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袁春妹
他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人要活在当下。
在他看来,在自己过往的四十余年人生历程中,最幸福的事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活在当下,专注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身为苏州友联纺工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家人的钱旭星,其实早已将成功男士该有的光环逐一加身: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归,一个直率的IT 男,一个拥有企业生杀大权的“老板”,履历光鲜到与世界一流企业关联,专业也是当前大热的信息化技术。可钱旭星从未给人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若与他熟悉起来,你便会发现,他勇于挑战却又享受当下,他豁达通透却又力求蜕变,看似矛盾的标签,在他身上并不违和。
他是传承人,更是迭代者。
钱旭星并不想守着“毛纺走锭细纱机隐形冠军”这把交椅安稳度日,而是时刻如履薄冰,要带友联打破桎梏,迎接新生!
提到友联,可谓高端毛纺走锭细纱机产品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作为一家扎根在毛纺装备领域超过30 年的企业,友联逐步确立了自己稳固的行业地位。目前,友联“毛纺走锭细纱机隐形冠军”这把交椅已经坐得很稳了,守着这样的成果,钱旭星应该会有多数人羡慕的“舒适一生”。可在钱旭星看来,这样的“守”,绝不会让企业有机会安逸,窄口市场,新项目匮乏,更新换代以十数年计算,企业的安,存于何处?
“企业保持优质运行的前提就是要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方式存在。”所以,钱旭星的当下,就是带着友联找到持续发展的根本。他要让友联打破桎梏,迎接新生!
友联是钱旭星的父亲钱忠汉先生在1986 年创立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典型的卖方市场下。“那时候,毛粗纺行业刚刚进入中国,很多进口设备的配件供应不足,不仅价格昂贵,供应周期也很长。但一般的小企业根本没能力做这样的配件加工,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因为需求量小、难度大不愿涉足。我父亲就是凭着自己的技术功底和不服输的精神,开办起了一个私人工厂,专门做进口毛纺设备的配件。”就这样,友联一路成长,到1999 年,基于良好的技术和资源积累,友联开始进入主机领域,在此后的20 年间,友联夯实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在钱旭星看来,父亲当年的决定是有魄力的,也因此让企业把握住了产业发展的风口期。
钱旭星正为友联建立起一个与时代需求相符的组织架构。
“那时,企业只要把产品做好,可以说不愁销路。”正源于此,当年友联的运营模式是比较简单粗放的,就是围绕产品质量这条线配套资源,企业的成长也大都在技术层面的。“老爸当年一身兼几职,那时的友联也根本没有显性化的组织架构。”那个“野蛮生产”的年代,似乎再“粗放”也无可厚非。
“不过,今天的友联,所处的时代已然大不同,做好产品只是企业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客户需求已经升级,他们要的是以好产品为基础的全面服务。”钱旭星说,“而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符的组织架构,要能兼顾产品质量、性价比、时效性、服务质量等各种客户诉求。”
从产品导向,到客户满意导向,友联需要一次彻底的转型!
钱旭星将自己对信息化、数字化的理解与友联数十年经验相融合,形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目前友联正在推进的“客户满意导向”转型,虽然不过简单的几个字,但却需要友联经历一次“脱胎换骨”。其实不难想象,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到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带给友联新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的挑战同样巨大:比如友联要如何打造新业务模式,如何改变企业已有的构架和业务流程等等。
从单一的设备供应到一站式服务模式,友联的发展一直与挑战并存。
有着IT 人逻辑的钱旭星,自2006 年接手父亲的事业后,便不断深入企业各方面,如今他已摸清企业自身的优势所在。“新的业务模式将会充分发挥友联在毛纺行业数十年的经验。友联其实早已拥有针对毛纺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快速识别、分析和解决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企业最初行成的研发生产系统,以及后续逐步完善起来的信息智能化处理系统和软件平台系统。”钱旭星说,如今这个系统,还融合了他对于信息化、数字化工作的经验和理解,并经历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实践的不断磨合、迭代。“这三大系统的有机整合就会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而这也是友联难被复制的特质和优势。”
即便拥有诸多有利因素,现实也常常展示其骨感的一面,友联的业务模式变革和流程再造几经周折。据了解,在转型最初,钱旭星遭遇了很多问题,工作流程遇阻,甚至企业运作摇曳,再叠加上订单暴增和芯片短缺带来的问题,友联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客户满意度急剧下滑。
“当企业的目标和组织架构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带来规模、人员、产品、技术以及市场表现和营业收入等方面的变化。人员的岗位从初创时单纯的机床操作工,变成现在包括从市场经理到售后服务工程师再到信息化工程师等一系列岗位,产品也从零配件发展到整机装备、辅机、软件产品及服务包等。新业务模式的问题导向,跟以往的产品导向差别很大,很多公司员工特别是老员工,更愿意在惯有思路下工作,人的问题是转型中非常大的阻力。”
当钱旭星看到问题所在,便快速进行推进方案调整。加大力度通过学习培训统一思想,使每个员工参与公司和个人共同目标的树立,对于新模式下产生的各种问题,公司则鼓励引导管理层和员工正视问题,通过奖励为主的方式推进新模式落地。
“目前,我们的这次转型基本进入了良性轨道,大家也慢慢习惯了自己的新定位,很多人已经在陆续释放自己的能量了。我相信友联会很快在这个模式中收获新成果。”钱旭星相信,过了这道坎,路会越走越通畅。
友联存在的逻辑就是解决这个行业面对的问题,钱旭星要让“有问题,找友联!”深深刻入行业企业的认知中。
钱旭星是非常理性的人,他做任何决策判断都会先问标准是什么,会导入一些方法论做客观分析。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带给企业的影响时,他同样展现出了这样的能力。
“我想应该用辩证的角度看,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危机分为‘危’和‘机’,危中藏机,机尽危来。”针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钱旭星认为对友联或者任何企业而言这个“危机”是危在当下,机及未来。“‘机’是主要因素,‘危’是次要因素。就我们身处的毛纺行业来说,疫情一来,原来存在的问题还是在,而疫情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对行业来说,问题变得更多了。不过,友联作为一个服务于毛纺行业的专业化企业,存在的逻辑就是解决这个行业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机会无疑变得更多了。”
“我们要让‘有问题,找友联’刻入行业企业的认知中。”钱旭星说。
曾经记者认为“有问题,找友联!”不过是这个企业打出的一个广告语,目的无非就是传递出友联服务客户的态度。然而,当记者听到他对于“危机”的分析时,便明白了这句话更具意义和价值的一面:友联,为问题而生。
友联围绕“问题”展开的新业务模式如今已在企业慢慢生根发芽。“这两年,我们逐步开启了客户问题的挖掘工作。几乎所有的友联员工都被要求围绕找客户痛点、难点问题来推进工作,让每个友联员工都能成为一个输送客户问题和需求信息的通道。”钱旭星说,“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汇聚,我们将进行系统性的数据分析,提炼成企业服务各类客户的模型。”
“未来,我希望不断提炼总结出友联的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模型,输出到全行业。”钱旭星的问题导向运营模式,外延其实可以很宽,能从毛纺行业复制整个行业,甚至建立跨界的服务体系。如今,这个思路下很多极具价值的业务模型在慢慢建立,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为友联新时代的引路者,钱旭星无比坚定友联存在的逻辑,他会带着友联在客户问题转化的沃土中让自己的理念开花、结果,迎来一个全新的友联。
友联围绕“问题”展开的新业务模式如今已在企业生根发芽。
对话
《纺织机械》:在您看来,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
钱旭星:企业家是一个人不同角色中的一个,但却是很难扮演的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有工匠精神,其次要具备冒险、创新、敬业、合作、学习、诚信、执着等特质,当一个做企业的人具备了以上特质,才可以称之为企业家。
《纺织机械》:您觉得让一个企业家始终保持战斗热情的是什么?
钱旭星:即便再坚强的人也会有疲惫期,所以,不能指望一个人始终保持热情高涨。我的做法是不回避、不否认低谷状态,学会内观,并能调整到平和稳定,这样就能快速投入到活在当下状态,专注做事。
《纺织机械》:您觉得自己是否已不是曾经的自己?
钱旭星: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和原来做IT 专业技术时,无论是对工作的理解,考虑问题的角度,还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更全面周到。从量变到质变,迭代累积,铸就了我现在的三观,回头看时才感受到已经有很大不同。
《纺织机械》:您崇拜的人是谁?
钱旭星:谈不上崇拜什么人,是人都会有缺点,但是对那些有高维度思想,并有实际行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一类人,我都尊敬并努力学习他们。
《纺织机械》:您觉得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钱旭星:反求诸己,不断修炼提升自己,当自己能驾驭并调整自己的内心后,每时每刻都是最理想的。
《纺织机械》:您觉得人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价值?
钱旭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能为社会发展做出正向推动的,就已经拥有自身价值了,无需“打着灯笼找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