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丹(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许立瑶(南京博物院 古代建筑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6)
传统家具与古代建筑都是中国居住文化的载体,对于二者的研究不可偏废,孤立于一方的研究观念是局限的。以整体性、关联性的视角去观察实物、分析构造、探寻共性是深入研究传统家具的必要条件,也是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和影响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说:“研究中国古典家具不可不看古建筑,建筑是大结构,家具是小型精致的‘建筑物’,二者在整体神韵上常常是相通的。”开展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应该具备与传统建筑的关联性视野和思路。
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都是随着人的生活起居习惯演变而逐渐发展的,家具是建筑使用功能的延伸,二者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历史悠久的木构榫卯技术对它们都影响深远。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家具经历了席地坐到垂足坐,低型到高型的变化发展过程,历代都有适合在当时建筑空间内陈设的时代性家具形式。尤其在宋代以后,随着木构建筑技术的成熟和营造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编撰,形式科学功能合理的建筑大木梁架结构形式得以在家具中被广泛借鉴,这改变了唐代以箱式结体为主的家具形态,以横向的梁与竖向的柱相连接的梁柱式框架结体木作家具在宋代开始全面流行。梁柱结体简洁灵活、节约材料,便于发挥木材性能又可以按模数设计制作,为以后各朝代家具所沿用,也为中国传统家具中最为经典的明代家具的成熟发展铺设了基石。
宋以后的中国传统家具结构基本定型,后世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完善,家具小木作仿建筑大木作和石作的结构关联性在中国传统家具中一直保持下来,并在存留实物中可以发现明确的相互影响。如家具的腿足与建筑的柱子、家具的枨子与建筑的梁枋、家具的牙板与建筑的雀替、家具的束腰与建筑的须弥座、家具的矮老与建筑的瓜柱、家具的托泥与建筑的台基、家具的搭脑与建筑的屋脊等,在构造上有难以分离的共通之处和传承渊源。此外,家具中一些细节做法的应用也明显看出家具制作技术对建筑大木技术的继承,如案桌中面板、腿足、牙板、牙条间相互连接的“夹头榫”榫卯结构,是从大木梁柱构造中的“㭼头绰幕”得到启发,把案的腿部加以侧脚来加强结构的稳固、又把柱头开口中夹“绰幕枋”(清式建筑称雀替)的做法用到案的腿足上来。这一做法与建筑柱头、枋、雀替的构造关联相通(图1),即在案腿上端开口,嵌夹两端牙条,牙条端头造成“㭼头”式样,牙条之下又加牙头,也嵌夹在腿足上端两侧,这样加强了案腿与案面的接触强度,使二者角度不易变动,又把案面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到四足(图2)。而四足下端略向外撇形成的“挓度”做法则沿袭了传统建筑檐柱的侧脚做法。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刻有明万历乙未年(1595)充庵款识的苏作黄花梨画案,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纪年款时间最早的明代硬木家具实物,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案就是以夹头榫结构制作,腿足带有侧脚,对传统建筑结构做法的借鉴显著(图3)。
图1 宋式建筑柱、檐额、绰幕构造
图2 家具夹头榫结构示意图
图3 明万历充庵铭黄花梨画案与夹头榫
中国地大物博,在不同的地理区域间由于自然气候、地理风貌、人居生活习惯的差异,发展出各地不同的建筑形态和家具流派。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和家具因具有各自鲜明的当地风土特色而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而同一地区中的建筑和家具则因共同的文化土壤和审美意匠,相互紧密关联表现共通。下表以十个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具主要产地流派为例,分析各个地区的建筑特色和家具特色,可以看出传统家具与建筑在地域性风格影响下的关联互通(表1)。
表1 不同地理区域传统家具与传统建筑的关联性
皖南地区徽作家具利用当地原材料,外观和色彩简洁,融合建筑而作,体现民间生活方式和工艺特点皖南民居以天井、马头墙等元素构成,以黑白灰的色调组合,追求自然环境与人居生活的和谐二者配色简洁呼应,建筑为适合环境而作,家具为建筑量屋而作,都表现出皖南的乡土性和人居生活氛围河南地区豫作家具用材经济,结构扎实,外观朴素,追求实用性,无过多装饰河南窑洞民居充分借助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挖穴开洞作为建筑居住空间,有结实耐用、少占覆地、冬暖夏凉的自然优势河南传统家具和建筑都以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而生,善于借助自然和原有环境条件,粗犷敦厚、经济实用是二者的共性巴蜀地区川作家具造型不拘一格,装饰图案带有民族信仰崇拜,髹漆广泛应用建筑营造与复杂地形相结合,平面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不循规蹈矩。建筑体现浓厚的人文因素在巴蜀多民族聚居地区,建筑和家具上都大量表现民俗性,带有不拘一格的创造性,反映着民间信仰和崇拜福建地区客家家具雕刻丰富,实用性强,一些特有家具形制根据建筑空间而作客家土楼建筑结合地理气候条件而造,所用建筑材料易于取得,外墙高大厚实,内部功能齐全客家家具和建筑同样表现出因地制宜,以使用功能为上,结合环境条件灵活制作和建造的思想上海地区海派家具多种材料的结合,中西合璧家具元素的使用,建筑元素也被用于家具构造和装饰中海派建筑在空间组成、结构形式和外观表现中多样而统一,既继承传统又接受新的风潮都深受近代西方影响,将民族性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表现,是中国传统制造走向现代化的阶段性代表
除了历史发展中的联系,在当代学界,传统家具与建筑仍然具有很多研究共性。对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家具的研究,现在已成为专门的学科,专业的研究院所、高校、文博单位、设计单位、收藏机构等均对这两个对象开展专项的研究,就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来说,二者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
中国最早开展传统建筑研究的是1929 年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而这一学术组织除了进行古建筑研究外,也开展对于家具的研究内容。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著名宋代木家具——北宋崇宁三年(1104)巨鹿宋桌、宋椅,是中国早期梁柱结体家具的重要考古出土实物遗存,从中可以了解到实用高型坐具与榫卯结构的发展,对研究宋代家具的尺度、结构、造型和加工工艺等问题有重大价值。抗日战争期间巨鹿宋代桌椅曾被打捆装箱随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南迁四川李庄,在李庄时营造学社的梁思成、莫宗江先生对桌椅的构造进行了研究(图4),并鉴于其重要性提议由王振铎等人制作了模型。营造学社还为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培养了专业人才,后来研究中国明式家具的中外权威学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é)教授和王世襄先生也都曾是营造学社的社员并工作于此。对于传统建筑和家具的具体研究内容,均是从宏观的整体造型、结构做法、榫卯体系、地域风格、年代判断再到细微的装饰特征、木质材料、雕刻技艺等,测量绘图是两者共同的研究手段。就关注面来说二者各有侧重,传统建筑比传统家具多出群落格局等总体研究内容,传统家具比传统建筑多出线条力度等细节研究内容,但往往对一方的系统分析要与另一方结合起来比对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家具和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对它们的研究都属传统营造体系、工艺技术和人居文化的范畴。
图4 河北巨鹿出土北宋木桌椅实物和复原图
当代多位传统家具研究的学者,如杨耀先生、陈增弼先生等均是先从事建筑学科后转向传统家具的专门研究,说明了学科间的共通。在中国高校的建筑、设计类专业中多设有传统家具课程,现在的学科设置也将二者关联起来,这是有历史依据的。
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很有江南地域特色的苏作榉木家具——高束腰条桌。这件家具在1957 年征集于传统苏作家具的主产区苏州太湖洞庭东山(现为吴中区东山镇)陆巷会辅堂。材质全部用江南当地产的榉木制作,尺寸为高77 厘米长88 厘米宽42.5 厘米,是一件长方形桌面、束腰带有雕花装饰、内翻马蹄腿的条桌,原为古村陆巷中的大户人家使用。这件条桌整体保持了明式苏作家具简洁大气的造型和线条,但是在束腰位置鱼门洞内雕有连续的钱纹、万字纹、毬纹、如意纹、植物纹等多种具象的纹饰,比明代家具多出细部的雕刻,所以应为清代的制品(图5)。
图5 高束腰条桌正立面
面板两拼,边框格角攒框制作,边抹的冰盘沿线脚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桌面以下是高度达10 厘米的束腰。大边一侧的束腰处做两块绦环板,由隔柱分开,每块绦环板上各开一个海棠形鱼门洞,洞内雕有钱纹、卍字纹、花卉纹,两洞内所雕纹饰不同;抹头一侧的束腰处则做一块绦环板开一个鱼门洞,雕三层连续的如意形几何纹和花卉纹(一面残缺)(图6)。束腰之下是带有三个层次的托腮层,托腮下做通长直牙条,牙条两端以45°格肩榫安装四个桌腿,四腿笔直落地无侧脚,腿足为方腿内翻马蹄形式,足底内部雕有镂空花牙,牙条下沿与腿足内沿雕有一圈相连的灯草线。条桌的面板、牙条、腿足线条直爽利落,而转角处做抹圆处理不显生硬。整件条桌曾通体上漆,在束腰位置雕刻的花纹还有漆金(图7),现已大部分剥落。高束腰是这件条桌与一般条桌的明显区别,也因此这件条桌比普通明清家具更多体现出与传统建筑构造的对应关系,束腰部位雕刻的纹饰也与早期的建筑装饰纹样相同,使得这件家具体现出一种古老的气息。
图6 高束腰条桌侧立面局部
图7 高束腰条桌轴测面
这件条桌从家具构造看,整体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面板层,中间为束腰层,下部为腿足,各层次间有连结构件连通过渡。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的结构关联,除木作外,在石作上也有明确的体现,带有束腰的传统家具往往与唐宋以来流行的建筑台座(即须弥座)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南博藏高束腰条桌就体现出与须弥座的高度关联性,家具上的构件名称、构件位置、结构作用对古建筑的若干做法沿用并共通,以下按高束腰条桌上各部分构件的位置与须弥座建筑进行对比解读。
早期的须弥座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浮雕塔基、河北正定开元寺大殿唐代须弥座和成都五代王建墓棺床须弥座(图8),中间为一个缩进部分,由此上下再扩出渐宽的各层,在缩进部位以板柱作间隔。到了宋代,须弥座常被用于建筑的台基,在宋李诫《营造法式》的建筑规范中出现了“束腰”与“叠涩”两个名词。据《营造法式·卷三·殿阶基》做法记载:“以石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四周并叠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叠涩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
图8 北魏、唐代、五代的早期须弥座形象
如分析图所示(图9),《营造法式》台基建筑构造中部是束腰,上下是叠涩层,束腰部分用格身板柱,柱间做壸门造。而南博藏高束腰条桌从桌面到牙条之间的构造、层次、元素、名称都与须弥座的结构保持一致(图10),条桌桌面(须弥座盖板的变体)下有冰盘沿(须弥座上部叠涩的变体),束腰由立柱分为两块绦环板(须弥座束腰上的立柱分隔芯板的变体),绦环板上开有海棠形鱼门洞(须弥座壸门的变体),牙条之上有托腮台层(须弥座下部叠涩的变体)。家具的冰盘沿和托腮均带有三个层次变化,冰盘沿边抹的线脚上舒下敛,逐层内收,而托腮的层次变化则是上敛下舒,逐层外扩,舒敛变化类同须弥座上下的叠涩“枭混”。总之,南博藏高束腰条桌的上、中部层次构造就如同宋代殿阶基须弥座的各层构造关系。
图9 宋《营造法式》殿阶基做法
图10 南博藏高束腰条桌做法
1.造型
南博藏高束腰条桌的上、中部分构造,可以看出家具承延建筑须弥座后在形状和比例上的变化,如壸门到鱼门的形状流变:束腰间壸门的形状变成了鱼门洞的形状(即绦环板中部所开透口,这件所开为海棠形洞口,其他高束腰家具也有笔管式等形状洞口),在北宋后建筑上减少使用的壸门在明清家具上得到了延续,但是比例发生了改变,家具束腰中的门洞比壸门扁而修长了,这一从最初源于佛教的礼制建筑元素壸门变为装饰性元素鱼门,并结合人们生活中的理想,在开口中追求雕刻带有吉祥寓意的纹饰。又如叠涩层的变化:从须弥座每层叠涩高度相对一致到家具叠涩高差有所不同,是家具在实际使用中因各部位受力使用需求而产生的,桌面板、牙条等承重和受拉结力构件需要保持一定厚度和牢固度,而束腰上下的冰盘沿和托腮只是作为层次间的连接构件而使用,已成为次要,高度就逐渐比须弥座上的变窄变细,家具叠涩层横向突出的距离也减小了。
南博藏高束腰条桌的下部分构造可以看出家具与壸门台座建筑落地支撑部位的结构关联和发展流变。条桌的四腿是不带侧脚的直腿,足部为内翻的马蹄状足,足内侧还雕有花牙。前文已述,夹头榫结构的无束腰家具腿足取法建筑檐柱的侧脚原理,为了增加结构牢固度和落地稳定性稍向外撇,而这件条桌的足部做法则是有束腰家具对唐宋壸门台座牙脚的发展和改造性应用,壸门台座的四边是垂直落地不带挓度的。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在其专著《中国黄花梨家具图考》中提出马蹄足的桌几源于唐宋流行的壸门台座和须弥座(图11),在历史的演化中,台座壸门处外侧芯板的上部发展成为家具的牙板,芯板的下部逐渐简化和消失,但仍保留壸门的曲线,四角支柱先收缩成牙脚再褪变为足端内侧的尖角云头,最后发展为现在所见桌几家具上的马蹄状足,这一对家具形态演变的观点被中国学界所认可。在宋代带束腰家具图像中能看到未曾蜕化的壸门和座形底足形象,如故宫博物院藏传唐卢楞迦所作《六尊者像》中带有唐代遗风的束腰案(图12-1)。而花牙也是早期家具足部从牙脚褪变为尖角的阶段特征(图12-2),至明清家具已经罕见。南博藏的这件清代高束腰条桌的腿足就有明显从台座底足蜕变收缩的迹象,马蹄足的内侧还有雕花牙,既表现出壸门台座牙脚退化残余的痕迹,又是家具腿足上的装饰构件,在造型上颇具古意(图13)。但作为发展成熟的明清家具,在历史进程中与其他桌子相比,这件条桌在高度上明显更高。
图11 从建筑壸门台座牙脚到家具内翻马蹄足的发展
图12 宋代家具局部造型特征
图13 南博藏高束腰条桌内翻马蹄足和足底花牙
2.装饰
在装饰上,南博藏高束腰条桌的束腰部位鱼门洞开口内雕刻有卍字、连毬纹等纹饰,这几种带有吉祥寓意的纹饰与五代至金元时期的建筑装饰纹样一脉相承。束腰部位一侧鱼门洞内雕有卍字纹(图14),这一纹饰在器物装饰上出现的时间很早,后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发展成熟的唐宋以降的墓葬建筑中经常出现,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部位,如五代陕西彬县冯晖墓门楼的栏杆和金代山西侯马董海墓的砖雕格子门,都以卍字纹装饰(图15)。在金元时期的早期家具中卍字纹同样被使用,如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和元代冯道真墓出土的两件高束腰架具的束腰部也都雕有这一图案,后者的腿足还带有花牙,元代出版物,罗汉床的围栏中部亦以卍字纹装饰(图16)。早期家具与早期建筑的相通性更强,高束腰条桌的卍字纹既是早期建筑上的纹饰又是早期家具上的纹饰,这一纹饰在家具上的应用应该有着可追溯的较早起源。
图14 清代条桌束腰部位卍字纹
图15 五代和金代墓室建筑卍字纹雕饰
图16 金代和元代家具卍字纹装饰
条桌束腰的另一侧鱼门洞内雕刻有以四个连续的圆圈套接组成的连毬纹(图17),这是宋代以来流行的纹饰,在建筑装饰和铜镜等器物中都有出现(图18)。《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图样以图式记载了挑白毬纹、簇四重毬纹、簇六重毬纹、盘毬等毬纹样式(图19),它们在当时被用于建筑的门窗、藻井等小木装饰,建筑规范专著中的记载说明毬纹在当时建筑营造中的流行。在已发现的大量宋辽金时期墓葬建筑的经典题材“妇人启门图”出土实物遗存中,就可以看到连毬纹在当时地下建筑中的装饰应用,有的同时带有卍字纹(图20)。
图17 清代条桌束腰部位连毬纹
图18 北宋连毬纹方铜镜
图19 宋《营造法式》挑白毬纹、重毬纹
图20 宋金墓葬建筑“妇人启门图”中的连毬纹、卍字纹
从考古材料来看,对同类装饰图案的应用,建筑或早于家具和器物,但二者的外在形式都表现出对当时流行元素的使用,说明它们之间的装饰审美取向存在互通。与传统建筑关联更为密切的出土木家具同位置上的纹样在清代高束腰条桌中仍然存在,宋金时期早期建筑装饰纹样在这件家具中也有所体现,说明雕刻卍字和连毬等纹饰或许是高束腰条桌对古老建筑装饰做法的发展应用。也有可能因家具主人是苏州东山的洞庭商人,使用的家具装饰以带有卍字、连毬、钱纹、如意纹、花卉植物等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表示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只是早期的家具装饰在清代变得更为生活化。
从南京博物院的三件宋、明、清代家具藏品可以管窥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间深厚的渊源和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束腰条桌作为清代家具的典型代表仍然延续着古老的建筑印迹。中国传统建筑先是影响到木作家具的发展,而后家具的名称、构造、装饰又是对一些早期建筑做法的保留和演化。有些在建筑中消失了的历史做法,却在家具中延续了下来。中国传统家具减少了传统建筑的礼制性而加强了实用性,一些最初取材于建筑的结构形式逐渐成为家具上的装饰元素,在应用传承中发生了流变。二者的做法保持着地域中的风格互通,而家具比建筑更易从局部着手开展设计变化,在细节上可以表现得更为精致。总的来说,传统建筑和家具作为大木作、石作、小木作等在中国传统营造体系中相得益彰,对二者的历史关联和现实价值应加以不断深入的探索。
图1:张丹绘制。
图2:张丹绘制。
图3:南京博物院藏,张丹拍摄。
图4:小图1采自《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第一册第8页。小图2采自《传薪-中国古代家具研究》,第301页,图16。
图5:南京博物院藏。
图6:许立瑶绘制。
图7:南京博物院藏。
图8:小图1采自《建筑设计参考图集 第一集》,图版二。小图2采自《建筑设计参考图集 第一集》,图版十二。小图3采自《王建墓石刻》,图四。
图9:张丹改绘自《明式家具研究》,第256页3.49。
图10:许立瑶绘制。
图11:小图1唐大华拍摄。小图2采自《建筑设计参考图集 第一集》,图版一。小图3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小图4、5、6采自《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第15页,图6、图7、图8。
图12:小图1采自《从家具看六尊者像的断代》,图10。小图2采自陈乃明《宋韵明风》,第81页。
图13:小图1许立瑶绘制。小图2南京博物院藏。
图14:南京博物院藏。
图15:小图1采自《五代冯晖墓》图二。小图2采自《平阳金墓砖雕》,图版22。
图16:小图1、2大同市博物馆藏。小图3采自元刊本《事林广记》,续六卷六。
图17:南京博物院藏。
图18:采自王牧《五代吴越国的铜镜类型及纹饰特点》(上),图二十二。
图19:小图1、2采自《营造法式》(四)·卷三十二·小木作制度图样,六十七、八十四。
图20:小图1泸州市博物馆藏。小图2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小图3采自《山西孝义下吐京和梁家庄金、元墓发掘筒报》,图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