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叙事”背景下《影视编剧》课程的“树人”与“育才”双向教学改革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2-04-08 00:05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影视评价课程

黄 华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8)

引言

为响应时代对于编剧人才“写好中国故事”的号召,也为了使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跨媒介”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交素质更加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本次《影视编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从课程的“过去时”即已上过本课程的毕业生学情和就业调查着手,并结合以往学生的教学效果,找到本课程的教学痛点并形成教改计划。接着,对正在授课的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班的全体学生执行“进行时”的教改措施。最后通过对教改后学生教学情况的满意度调查,确立本次教学改革在“未来时”可复制实行的具体教学方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今后,本课程的授课将以此次教学改革报告为纲,以传授编剧技巧为知识目标,以培养出“跨媒介叙事”的编剧创作人才为能力目标,以培养出心理健康、具有健全人格的当代大学生为素质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三方面深入挖掘可调整、完善的地方。

一、贵州师范学院《影视编剧》课程学情分析

目前,国内综合类高校开设的“影视编剧”相关课程主要以教授传统电影编剧或电视剧编剧为主,授课的具体课程名称和内容基本都参照了综合类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编剧》课程的基础设置——以大班教学为授课形式,以传授给学生创作及分析影视剧本的基本方法为主要教学任务,以撰写电影剧本或电视剧剧本为结课考察方式。然而,在跨媒介时代背景之下,我们需要重点思考一些问题,例如动辄要求学生撰写90分钟的电影剧本或时长更长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是否确实适应跨媒介的时代需求?其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获得感又如何?如若学生在形式上完成了结课任务,但质量上却没有达到影视市场需求的水平,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各项素质提升又有何种作用?

基于以上问题,本教改在2021年至2022年秋季学期《影视编剧》授课阶段,依据教改方案,对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班进行了教改实验,针对授课以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样式的调查方法:首先,通过对2017级、2018级、2019级三届已上过本课程的100名实习生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与一对一深度访谈,从课程“过去时”找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痛点及教改思路;其次,对正在授课的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班的全体学生实行教改实验,通过“进行时”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大胆地尝试;最后,对授课完成后的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班学生,随机抽查五名同学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法和小组谈话法,对本次教改做出着眼于“未来时”的教学改革调整。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岗位与剧本写作直接有关——游戏剧本写作、县级融媒体中心小视频编导、美食博主、抖音广告编剧、中国电影研究院电影影评员;仅有1%的学生将《影视编剧》课的结课剧本拍成了作品——这位同学将90分钟的课程结业剧本,在其读研期间拍摄成了一部15分钟的微电影;有87%的学生对本课程评价选择了“课程专业性太强”“上课容易走神”“课后做作业不知所措”的标签;92%的学生认为传统的结课方式(2~5万字的电影剧本)过于无聊、负担较大或成就感较弱。值得注意的是,在抽查的100名学生当中,没有一位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接触到了电影或电视剧剧本写作的相关工作,也没有一位学生将本课程中撰写的剧本成功地投放到了市场。这样的结果虽然与贵州的区域位置及全省的经济条件有一定关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贵州传媒影视市场对影视剧本的需求问题。

显而易见,《影视编剧》课程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做出长篇巨制的电影、电视剧剧本,不仅不能顺应跨媒介、融媒体时代市场要求,也不符合广播电视编导及广播电视学两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本课程的改革目标一方面旨在顺应融媒体时代、跨媒介叙事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两专业的学生学习《影视编剧》专业课程的门槛,避免学生因噎废食,将《影视编剧》的实用理论误认为是阳春白雪而束之高阁,亦或因繁重的课业压力而失去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信心。综上所述,本次教学改革的目标为:为学生创造轻松的、愉快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领悟到编剧的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写出符合本专业市场需求的文案策划、剧本等,结课方式以顺应时代的各类“跨媒介”的剧本设计为主。

此外,“关于本课程最头疼的问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本课程“理论较多”“难度较大”“名头繁琐”;第二,“老师没有足够时间修改自己的剧本”;第三,“刚开始有个不错的故事,但是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要如何发展了”;第四,“总是要依靠老师给出修改意见,否则自己就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故事变有趣”……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教学改革将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出解决措施供参考学习。

二、贵州师范学院《影视编剧》课程教改路径

(一)教学目的之变

1.能力目标:将以往的电影剧本或电视剧剧本的实践、结课形式,灵活地更改为各类短视频广告剧本、短视频系列剧剧本、广播剧剧本、微电影剧本等各类新型剧本,有的放矢地以培养能够在各级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融媒体新闻传播并撰写各类宣传类剧本工作的学生为主。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则在其掌握广播、电视、影视传媒行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之下,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扎实的能够写出多样类型剧本,且兼具策划、文案、剧本写作的综合能力的学生为主。

2.知识目标:UCLA(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年对研究生的招生限制条件就是不招收文学专业的学子,而在其四年的本科教育中,也几乎有一半的课时在传授通识知识,几十年来,UCLA培养出了“一批批风靡全球的编剧大师”[1]。从其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对于培养编剧的重要性。因此,本次教改将以往以编剧技巧为主的枯燥的理论教育适当减少,以多样化、趣味化、学生主体化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编剧的基础知识,并以文艺欣赏、心理学、社会学等通识教育以及人际关系学、积极心理学等实用的心理学知识融入其中。例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塑造人物心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从“人本主义”出发,掌握故事发展的原始动力——人物。

3.素质目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广编、广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总是充斥着林林总总的各类技术类实践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普遍呈现出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是知识点的问题,实际上是编剧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问题。本次教改中希望可以真正地树立完善人格与编剧专业素质培养并行的素质目标,让不善于写作的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我”与“他人”、“我”与“世界”、“他人”与“世界”的关系,讲好“身边人”“身边事”,由此培养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未来编剧,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

(二)教学内容之变

1.以“人物塑造”为本的教学重点

以往的编剧课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编剧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对于情节、结构、主题、人物的基本方法的教授,不仅耗时大,且课堂也显得沉重、乏味、无趣。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特·奥尔特曼曾在自己的编剧传记中说过“不要给我讲故事,我要的是人物”[2],旨在点明人物才是故事的核心。纵观中外文学史、戏剧史、影视史中那些永垂不朽的经典作品,最终让观者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非是那些一个个让人感慨唏嘘、屏息凝气的英雄人物而已。从远古时代发展到人本主义时代,悲剧的种类也经历了从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到性格悲剧的发展历程。相较于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如今国泰民安的社会背景之下,更多的是性格冲突导致的悲剧。

因此,教改后的授课内容,将缩小基本编剧知识所占的课堂比例,将此部分内容作为线下自学内容,并以课堂检验的形式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从而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投放在人物塑造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色彩性格学、立体星图学、积极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作为辅助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的言行举止,了解不同家庭环境中的人是如何被塑造、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等泛心理学知识。一方面,帮助学生塑造“立体可感”“有因有果”的人物可以创作出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敢于超越家族因果、超越自我,起到帮助学生剖析自我、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思政目的。

2.以“自编自演”为主的改稿方式

以往的学生剧本修改总是通过大班授课指出常见通病问题,并在课堂上用学生正在创作的剧本做修改示范,但对于学生个别剧本中更多的细则问题或者个体由于世界观的原因而导致的反复出现的基本剧作问题,则需要教师耐心地拿出更多的个人时间,对学生循循善诱,而这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科研时间和生活时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即便老师耐心修改,面对一个班上五六十个剧本的体量,教师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鉴于此,教改后对学生剧本修改的授课环节,设置为通过“舞台表演”“试播片”等形式帮助“自检”,以此来避免教师耳提面命的重复劳动。通过课下将“教师修改”改为课堂“学生自检”的形式,还可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通过在有目共睹的情况下表演自己的剧本片段,可以有效地避免剧本创作中人物“说话风格趋同”“口水话”“情节设置不当”“冷戏”“热戏”搭配不当,缺乏节奏、人物形象片面化等基本问题。

(三)教学模式之变

本课程在授课以来曾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我国目前编剧教学的主流模式相同,即从理论指导到教学实践的“理论先行”的“大班课”模式。“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年龄阶段,从第一天走进校园起,学生就开始适应‘概念→解释→练习→复习→运用’的学习模式,由教师先引出概念和概念释义,学生在练习中逐步熟悉之,最后融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加以运用。”[3]而本次教改将采用“工作室指导制”解决传统“理论先行”的“大班课”所带来的教学困境,实现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融合,打破以往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满堂灌”的知识讲解模式。所谓“工作室指导制”,是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组成立编剧工作室(每组不超过五人),从编剧知识的自主学习、剧本题材的选定、剧本主题的确定、故事创意、故事梗概、人物形象以及最终的剧本形式几个方面,进行阶段性汇报、讨论和实践。教师由课堂的“权威者”变成“指导者”,学生由“听课者”变成“汇报者”,从而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以及课堂的趣味性。

同时,实行“工作室指导制”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剧本创作压力,从一人一个剧本,变为一组一个剧本(教师会检查小组协同合作情况,另外也允许同学一人一本的特殊请求),由此,提高学生创作的剧本质量。此外,教师将实行因材施教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导向性目标及教学目标:第一,对于对本课程有学习热情的学生,鼓励其成立工作室摄制组,为传媒专业的“编写、导演、拍摄、剪辑”一系列技能做好前期铺垫。同时,以培养融媒体时代“跨媒介”叙事编剧的多面手为目标,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实践各种类型的编剧成果;第二,对于没有编剧热情的学生,将结合喜闻乐见的星座人物设置课程,引入心理学的“人格”概念,鼓励学生创造出“自得其乐”的而非追求“完美”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同时,帮助从剧本中窥见其生活、心理认知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通过《影视编剧》课程,获得多层次的价值感。

(四)评价标准之变

综合性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通识型人才,而编剧的学习又是一种“融通理念”[4]下的学习,一名编剧要有生活、文学、哲学等知识的广度,也要有对人性了解的深度,对于目前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有编剧技术技巧,也应当了解媒介平台的特点,更要理解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物。因此教改后的评价标准,从单一的教师评价维度变成多元化立体评价,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团队评价、社会评价、观众评价、服务评价等多种方式相互结合的评价方法,体现评价的科学性与过程性。从而更好地配合本课程教改后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凸显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合作能力、素质教育、创意思维等多元能力评分点。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要求学生在最后一堂课展演或播放自己剧本的节选片段,以全班同学为观众,获取观众评价之外,本次教改特别增设“社会评价”和“服务评价”两种考核方式:“社会评价”是指要求学生自行将结课剧本或试播短视频投放到网上平台,使其感受市场的检验与评价,避免学生的剧本只有“教师”及“本人”两个观众的情况发生,避免抹杀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服务评价”是选做加分项,旨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社会群体进行调研工作或志愿者服务,从而增强剧本的时代感与现实感,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创作“身边人”故事的目的。本评价环节将通过受访者对工作室的采访或志愿活动参与的实际情况做评价打分。由此,以评价标准的多维度设置,可保证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影视编剧课程“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两方面且受学生欢迎的可行路径。

三、《影视编剧》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编剧

“影视编剧课程的目的是面向新文艺群体,培养德才兼备的剧作人才,因此其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社会民生,深入生活本身去寻找创作题材,拓宽创作视野,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三者的统一。 ”[5]高校《影视编剧》课程的设置,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培养专业的编剧写手,更在于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课程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三观积极向上的青年群体,可以使当代大学生群体能够由衷地欣赏自己的身边人,从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决定中国文明迥异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力量,因此,本课程将通过讲述身边人、贵州人、中国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坚定旗手。

(二)培养心理健康、认知稳定、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当今大学生需要面对的压力多: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同时,囿于三观等主客观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够有效地分辨社会现实的是非曲直,对社会的挫折打击承受力也不足,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较低,在面对生活中在所难免的悲观情绪时,大学生们往往出现“少年不识愁滋味”却“为赋新词强说愁”,容易出现“群体性焦虑”、“防御性悲观”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反叛心理”。鉴于此,《影视编剧》课程将结课方式定位于“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从而可以洞察学生的身心状态和关注领域,通过对于人物设定的编剧规律地教授,对学生笔下的人物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进行“剧本诊断”,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纠正处理事物的认知偏差。可以使学生学会在遇到困难之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处理问题而非盲目焦虑。

此外,本课程的结课剧本还能解决我校高校辅导员数量紧缺的情况之下,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工作的困难。通过对于学生塑造人物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理解他人,建立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解决作品中人物三观不正、认知偏差的弊病。显然,《影视编剧》的剧本的修改方式,亦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他人与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跨媒介”时代的多面手

实际上,贵州作为影视工业条件相对落后的省份,对商业影视剧本的需求是远远不及北上广深的,然而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贵州省各地融媒体中心对于编剧人才的需求却是异常巨大的。笔者于2021年暑假期间,走访了贵州省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发现这些优秀的融媒体中心除却资金、人员短缺等硬件短板之外,其工作的最大痛点在于无法做出以内容为王、高流量的广受百姓喜爱的视频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及时地调整《影视编剧》课程目标,以培养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能够涉猎多类剧形式创作的影视编剧的人才,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对高校影视编剧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由此,可使得学生在掌握影视剧编剧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媒介融合背景下短视频系列剧、微电影、广播剧、小品剧等适合在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传播的影视艺术,更好地将知识学以致用,适应市场和群众的需求。

四、结语

本次《影视编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从课程“过去时”的学生调查着手,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痛点及教改思路。接着,对正在授课的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班的全体学生实行了“进行时”的教改实验。教改后的授课效果通过随机深度访谈和小组谈话法结果均得到了较好的反馈——学生们普遍表示,上完《影视编剧》课程之后,对于“人”与“人”的矛盾冲突的理解、对于“自我”的理解、对于编剧的基本剧作知识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同时,学生的剧本考察成绩的“优良率”也较往年有了提升。由此可知,本次《影视编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确实达到了教改前所预期的效果。今后,本课程的授课将以此次教学改革的报告为纲,以培养出“跨媒介叙事”的编剧创作人才为能力目标,以培养出合格的编剧为知识目标,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当代大学生人格为素质目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四方面继续挖掘可细微调整、完善的地方,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媒介素质。

猜你喜欢
影视评价课程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影视风起
影视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