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辉
近年,漯河市郾城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中心城区“菜篮子”的战略部署,建设一区多品的示范园区,通过“示范、推广、培训”的方式,带动了郾城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发挥科普示范作用
漯河市郾城区区委、区政府给园区定位于“示范带动”功能,深入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农户的认知,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周边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园区不定期组织园区成员、部分农户,由领导带队、专家跟踪,分别到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参观学习,扩宽视野,增强农户科技知识,掌握实用科技技术。在农闲时节,園区举办培训班,为园区培训技术骨干,推广落实蔬菜栽培,病虫防治的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生产管理技术。园区推广新品种开发、集中育苗、分类管理等实用技术,其中开发的大棚五层覆盖技术,棚内温度保持较稳定、合理,产品提前上市,价格高,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园区的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是推广实施农业技术成果的助推器。
二、坚持科技兴农,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在郾城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下,郾城区坚持科技兴农,走科技富民之路,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从土地规划流转到大棚生产管理,从大棚建设到育苗栽培,从测土配方施肥到病虫防治等各项工作都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为目标,促进了当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园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依靠科学管理从产前、产中、产后的蔬菜种植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先后培训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监管指导员,绿色食品内部检验员,聘请蔬菜种植专家常年驻村,现场指导。既保证了基园区的蔬菜产品无一例食品安全问题,又为蔬菜标准种植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园区蔬菜种植的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直接带动了周边镇村的积极响应,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带动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依靠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郾城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园区通过与区科协、区农业局、区委农办、黄淮学院、漯河市农校等有关部门合作,园区依靠自身优势,靠大联强,依靠科研院所,作为可靠的技术支撑,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带动郾城区菜篮子工程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园区更好地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了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科普兴村”“科普惠农”逐步走向良性轨道。农民致富,科技带好路,新农村建设好,科学技术是先导。园区重视科技,严格管理,强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郾城区大棚蔬菜种植及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土地流转率逐年提高,通过土地流转,有效转变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规模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完善组织体系,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靠桥梁。科技场所、科技设施对普及科技知识和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十分重要。园区面对蔬菜种植的技术难题,主要采取完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强化技术指导,现场解答疑难,对个别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确有经济困难的,积极主动帮助解决融资难题,及时争取政府优惠政策。由农资部门根据季节组织重要农资购进及调进,注重品牌开发市场潜力,走品牌战略,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办理绿色食品认证。
五、转变观念推动新机制的发展
郾城区大力提倡园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厘清思路,普及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创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普及科技知识,落实科技成果,深化科技服务社会理念,推动新机制的发展。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经济产业的积极性,推动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态科技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普及农村通俗易懂科技常识,提高了全村群众的科技观念、创新意识,和科技创业、就业、创收的积极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又好又快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程丽红 尚千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