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南岛1956—2016年系列降水量变化特征

2022-04-08 08:54符秋菊邢侨芬林振豪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4期
关键词:等值线年际海南岛

符秋菊,邢侨芬,林振豪

(海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3)

降水时空分布直接影响淡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系统,与洪水、干旱等灾害具有密切联系。目前,我国水资源保护问题突出,水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准确掌控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对今后水资源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极其重要指导意义。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水资源情势呈现新的变化,水安全面临新老水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在强化水资源管控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要求的背景下,继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后,关于海南岛区域降水量变化的特征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在第二次、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收集的降水实测数据资料基础上,对海南岛1956—2016年系列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 基本资料

本文降水量分析评价范围为海南岛(不含三沙市),共18个市县,总面积3.42万km2。目前,海南岛水文部门设立的雨量站共有200多处,大多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设站,实测系列资料多数在40年左右;于1970年之前设立雨量站有160处,但实测系列长度大于或等于46年仅105处。收集雨量站基本资料主要来自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一些质量较好的水库站观测的资料也进行搜集,同时结合国家气象站(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观测站点数据,对一些系列不够长、数据站点有缺测等信息不完整的雨量站数据进行插补延长。

2 站点选择原则及系列长度

2.1 站点选择原则

本文对海南岛降水量分析评价选用的雨量站具有以下几点原则:①优先选取资料系列较长的雨量站;②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满足按评价分区和汇总单元面上分布均匀的要求;③在同一地区临近有多个满足要求的雨量站,选择系列更长、测量精度更高、代表性更好的雨量站。按上述雨量站选择原则,对评价范围选用雨量站共131个,平均站点密度为每站261km2。

2.2 系列长度

本文对海南岛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统一采用1956—2016年同步期系列,凡实测雨量资料不足1956—2016年同步期的,一律插补延长至同步期,使其成为连续系列;同步期以外的缺测年份,一般不作插补延长;单站雨量站统计和分析精度至逐月。

根据统计,雨量资料系列统一采用1956—2016年,共7991站年,插补延长1159站年(其中,1956—2000年系列插补为1136站年,2001—2016年系列插补为23站年),插补延长占总站年数的14.5%。

3 相关说明

对海南岛1956—2016年系列长度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时,采用131个站点,通用ARCGIS软件中泰森多边形法得出逐年系列降水量,按照计算多年平均值、3a滑动平均和累积距平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年际变化。对海南岛年内分配分析时,在131个站点基础上挑选出系列长度较好、分布较均匀的28个代表站点,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在四季的划分采用气象部门规定,即12月—次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在汛期和非汛期划分采用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指挥部公布时段,汛期为5—10月,非汛期为11月—次年4月。

4 降水量时空分布

4.1 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

4.1.1降水量年内分配

按月降水量来看,海南岛地区1956—2016年多年月均降水量柱状图如图1所示。由该图可知:年内降水分布极为不均,9月平均降水最多,占年均降水量的17.8%,其值为315.9mm。1月降水量最少,为20.7mm,仅占年均降水量的1.2%。

图1 海南岛1956—2016年多年月均降水量

按季节统计来看,春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8%,其值为102.3mm。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3.6%,其值为241.0mm。秋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2.4%,其值为219.5mm。冬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6%,其值为27.9mm。

按汛期、非汛期统计来看,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8%~90.8%。连续最大4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5.2%~69.0%,主要出现7—10月,部分为6—9月。非汛期是海南岛的旱季,占年降水量的9.2%~25.2%,其中12月—次年3月占全年降水量的3.35%~10.70%。

4.1.2降水量年际变化

选用的131个雨量站点,插补延长至系列长度一致后,采用ARCGIS软件中泰森多边形法,对海南岛1956—2016年系列长度降水量进行计算,同时绘制出年降水量和3a滑动平均曲线,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海南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17.4mm,折合年降水量为621.5亿m3,年最大降水量为2334.1mm(1978年),年最小降水量为1142.9mm(1977年);年最大与年最小降水量比值为2.04,最大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值的1.28倍,最小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2.9%。

图2 海南岛1956—2016年降水趋势变化

海南岛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P=20%)降水量为2056.4mm,平水年(P=50%)降水量为1802.0mm,枯水年(P=90%)降水量为1456.2mm。海南岛整体年降水量处于波动状态,整体呈递增趋势,递增率为35mm/10a。

累积距平更好地呈现了降水量年际变化的阶段性,本文对海南岛地区1956—2016年系列降水量绘制累积距平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海南岛降水量可分为如下6个阶段:1956—1966年,该时段为降水量波动时期,降水量基本正常;1967—1971年,该时段为降水量减少时期;1972—1982年,该时段为降水量波动时期,降水量基本正常;1983—1999年,该时段为曲线趋势下降,该时间段内降水量减少;2000—2006年该时段后降水量出现短暂增多,紧接着又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达到近60年的最小值,累积距平为-2188.6mm;2006—2016年,曲线趋势上升,该时间段内降水量增加,2013年达到近60年的最大值,累积距平为-51.1mm。

图3

4.2 地区分布

海南岛地处热带低纬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四面环海,同时受夏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水汽来源充足,降雨量充沛。海南岛1956—2016年、1980—2016年两个系列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817.4、1844.4mm,年降水量呈环状分布,在空间上变化总的趋势是由中部山区向四周沿海递减,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

两个系列长度绘制出降水量等值线总体上走势基本一致,如图4—5所示,等值线数值变化范围在1000~2600mm,东南部地区等值线的变化范围在1400~2600mm,西北部地区等值线的变化范围在1000~1800mm。

选用两个系列长度年降水量绘制等值线图可知,1980—2016年系列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往海南岛西北部细微的偏移,说明西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东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4.3 降水量变化趋势

据上述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海南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17.4mm,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丰枯悬殊。通过对1956—2016年、1956—2000年、1980—2016年、2001—2016年4个阶段降水量的统计,系列长度大于30年,见表1。4个阶段序列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817.4、1785.2、1844.4、1908.0mm,年际变化均呈增加趋势,在2000年之前增大的趋势相对较小,这一趋势在2000年之后变得尤其明显。

图4

图5

表1 海南岛不同系列长度年降水量特征值

5 结语

海南岛降水量整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存在年内年际、时空分布不均特性,为解决海岛型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既需要建设拦蓄工程蓄洪补枯,也需要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水补源。只有将海南岛作为一个“生态大城市”进行统筹规划,优化全岛水系连通格局,形成上引下蓄、分洪入库、长藤结瓜的环岛扇形水网,提高整体防洪排涝抗旱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及区域性缺水状况,保障水环境水生态质量,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猜你喜欢
等值线年际海南岛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中国游客的海岛旅游需求时空特征分析——以济州岛和海南岛为例
基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海南岛气候康养特征探析
基于规则预计格网的开采沉陷等值线生成算法*
基于IDW插值的测量数据等值线生成方法*
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平台的软件等值线追踪算法研究与软件开发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