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2-04-08 03:03夏洁颖孙婷婷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赛教艺术设计竞赛

夏洁颖,孙婷婷

(1.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2.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00011)

引言

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新时期产业工业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改善技术人员待遇、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举措[1]。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发布了38个新职业,制定完善了1200余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学科竞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我国有近两亿技能型人才,占到整个就业人员总量的26.8%,但是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培养广大青年学子关注技能、投身技能并学习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素质,助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行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通过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类相关技能竞赛,以实际竞赛项目为驱动,在课程教学中布置竞赛内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及临场发挥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推动艺术设计学科稳定有序的建设与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研究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中学生、教师、学校与企业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趋势。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学生在夯实思想政治理论、锻炼健康体魄及学习专业知识外,同时应注重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具备审美能力及设计能力外,还需要具有收集素材与学习新知的能力、沟通谈判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与参与学科竞赛所需能力一致。由此可以得出,专业教学过程中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尤为重要,对每一位积极投身学科竞赛的学生来说,都能在竞赛中都获得综合技能的提升,这样的历练也可以让莘莘学子在追求精益求精与磨练匠人之心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成长。

(二)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能力的培养。对于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面临诸如知识储备不足、教育教学经验缺乏、专业实践技能欠佳等共性问题,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则因其过程性、系统系、整体性、协同性的特点能有效提教师的高学术水平、职业技能及师风师德。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持续增强教学水平,科学统筹课程进度,进行教学创新及教学反思,与学生在竞赛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由此可以得出,专业教学过程中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尤为重要,对教师来说,能够效优化教学内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三)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高校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创新型人才,赛教融合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经费和场地等客观因素等限制,师资力量、实训室配置等办学条件、学校规模不足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的偏颇导致生源危机及生存危机,而由市场和行业发展所决定的学科竞赛,则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展示风采、表达自我的舞台,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得出,专业教学过程中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尤为重要,对高校来说,能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高效各部门的教学研究积极性,破除以往“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评优怪圈,真正意义上做到使高校人才培养面向就业、面向社会,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

(四)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企业突破“人才需求瓶颈”

当今社会,就设计类企业招聘来说,招人难,招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更难。求职者水平层次不齐,经过各项环节层层选拔之后,能为己所用的储备人才更是所剩无几。而影响企业招聘的关键性因素,无外乎能力与潜力两个重要方面,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实践性,校企联动,将常态化教学转化为企业命题实战,增强学生设计实战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审美眼光与处理项目能力。通过学科竞赛,企业能与高校开展紧密合作,密切交流,比如在学科竞赛中,企业能设计专项命题,部分竞赛还配备企业导师,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获得去企业实习并留用的机会,批量性且针对性的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帮助企业发现人才,解决了人才招聘中人才结构失衡问题。由此可以得出,专业教学过程中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尤为重要,对企业来说,能拥有具备“要性+悟性+韧性”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为社会创新发展借力[3]。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参赛主动性不足

艺术设计是极具实践性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设计工作岗位职能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应以就业为导向。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往往有差距,会出现所学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实际、无法针对实际设计任务展开实务操作的现象,学生在招聘季就会面临重金参加社会培训来弥补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校学习与工作实际相脱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够积极,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课业紧张,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和任务已经较多,同时考证压力大,计算机及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证书的取得上,校园生活、社团活动等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互联网等信息化设备带来多渠道信息流冲击,如不正面加以利用,这些都会消磨学习时间,分散精力,一定程度削减学生参与竞赛多主动性。

(二)教师专业技能欠缺、奉献意识不够

高校教师承担育人重任,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教师提供了较多展示水平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在培养和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较为重要的领路人角色,从竞赛选择、解析命题到技术辅导、经验总结,教师的交流与帮扶贯穿始终,但依然由于经验有限和意识薄弱等原因,产生了目前的以赛促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4]。首先,引导及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不够,这是由于高校教师等工作相对稳定,没有初、高中教师升学工作的重压,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缺乏职业危机感,觉得在高校任教,完成课表上的教学工作即可,有“干多干少都一样”“做的多、错的多”等此类错误意识,工作主动性缺失;其次,多数高校教师的人生路径是“由高校到高校”,跨出校门即跨入校门,具有教科研能力但缺乏市场与行业的实践,掌握的行业信息与工作能力滞后,设计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具有时效性、灵活性、创意性与生产性,教师若缺少挂靠锻炼,已有的经验不足以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

(三)学校政策不明晰、竞赛保障欠缺

在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赛教融合的探索中,依然不乏赛教相离的情况出现,由于学校相关鼓励政策的不明朗、学科竞赛保障措施未出台等原因,使得赛教融合教学方法未能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目标。部分高校存在着认为教师与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是理所应当的“分内事”的思维,而针对这些“分内事”,暂未出台相关技能竞赛管理条例或办法,没有能科学化的对竞赛的组织与管理作出负责与协助工作,缺乏对技能竞赛与学科竞赛的经费保障、奖励标准与费用管理;或存在着相关制度及文件老旧,与新时期背景下学科发展相脱离,对于学生参加竞赛中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折算与奖励标准设计不合理,学生与教师的努力与成果无法通过计算与考核挂钩等问题;于此同时,存在由于职能部门分工不清导致部门相互推诿工作等问题,学生与老师申请参赛难,申请相关培训场地与经费更难,这都是学校对职业竞赛技能竞赛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如何提高学校对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视度值得深思。

(四)竞赛内容与行业发展不符、企业支持力度较低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与内涵,目前高校学生能够广泛参与的学科竞赛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由教育部等多部委举办的大学生A、B 类学科和技能竞赛,二是由企业举办或赞助的行业竞赛,三是前两者混合型竞赛。学生参与竞赛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主办方提前半年左右公布竞赛类型和具体要求,学生完成要求内容后,通过邮寄电子存储设备或网站平台上传等方式提交作品及作品说明,二是现场技能竞技比赛,比拼学生的技能临场发挥水平,两种竞赛类型考评侧重点不同,但都要求学生、教师及学校结合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保证加强学生学习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类竞赛门类繁多,除了大广赛、学院奖、金犊奖、靳埭强设计奖等几大主流竞赛外,搜索竞赛信息平台会发现良莠不齐的技能比赛数不胜数,更有甚者以举办学科竞赛之名骗取学生高额的参赛费用,竞赛命题老旧,脱离行业发展,缺少企业与市场的参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难以自己分辨好坏,竞赛行业需要质量提升及规范约束。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多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学生在脱离应试教育后走进高等学府,地域、人际关系与学习方法发生了改变,以学科竞赛融合课程教学为教学方法,能够融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前后课程,有效衔接艺术设计概念、原理、表现技法、设计方法、作品呈现等环节,多人协作及专业竞技可以有效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普遍存在的被动“期末抱佛脚”学习现象,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赛、主动竞技。学生由始至终参与赛教融合过程的所有环节,收集感兴趣的竞赛信息及具体内容,从中着重选择2-3个参赛,安排参赛计划,为竞赛学习新知识、打磨技能、完成训练、精准完成竞赛任务、争取优异的竞赛结果。对每一个参与竞赛的学生而言,赛教融合的意义就是成长,精益求精,磨练匠人之心,全面展示技能风采,提高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找到未来就业方向。除了专业能力之外,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混合式课程知识点学习,线上线下创意研讨、头脑风暴,为成为复合型人才夯实了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竞赛项目接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忘初心、关爱学生、转变观念、热爱专业、步履不停。教师应优化课程内容,发掘优秀设计竞赛题目融入常规教学,杜绝部分艺术设计教学中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正确对待赛教融合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高校教师为赛教融合提升专业知识及设计能力、拓展眼界,在完成教科研工作之余,注重企业实践锻炼,多做实际设计案例,与专业行家、技术工匠、企业家围绕设计工艺和细节深入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并再次应用到学生竞赛辅导中,解决教学问题,优化专业教学过程。为了量化学生的进步与学科竞赛成绩,灵活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考核方式,例如以竞赛分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学科考评,组织公开答辩及竞赛作品展览,实施“教师+企业+竞赛”共评的课程考评体系,对学习成果给予多层次多维度的指导意见及建议。

(三)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涉及多个环节,如学校的组织和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与保障、部门的组织协同、学生与教师的参与等,这些都应有高校的重视和助力。高校应成立赛教融合工作组,加强对学科竞赛工作的统筹协调,不断更新相关制度和政策条例,制定专项经费预算,为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经费同制度保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划分,避免工作推诿等情况发生。高校加大对学科竞赛的奖励和资助,如在学生评优和资助工作中将学科竞赛成果设定为优先条件,在教师的专业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中将竞赛辅导成绩列为重要依据,以此激励学生和教师投身其中。依托学校各部门社会资源及专业优势,建设赛教融合实训工厂,引领学生、教师与企业系统规范的构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扩大赛教融合的受益面,建设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专业和院校,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四)整合有效资源,企业与学科竞赛深度融合

艺术设计学科竞赛类别繁多,常见的有平面类、视频类、动画类、环境设计类、营销策划类和互动类等,各类别命题方向与作品规范的制定,都应结合社会动态与市场需求。除了专业学者、高校教师外,更应聘请企业内资深专家作为评审审阅作品,作品的创作应该是在学术的基础上迎合大众口味及市场需要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设计作品落地好坏与否的评判标准就是市场本身,脱离大众需求的设计终将停留在纸面上。企业应将支持学科竞赛发展作为中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完善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主动与学校互动,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赞助学科竞赛,进校园宣传讲座。企业通过参与教学、参与竞赛,及时将行业与市场需求灌输到学生和教师意识中,同时也能依托学科竞赛过程,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人才培训和实习的机会,最终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弥补校招和社招中的不足之处,保障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

结语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是高校与行业实际需求结合下的产物,依托学科竞赛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实操能力,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驱使企业和市场的良性发展。我国即将开启“十四五”新征程,迎接新阶段、新命题、新使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积极展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既有利于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就业,还有利于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未来的五年,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的五年,技能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教育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完善和落实技术人员培养,使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采取多种方法,运用多重手段,弘扬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社会就能出现更多的技能高手,大国工匠投身先进制造业,助力制造强国。

猜你喜欢
赛教艺术设计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探析
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高专赛教衔接相关问题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赛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的调研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