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大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其对高校育人的启示

2022-04-08 03:11张闻晓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抗大育人精神

张闻晓 樊 赟

(1.南阳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2.南阳理工学院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4 年的抗战史是其中最可歌可泣的一段。打开这段历史画卷,不难发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存在着的一个奇迹,那就是延安时期创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它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培养了10 多万名军政兼优的领导骨干,如同“种子”一样撒遍全国,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人才保证和组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今天我们看抗大,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页页值得铭记的历史,而且抗大办学育人的管理模式及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凝聚而成的抗大精神,对于今天高校如何育人无疑也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一 抗大精神指导下的育人模式

抗大铸就了我党办学治校的光辉历史,也在办学实践中孕育造就了不朽的抗大精神。总结起来,抗大精神的内核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上。以抗大精神为指导的抗大育人模式,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培养目标上,一个鲜明宗旨予以准确定位

抗大的诞生,有其广阔的历史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使得山河沦陷,人民流离,中华民族陷于危亡之中。一方面,是日益险峻的国家和民族形势,另一方面,是甚为薄弱的抗日力量。抗战的人才素质状况也都不能与不断发展的抗日形势相适应。基于此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培养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时间,壮大抗日力量成为党的头等大事,中共中央为此作出了“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的战略决策。用毛泽东的话来讲:“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犯罪……”[2]

1936 年6 月1 日,在陕北瓦窑堡,抗大的前身——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从建立那天起,抗大便准确定位了自己的教育宗旨。毛泽东同志对抗大学员提出,来这里学习就是要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即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抗大校歌里对此描述为“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毛泽东同志的《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一文中也曾这样指出:“你们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建设新中国而永不退缩,勇往直前,要坚决地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奋斗到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不是为了自己的家,而是为了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家,牺牲一切。”[3]119正是这种准确的培养目标,才使一批批的有志青年在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感召下,为了理想信仰从全国各地走向了延安,走进了抗大,走向了民族救亡图存的第一线。

(二)在教育方针上,两个基本导向培育政治素质

以抗大总校为例,在学员构成上,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在初创时期主要以选调部队的高级干部和各个基层部队选送的优秀的工农干部为主;而后随着抗日运动的蓬勃发展,抗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抗大以海纳百川的气概从第二期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大批进步的爱国知识青年以及海外的华侨青年如潮水般纷纷涌入延安“朝圣”,来此寻找民族解放的真理,探索抗日救亡的道路。他们当中甚至还有国民党员和海外人士。对于前一部分人来讲,经历过战火锤炼的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但是政治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偏低;对于后一部分人来讲,成分则较为复杂,虽有文化,但是由于出身阶层不同,生活经历各异,没有经历过长征洗礼,思想觉悟更是千差万别,教育的难度更大。这些青年普遍具有浪漫的革命理想、火热的革命热情,但思想根基又不扎实。

因此,提高这部分来延安“朝圣”的青年的政治觉悟就成了教育的第一要务。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4]的教育方针。“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就是教育的两种导向,对于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重点是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通过“团结、教育、改造”的工作,转变他们的态度,使之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优秀干部;对于工农干部,则要从文化教育入手,使之端正对知识分子的看法,重点着眼于思想政治水平、战略战术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毛泽东一直强调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强调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5]1258

(三)在作风养成上,三大核心精神铸就坚定信念

抗大无疑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艰苦的办学条件与其丰硕的教育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抗大在学习养成上尤为注重乐观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三大核心精神的培养,这也是与抗大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的。在办学过程中,抗大始终伴随着经费短缺、师资薄弱、物资匮乏的困难。没有教员,没有房子,没有教材,没有经费,一切都要靠学员自己动手来创造。可以说,抗大就是在与艰难困苦的斗争中成长发展的。毛泽东曾经对抗大学员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6]

正是在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指引下,艰苦的学习生活条件并没有压垮抗大的师生,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他们自己动手挖窑洞、自己动手做教具、自己动手抄讲义编教材;面对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他们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纺线织布、开荒种地;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红星照耀中国》里对这种场景描述道:“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7]

如果说抗大总校的学生上的是“窑洞大学”,那么在敌后各根据地开办的一些抗大分校,则就是移动的“背包大学”,面对残酷恶劣的战争环境,学员们每天起床后都要打好背包,随时准备行动。行军中他们以背包为黑板,上课时他们以背包为座椅,他们在战争中学习知识,又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学习生活条件是艰苦的,欢乐的歌声在抗大却到处传唱,正如校训所描述的那样,“窑洞大学”和“背包大学”的学生们却始终洋溢着热烈的革命激情、烂漫的青春气息和蓬勃向上的张力。对于牺牲精神,毛泽东对抗大学员作教育动员时也强调要下定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3]119

正是通过这些教育和锤炼,使得理想信念、荣誉价值、敢于牺牲等观念真正渗透在了每一个抗大学员血液里,使学员明白了精神追求和努力方向。许多入校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青年学生以及娇生惯养的官宦子弟、富家小姐经过抗大的学习,重塑了自我,迅速成长为立场坚定、素质过硬的革命战士。

二 抗大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在传承发展上,表现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

所谓精神的历时性,是指“在一定时空里,与一定事物、人物相联系的精神现象,总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8]从开始创建到抗战胜利结束办学,抗大存在了将近10 年。而抗大精神的形成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伴随着中国抵御外侮、民族解放的过程而逐步发扬光大。抗大精神是基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思考与体验,与一定的事物、人物相联系,但时代发展到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也会刷新丰富从前的思考与体验,从而赋予抗大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精神。昨天的历史演进成了今天的文化,今天的文化又必然会变成明天的历史。抗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其生命力就存在于与时俱进的交流交融之中,抗大精神所体现出的深切爱国情怀、坚韧的革命热情、矢志不渝的强国之志更与当代青年的精神和信仰血脉相连。

历史是善于遗忘的,久远之后,它如同发黄的故纸堆一样藏在尘埃之中,然而,精神却总像一把闪光的利剑,拂去岁月的尘埃,它依旧会光芒万丈。所谓共时性,是指一种精神可在这个历史时段出现,也可在那个历史时段出现,可在这个人身上出现,也可以在那个人身上出现。这种超越时空的存在,就叫共时性。抗大精神虽然在那个年代产生,在抗大学员的身上呈现,但这种精神可以放射影响到我们整个民族,激励千千万万的抗日群众。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历时性是共时性的基础,共时性是历时性的发展。抗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精髓,它既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步,具有当下品格,又蕴涵着永恒性主题,兼具持久性与时代性。今天,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抗大精神,把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乃至育人实践结合起来,在传承形式上体现时代特点,反映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价值导向上,实现了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

抗大精神,从其实质上来看,集中表现了我党在教育思想上的一种价值观判断和价值趋向,是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稳定性的特殊追求。究其根源,抗大精神与当时历史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从本义上来讲,抗大精神是基于抗战这个特殊背景下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即抗大所培养的学员在从事军事活动过程中应当具有的意识、态度和信仰。它既是一个应然范畴,也是一个实然范畴。抗大精神之“应然”,就是一种理想状态渴求,是我们党、我们的人民对于抗大学员的一种角色期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在精神层面发挥着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说到底,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家园,而抗大精神就是抗大之所以“越抗越大”的精神密码。从宏观上看,抗大精神一方面赓续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基因,它往往是无意识的,却又早已深深地熔铸到抗大学子的血脉之中。另一方面,抗大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建构,是一种普遍的文化认同,这种基于文化自觉而建构起来的精神家园更具有内在的持续的力量。

所谓实然性,就是实际状况什么样,是对现实状态的一种表现特征。具体来讲,就是看抗大学员的理想信仰坚定不坚定、目标取向正确不正确、道德情操高尚不高尚。实然性与传统的协调继承性、现实的互动融合性、自身职业信念的恪守性、对外来文化的抵御性等密切相关。从抗大的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来看,从1936 年到1945 年,延安总校的8 期加上其他各地的12 所分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1955 年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抗大可谓是将星闪烁,人才云集,总计有6 位元帅、8 位大将、26 名上将出自抗大,“抗大人”占了授衔总人数的近90%。从人才培养上来讲,抗大精神完美地实现了从“应然”向“实然”的转变。

(三)在教育理念上,体现了组织教化与个体内化的统一

教化,指作为个体的人的思想意识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的改变,本意是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教育感化。抗大的组织教化指抗大师生所受到的抗大精神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及抗大师生所受到的学习、生活、战斗实践的浸润。抗大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非常重视抗大教育,他亲自制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用以指导教学,并且多次在各个场合就教育方针作出详细阐述。他也经常和党中央一些领导如博古、朱德、张闻天等作为抗大的兼职老师为抗大学员讲授各个方面的课程。在抗大,政治、军事、学习紧密相连;抗战的、生活的、科学的教育综合呈现,这些不同的方式教化着抗大学员养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职业伦理及行为规范,使抗大学员不仅成为能写会画善思的笔杆子,同时也能握好手里的枪杆子、扛好肩上的锄把子。

所谓内化,指个体不仅在思想认知上能够与群体一致,而且能够把他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融合到自身价值体系之中,逐渐固化为自我的价值观。抗大在教学过程中,尤为注重采用启发式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各种问题平等对话,通过问题的牵引达到思想的启迪。抗大精神的内化性,就是指抗大学员通过参与学习、劳动、战斗将我们党所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外部新知与自身原有的相关认知形成内在关联,逐步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品德、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继而稳固地转化成为自身主体意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观念与行为的一致,实现知行合一。这其中,对现有政治制度的了解与适应是其内化的关键环节。

抗大通过引导学员对政治常识、联共党史、政治工作乃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对政治制度根本上的理解,实现自我政治认同。正如延安抗大总校政治部所总结的:“无论是怎样幼稚的青年,无论是曾被歪曲理论和欺骗宣传所迷惑所蒙蔽的青年,只要在抗大学习过几个月(仅仅是几个月),接触了马列主义的真理,经过了斗争生活的锻炼,就会觉醒过来,就会老练起来,而成为优秀的抗日干部,坚强的革命志士。”[9]

三 抗大精神对当代高校育人的启示

(一)“造器”与“育人”相结合,要始终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

在抗大创办初期,对于要不要坚持党对抗大的领导问题,认识上并不统一。当时,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和国内抗战形势的发展,王明等就提出要把抗大办成所谓的“统一战线”的军事学校。对于这种错误论调,毛泽东进行了严正批驳。他再三强调:“抗大不是统一战线学校,而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干部学校。”[5]1258这对于抗大党的属性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毛泽东本人也经常为抗大讲课。他讲课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是谈战略问题。他强调要“提高战略空气”,要有战略大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学员掌握马列主义,培养学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一种战略大局。

一个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总体结构决定的。大学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人才培养始终是其核心使命。今天,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属于“中国制造”,就不仅要有“中国脸”的面孔,更要有“中国心”的内涵、“中国情”的情怀。高校育人要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高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出现根本性的导向错误。

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做到传授专业知识、教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一种精神,形成一种信仰。这种精神和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因为就传授知识、教养能力、提升品质而言,层次固然有所不同,可说到底都属于“造器”范畴,即造就一个工具而已,而传授精神和信仰,才是真正的“育人”。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以微博、微信和各种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打破了政府和传统媒体的信息壁垒,极大地改变和重塑着今天的信息传播格局,深度影响着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复杂,网络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加剧,受西方价值观的侵扰,网络上“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错误论调甚嚣尘上。作为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当作事关灵魂的大事抓紧抓好,确保青年大学生永远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成为党最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

(二)“人化”与“化人”相促进,要始终将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放在育人工作的重头

文化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传承的精神血脉,学者李德顺先生讲,文化其实就是“人化”和“化人”。所谓“人化”,就是以人的方式影响改变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具备人文性质;所谓“化人”,则是反其道行之,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造就人。在那个山河飘零的特殊岁月里,在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里,抗大铸就了自己的传奇,同时也孕育锻造出了让历史永远铭记的抗大精神,这种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崇高情怀,也将中华民族的自尊、自立、自强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正是有了这种璀璨精神的吸引,才有了海外华侨青年从世界各地汇聚延安。正是有了这种璀璨精神的洗礼,才有了万千青年,义无反顾地从书声琅琅的课堂投身革命战场,把抗日旗帜插遍整个中国。

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就是要正确认知自己的文化,明白它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抗大人在行军路上识字,在纺线织布中欢歌,在围追堵截中起舞,一路披荆斩棘、夺取抗战最终胜利,抗大精神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大变局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异常激烈,多元思想文化激荡并存。高校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培养,要更加注重“以人化文”和“以文化人”的相互促进,引导他们正确认知我们的党史、军史、国史,传承弘扬党领导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并将其融入自身的精神血脉之中,勇于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有了对民族过往的“文化自觉”,才能有今天的“文化自信”;有了今天的“文化自信”,才能有未来的“文化自强”。

(三)“理论”与“实践”相并重,要始终将意志品质的锤炼作为育人工作的基础

从成立之初,抗大的教育导向性就很明确,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抗大学员不仅是学习的先锋,也是劳动的先锋、战斗的先锋。抗大推崇“在学习中战斗,在战斗中学习”的教育原则,教育学员读书不仅是为了提高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只有做到理论与实际并重、学习与斗争相融,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会成为书呆子,而是能领导实际斗争的革命者。每当举行开学典礼或结业仪式时,毛泽东通常都会去给学员作讲话,他勉励学员不仅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更要向“无字之书”的社会大课堂学习。并且告诫他们,革命的道路不会是一马平川的,如同自然界的河流一样蜿蜒曲折,总会面临一定的失败和困难,要做好充分准备,走“之”字路。注重社会学习,就是指要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检验自己,锤炼自身的意志品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抗大的那个年代早已远去,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的锤炼,吃苦精神与意志力有所弱化。“文明其精神”固然可以从课堂的学习中获得,而“野蛮其体魄”只能来自环境的熏陶和实践的锻练。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时代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然需要传承好抗大精神所赋予的红色基因,仍然需要发扬“抗大人”身上的那股精气神,在实践的大课堂里多加检验磨砺,通过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顺着那条蜿蜒曲折的“之”字路一直走向远方,走向胜利,去创造中华民族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抗大育人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我们从抗大走来
罗瑞卿在抗大(上)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