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修建
读学者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看到旧时人们静待春归的一件雅趣之事:冬至那日,大人会送给孩童一幅名为“九九消寒帖”的描红字帖,其内容仅一句“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每字九画,孩童每天晨起描一个笔画,描完九九八十一画,就送走了寒冬,出门便是明媚的春天了。?
一个瑞雪纷纷的冬日,在一位民俗家的书房里聊天,聊到冬至的习俗,民俗家向我展示了一幅《九九消寒图》:一枝白色梅花,共九九八十一个花瓣,每日涂红一瓣,待朵朵梅花都红灿灿地绽开时,就是百花争艳的春天了。
多么富有文化韵味和情趣的习俗啊!我柔柔的心,一下子便被拨动了,许多似已老去的往事,像厚厚白雪覆盖的枯草下面那一丝丝逼人眼睛的嫩绿,在不可遏止地潜滋暗长,很快就郁郁葱葱起来。
犹记得年少时,漫长的乡村冬日,灶膛里玉米芯噼噼啪啪地燃着,父亲在旁边一丝不苟地修理农具,母亲坐在屋内土炕上飞针走线,纳着布鞋底。我和弟弟翻倦了那本童书,就趴在窗台上,细数霜结的窗玻璃花,再用手指上的热度,在窗花上融化出两个小孔,望屋外飞舞的雪花,在薄薄的炊烟里,不紧不慢地撒落。
从前的时光真是悠然啊!
我不禁想到作家木心的那首名诗《从前慢》,那些生命从容的日子,似乎很多人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守着一颗期盼的种子,耐心十足地等待,一如冰封的河流,可以守着长长的沉默,安然地等待岸边柳芽鹅黄的召唤。
冬天农活少,勤快的二叔不打牌,不与村民聚堆闲聊,搬出早已备好的柳条,尽情地施展自己娴熟的编织手艺,柳筐、柳篮、柳篓,大大小小,方方圆圆,在院子里摆了一大排,蔚为壮观。选出好看的,送给左邻右舍,收获一两句感谢,二叔欢喜得像走路捡到了宝贝。
日子正过得越来越好时,二叔查出了肝癌,是晚期。家人一片悲戚,纷纷主张找最好的医院,不惜金钱竭力救治。他却一脸随遇而安的淡然,连连摆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既然是不治之症,就与癌相伴,心平气和地走好后面这一程吧。
像一棵落光葉子的老树,二叔独自站在寒冬的田埂上,远山一片萧瑟,春风尚在路上,他心田里却生出了庄稼葳蕤的憧憬。鲜活的生命就该如此:一季一季期盼,一季一季欢欣,偶尔也有点点失落。
他又买来各种菜籽,找来一个大木槽子,悉心培育地瓜苗、茄子苗和辣椒苗。他说,等一到开春,就将这些秧苗移栽到菜园里,他还盼着早点儿吃到自己种的蔬菜。
那坚定的语气里,流露出平静赶路的从容,还有看淡生死的洒脱。一颗不肯老去的春心,在料峭的冬日里,依然漾着阳光的煦暖,安详而动人。?
那天,陪朋友去探望一位投资惨败的民营企业家。几乎所有家产都被抵押了,还背负着上亿元的欠债,租住两间逼仄的小屋,年届七旬的企业家,聊到这些年来在商海中的沉沉浮浮,一脸的轻描淡写,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事。我和朋友准备安慰他的那些话,一句也没用上,反倒被他实实在在地安慰了。
企业家小屋墙壁上挂一条幅,端然的行书“珍重待春风”,五个神色平和的字,五个气度飘逸的字,分明就是他此刻优雅得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动写照。
“珍重待春风”,多好的人生箴言啊!我在心中念了一遍又一遍,猛然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也曾在摔了跟头后,悄悄擦去泪花,暗暗勉励自己——即便深陷谷底,也不忘仰望天空。
就像此刻,这位企业家虽有许多烦恼缠身,但又何妨?只需轻轻掸落忧愁,珍重这触手可及的眼下,微笑着朝前走去,相信自有明媚的春光,在前面欢欣地等待自己。
(编辑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