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享有平等的晚年?
——养老金与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

2022-04-11 01:57黄宗晔赵晶晶
人口与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老金差距养老保险

黄宗晔,赵晶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一、引言

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献中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学者们较为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城乡差距的状况与形成机制,分别从要素禀赋、金融发展、劳动力流动等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展开了研究,但是现有文献往往侧重于关注在岗劳动人口,而忽视了数量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群体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大,且时刻面临来自生活成本、保健支出、医疗开支的压力,其特殊的经济状况与中青年人群体有明显差异,需单独展开研究。

首先,尽管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但是老年人群体,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面临比较严峻的贫困问题。根据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在2016年,我国仍有近27%的老年人收入低于贫困线标准,并且城乡差异明显,约有43.5%的农村老年人年收入低于贫困线。

其次,老年群体的收入来源与中青年人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养老金收入在其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在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并存,覆盖范围、保障程度差异较大。为了尽快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必要细致分析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对城乡老年人收入的影响。

最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展迅速。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分别上升了5.44和4.63个百分点。在目前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下,老年群体规模的迅速扩大,可能会造成面临贫困威胁的人口数量上升,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将威胁近年来取得的消除绝对贫困的成果,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厘清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机制,提出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贫困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方案,对于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对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城乡收入差距现象,特别是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养老金作为老年人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这会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第二,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群体,要实现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可以采用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改革方案?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RIF分解方法,分别从均值水平和分布水平上来探讨养老金差异在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其次,从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视角,提出三种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假设,定量分析了政策调整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统一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学者意识到了在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时需要考虑老龄化因素。董志强等关注了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中国的老龄化会加剧收入不平等,并指出在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时不能忽视老龄化因素;王笳旭等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老年人群体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单独针对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讨论,发现老年人群体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甚至比中青年群体面临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更加严重,其中城乡因素、养老金分配不均是造成老年人收入不平等的主要驱动因素。二是在整理老年人收入数据时发现了城乡老年人收入水平的差异,韦璞发现农村老人的年均收入仅相当于城市老人的26.3%,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这与孙鹃娟、李军、夏会珍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三是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养老金、子女或家庭成员供养以及老年人的劳动/经营收入,其中,养老金收入占到了城市老年人收入的79%,农村老年人的24%。当下,我国多类养老金制度并存,养老金的覆盖率和收入水平都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在养老金覆盖率方面,耿晋梅发现,2015年城市获得养老金的家庭比例为51.1%,远远高于农村的12.3%;贾晗睿等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发现从2013年到2018年,虽然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在上升,但是仍然低于城市。在养老金收入水平方面,耿晋梅发现城乡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差距明显,2015年农村家庭每户养老金收入为34016元,仅为城市家庭每户养老金收入的68.5%;夏会珍和王亚柯发现2018年城镇老年人养老金收入是农村老人的11.3倍。

现有文献存在的部分不足:第一,初步发现了城乡老年人间存在明显收入差距,但是缺乏系统讨论,未能进一步探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第二,发现了城乡老年人养老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没有将其与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结合起来,探讨养老金因素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第三,对关于政策改革方案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文献较为缺乏。

本文的研究框架以老年人收入结构为起点,将养老金收入与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联系起来,定量分析影响老年人城乡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对相关的政策改革方案进行评估。在老年人的收入结构中,养老金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而养老金收入水平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和农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不同,另一方面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国现存的多种城乡养老保障

图1 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框架

制度可能是影响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这也预示着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我们设计了三种渐进式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并结合数据测算了政策的效果。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首先分析老年人的收入结构,然后实证分析养老金制度与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联,最后讨论缩小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方案。

三、我国老年人收入的城乡差距

1. 数据及样本概况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第四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该调查由西南财经大学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居民的收入与财产状况。CHFS样本覆盖了除西藏、新疆、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353个县 (区) 1417个社区 (村),共获得了40000多户家庭的微观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收集了家庭人口统计特征、资产与负债、保险与保障、收入与支出等各方面的信息,为本文研究老年人口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

按照居民年龄将样本划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岁及以上),其中老年组样本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居民收入使用了个人全年总收入,包括劳动收入、经营性收入、养老金收入、投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六项,并按照居民实际居住地来进行城乡划分。表1整理报告了本文选取的主要研究变量。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删除了关键变量缺失或异常的样本,最终保留样本数为106428个,其中老年人口样本34883个(包括城市样本22473个,农村样本12410个),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汇总整理为表1。

2. 老年人的收入现状与城乡收入差距

根据笔者测算,我国老年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5,不平等程度较高,其中收入的城乡差距是造成老年人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根据表1中的描述性统计,城市老年人人均年收入为38227.92元,约为农村老年人的4倍,远高于中青年组的约2.4倍。在2016年,样本中有近27%的老年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城市老年人的贫困率为18.14%,而农村老年人的贫困率高达43.53%,城乡差异明显。

在表2中,我们将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依照年龄段进行划分,计算各年龄组的城乡收入差距,发现老年人不仅比中青年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还在逐渐拉大。因此,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探讨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我们对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展开分析,按照收入来源将老年人的总收入划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劳动收入、经营性收入(包括农业经营收入和工商经营收入)、养老金收入、投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表3报告了老年人的收入构成及城乡差异。养老金收入是老年人重要的收入来源,样本中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8倍左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农村老年人高30%左右。在养老金收入之外,农村老年人还主要通过农业经营来获得收入。

表4进一步细致报告了老年人领取各类养老保险的情况。截至2016年,调研样本中仍有较大比例的老年人没有领取任何种类的养老保险,其中农村老年人没有领取养老保险的比例更高,占到了农村老年人口数的22.13%。除覆盖率以外,养老保险的保障金额在城乡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老年人主要领取新农保,所占比例高达70.62%,城市老年人主要领取的养老保险种类为城职保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所占比例分别为30.28%和21.79%,而新农保的保障金额远低于城职保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基于以上发现,我们认为养老保险因素对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

表1 样本概况

表2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城乡收入差距对比

3. 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解释作用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养老金收入在老年人的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城乡老年人领取养老保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城乡老年人领取的主要养老保险类型之间的保障金额差距较大。但前面的分析中只对养老保险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没有考虑其他可能影响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因此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难以定论。以下对城乡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均值水平和分布水平上的分解,测算养老保险因素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

表3 老年人收入构成的城乡差异 %,元

表4 老年人领取各类养老保险的城乡差异 %,元

本部分先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从均值水平上对城乡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并进一步使用RIF分解法在分布的各个分位点进行分解,从而测算养老保险因素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解释作用。

我们采用经典的Oaxaca-Blinder分解法,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均值进行分解。城市老年人收入方程设定为:

ln=+

(1)

农村老年人收入方程设定为:

ln=+

(2)

其中,上标和上标分别表示城市和农村,ln表示个人总收入的对数,表示收入方程中的解释变量,为相应的估计系数,为收入方程中的随机扰动项。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分解为:

(ln)-(ln)=(-)+(-)

(3)

公式(3)表明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等式右边第一项由个人基本特征所带来的收入差距(可解释部分,也称为特征效应),另一部分是等式右边第二项因回归系数而带来的收入差距(不可解释部分,也称为系数效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布分解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收入差距分解上,以考察在不同收入分位上的群体收入差异。参考菲尔波(Firpo)等提出的再中心化影响函数方法(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 RIF),我们对相应分位点上的城乡老年人的差距进行无条件分位回归,并进行Oaxaca-Blinder分解。RIF分解不仅可以对收入各分位点上的群体收入差距进行分解,而且可以将总的收入差距分解到各协变量上,得到分项效应,可以深入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形成的作用机理。

收入分布分位点处的RIF函数为:

(4)

其中,满足(≤)=(0<<1),(·)为概率分布,(·)为指标函数,(·)为的边际密度函数。由和指标函数(·)的定义可知(RIF(;))=。如果(RIF(;)|)=,则()=()为解释变量对分位点处收入水平的边际效应。城乡老年人收入分布第分位点(ln)之间的差距可以分解为:

(ln)-(ln)=(-)+(-)

(5)

公式(5)右侧第一项为特征差异对总体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份额,即特征效应,属于可被个人特征差异解释的“合理部分”;第二项为系数差异对总体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份额,即系数效应,属于不可解释的“歧视”部分。

表5 各因素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解释作用

表5报告了各相关因素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解释作用。从均值分解结果看,养老保险的特征差异是造成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解释份额高达96.7%,几乎可以认为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是由养老保险的差异所导致的。此外,工作情况的特征差异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份额为-15.97%,说明这一因素具有减小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省份、受教育程度以及退休前职业的特征差异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份额分别为7.31%、3.08%和7.74%,这三个因素都具有扩大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作用。从分布水平上的分解结果看,随着收入分位点的上升,特征差异的解释份额逐渐下降,系数差异的解释份额逐渐上升。特征效应中,在各收入分位点上,养老保险的特征差异都会扩大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是在低收入分位点上。而在高收入分位点上,教育因素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解释份额最高,即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是造成高收入层次老年人城乡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了使结果更加直观,将养老保险因素对不同收入分位数上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特征效应解释份额、总特征效应的解释份额和总系数效应的解释份额用图形描绘出来,如图2所示。养老保险特征效应解释份额的图形与总特征效应解释份额的图形高度相似,虽然在低收入分位点上有一定差距,但是养老保险的特征效应解释份额要高于总特征效应解释份额,并且高于100%,这意味着,在低收入分位点,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完全由养老保险的特征差异所解释。以上结果都说明,特征差异所导致的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养老保险因素的特征差异所解释,即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2 养老保险对不同收入分位数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解释作用

四、政策假设讨论

通过数据的梳理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养老金收入是老年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盘考虑了其他可能影响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以后,发现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差异是形成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进一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实施全民参保、全国统筹、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从根本上缩小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

许多学者为调整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方向建议。薛惠元等提出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谢勇才等建议政府应当逐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力度,并适度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步伐,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孙小雁等建议可以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升级为全体城乡老人共享的非缴费型养老保险,使所有城乡老年人可领取相同数量的非缴费型养老金。

一些学者提出了具体的调整方案并测算了其政策效果。李实等在研究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收入差距问题时,从提高养老金收入水平的角度,通过模拟分析来考察政策的分配效应,发现此方案可以降低家庭人均养老金的收入差距。贾晗睿等在研究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时,通过构造反事实模型的方法,探讨覆盖率和待遇水平变化在养老金待遇不平等跨期变化中的重要性程度,发现覆盖率的增加会缩小养老金收入差距,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提升反而扩大了养老金收入差距。还有学者从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个方面设计了四种政策方案,比较相同财政水平下的边际基尼系数变化,发现实现养老保险以最低保障水平全覆盖是减少老年人收入不平等最有效的财政选择,公共养老金支出增加1%,基尼系数降低0.8%。但遗憾的是上述方案并没有仔细考察养老金制度改革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因此,结合现有文献中的政策建议与分析,我们针对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出并考察了以下三种养老保险的改革方案,为接下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方案1:在不改变保险的保障金额的前提下,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即用新农保覆盖未参保的农村老年人,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未参保的城市老年人。我们考虑了两种补充数据的方式:方法一将没有领取任何种类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用新农保的均值进行替代,将没有领取任何种类养老保险的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用城居保的均值进行替代;方法二采用了反事实分析的思想,利用实证估计得到的回归方程对没有领取任何种类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进行插值,从而估计得到他们在领取新农保和城居保时应有的养老金收入。

方案2:在不改变现有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条件下,使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来代替城居保和新农保,缩小养老保险保障金额的城乡差距。我们同样使用了两种方法来进行测算:方法一将领取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替换为城乡统一居民保险的均值;方法二是使用回归估计结果对领取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进行反事实分析,得出在领取城乡统一居民保险的情况下他们的养老金收入水平。

方案3:同时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并且用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来代替城居保和新农保两种养老保险。仍然考虑以下两种情形:第一,将没有领取养老保险、领取新农保以及领取城居保的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替换为城乡统一居民保险的均值;第二,对以上三类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进行反事实分析,利用回归方程估算得到这三类老年人在领取城乡统一居民保险时的养老金收入水平。

按照以上三种方案,分别重新计算出每种方案中老年人的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比和贫困比例以及变动状况,表6报告了运用均值替代和回归插值两种方法得出的相关数据结果。

整体来看,三种方案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和贫困率,但是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扩大养老金的覆盖率(方案1)并没有起到缩小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略有上升。与之相比,缩小养老金保障力度城乡差异(方案2)对缩小老年人城乡收入差异的效果最好,并且对消灭绝对贫困、缩小基尼系数的效果也较为显著,这表明农村养老金保障力度不足是造成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综合这两种改革思路的方案3

表6 改革方案预测结果 %,元

对于缩小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最为有效,尤其是方案3使用均值替代法得出的结果中,老年人口城乡收入比降低了1.74。方案3全面扩大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缩小了老年人的城乡养老保障差异,是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改革,有效改善了我国老年人口收入的城乡差距,对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上述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势必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需要测算三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对养老金支出的影响,以此衡量政府财政是否能够承担。为此,对各个改革方案的养老金支出及变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估算,相关结果在表7中进行了报告。表7结果表明,尽管第三种改革方案最为有效,但是养老金支出增长幅度也是最大的,改革后的养老金支出为改革前的1.21倍到1.29倍。《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34004亿元,基金累计结余为43965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占2016年GDP的比重为4.57%,低于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7.9%的平均水平,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程度偏低,这与苏宗敏、王中昭和王振军的研究结论类似。如果按照方案3来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那么总支出约为41145亿—43866亿元,比改革前多支出7141亿—9862亿元,占2016年GDP的比重上升0.96%—1.33%。

表7 养老金支出变动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了三个改革方案及估算的政策效果尽管相对简略,但是已经可以作为政策方案设计的参考,为推动建设城乡统一居民保险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CHFS 2017年数据,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使用Oaxaca-Blinder和RIF分解法分别从均值角度和分布角度对城乡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探讨了各相关因素对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我们发现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养老金收入是老年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覆盖率及保障水平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这与已有的文献结论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与政策评估,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养老金收入在城市老年人的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高于农村老年人,而农村老年人的农业经营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大。②老年人比中青年人面临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加严峻,并且从低龄到高龄,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③从均值分解结果来看,养老保险的差异对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解释了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96.7%。从分布分解结果来看,养老保险的特征差异在各收入分位点上都会扩大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随着收入分位点的上升,养老保险的解释作用逐渐下降。在高收入分位点上,教育的城乡差异对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④全面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建立一套完善的城乡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缩小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成效。

为有效缓解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随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渐广泛,但是仍然有较高比例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收入,无法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造成老年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②健全城乡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各类养老保险之间的保障金额存在较大差距。新农保和城居保分别是农村和城镇居民最基本的养老保险类型,二者之间的保障金额仍然有较大差距,这无疑会扩大城乡老年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本文的政策假设分析结果显示,将城居保和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与城乡统一居民保险拉齐,将在较大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③鼓励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参加工作具有缩小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且老年人参与工作获得的劳动收入在养老金收入不足时可以作为补充,增强经济独立性,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对城市老年人来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适当的技能培训使他们重返工作岗位;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基层组织以及乡镇企业可以对老年人就业进行帮扶,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

猜你喜欢
养老金差距养老保险
日本逾10万人被漏发养老金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