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青 , 黄志斌
(1.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9; 2. 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中国已经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小康社会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 取得这些巨大成就,“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动包括农民生态文明素养提高在内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亦应成为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带领全体中国农民努力奔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概念在存在中揭露本质。 ”[2]随着“三农”工作的逐步深入,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乡村振兴是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1]的奋斗历程。 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表征和必要支撑。乡村振兴就是要“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3]。推动乡村振兴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素养有着必然联系。 “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 ”[3]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纵深开展,伴随乡村振兴与农民生态文明素质培育同步建设全过程。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阶段,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民生态文明素质培育成为时代新要求。 而农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是培养教育农民群众具备生态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绿色生产生活技能的一种实践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中的系统性工程,它们在乡村的交集是在战略实施与攻坚战开展中实现农村社会生态文明的新样貌。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全面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解决农村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与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力推进,乡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逐步再现, 但农村生态环境矛盾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各类问题依旧比较突出。
第一,土壤环境问题。 过度追求土地产出效益的短期农业投入结构失衡行为,导致化肥农药超剂量使用。 废旧地膜和淘汰后的家用电子电器产品被肆意丢弃倾倒, 直接影响农用土地环境质量。2018 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显示,与2011 年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相比,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尽管减少了21.23 万平方千米, 但仍有273.69 万平方千米。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 截至2015 年10 月底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面积各为261.16 万平方千米、172.12 万平方千米[5]。
第二,农村水体问题。2020 年全国全年地表水考核劣V 类断面比例为0.6%,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为主要污染指标[6]。 这些劣质水体主要集中在治理能力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 从现实表征来看,生产生活污水横流,“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象比较常见,农业生产中地下水超采、偷采现象屡有发生。
第三,农村空气季节性污染问题。 春夏时节与秋冬时节是农村地区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段,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秸秆焚烧与农户冬季烧煤取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农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刻不容缓。 第一,农民生态文明素养水平滞后是阻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污染防治的 “牛鼻子”。 农民群众普遍缺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受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他们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开采和使用自然生态资源,实现资源的市场利益最大化。 他们整体上还缺乏现代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生活技能,很难“推动产业体系的升级换代,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济体系新结构”[7],也很难通过内部力量进行自我绿色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和调节。第二,为广大农民群众谋生态福祉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污染防治工作主要的价值追求。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高度。乡村振兴不仅要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他们对家乡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治理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国人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8],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展示。第三,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力量。 治理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大力弘扬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和社会主人翁精神。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尤要获得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尤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唯有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集体力量,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办好农民自己家门口的大事。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人们往往将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区域发展差距作为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制定的非均衡性发展战略,是想借助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先富带动后富,通过一段时间不平衡的发展能够最终获得较高水平的平衡和充分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先例可循,符合历史逻辑,具有客观规律性。这些认识是进一步分析农民生态文明素养地域差异的前提。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城市林立形成虹吸效应,已经发展到农村人的家门口。很多农村人口只具备了户籍上的农民身份,举家在村“进城”了,当地的各种基本设施保障与城区几无区别,实现了城乡融合的一体化。他们最先享受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现代化红利,也较早体会到了垃圾围村、污水横流、苍蝇到处飞、臭气熏天、空气污染爆表等粗放型发展带来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当地的农民群众最先受到了来自政府、市场、社会关于尊重、爱护自然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加之他们深刻的切身体会,因而能够较好地认同和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2005 年习近平主政浙江,在农村考察时提出“两山”理念。“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维度中‘两山’既是乡村美好生活的未来方向,更是当代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9]中西部农村发展不仅与东部农村差距大,也与本地区周边城市发展差距大。“进入新世纪城市快速发展、农村迅速衰落,城乡关系重组阶段”[10],在中西部表现得十分典型。 农民通过计算外出打工与居家务农获利差异,智慧安排家庭中的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获取较高收入,老人则在村守家务农,致使收益较少的农田遭到闲置,农村房屋破旧,人员稀少,村庄凋敝迅速。但因中西部农村经济欠发达,较少受到现代工业社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侵扰,因而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好于东部。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理念是具象化的,绝大部分是对自身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的直观所得,地方生态环境持续性良好,未必就会有较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反之,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生态困扰的农民群体,对生态环保理念、绿色生产技术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有着较高的认同接受程度,因此其生态文明素养反而明显高于前者。
农民群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后天习得而来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他们通过具象的生态感受来理解抽象的生态理念。因此在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对农民进行形象化的宣传和教育。
农民生态文明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还明显地表现在年龄阶段上。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青年农民群体生态文明素养并不必然如预期的那样高于中老年农民群体,实际的访谈结果、问卷数据分析与最初的粗略预期出入较大。作者课题组对调研获取的一手资料和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发现40~50 岁之间的农民群体生态文明素养认知和践行能力最强,而20~30 岁青年农民群体与50 岁以上的老年农民群体生态文明素养认知与践行能力较为逊色。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的现象呢?
按照代际层次对照年龄阶段来做分析,50 岁以上的农民群体属于典型的农一代, 主要出生于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在城乡分化、打工经济兴起过程中,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曾经或正在城市务工,但是更为年长者或体弱多病的老年农民则会留守或退守乡村。 尽管家乡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他们自身对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感兴趣,主观上更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接纳。 在访谈中,甚至有几位受访的老年农民朋友直截了当地表态:“所谓生态文明理念全是虚头巴脑的东西, 不应该让他们掌握,有事应当找政府解决”,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够帮助解决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
30~50 岁的农民群体普遍出生于20 世纪的70 年代到80 年代之间, 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前后的农村,属于代际中农二代。 他们人生的童年时代多在农村度过,“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等农村生产生活的诗意场景与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成为他们的美好回忆。上一轮城市快速发展不仅甩开了与农村的经济距离,也把城市发展付出的生态代价部分转移到了农村。农二代对城乡发展水平差距与家乡生态环境时代变迁感受最为深刻,他们希望通过回应政府对生态环保采取的治理措施,积极行动起来,既为自己留住美好的回忆,也为子孙后代留下湛蓝的天空、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物。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的认知与践行意愿及能力最强。
20~30 岁青年农民群体主要出生于20 世纪的90 年代与21 世纪的头十年,属于农三代,他们多数出生、成长在农二代父母务工的城市,有的有过短暂农村留守儿童经历,但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时代变迁几乎没有感受。 很多受访对象压根就不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 他们有的只是“城愁”,即如何通过努力打拼体面地留在城市,享受到普通市民该有的福利。 总体上来说,当前他们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初步的感性阶段,“我也认为很重要,但不是我最为关心的事情”是他们较为普遍的态度。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1]农民群体生态文明素养年龄阶段上的差异情况及背后原因,要求当地干部在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现实诉求,让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加强对农村生态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认知践行水平。
农民生态文明素养与其受教育程度高低呈正相关,这与调查预期基本一致。 严格意义上讲,当前中国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在大学以下学历, 那些通过高考已经改变农民户籍身份的人, 不属于这里讨论的农民范畴。梳理分析调查资料还发现,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教育因素与年龄因素、 地区因素多有交叉,受性别因素影响不明显。
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群体,对生态文明素养理念和技能有较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部分农民多集中在农二代的年龄段,尤以30~40 岁左右的居多,结合国家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是最早一批义务教育普及的受惠者。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个别省份如四川,同年龄段的农民生态文明总体素养高于其他地区或省份,可能与地区经济水平和义务教育执行力度有关。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2]尽管目前农民群众还达不到高水平的理论思维,但是系统的初高中教育,使得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明意识、政治敏锐性和理解能力,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比较关注,对现实社会发生的大事小情也较为关心。家乡衰落和生态污染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既是亲历者,也是行动者,乡村振兴战略与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经提出,他们就做出了积极的响应。这类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在认知层面的表现是,他们知晓并能熟练说出国家关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些大的会议、决策、宣传用语,或能从自身立场比较条理清晰表达出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好处。 在行动层面,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大致做到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如生活用水的循环使用、随手关灯、家庭可回收用品的整理与销售、垃圾的简单分类等。 在生产层面,这个年龄段农民群众多为大城市中的熟练工人, 能够轻松驾驭工厂环保生产程序和操作技能。调查发现少数这个阶段的农民群众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进城务工, 成了中西部农村地区的 “中坚农民”, 他们对于生态文明素养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也高,甚至有的正在家乡从事生态农业生产。
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群体,对生态文明素养理念和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较差,与区位因素关系不大,与年龄因素关联较大。农一代尤为典型,他们普遍年龄偏大,受制于当时落后的经济社会文化水平,大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加上年事已高导致认知反应能力衰退、体弱多病,又兼家中事务繁重,自顾不暇,因而他们较为缺乏生态环保的使命意识,生态文明素养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较低。田野调查发现,他们多为农村留守老人,在农业生产中不能有效做到科学种田、绿色生产,他们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将废弃地膜与农药包装随意丢弃,违规秸秆焚烧;在家庭生活中,将塑料袋、医用包装药瓶、废旧电池和电子产品等生活垃圾乱扔乱丢,家庭卫生条件较差。
还有一类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与受教育程度看似呈现反相关的现象, 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农三代年龄段集中在20~30 岁之间,同样是国家义务教育普及的受惠者, 而且他们大多拥有高中学历,但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并不显著高于年长者和低学历农民群体。 要解释这一悖论,除了从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现实诉求分析外,还得从他们实际的求学过程和实际的文化水平作深度剖析。国家财富蛋糕的做大做强,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逐年攀升,不断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但是农三代却没有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去摆脱自身比较嫌弃的农民户籍身份,或许求学过程的努力程度与学习态度可以作为解释的一个视角。没有获取与初中学历或高中学历相匹配的实际文化水平,不仅影响了他们进城成为市民的道路,而且还影响了他们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认知和践行。这样表面看似悖论,实际并不矛盾。
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在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中强调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13]。 结合乡村振兴与农村环保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的研究与培育正是对这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握农民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不高、参差不齐的现状,是下一步进行多维度培育的逻辑前提。
首先是抓重点人群:基层干部、农一代、农三代。 打铁必须自身硬,基层干部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最前沿的“关键少数”,要对他们进行保护环境、污染防治业务能力与责任意识的专题培训,重点提升他们在常规性涉农环保事务中与农民良性互动的能力,以及关键时刻迅速准确鉴别和处置一线涉农环保问题的能力。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1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农民群体的人生经历和遭遇决定了他们头脑中的思维观念。 农一代,尤其是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的农一代,基本是农村的“弱势群体”,他们身体弱、认知弱、能力弱,常把人、事、物放在一起思考。 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宣传的突破口。农三代游离于村庄之外,虽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无法真正融入,无处安放的身心、焦虑不安的情绪、眼高手低的尴尬使人很容易就把他们标签化为城市新晋“弱势群体”。根据这一情况,可借助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群体的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在职业教育中有机融入生态环保理念,激发他们对时代新人必备生态文明素养的自我期许,通过培训帮助他们获得符合行业环保标准的职业技能,打通立足城市的生计之道。
其次是抓重点地区和重点事情。农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只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抓手,小事不小,做好很难,将小事置于大事之中考虑,抓大促小是解决问题的另一思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15]在污染严重的地区首先发展高效农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农民群众在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改变中直观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处,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理念,适应新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法律制度对于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将人的行为限定在生态法则的范围内为核心。 ”[16]近年来,国家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台和完善了关于生态保护的很多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为更好地配合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也因地制宜修订和颁布了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法律供给及时充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了。但是这些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袋里、会议桌上、干部口中,它们需要通过普法进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百姓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在广大农村,尤其需要打通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农民群众的最后一个公里。在村农民既是生态污染的受害者, 也是生态污染的可能性或事实性施害者,他们还是法盲。调研访谈中,有些老年农民表示压根就没听说过 《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与他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法律, 原因是 “没有干部告诉我们”。 这说明生态环保法律供给与农民生态环保法律常识之间严重脱节,面向农民的生态环保普法宣传与村规民约的贯彻实施势在必行。
一要借助媒体面向全体农民普法。主流媒体传播影响力大,覆盖面广,适合当前中国农民人数众多、人员流动分散的现状。 通过主流媒体主动曝光发生在农民身边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司法案例,以案释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生态环保法治意识。
二要建立普法队伍,深入农村普法和村规民约督查并举制度。 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属地法治资源,如地方高校法律专业师资、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与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建立专门的普法队伍,送法下乡、督导到村。要因时、因地、因需普法,要将精心选择的负面典型案例送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在田间地头的解说中,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相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三要鼓励违规违法农民现身说法。随着国家重拳出击治理生态环境,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坚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17],使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藏匿。注重在案件处理中鼓励那些因为法盲受到处分的农民戴罪立功现身说法,自己人教育自己人,更有说服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列宁曾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模范的地方工作,哪怕是很小范围内的地方工作,往往比中央许多部门的国家工作具有更重要的全国性意义。 ”[18]说教是条漫长的道路,而榜样示范对农民而言则是模仿, 比教训来得更有力量、更直接。
一是通过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村规民约好典型宣传, 让更多农民群众接受榜样教育。“大力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无废城市等示范创建工作”[19],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我国政府生态环保工作成效,强其信心,促其使命。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广大农村家庭成员分布分散现状,这样受众较多,覆盖面较广泛,但需要与其他方式相互配合。
二是引导农民实地参观生态环境保护或修复良好的示范区,让农民群众接受榜样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推介,倡导有条件的农民群体(主要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农二代、时间充裕的农三代)利用节假日自行到保护或修复较好的农村生态示范区旅游观光,零距离感受“两山”理念带来的真切变化。 针对那些在村条件欠佳(经济、时间受限)的农民群体(多为农一代),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政府财政预算可承受能力,利用农闲时期,多措并举,如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与企业作用,组织农民代表参观生态环境保护或修复良好的示范区。 参观前,选派农民代表要公正公开,避免产生矛盾;参观中,不能走马观花,解说要贴近农民生活实际,形象直观;参观后,组织农民代表谈感受说想法,做好宣传总结,形成示范辐射效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走访参观符合农一代基于农村生产生活经验形成的具象化心理认知模式。 这项工作特别繁杂,需要做实做细做好,以求实效。
首先是创新线下载体,侧重服务好农一代。 这部分老人群体大多缺乏网络技能,认知固化,看电视、听广播是他们主要的精神生活方式,社会活动与办事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线下模式。 要制作大量接地气、冒热气的生态文明主题的影视作品、相声小品、 公益广告、 快板大鼓书等民间传统艺术等, 通过广播和电视向他们播放推送。 在户外墙体、交通工具、农民常去办事场所(集市、乡镇村服务机构)张贴悬挂宣传口号、流动播出政策解读与公益宣传, 生动形象地阐释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对子孙后代接续发展的重要性。 要把大道理日常生活化、大众化,从而体现适合老年农民群众生态环保宣传的内容和形式真有用、真管用。
其次是创新线上载体,侧重服务好农二代和农三代,尤其是农三代。这两个代际的农民群众,相对而言,文化素养、认知能力要好于他们的父代或祖代,网络技能也掌握得较好,他们均有利用网络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通过“探索将生态文化与流行文化有机结合,开发并积极推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游戏、短视频等,让公众在潜移默化、精神愉悦中浸润生态文化、培养生态道德。 ”[19]在这过程中,须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掌握农二代与农三代因年龄差异、职业差异与人生经历差异导致的线上媒体偏好、 内容主题偏好,分众化和精准化地做好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网络渠道的培育工作。 所有美好的思想都是有吸引力的,生态文明思想契合了科学真理性与人民利益价值性,只要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对路就一定能够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去认同和践行。
当前,教育部正在牵头推进生态文明进学校工作,其目的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 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19]生态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全面进入各类学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保工作全局性、系统性与长远性的考虑。地方政府与农村中小学要增强使命意识,充分领会国家战略意图,抓住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大量资源下乡的有利时机,用足用好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部署落实。
第一,列入教学计划,系统讲授。田野调查中发现,此前未接受过学校明确的生态主题教育是很多农二代、 农三代欠缺生态文明素养的主要原因,尽管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少年儿童随着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迁入城市上学,但是依旧有不少留守儿童在村镇学校或农村教学点学习。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系统地向这些孩子讲好中国环保故事,传输生态文明意识和提高环保科学素养,让生态文明的种子早早就种在孩子们幼小纯净的心中。
第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彰显生态文明教育本地特色。根据地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地开发生态文明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政府可以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或场馆, 面向公众开放,重点服务学生,创造条件让农村留守儿童在走走看看中感悟生态文明之美。
第三,借助相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实现“小手拉大手”。 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海洋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全国低碳日等众多生态环保主题节日, 开展有声有色的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鼓励农村少年儿童争做家庭环保宣传员和监督员, 将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向父母长辈传授, 让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珍爱家乡意识,动员他们一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孩子的语言神情,最能打动人心,呼唤出人性中的善良,尤其对那些在村看护他们的祖代,稚声童语的“隔代教育”成效会十分明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延续炎黄子孙血脉的千年大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严肃的话生动说,大人的话孩子说,是培育农民生态文明素养行之有效的策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 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0]当下,在乡村振兴中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难点与着力点多在农民群众,农民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且参差不齐,因此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走自己的路”。抓重点、抓曝光、抓示范、抓载体、抓学校是对农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精准化、分众化培育的多维路径,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需要打好组合拳。 同时,“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一种进步状态, 这种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21]。 总之,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