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

2022-04-07 12:38张碧琴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性课件小学生

张碧琴

(惠安县净东小学,福建 泉州 362142)

趣味教学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文字。趣味数学的定义即在标准教学的条件下进行有实用性、效率性的有效数学,通过有效数学的教学来对不同时期数学学习者提供帮助。因此,需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实行有趣的数学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更加合适的数学教学,而不应该是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听取教师的安排,合理有序地进行课堂活动,尊重学生的付出,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这种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和性格的双重完善。

一、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基本概述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专家加大了对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趣味性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所谓趣味性教学指的是在遵循数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趣味性原则,将学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因材施教的特殊方法。趣味性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激趣,能够让小学生的愉悦心态贯穿数学学习全过程,从而实现“乐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互动的沟通意识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互动和沟通要格外注意。学生能够主动进行互动与沟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然而,笔者认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中心,“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后,学生的作业量明显减少,在没有大量巩固训练的背景下,若是采取固有的教学模式,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同样是习惯性提问“对吧”“是吗”这样的话语。这些表达方式在课堂中不具有双向交流的性质,对学生数学互动与沟通都不利,没有意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1]。

(二)缺乏主动互动的交流环境

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教学制度。学生、教师之间很少讨论。在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发出信号为主,学生收到的被动信息多,而教师收到的反馈信息很少。事实上,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去沟通,同时课堂内缺乏学生主动交流的环境,有些人会在看似理解或不理解的状态里消磨时间。

(三)教师要控制发问数量

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很多。但在课堂上频繁使用“很好!你真棒!你做得很正确!你真了不起!”这类评价语,时间久了,会造成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泛滥”。学生普遍感到麻木。由此可见,表扬要适可而止。过度的表扬,反而对学生起不到鼓励和鞭策的作用,同时还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表扬产生厌倦心理。

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控制发问的数量,提问频率过高也是高效课堂的禁忌,在课堂上充满师生之间的问答,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热闹的课堂,实质上存在大量浅层次的问题。较大思考价值的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建议课堂提问应该少而精,能不问的尽量不问,必须问的应该是有价值的问题。

(四)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随着教学现代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数学课堂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用多媒体可以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将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主抓手”,设计课堂教学时过分依赖多媒体[2]。

第一,以多媒体课件取代教材和板书。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更加方便,但许多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了依赖性,以课件取代了课本。课本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看课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多媒体虽然直观、新颖,但还是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看书的过程是个体接受和思考的过程,不能促使学生达到个性领悟的目的。

第二,使用多媒体只注重精彩而不注重实效。课件制作给教师授课带来了方便,许多数学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优势,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由于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为了完成既定的课件教学而赶时间、赶进度,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视频的“欣赏者”。课件里不断呈现精美的画面,但一幅画面闪过之后,很快又到下一幅画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感觉很精美、很好玩,但是真正学到的知识却是很少,失去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撬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教师利用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自然就减轻了学习负担,从根本上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知识的建构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结果。数学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氛围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较大影响。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小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学习灵感随之产生。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能够起到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效果。让小学生主动地投入数学知识探索活动中,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互动[3]。因此,加强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完善课前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职能,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能力。因此,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策略分析

(一)注重操作实践,促进小学生手脑并用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完善,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注重多感官的共同作用,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实践,让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位置过程中,教师须让学生掌握判断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讲授为主的方式,采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动手、动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随处可见的物体作为教具,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判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学习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自主探究活动,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实践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在总结和归纳中建构数学新知,让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对小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实现趣味性教学的有效应用。

(二)充分挖掘教材,找到趣味性教学契机

近年来,小学教材在设计和创编中有了很大改进,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小学生体会到教材内容中的趣味性[4]。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为了能培养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项目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设计秋游方案。在秋游方案制订前,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了解参观景点的门票价格、每个景点参观的时间,规划好坐哪些交通工具,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等。学生收集到秋游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后,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秋游方案。教师利用这种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小学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联系起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使用价值的认知。此外,采用这种项目驱动的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在合作中经历探索过程,在小组分工中体会到自身责任感,在项目完成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丰富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体会到数学内容的趣味性。

(三)加强教学评价,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认知事物规律中更加趋于感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一句赞扬,往往能够激发小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进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评价,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和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教师的赞扬声中成长,在教师的幽默语言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四)在趣味教学中引入“四权”策略

1.观察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以前,要准备好去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学生认清所学图形特征,开发思维,为正确掌握定义或定理奠定基础。教师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对于欠佳的地方适时补充和纠正。

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路程知识的时候,能够在课前准备一些动画课件,让两个同种类型的小车在路上行进,一个造型可爱的小型机器人在一旁掌控,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设计出与之相符的动态画面,预先在课件里设置好问题,在播放课件的空隙中向不同的学生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观看直观形象的画面,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观察与思考中领悟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重点的把握及难点的突破。

2.探究权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传输,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往日课堂教学中的填鸭模式遭到师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其在数学问题上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认真观察,努力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5]。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几个问题(在课件中先出示几根长短不一,底下都标出数据的小棒),问:哪几根小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但不给予肯定或否定,旨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数学直觉,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操作,领悟到要围成一个三角形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相信学生经历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会记忆深刻,在今后的学习应用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3.讨论权

传道授业不是普通的学习活动。在向学生教授数学知识时,情感互动可以通过磋商研究加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比的化简时,笔者在学生学完比的化简方法后追问:“既然比可以化简,为什么篮球比赛时不把比分15 比5 化简成3 比1 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学生间相互启发,明白了在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时,要懂得根据生活实际加以判断,要活学活用,而不能随便套用,否则会弄巧成拙。透过这个环节可以得知,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甚至是对知识的盲目运用,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是只在课堂上死板地听教师的“说教”,他们能通过自己与同伴交流协作,学到新知识[6]。

4.实践权

教师的工作就是指导和协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通过一味地讲授把新知识强塞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加强实践课程,以此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数学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类似“抢答”“或者”争冠军的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挑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这不仅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氛围,同时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活动中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梳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后,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还有助于打造快乐和高效课堂。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融入赞赏教育理念,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让趣味数学课堂有效地施行起来,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因材施教;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细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如此,课堂教学效率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趣味性课件小学生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我是小学生
课件综述——《识字三》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