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淋 谭精华
“现在办事就是方便!村干部不仅帮我填了临时救助申请表,还明确告诉我下步该找谁办、怎么办。”近日,拿到刚签批完毕的临時救助申请资料后,武胜县华封镇桃园村15组村民罗高琼逢人就夸村党委书记赵红梅。
群众办事更方便的背后,源自武胜县纪委监委印发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清单不仅把行权办事的流程和资料写得清清楚楚,更把村级小微权力“晒”出来,让干部行权有参考、群众对照可监督。
这是武胜县探索管住村级小微权力的一个积极尝试。近年来,武胜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小微权力是什么、怎么运行、怎么监督、怎么公开等四个问题,探索制定“一张清单”、实施“双向治理”、采取“三方监督”和落实“四个公开”的“1234”工作法,不断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络。
紧盯重点环节,织密监督网络
“管住村级小微权力,首先要对小微权力是什么进行清晰界定。”武胜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康智犹表示。
为此,武胜县纪委监委会同财政、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反复沟通磋商,对村级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摸排后,结合实际梳理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10项村级行权事项和农村低保申办等21项便民服务事项,并据此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系统回答、具象展示小微权力是什么、有哪些。
在明晰村级小微权力基本范畴的基础上,武胜县纪委监委还将视线投向权力运行关。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既要考虑到其带有的权力运行的普遍性特征,又要考虑到村一级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现实情况,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康智犹说。
在此方面,武胜县探索实行将上级施治和村民自治结合起来的“双向治理”模式,明确对上级有明文规定的行权事项,由村级组织照章办事、规范用权。而对于红白喜事等没有明文规定的行权事项,则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搭建起村民自我管理的有效平台。
既要行权有依据,更要用权受监督。为回应小微权力监督难题,武胜县纪委监委明确把乡镇纪委全域监督、片区纪检监督员分片监督和村纪检委员驻点监督作用结合起来,打造“三方监督”体系。
据武胜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郭力源介绍,乡镇纪委主要发挥统筹、指导、督促作用,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村级小微权力事项进行全面监督;片区纪检监督员分片负责、统筹协调村级实务监督工作;村纪检委员充分发挥驻点监督作用,履行好监督检查、宣传教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决策参谋等职责。
“通过‘三方监督模式,就把不同监督主体的作用统筹起来,有助于形成既协同配合又各司其职的监督网络。”郭力源说。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为构建小微权力监督闭环,武胜探索落实集传统公开、网络公开、手机公开和电视公开于一体的“四个公开”机制,把传统的纸质公开公示栏与惠民惠农大数据监察平台等网络平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以及当地基于广电网络建立的“清廉村居”频道等各类平台作用贯通起来,构建起立体式、多维度的公开体系。
注重监督效果,提升治理效能
“这次所有程序都非常公开透明,选出来的队伍很专业,路也修得很好,我们很满意。”日前,当武胜县纪委监委干部再次到鼓匠乡鹤林村3组回访时,村民们纷纷伸出大拇指。
此前,在村道修建之初,鹤林村就通过“村村通”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村民自建项目施工队伍确定流程图。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打消了群众对村干部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方面的疑虑。而乡、村两级纪检监督力量的全程介入,也让村道施工始终在按质按量的基础上高效推进。
不只是工作推进更顺畅,随着“1234”工作法的深入推进和落地践行,无论是干部的用权意识还是群众的监督观念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对此,龙女镇党委书记谭良华深有体会。“现在各项小微权力清晰可见,干部‘照图操作,群众‘看图办事,该办的不办不行,不该办的想办也办不成,所有村民还可以互相监督,大家都省心多了。”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已不再是党委和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干部、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织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网,以规范有序的小微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武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张红平看来,规范小微权力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瞄准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规范的效力和监督的效果体现到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