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知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10013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随着空气的污染加重及吸烟者的增加,肺癌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均造成很大影响[1]。目前,肺癌根治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去除肺癌病灶,降低死亡率,但该方式具一定创伤性,患者术后易出现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需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防止病情恶化[2]。常规护理干预无法对患者的气道进行针对性干预,具有一定局限性。而气道管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理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疏通气道,缓解术后咳嗽等症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康复(ERAS)护理近年来被临床广泛推广,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死亡率[3-4]。本文对68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41±5.42)岁,肿瘤直径1~7cm,平均直径(3.76±0.43)cm,病理分型:鳞癌18例,腺癌1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在47~80岁,平均年龄(59.44±5.45)岁,肿瘤直径1~8cm,平均直径(3.82±0.46)cm,病理分型:鳞癌19例,腺癌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病例分型等基线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癌;②均在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且均符合手术指征;③认知功能正常、意识清晰,治疗依从性较好。(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伴肿瘤远处转移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的重要性,适当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采用三球呼吸训练仪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管理路径联合ERAS护理,具体如下:(1)气道管理路径。①入院当天。为患者讲解气道存在的高危因素,指导患者练习胸式及腹式呼吸,用鼻孔吸气,嘴巴呼气,吸气时腹部微微隆起,呼气时嘴唇微微翘起,每日通过爬楼梯、步行等方式进行训练,根据身体情况规定运动时间,约30min,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术前检查。②术前1d。为患者及其家属播放有效咳痰方法的相关视频,并指导患者学习。给予患者呼吸训练装置,实施吹气球训练,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吹出。③术后6h。帮助患者抬高床头30°~45°,辅助患者定期翻身。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引流装置内液体的质、色、量,定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保持排气通畅。根据检查及手术结果对患者实施叩背操作,手掌呈空杯状,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叩击背部。给予雾化吸入,通过药物干预帮助患者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④术后1d。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缩唇慢呼吸训练,鼓励患者进行自主咳嗽排痰,防止气道被分泌物堵塞。(2)ERAS护理。①术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手术的作用,缓解患者紧张、抑郁情绪;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给予患者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叮嘱患者术前6h禁食、禁饮。②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状况,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患者麻醉清醒后,叮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刺激,适量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持营养均衡;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策,轻度疼痛患者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中度、重度疼痛可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通过耸肩与举手臂的方式进行肩臂运动,后期则可辅助患者进行屈膝活动,2~3次/d,20~30min/次。
1.4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6h、12h、24h、48h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2)肺功能:采用三球呼吸训练仪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深吸气量(IC)进行测定,IC=上升浮子最大显示值(cc/sec)×持续时间(sec)。(3)6min步行试验(6MWT):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统计6MWT结果。(4)并发症: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肺不张、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 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肺功能及6MWT比较 干预前两组IC、6MWT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IC、6MWT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及6MWT对比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χ2=6.476,P=0.012<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肺癌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细胞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很大威胁[5-6]。在临床众多肺癌治疗方法中,肺癌根治术较为有效,但由于手术是一种有创性治疗,加之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术后患者肺不张、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防止病情恶化,需积极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促进患者恢复[7]。
气道管理路径是维持气道通畅的有效手段,通过协助患者咳嗽、咳痰,给予患者翻身、拍背等操作,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肺泡通气量增加,促进肺部功能的改善,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而且可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恢复情况,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8-9]。ERAS护理是一种以患者康复为目的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术前指导及术后干预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改善患者心理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因手术创伤而引起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肺癌根治术是一种有创手术,术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加重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1]。本文中,术后6h、12h、24h、48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气道管理路径联合ERAS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究其原因可能为通过气道护理与针对性疼痛管理,能够针对患者的疼痛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从而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肺癌患者患病后,肺脏弹性回缩力减弱,顺应性增大,导致肺内气流受限,阻塞加重,使患者IC明显下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IC可反映呼气末肺容积[12]。本文中,干预后两组IC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方面气道管理路径联合ERAS护理的应用效果更佳。6MWT是判断肺疾病患者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中,干预后两组6MWT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上述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究其原因可能与快速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肺功能有关。此外,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肺不张、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原因与气道通畅及康复训练具有密切关系,进一步体现出该护理模式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将气道管理路径联合ERAS护理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