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媛
(中共吐鲁番市委党校,新疆 吐鲁番 838000)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体现,体系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各环节现代化发展进程,其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进步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根本与内生动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必然离不开文化建设的供给与驱动。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其之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建设意义重大。深入理解乡村文化建设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引领下,明确自身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困境,探索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实践路径,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完善。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效能,促进国家社会人民共同发展。乡村作为国家社会发展最基础的构成元素,其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内驱动力和凝聚核心,是乡村风俗习惯、价值理念与行为先导的集中表达,乡村文化建设置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大背景下,所承担的精神价值与实践导向责任重大,那么自治、法治和德治的目标要求就为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价值发展方向。
自治制度在中国乡村发展延续中不断更新内容与形式,始终是治理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乡村各项发展体现民主的重要途径。[1]自治制度的运行依赖于乡村自治文化的奠基,同时自治文化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本主体。自治文化形成的逻辑前提是乡村群众主人翁意识及乡村归属感的认同,以场域认同激发主动、乐于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感,进而投身实践到促进乡村发展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去,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自治文化。
自治文化激励乡村文化建设自觉性是法治、德治发展的根本前提,乡村发展的主体是乡村群众的发展,首先留得住人为乡村发展保障青年群体供给,其次主观意愿上有乡村主体意识,最后激励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各方面发展,形成以建设乡村、发展乡村、兴旺乡村和文明乡村为荣的主体荣誉感。在此基础上,促进自治、德治、法治文化相融共生,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多元共融发展,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文化治理效能提升保障。
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维度之一,其构建由各领域群体在多元文化共存下达成法治文化认知层面及实践层面的一致性,并以此标准推动社会法治化发展。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乡村法治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广大群众在学习了解、运用实践和行为指导等多方面从思想精神领域培养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内涵的认同感。学界有关中国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丰硕,如关于规则、程序、民主、自由、人权文化等内容视作中国法治文化的构成[2],结合传统文化中形成的法治思想和伴随社会主义发展在法治创新理念实践中形成的法治思想而阐述了中国法治文化的内涵。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内涵更加明确,作用更加明晰,是服务于法治中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文化表达,突出法治文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从思想层面培育,核心是知、信、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引领,通过普法工作的推进,使群众学习了解内容,信任捍卫法治精神,自觉维护法治环境,以法治思维替代一些看似乡村“约定俗成”的实则与相关法律相冲突的乡村约定,从思想源头上重塑规则的要求;从实践层面既是依法办事、遇事找法的行为导向,践行法治文化,更是通过不断巩固法治文化对乡村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完善的理念认同。
德治文化自中华传统文化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都对乡村文化建设发挥着价值引领和秩序建构的重要作用。社会治理现代化包含发扬传统德治文化的治理效能和德治文化现代性发展带来的治理提升的双重内涵,两者相融共生构成了乡村道德文化规范引领价值自觉的重要方式。乡村文化伴随社会发展不断积淀形成独具乡村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乡村居民外化的生活习惯方式、婚丧嫁娶形式、人情交往定式等行为共识来展现乡村文化价值的趋向。德治文化的现代性发展继承了传统德治文化发挥治理效能内涵中有益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的部分,并在自身发展中以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内涵,以期能够发挥乡村德治文化治理效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发展。
乡村道德规范价值追求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是乡村群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等多维因素互为影响形成的群体达成的普遍价值共识。这种价值共识既受群体内主观分析辨别能力影响,同时外在环境变化更容易对乡村文化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如城镇化推进中学界产生的城镇文化替代乡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或是城镇文化与乡村文化价值冲突致使乡村文化发展逐渐异化,普遍认为的观点是城镇文化与乡村文化互为补充,各自吸取有利方面进而共同发展。[3]从对乡村文化发展方向的判断中能够体现出德治文化对乡村价值取向及发展方式都具有关键作用,德治文化的治理影响关乎乡村整体道德规范的导向和乡村文化发展价值认同的基础。
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中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社会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及人才供给等方面提供重要保障,这四个维度的建设目标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中还面临着各方面发展的困境。把握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困境的内在缘由,更有利于探索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和良好生态的根本基础,这些领域的发展进步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多领域多层面的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发展,人的主动参与和主动作为是各项建设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
乡村文化建设的构建作为主体的人同样是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乡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激发出一部分群众愿意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中以此增加经济收入,但是仅仅以获利为驱动,很难真正触发乡村群众对乡村文化主观能动的继承和创新功能。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动力不足,一方面由于乡村群众思想观念仍保留着固有的认知,“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认识是多数乡村群众为人处世的原则,只要自己的生产生活按照自身计划开展即可,其他事务都由政府管理,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守法守则不违法乱纪就足够。这样的思想认知对于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无疑是滞后的,将自身视为社会治理的局外人,自然缺乏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基于乡村群众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虽然看到一些地区发挥乡村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但是回归到本地却对乡村文化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无从下手,复制一些单一同质化的产品及模式很快会被更优选择淘汰,致使乡村群众难以有持续动力支撑其转化乡土文化产品的耐心与毅力。
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关键是乡村群众培育文化认同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为导向的价值归旨,乡村文化建设正是服务于这一目标而开展全面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供给。乡村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中乡村群众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价值选择和价值创新的变化而呈现出多重变革与发展的集聚。[4]全球化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充斥各类媒介,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局限使人们即时获取信息,对乡村群众来说有利于开拓眼界,但对价值认同层面价值标准及价值归旨的构建带来冲击。一是传统处事原则和道德规则的继承发扬受到挫折。多元价值冲击下缺乏坚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很容易受各类思潮思想的影响,易陷入摒弃传统的误区,认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成为了彻底转变的绊脚石。在信息化时代,这种价值判断在乡村青年一代尤为突出,他们看到了城市快速发展的崛起,感受到了城市改革发展便利,在面对乡村发展的滞后时容易全盘否定乡村文化中有益于文明传承的优秀道德规则,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中正向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难以为继。二是乡土资源商业化市场化带来价值取向单一境遇。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提升带来产业支撑,但过度的乡土资源商业化市场化只偏于获取经济利益,促使乡村文化建设价值标准单一并重利,忽略甚至轻视文化精神价值,影响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构建。
乡村文化建设的构建的主观因素是上群众的广泛参与,客观因素有乡村文化阵地职能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市场化转化和落实监督责任等多方面制度体系层面的强化。有关乡村文化建设制度化落实与完善的研究多数从制度制定是否合理;基层实施制度是否到位;乡村文化建设负责管理人员是否专业;乡村文化建设制度实施有无监督等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5]乡村文化建设制度制定到落实后的监督在制度文本中各乡村都有呈现,但是更细化去追溯会发现普遍存在不到位之处有待完善。从制度制定方面,乡村文化建设更多的是将上级指导部门的建议直接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实施制度,欠缺因地制宜及挖掘自身优势的考虑,同时缺乏对本地乡村群众文化活动需求掌握,致使乡村文化建设制度从文本制定上就很难具有可操作性。从制度实施监督方面,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一旦形成,后期是否发挥预期文化传播引导功能常常不受关注,更缺乏专业评估与成效监督,相关评估及监督实施制度同样有待完善。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群众参与、创新、发扬和促进乡村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同时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两个维度也包含了专业人才队伍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指导与帮助。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层面,乡村文化公共性服务人才的人员保障及专业素质都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乡村文化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各领域发展,但是发展成果从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角度却是隐形体现,而且效益体现需要长期投入,在人员配备方面,往往是附带着承担这部分工作,有些乡村甚至忽视文化建设的专人配备,认为做一些宣传板、展示栏就是完成乡村文化建设,更不必提专业化高水平的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供给。从文化产业发展层面,其经济属性促使乡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但是受制于创新能力不足,管理经营能力缺失,更需要服务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队伍,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特色资源创新型转化为文化产品,并探索长期文化产品产出的经济循环模式,提供乡村文化建设经济基础保障。
发展乡村文化建设要在主体价值理念提升、体制机制保障完善和发挥专业人才功效方面加强改进,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打下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的供给,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发挥价值为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与物质保障。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治理共同体理念是有别于过去管理概念最为突出的特点,主体参与结构的转变对于社会治理的方式、范畴和效果都带来根本改变。治理共同体理念运用到乡村文化建设领域转变固有的单一主体思想模式,乡村文化建设同样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发挥每一群体的优势,多元主体共同建构包括党委政府的领导、专业人才的支撑和乡村群众的积极参与,不是单打独斗的努力而是协作发力,共同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在共同价值理念引导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主体应秉持一致价值标准与价值目标。价值目标的逻辑起点是满足乡村群众对文化内容、文化活动、文化传播形式等需求,适应新媒体运用普及的机遇,拓宽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具化价值标准,倡导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价值理念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促进乡村风气良性发展,推动乡村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乡村文化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价值导向,通过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乡村树立正向的价值判断并将其转化为行为选择的思维先导,以应对乡村文化价值归旨歧化的现实困境。乡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文明乡村的重要抓手,家风民风乡风的良性互动与促进直接影响乡村社会风气与社会稳定。乡村文化建设价值归旨认同需要长期持续整体性推进价值引领内容和方式,从人际交往的细微处着手如维护诚信、友善、团结的邻里关系至法治乡村社会制度性规范性内容的宣传教育,都应当纳入乡村文化建设价值引导的内容体系中。同时创新文化价值引领方式,结合新媒体发展融入乡村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释放乡村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强化乡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认同,吸引青年一代愿意融入乡村、发展乡村和振兴乡村,为文明乡村目标培育打下价值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乡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包含物质方面的文化阵地建设机制与主体方面引导参与机制的建立健全。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各乡村设立的活动场馆中图书室、棋盘室、体育运动器材和书画室等多功能的设施配备,从物质供给上看各地基本文化阵地配置充分,但是实际发挥文化建设功能却与物质投入很难成正比。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一方面设施配备后很少有专人负责管理,群众业余时间与管理人员工作时间时有出入,同时无组织的群众自发参与很难具有持续性及成效性,致使造成投入了设施鲜有人用的状况。另一方面设施配备缺乏互联网新科技的吸引力。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农村网民人数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6]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逐年增加为乡村群众了解信息知识、增加娱乐方式提供了渠道,接受新媒体新形式的文化传播方式,传统的文化设施很难对乡村群众具有吸引力。文化阵地建设机制应完善前期需求调研机制,应用中积极组织集中学习交流机制,使用期间有周期性监督反馈机制,更好地保证阵地发挥构建乡村文化建设作用。主体方面乡村群众的引导参与由优秀成果方案的运行过程规范化、优秀引导方式凝练可复制化完善到相关机制设定中,从制度层面促进乡村群众融入文化建设中来。
乡村文化建设的构建不仅内在引导乡村价值标准、社会风气、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建构,同时文化建设外化为乡村文化治理效能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制度供给和治理能力各个维度在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示范和指导,专业人才供给在社会发展各领域都是稀有资源[7],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供给与发挥作用一是靠引进关注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内容的文化项目,带来专业团队共同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引导乡村群众中对文化产品、文化内容有一技之长的文化能人展现特长,带领乡村群众共同发扬文化内容并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生的可持续策略;三是政策扶持方面基层党组织带头重视乡村文化发展,创新文化开发、打造、宣传方式,配备专业专职人员负责乡村文化建设,多渠道多方式共同保障乡村文化建设专业人才发挥实效,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更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