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近年来,我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教育教学,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发现,在高考升学任务重、课堂时间宝贵的高中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部分教师忽略了“中与西”“古与今”“大与小”“主与次”等看似无关紧要却又不能回避的四个方面关系问题,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出现“融得不好”甚至出现育人偏差、影响学科教学等问题,背离了融入高中课程教育的初衷。为此,本文认真分析把握“四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旨在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程目标效果最佳化。
在“中与西”关系上,出现厚中薄西的育人问题 在调研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时,一味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优秀和辉煌,而没从我国自身不足与西方科技文化长处等多角度,理性地教育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西方文明文化。虽然改变了学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崇洋媚外的民族自卑心理,但又把学生带到“厚中薄西”“中国月亮比外国圆”的另一个极端误区,容易让学生形成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盲目文化自信,变成文化偏执者、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其结果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背离了“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的融入教育初衷。
在“古与今”关系上,出现古今割裂的育人问题 少数教师厚古薄今,对优秀传统文化赞赏有加的同时,无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大力批评当今社会种种问题弊端,又对改变这些问题弊端缺乏建设性思考,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复古泥古,甚至对今天的学习生活失去希望,对未来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失去信心。还有教师古今孤立,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发展进步紧密结合,缺乏对学生古为今用、创新发展的教育引导,虽然让学生记住了古代经典、不忘本来,却容易让学生丧失打造人生辉煌、开创未来的思维能力。
在“大与小”关系上,出现顾大舍小的育人问题 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大”的范畴与概念上来讲,就是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虽有教师能用好教材中的“大资源”“共性资源”开展融入教育,却忽略了从“小”的范畴和概念,充分挖掘运用本土历史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小资源”“个性资源”融入课程教育教学。这种“顾大舍小”的融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度和认同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难以升华和达成更佳的教育效果。
在“主与次”关系上,出现主次不分的育人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提出,要以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为主,艺术、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见,高中各学科对此虽有重要任务但有主次之分。在教育实践中却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主得过多”,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教师因储备的相关知识较多,如果遇到喜欢的优秀传统文化话题,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握不好尺度,造成主次颠倒,反而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二是“次得过少”,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普遍存在课堂上融入不好、渗透不够的情况,使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存在盲区、出现缺位,与主要学科难以形成同频共振、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部分教师对融入高中课程育人目标的认识不够《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育人目标有: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理性思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高中阶段重点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程时,还要兼顾完成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理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等“教以成人”的育人目标。但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如在“中与西”“古与今”关系上,不能善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以开放的眼光博采众长、扬弃的观点创新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盲目文化自信、缺乏继往开来的思辨能力。另外,理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思政的理念,存在“思想文化类教育是文科老师的事,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并以高考压力大、教学任务重为借口,开展融入教育的责任意识不强、思考不够。
部分教师对融入高中课程的能力水平不够 当前,我国中小学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而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间宝贵、紧张应考的高中学科课程,就必须要兼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完成学科教学和课程“教以成人”三者目标效果的最佳化。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这对教师文化素养、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调研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存在正确把握“四方关系”的能力不足,如对萃取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符合当代思想观点并作出相应阐释的能力较弱,运用本地“小资源”融入教育能力素养不够等,导致融得粗糙随意,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存在育人偏差、影响学科教学等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还不够浓厚 良好的文化校园氛围对开展融入教育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融入教育搞得好反过来会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的形成。二者相互促进、互动共生。但目前高中学校普遍以高考升学为重,在如何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方面思考不多、举措乏力,难以形成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互动共生的良好局面。
推进机制上还不够健全完善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制度,但各地中小学在落地的具体推进机制上不够健全,特别是融入高中课程教育的组织领导、目标导向、激励、教育培训等工作机制还比较欠缺、相对薄弱,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课程教育的效果。
强化教师融入课程教育的使命责任 育人必先自育。学校可围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结合各学科及教师都有“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采取专家辅导、专题研讨等形式加强教师教育培训,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我國“铸魂育人”教育政策所引、方向所指。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各学科教师对高中课程育人的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思想深处转变教师对“四方关系”的错误认知,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学生成长规律,在学科课程中完成好融入教育的职责使命。
提升教师融入课程教育的能力水平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可组织专家和教师,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分学科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正面清单”,为教师开展融入教育提供支撑;建立融入课程教育“负面清单”,指导教师解决好“四方关系”问题,避免造成融入教育偏差,又耽误学科教学。还可通过专题培训班、名师示范课、技能竞赛等形式,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和素养能力,善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开展精细化融入教育,实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学科教学与课程育人三者目标最佳化。
营造知行合一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各学校可通过组织教师挖掘本地文化遗迹、名人故居等优秀传统文化“小资源”,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开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等举措,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与融入学科课程形成良性互动,营造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既能助推教师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又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完善全面融入课程教育的工作机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结合本地实际,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育的工作领导小组、名师工作室等相关组织机构,在教师培训教育、校本教材编写、融入课程教育规范、目标考核、经费支持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融入课程教育系列工作机制,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课程教育有力有序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