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时代背景下促进留学生接受中华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2-04-08 03:1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中华文化留学生

李 存

(南阳理工学院 传媒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留学生作为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在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日趋显著。我国高校对于国际生源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地国。发挥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交流作用,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帮助其深入了解和感知中国文化及其表现形态,是留学生来华留学经历中应该学习体会的重要内容。2018 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但是,在实践中,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接受认同不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何进一步加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广泛了解和深入体验,不仅需要在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上下功夫,更要立足于微传播时代的新方法,通过微传播媒介技术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以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进而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得留学生自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够在今后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 当前留学生在接受中华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语言解译瓶颈的存在,是留学生了解感知中华文化直接的困难因素。语言的流利程度与心理融入感、文化适应性联系在一起,一般情况下,语言越流利,跨文化适应水平越高。中国的社会活动语言交流特点是,以汉语为主要沟通语言的单一语言环境。但是,汉字其字形体系独特,对其进行记忆、书写的难度大,同时,汉字多义性理解的难度也不可小觑,由此,对来华留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的挑战性大,近年来语言类留学生比例的下降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以教育部授权招收留学生的E 大学为例,对该校留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来华不到一年的留学生中有60%的汉语平均水平处在只会简单词汇和进行日常基本沟通之间[1]。现实中,相当多的留学生经过长期学习,语言水平仍然难以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有的留学生毕业论文需要靠他人帮忙,甚至代写才能勉强完成。这种情况下,留学生连正常的人际交往、日常生活都存在语言方面的困难,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主动适应、广泛融入等就没有交流能力的支撑。针对语言难点,有的高校尝试打造全英文课程体系,但对于英语不太好的亚洲留学生而言,其语言工具作用不明显。还有的学者建议出台全面推行来华留学人员HSK等级考试的政策,意图从入口上把住语言关,但这种前置语言学习与目前我国吸收留学生的政策存在偏差,在操作上基本不可行。因此,语言学习仍应是来华留学生入学后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留学生母语与汉语之间的解译,需要文化作为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解读,是留学生学习汉语并能够准确解译汉语的瓶颈。这个方面需要在针对留学生进行教育和汉语教学时,着重注意并配套相应措施予以重点解决才行。

二是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理解存在较大障碍。现实中,有相当比例的留学生把到中国留学作为一种经历,希望某方面的技能得到提升即可,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意愿不强烈。相关调研显示,有51%的留学生表示只了解了一点中国文化,19%的留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文化碰撞[1]。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抵触。为促进中外文化融合,多数高校普遍开设文化课程教学和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开展戏剧欣赏、书法学习等体验活动。这些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成本较高,文化体验往往不充分、不彻底、不全面,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使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体会感受过于肤浅,难以对中华文化予以正确的认识和进行较深入的理解,甚至会出现学习和体验不当的情况,导致其对某方面文化的认同程度降低。譬如,留学生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不到正确的解读,或者是接触到一些封建糟粕文化,就会随之产生误解和造成不良的文化体验。

三是人际交往不足,使留学生难以“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中华文化。因中外生活方式的客观差异,多数来华留学生在饮食、住宿、出行等方面都感到明显不适应,基于满足日常生活的交流需要,导致局限于与本国人圈子交流的情况日益严重,与中国朋友交流明显不足。调研显示,有33%的留学生表示喜欢和同胞在一起,在被问及是否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时,有57%的人会在中国朋友邀请下参与庆祝活动[1],这反映出来华留学生愿意在与自己有信任感的中国朋友交往中了解中华文化。有部分留学生希望能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共同住宿,要求学校能够对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这将有利于扩展留学生的人际交往接触人群,对中国文化能够进行“沉浸式”的体验。不少高校采取组织中外学生观看电影、下象棋等课外活动来增加人际交往,但这些活动本身对于人际交流来讲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作用有限、效果一般。前几年山东大学曾推出中外学生“学伴”项目,但因不当表述引发了社会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如何有效加强中外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使得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融入到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活动当中,还需要有更好的方式来推进。

二 与微传播媒介的契合促进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接受

要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必须要用留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推进。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方式是体验式文化教学,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融入生活的文化实践,接收到广泛的文化信息,理解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文化认知的自觉性,使得学习者在这种有意识的引导、不断循环的体验过程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提高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现有的体验式文化教学集中在有形载体,如开展群体性的节日、文化活动,需要利用具体的场所器物,组织起来相对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根据留学生具体的心理需要情况及时调整,因此,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但在微传播时代,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普及的状态下,可以使有形载体虚拟现实化,进行科学的虚实情景结合,能够使体验式文化教育教学实效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一般认为,微传播时代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种微介质为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以实时简约、交互参与、多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当前,微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来华留学生的生活。调研显示,留学生广泛使用中国软件,其中熟悉微信的占比超过95%,熟悉支付宝、淘宝的占比也超过50%[1],这为留学生借助微传播媒介进行中国文化的接受教育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将体验式文化教育教学与微传播时代的多媒体、融媒体相契合,将会有效地解决留学生在中国文化接受中存在的“接触不密切、了解不深入”问题。

一是微传播媒介的运用有利于留学生语言解译障碍的化解。微传播媒介本身对于语言即时翻译的软件支持,对留学生适应汉语环境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即便是汉语零基础的学生,通过社交软件中的翻译功能也可以与当地人实现生活方面的无障碍沟通。微传播媒介提供语言翻译和语言学习工具,还能够帮助留学生快速理解和学习汉语。同时,微信等微传播媒介交流的即时性,使留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发起问题,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通过微传播媒介得到答案,这种及时的互动和有效的解答对消除他们心中的文化疑惑,纠正语言交流的解译误区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微传播媒介简洁性的特点,使留学生便于利用较短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即时性学习的便利化程度,也降低了学习成本。

二是微传播媒介的运用有利于留学生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性分析理解。微传播媒介具有全天候信息传播特点。它可以实时、有效地提供留学生想了解的各种文化信息。例如留学生可以利用微传播媒介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社会准则和生活习惯,在外出办事、旅行等情况下根据网络发布的实时资讯,避免因信息缺失产生的迷惑或麻烦。同时,微传播媒介还具有碎片化、多元化、娱乐化的特点,其传播方式有很强的个性化、草根化、海量性特征。这种“信息传播亚文化”,在全球互联互通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可以说不论是中国网民还是外国网民,在网络全球化状态下,已形成了青年网民共有的“网络文化”认同感。因此,留学生群体对于极具个性化和大众化特点的海量微传播媒介内容,具有较广泛的接受度。同时,也因为微传播媒介的生活化、娱乐化特点而让人们产生较高的关注兴趣和参与其中的吸引黏性,可以通过设计富含中华文化特色的娱乐文本、短视频等,使留学生在轻松娱乐之中逐步理解、接受中华文化。同时,增强文化之间的比较性分析,减少文化差异的不适,进而引导留学生更加自觉深入地学习中华文化。

三是微传播媒介的运用有利于留学生对中国人际交往方式的深入了解。对在美国的留学生的研究表明,留学生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与他们的社会生活困难成显著的负相关性[2]。在互联网时代,留学生可以通过有留学经历的本国熟人给予的建议,快速建立起互联网社交关系,这样就会更好地适应留学期间的生活,有助于在留学所在地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微传播媒介带来了比互联网时代更加广泛的互动性、跨时空和实时性,使互动内容更为广泛,互动频度进一步加强,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满足置身于异国的留学生对当地文化了解和学习的需要。留学生通过与家人的交流缓解思乡情感,通过联络当地的同胞,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鼓励,减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通过微传播媒介与中国学生交流,可以有效弥补留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不足,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中国学生组成“一对一”或者特定主题群组的交流,能够使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学生的日常,参照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某些专业内容的学习以及生活问题的讨论、回复、再回应,可以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得到文化层面上的更为深入的认知。

三 微传播时代促进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感知和接受的策略构建

要立足微传播时代,从留学生的兴趣点、接受度出发,从他们喜欢和能够接受的文化细节入手,通过微传播媒介的有效运用,使留学生能够逐步接受中华文化,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宣传者和推广者。从策略构建的角度看,除了要系统地整理出中华文化的精华内容,更要注重促进留学生接受中华文化的具体媒介形态。基于微传播时代的特点,提高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可以通过以下新媒介形态来促进。

(一)以微博微信为载体,增加文化解译的融合度

从微传播时代的媒介文化形态看,总体特点是“形式简约、沟通方便、便于理解”。最早短信的技术要求是70 字一条,后来微博要求最多140 字一篇,微信字数一开始也限制在800 字以内,这些就是要求以简洁明快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微传播时代的技术约束初期是一种硬约束,后来在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后,微博、微信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互动的表达模式。但在实践中一直保持着字数较少的简约型模式。这种特点本身也和中华文化密切关联,我们很容易从传统的古代文学中找到源流,从中西方语言文字的比较上看,中文更善于用较少的字数表情达意。因此,在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接受上,微传播媒介下的简约式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对此,笔者重点整理出以下两类为微博微信传播的内容载体。

第一类是介绍讲解类内容,其核心要简明扼要。由于中华文化历史积淀厚重,一个生活习惯、文化符号经历数千年有着多个层面的变迁,如果一股脑没有取舍地叙述出来,肯定不能让初来的留学生理解透彻。因此,应删繁就简,立足于当代文化背景,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高度提炼概括,使其最大限度地便于理解,并且尽可能地与全球共通的观念体系、表述体系保持一致性。这样就会有效降低来华留学生掌握生活知识的难度,使其能够迅速融入其中,得到需要的信息。在这方面,一些已来华多年的留学生做了很好的探索,他们根据当代年轻人习惯“快阅读”的特点,主动拍摄短视频发布在留学生群体中,例如2021 年3 月北京交通大学来华留学生自导自拍10 集短视频,每集3 分钟,从留学生的视角讲述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3]。而且还会根据留学生群体的母语情况翻译成多种语言,这些做法得到了留学生的广泛认同。这类文化与信息交流传播方式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可,“短而有用”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建议相关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应予以充分借鉴,对于国内、本地、校园所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要安排专人针对留学生特点及时进行采编、介绍,这将会提高留学生对身边事物的了解程度和对文化信息的接受程度。

第二类是幽默娱乐类内容,从文化形式上看,这些往往是国人口中的“段子”或“口水歌”,是下里巴人的生活娱乐,普遍认为审美品味不高。但是,这些极具生活化特征的简约好玩的文化载体,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不断传播。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日常生活和娱乐层面,这类内容和方式,能够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参与其中。同时,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他们主动了解和深入学习探索的兴趣,进而激发其提升语言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关于这些简约式幽默娱乐文化的文本内容,国内从2005 年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微文学竞赛活动,包括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的评选,这些精选出的“段子”也早已被主流文学界认同,对外汉语教师完全可以从这些丰富的资源与素材中,根据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了解、学习的需要进行整理,采取“一日一乐”等方式,在留学生中定时发送,再辅之以必要的解释和引导,与其他教育教学方法相配合,可以有效提升留学生的汉语熟练程度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融合度。

(二)以全媒感知为重点,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

在微传播时代,单纯用文字表述的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在下降,受众已全面转入读图时代。对于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接受程度来说,这种转变更有利于打破刻板、单调的纯文字教学,使留学生能够调动多感官来理解、认同中华文化。传统的文化体验教育,不管是集中于书法、古建等的文化产品的介绍推送方面,还是集中于中国传统艺术品制作以及学习社交礼仪等文化行为的引导方面,乃至对中国的哲学、宗教、信仰、制度等文化观念的解读方面,都偏重于文字介绍。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些对文化的纯文字化的解读过于艰涩难懂,而课堂上的文化体验往往以简单的演示方式予以概括。这样不但不能有助于留学生对某方面文化内涵的理解,还使得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挫伤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了解和接受的积极性。因此,可根据微传播的优势和特点,重点加强以下两种复合式文化展示方式的运用。

第一类是微图文形态的制作传播。微传播媒介下,图文发布十分便利。微博、微信发布的内容一般都是图文并茂,这就为赋予微图文内容之中的中华文化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保障。对于留学生而言,读图相对于读文更容易理解相关信息和其中的含义。这种微图文,在原有的图文作品之上,加入了微传播媒介的快捷性、互动性、简洁性等特质,从技术上讲,“微”媒介实现了“瞬间推送、及时更新、随时发布”的优势,推送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直接明了,还允许受众参与其中,因此,形成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和互动关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受众对于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应倡导在留学生教育中对中华文化进行图文并茂的表达,既可以以图辅文、以文释图,也可以图文复合交叠,让复合叙事表达更加直观,版面和图像生动有趣,阅读理解更加容易。这种图文复合的意象表达和简单明了的文化感受,能够使留学生对推送传播的中华文化更为认同和易于接受,这也是利用复合式图文信息来传播文化的独特价值。

第二类是短视频形态的制作传播。当今文化碎片化传播已成为趋势,短视频已大行其道,以至于人们产生了对影视作品解读短视频的偏好,“几分钟看完一部剧”的情况非常普遍。虽然不少关于中华文化的整理与介绍,目前均已制作出很多的视频。但由于其信息量庞大、用词严谨、时间跨度长、内容体系繁复,况且播放时间较长,中国学生学习理解起来仍然存在不小的难度,让留学生观看这些影视作品,其学习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短视频应该成为一个针对留学生进行有效的中华文化传播教育的有效方式。短视频一般指在互联网新媒体上播放的时长在5 分钟以内的视频,它们情节简短、直奔主题、信息量大、表现力强,能够迅速吸引受众。之前在国外爆红的李子柒美食系列短视频,就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成功范例。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短视频的模式,制作契合留学生接受程度的中华文化展示内容,弥补文化体验课程所不能涵盖的缺失部分,进行推送和循环播放,增进其对中华文化的形象认知和生发出人类共同的情感黏性。更重要的是,微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普及以及平台的开放性,使每个普通人都能够去制作和发布短视频,据此,可以有组织地引导留学生们制作分享留学期间的短视频,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及时分享出来。例如,在抖音短视频中,会有许多外国朋友分享自己在中国学到的中国美食,并向朋友讲授美食的来源,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向其他人传播中国文化。还有一些留学生已自觉地利用影视模式开展对中华文化的深层探究。例如就读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日本学生宫崎一骑,因被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精神所感动,专门制作出了《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的视频,配上日文和英文双语字幕后上传到中外社交媒体上。宫崎一骑制作的视频消除了国外一部分人对武汉防疫、抗疫的误解,有的观众表示“刷新了对武汉的印象”,有的观众则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到武汉旅游”[4]。这样的“外国人看中国”的视频,不但对留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文化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是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三)以互动融入为手段,增进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

留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接受,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要能够与熟悉中华文化的中国老师、学生密切交流,相互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双向互动,促进各方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弥合文化隔阂,进而能够加深不同文化的认同和融合的意愿,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素养的养成。当前要充分发挥微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优势,全面加强对留学生的文化融合性传播。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技术赋能教学所带来的互动参与。高校要全面规划设计中华文化课程体系,真正贴近留学生心理、生活需求,对有争议的内容予以删减,扩大共识面、增强融通性,注重全方位发挥微传播媒介在课程体系中的运用。在留学生入学前,就提供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让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就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提前结交中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对中国的概念认知水平。针对来华留学生初到中国时面临的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习惯的适应问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和灌输。利用不同形式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帮助留学生提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缩短跨文化生活的不适应期。在课程教学中开设在线课堂,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学习和使用汉语,实时互动,将授课与作业、课上讲解与课后反馈联系起来,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快速适应中国的汉语语言环境。

第二类是中外学生就文化内容共同研讨和互动交流。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传播媒介建立中外学生交流融合机制,中国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等平台帮助留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便留学生更好地结交当地朋友,了解、融入当地文化,提高社会适应水平。除此之外,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将中华文化、校园活动、教育教学等信息进行资源共享,鼓励留学生自由发言、自我管理,促进留学生从一个跨文化环境中“他文化”的单纯接受者,转变为现实环境中的文化活动参与者和文化实践者。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学生也需要对留学生同学的祖国文化予以充分的尊重,用真诚的态度,主动地去交流、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较为重视,但这些内容本身较为抽象,而且从中华文化产生发展到当前的演变,其内涵日渐丰富、外延日渐广泛,单纯的灌输教育效果十分有限。高校要增加共同参与式的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微传播媒介手段如中外学生都喜欢的网络小说、热门电影等,使留学生深入到中国学生文化圈中。从流行文化中筛选出品质较高的网络小说、电影作品,由中外学生共同阅读、观看、评价等,中国学生也积极地对相关文化因素进行跟帖评论解读,使外国留学生在阅读、观赏这些作品时,同步了解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留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及时进行提问,中国学生积极地给予即时解答,形成双方之间的有效互动。这样,在带动留学生信息交流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类是留学生对汉语材料的同步阅读和翻译。作为读者,留学生试图翻译汉语作品是学习了解中华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外交家傅莹认为:“对沟通评判依据是结果,不是我想讲什么,甚至不是我讲了什么,而是对方听懂了什么,进而接受了什么。”[5]可见,衡量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国际受众是否听得懂、听得进。对此,怎么样才能够使来华留学生“听得懂、听得进”中华文化,是最为核心的问题。高校要借助微传播时代新媒介技术优势,促进留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激励他们创作能够传播中华文化的作品,以至于形成以他们为主体作者群的网络文学,这样留学生就有可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现在有不少网络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留学生的翻译,才在世界范围得以广泛传播的。网络文学能够使留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即时进行翻译,也是留学生结合自身文化的一种再创作和自觉提升对中华文化融入度的行为。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安排设立专项翻译奖励基金,鼓励有能力的留学生,选择合适作品,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握好尺度和导向,将其翻译为母语,在其母国内相关网络文学网站进行发布。这样,留学生在提升自身对中华文化接受度的同时,又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的最佳国际讲述者,同时也实现了他们对中华文化有效学习的目的和主动传播的使命。

当今时代,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上,更需要在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上有更大的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接受与认同就是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其影响力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更好地对留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教育教学,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传播时代的新媒介优势,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使得留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普遍认同和真心接受,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促进中华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中华文化留学生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思想论述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