力的课堂,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于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特别是在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信息技术成了教师提升教学效率的得力助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该资源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新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以获得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以下则是笔者依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进行的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愈发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教学可以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开展。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来说,主要包括语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均关乎学生在语文领域的长远发展,因而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将语文教材中一些难懂的知识点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用显著。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来看,多媒体的运用是最常见的,可以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非常值得推广应用。对此,教师要充分明确和掌握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策略,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借助相关信息技术教学工具辅助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形式输出,可以利用视频、图文等多种方法展示出来,这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很好地融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声音、文字、视频、动画、图像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此充实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无形中可以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新颖的教学模式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力。对学生展开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正是从其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的。一般情况下,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之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单纯,他们会对更加直白的事物和内容感兴趣,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必须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展开。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绘风景的内容,单纯地靠教师讲,学生很难感受教材中的美妙景色,这时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能让学生看见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领悟。
第三,信息技术能支持知识点的结构梳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文学科知识点的梳理和衔接是相对困难的。例如,语文知识中的一些修辞、比喻、排比、拟人手法以及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神态描写、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细节描写、过程描绘等语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不是强行记忆、生搬硬套。在诸如此类的语文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衔接就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且将这些语文知识进行整理,借此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还能根据教学进度对思维导图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对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能让学生逐渐构建起语文学科的思维框架,更系统地进行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思维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理解知识点时会有较大的难度,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更有趣,可以“活起来”和“动起来”。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抽象化及概念化的教学特点是影响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提高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问题。很多学生对抽象的语文概念和知识理解效果不强,导致综合学习水平提升速度较慢。合作模式在课堂上的创设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打造一个令学生向往的课堂环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基于生本理念融合信息技术创设合作模式,让学生能动地参与到其向往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始终保持充足的动力学习语文知识,助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时,首先,笔者应用信息技术出示了精卫鸟的图片,介绍了关于《山海经》的资料,并且向学生提问:“你们想知道这只鸟儿的故事吗?”于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了动画视频,使学生产生了浓烈的学习兴趣。其次,笔者将学生组合成了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合作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体会到了神话故事的魅力。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笔者融合信息技术创设合作模式,在民主的气氛下使学生体会到了神话故事的魅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合作模式进行知识内容的教学,这不仅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在无尽的神话故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创造思维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一项能力。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使用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导致学生的创造思维无法得到很好的激发与引导,直接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诵读能让学生用听觉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而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师给予学生更加精确的诵读指导,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诵读能力以及理解水平的优质资源。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融合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秋晚的江上》这首现代诗歌时,首先,笔者融合信息技术在课件中引入了夕阳西下时,江面被照红,晚归的鸟儿在江面上低飞的现象,由此播放了诵读音频,让学生注意语速、语气、语调,使学生在意境美下产生了学习欲望。其次,笔者融合信息技术为学生介绍了作者和时代背景,再引导学生对诗歌描绘的意境进行分析,邀请学生诵读这首诗歌,根据学生的表现将重点放在对诗歌的节奏和语调上对其进行指导,使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笔者根据这首现代诗歌的写作意境以及背景,给学生提供了同一时期类似写作手法的诗歌,再将这些诗歌分发下去让学生进行朗读活动,让学生将笔者在课程中讲解的朗读技巧融入其中,不仅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笔者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加强诵读指导,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发展了学生的诵读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切实达到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古诗文来看,文学一定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薄弱,若直接让学生分析文本,其难以体会到语文之美。就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妨融合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引入形象画面体现诗情画意,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对其展开恰当的语言引导,深化学生对所学文本内容及内涵的理解,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时,于初始环节,笔者融合信息技术播放了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祖国,进而切换到了庐山的风景,为学生介绍了作者苏轼与创作背景,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诵读这首诗的时间,让学生总结作者是怎样描写庐山的。然后,笔者以背景音乐为依托,播放古诗的诵读音频,结合形象画面引导学生分析诗句内容,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从而为学生介绍了这首古诗中蕴涵的道理。学生对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样抽象的句子,只能基本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对庐山的具体景象难以想象,更加无法领略诗中的哲理以及诗人的情怀。因此,笔者在对这首诗进行细致讲解时,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了庐山“横、侧、远、近”等多个角度的图片,把庐山的“真面目”完全呈现出来。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既了解了诗句含义,又欣赏了美丽风景。最后,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诗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了许多苏轼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众多作品的欣赏中,逐渐增强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其了解更多的诗句。这样,笔者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引入形象画面,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充分体现了诗情画意,使学生对古诗内容以及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学生也从中获得了巨大收获,再通过对古诗内容的拓展,顺利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语文中的文本内容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要将生活元素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的原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具有突破教学时空局限性的特点,融合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情感,在学生热情高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点拨,以完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任务。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时,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简单介绍了《世说新语》的资料,进而介绍了王戎,出示了生活中李子的图片,学生自然垂涎欲滴,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顺势引出了课题内容。然后,笔者融合信息技术播放了诵读音频,指导学生学习了诵读节奏,着重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上,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育学生要养成细心观察、冷静分析的好习惯。最后,笔者还做了课堂活动总结,让学生根据笔者的总结展开交流,相互探讨语文知识的学习价值以及自己收到的启发,同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相似经历。这样,笔者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元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合理的点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之生活元素的融入,顺利完成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问题是每一门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时代发展下的不断推进,合理性的问题才能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介,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导入合理问题,使学生以活跃的思维探究,助力学生将语文知识深刻理解,取得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时,首先,笔者对学生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次笔者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共同观赏了五岳的图片,重点引出了黄山的天都峰,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黄山?有没有爬过天都峰呢?”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因此,笔者对学生说道:“课文中有一个小伙伴就去爬了天都峰,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都讲了些什么吧。”笔者融合信息技术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视觉下感知大自然风景的优美,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写作顺序。再次,笔者组织学生合作阅读课文,通过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读出了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笔者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对学生提出了对待事情要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期望。这样,笔者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导入合理问题,使学生产生了阅读课文进行探究的兴趣,在恰当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由此能得出,融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导入合理的问题,还能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大大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能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更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