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荣,李同立,王 朋,梁 波*,李 勇,刘忠刚,钟 雷
(1.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江苏徐州 221000;2.徐州市林业资源管理技术中心,江苏徐州 221000)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Maxim.)是榆科(Ulmaceae)青檀属(Pteroceltis)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1-3]。青檀是钙质土壤的指示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科学研究价值[4-5]。作为宣纸的专用制作材料,青檀被人们高度重视[6]。因受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檀的生长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同时因为青檀繁殖能力较弱,其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因此,加强青檀资源的保护显得非常紧迫[7]。
青檀病虫害防治是青檀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造林成果具有重要作用。青檀有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8],但若育苗管理不当、造林管护不到位、保护措施不得力时,仍然可能发生病虫害,造成青檀资源的损失。为此,笔者结合青檀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际,系统介绍了灰巴蜗牛 [Bradybaena ravida(Benson)]、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蝼蛄类、金龟子类[6,9]、青檀绵叶蚜、茎腐病[11]、细菌性穿孔病等青檀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等。
这2 种蜗牛是青檀幼苗期的主要害虫,均属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是比较常见的为害植物幼苗的陆生软体动物之一,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而且这2 种蜗牛经常混杂发生。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主要取食青檀的幼苗、幼茎、叶片和其他幼嫩器官,形成较大的缺刻和孔洞,可造成缺苗断垄。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的发生和为害率一般是秋季高于春季,连续降雨后为害加重,严重时可达70头·m-2以上[6,9]。
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具有相似性,防治方法也基本相同[9,10]。
1.2.1 人工防治
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及邻近杂草,耕翻晒地。蜗牛有阴雨天活动、昼伏夜出、早上和黄昏时活动的规律。因此,可利用这一规律,适时到田间地头捕捉蜗牛,集中消杀。
1.2.2 药剂防治
用2%灭旱螺颗粒剂1 份、5%~7%密达杀螺颗粒剂、25 份干细土混匀后撒在地面;或用8%灭蜗灵颗粒剂、10%多聚乙醛颗粒剂,按照12~16 kg·hm-2的标准,均匀间隙性条施或撒施。防治时机以蜗牛产卵前最好;待田间有小蜗牛时,再按照上述方法防治1次,效果更好。根据蜗牛的生活规律,施药时间选择在傍晚或阴天上午,用1%的豆饼浸出液或2%~5%的食盐水喷洒地面;或用砂塘、豆饼粉按照1∶0.5∶4的比例,加水适量拌成颗粒,撒施在苗圃地上。
蝼蛄类是青檀苗期重要的地下害虫,属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主要有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Burmeister)、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Saussure)2 种。蝼蛄3—4 月开始活动,春秋两季为害严重,以成虫或若虫在苗圃土中取食刚播下的种子、种芽和种根,或咬断幼苗根茎,受害部位形成麻丝状,最后导致幼苗枯死。蝼蛄类一般在夜间活动;当气温适宜时,在白天也可活动[11-12]。
2.2.1 灯光诱杀
蝼蛄具有趋光性。在蝼蛄羽化期,每天19: 00—22:00 在苗圃地挂设黑光灯,诱杀蝼蛄成虫。在降雨前或天气闷热时进行灯光诱杀,效果更好[9,12]。
2.2.2 物理防治
在蝼蛄为害较重的地块,每隔3~5 m,挖30 cm×30 cm×50 cm 深坑。在傍晚放入新鲜牛马粪1~1.5 kg,上面盖青草,可诱集蝼蛄。次日清晨,移开所盖青草,进行人工捕杀或药剂毒杀[9,12]。
2.2.3 毒饵诱杀
在播种前,使用低毒、高效脲类农药或高效氯氰菊酯类农药加水拌饵料,饵料煮至半熟或炒七分熟,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饵料可选豆饼、麦麸、米糠等。也可用新鲜草或菜切碎,用脲类农药或高效氯氰菊酯类农药喷在草上,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在苗圃地上,诱杀蝼蛄[9,12]。
金龟子类幼虫统称蛴螬,是青檀苗期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金龟科。金龟子1~2年1 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白天藏在土中,晚上20:00—21:00 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可以取食为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或环剥大苗、幼树的根皮,断口整齐平截,经常造成幼苗枯死,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成虫有些能食害林木的叶片和嫩芽,严重时仅留下枝干[12-13]。
3.2.1 物理防治
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在无风、无月、天气闷热的夜晚,进行诱杀的效果最好;或在夜间堆柴放火进行诱杀。蛴螬有假死性,成虫发生期,可于傍晚震落捕杀[13-14]。
3.2.2 林业措施
加强苗圃地管理,清除杂草,减少成虫产卵机会,可减少虫口数量。施肥要使用充分腐熟的厩肥作底肥,以破坏蛴螬适生环境,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通过中耕借机械将其杀死。幼虫期灌水,使幼虫窒息而死,或在冬季翻耕,将越冬虫翻至土表冻死。
3.2.3 药枝诱杀
用长30~100 cm 的榆、杨、刺槐等树枝,插入40%氧化乐果或50%久效磷乳油30~50 倍液中,浸泡8~10 h,捞出阴干。傍晚前,插入苗圃地,每667 m210~15 枝,2~3 d 换1 次,诱杀效果较好。在成虫期,喷施2%噻虫啉微囊悬浮液500~600 倍,效果良好。
3.2.4 药剂防治
在幼虫发生期,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500~800 倍液,每7~10 d 灌根1 次,连续2~3 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成虫期,喷施3%高效氯氢菊酯微囊或2%噻虫啉微囊500~6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Jiang An,Li et Qiao)隶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蚜科斑蚜亚科绵叶蚜属,具有暴发性强、繁殖快、数量多、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该虫寄主截至目前只有青檀,即该虫只为害青檀。青檀绵叶蚜于2007 年5 月在青檀品种选育研究中被发现,是绵叶蚜属的一个新种。蚜虫主要为害青檀叶片、幼嫩枝条和果实,导致叶片褪绿脱落、种子生长不良,不仅给青檀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而且可能诱发青檀煤污病,严重时也会殃及周围植物[6,15]。
4.2.1 林业措施
1)营造混交林。混交林能有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阻断害虫之间的传播链条,减轻虫害发生程度,故可采取青檀和不同树种进行块状混交或带状混交,营造混交林,以此减少虫害的传播和为害。2)对青檀林木采取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等抚育措施,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树木的抗虫能力,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3)及时修剪带有越冬卵的枝条,及时铲除林内垃圾和枯枝落叶、杂草等,减少害虫越冬场所[16]。
4.2.2 化学防治
蚜虫在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在化学防治蚜虫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物,避免长期单一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蚜虫的常用药物有20%氟啶虫酰胺、50%辟蚜雾、46%氟啶·啶虫脒、20%氟啶虫胺腈·吡蚜酮、50%氟啶虫胺腈、2.5%溴氰菊酯、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10%吡虫啉、1%苦参碱、50%抗蚜威、20%甲氰菊酯、25%吡蚜酮、1.8%阿维菌素、50%马拉松、50%杀螟松、1.5%除虫菊酯、25%氰·锌乳油、50%辛硫磷等可以选择交替使用,如果首次防治效果不佳,可以7~10 d后再喷施1次。
4.2.3 物理防治
黄色对青檀绵叶蚜有较强的引诱作用。生产上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采用黄色黏虫板诱杀蚜虫,以减少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在实际应用中,可制作15 cm×20 cm的黄色纸板,在纸板上涂上1 层机油,然后悬挂于树冠的中下层,这样的防虫效果好。诱捕时间应避开天敌瓢虫的发生高峰期,以保护天敌[17]。
茎腐病是青檀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是半知菌中的菜豆球壳孢菌。病原菌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适宜条件下从伤口侵入寄主为害。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状态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6—8 月雨季过后,土壤温度突然上升,苗木茎基部受高温灼伤,病菌从伤口处侵入,引起病害。苗木感病后主要表现为根茎部变褐色,皮层坏死,包围全茎后则全株枯死。叶枯死下垂但不脱落,顶芽枯死。在苗床低洼容易积水处,苗木生长较弱、抗病力低,也易感病。
5.2.1 林业措施
苗圃地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方。坚持轮作制度,不在同一块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育苗前施足基肥,如有机肥中的厩肥、饼肥等,在苗木生长期间继续用上述有机肥追肥,这样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苗木生长,而且能增强抗病力、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在苗床上插松枝、在苗圃上套种农作物或绿肥、干旱时灌水抗旱等措施,也均对降低发病率有一定的作用。采取容器育苗时,营养土必须用无病原菌的土壤配制[18-20]。
5.2.2 搭荫棚
在7—8月高温季节,在苗床上搭荫棚遮阴,以降低苗床温度、减轻苗木灼伤为害程度,起到防病效果。遮阴时间一般为每天10:00—16:00,下雨天不遮盖。遮荫时间过长,影响苗木生长;在9 月以后,撤除荫棚。在夏季,在苗木行间盖草、浇水、雨后及时松土等措施也可降低土温、降低发病率。
5.2.3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38%噁霜嘧铜菌酯1 500 倍液,浸种或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病害。在定植时,用38%噁霜嘧铜菌酯600~800倍,灌根或浸根,可取得较好防效;使用福美双+恶霉灵灌根,效果也不错。在茎腐病发病初期,用38%噁霜嘧铜菌酯1 000 倍液喷雾,对茎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生长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70%托布津加50%多菌灵粉剂,喷雾,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发病后,要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撒石灰粉,每公顷苗圃地施入石灰粉375 kg 或硫酸亚铁225~300 kg,以防止病害蔓延。
细菌性穿孔病为青檀叶片主要病害,病菌主要在幼嫩枝条上的病斑中越冬。受细菌性穿孔病为害的叶片,刚开始时为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变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2 mm。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环(圈),边缘有裂纹,最后脱落或穿孔,孔缘不整齐。在6—8月雨季时,细菌性穿孔病为害较重,造成叶片大量穿孔,甚至叶片提前脱落,严重影响青檀生长,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6]。
6.2.1 林业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林地的排水,防止林地受淹;生长期及时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2)冬季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6.2.2 药剂防治
在青檀萌芽前,喷施1~2°Bé 石硫合剂;在展叶后,喷0.3~0.4°Bé石硫合剂;或在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 倍液,每10~15 d 喷1 次,共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喷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1 份、消石灰4 份、水240 份),对此病有特效,但易发生药害,故须先行试验后,再酌情喷用。
此外,青檀在苗期还有另外一种病害是青檀叶斑病,可以通过清除和烧毁患病枝叶,切断病源;夏季主要及时排水;4—8 月,用1%波尔多液喷洒等办法予以解决[8]。
目前,也要重视美国白蛾、黄刺蛾和桑天牛等虫害的防治,确保不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