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研究

2022-12-12 08:52郑晓双汪洁萍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核心教学模式评价

郑晓双 汪洁萍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随着世界范围内面向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项目式学习得到了快速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1]。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提到[2],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更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聚焦性,强调学习的合作性与探究性,以深入探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主。简言之,项目式学习就是围绕现实生活,设计真实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完成项目设计、计划、问题解决等一系列学习任务,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并形成项目成果,进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然而,目前我国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较少应用知识图谱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本研究将运用CiteSpace 软件,客观地揭示近些年来我国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为后续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目前科学计量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为某研究领域提供比较精准的、结构化的、图像化的信息材料[4]。本研究将采用CiteSpace5.8.R3 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我国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通过CNKI 检索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我国2003—2021 年底共有相关内容的中文文献2742 篇。为保证文献的有效性,删除了与此主题无关的文献,包括期刊目录、会议综述等非学术文献和并非真正研究“项目式学习”的文献,最终一共获得了2071 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基本情况

(一)文献年度分布

将筛选后的2071 篇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总体研究趋势如图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关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7 年起,研究数量大幅度增加,从2017 年的114 篇变为2018 年的285 篇,增幅超过100%。后续几年更是大幅度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项目式学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图1 2003—2021 年项目式学习的总体研究趋势图

(二)核心作者分析

CiteSpace 中节点类型(Node Types)确定为作者(Author),共得到396 个节点。节点大的有陈尚宝、刘贤虎、张李淼、杨燕楠、李群等人。普莱斯定律(Price Law)[5]是指核心作者的发文量需要达到该领域发文总量的50%。假设最高产的那位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为Nmax,核心作者发文量至少需为M 篇。计算公式为M=0.749*V(Nmax)。据此,本研究中Nmax=22。依据公式计算可得M≈3.51,即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需要达到4 篇及以上,共有25 个,发文205 篇(见表1),占该领域发文总量的9.90%,远低于50%。因此,我国对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表1 我国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作者(前25 位)

(三)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Citespace 中选择机构(Institution)作为节点类型(Node Types),数据分析后一共有323 个节点。其中节点较大的是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等。本研究N=323,Nmax=21。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出M≈3.43。换而言之,该领域的核心机构的发文量需要4 篇及以上,共有19 个,发文199 篇,占该领域发文总量的9.61%,也远低于50%。可见,我国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并未形成核心机构群,且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机构多以中小学为主(见表2)。这说明了项目式学习在我国的学科教学领域已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表2 我国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核心机构(前19 位)

三、研究热点图景

将2071 篇有关“ 项目式学习”的文献导入CiteSpace.5.8.R3,选择关键词(Keywords)作为节点类型(Node Type),时间跨度(Time Slicing)为2013—2021年,以1 年为分区单位。运行CiteSpace 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共有425 个节点,579 条连线,密度值=0.0064,Q 值(Modularity)=0.7745,S 值(Silhouette)=0.9121(见图2)。一般认为Q 值>0.3、S 值>0.7 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因此,该知识图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图2 2003—2021 年我国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一)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某一研究领域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且内在联系较强的主题[6]。综合考虑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中心性,可以总结出2003—2021 年我国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热点。出现频率越高说明研究热点越强,中心度越高表示与此连接的关键词越多。利用CiteSpace 软件的“Export”功能,导出各个关键词信息的词频、中心度并进行降序排列,频次高于15 次的关键词统计结果见表3。其中,“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出现频率高达50 次。进一步分析与合并这些关键词后可以发现,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教学模式设计、价值分析、一线实践应用。

表3 我国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关键词(前30 位)

1.项目式学习模式研究。我国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同时,项目式学习又要体现出项目所具有的特质,包括真实的项目情境性和产品成果导向[7]。项目式学习大多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制订计划以解决驱动性问题,最终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反思,真正做到从“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此外,有学者指出项目式学习与翻转课堂的理念同根同源,都重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认为将项目式学习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习效率[8]。

2.项目式学习价值研究。项目式学习的价值不仅限于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习得。从宏观层面来看,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打破了单纯依靠“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依靠学习者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与探究。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学者对项目式学习价值的探讨主要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深度学习的达成。“核心素养”为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指导方向,回答了“培养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核心素养提升与否取决于课堂学习的质量,即课堂学习的深度[8]。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深度学习的达成不能仅靠先前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等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发挥教育的育人价值,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项目式学习实践应用研究。项目式学习应如何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关键词聚类后可以看出项目式学习已经被应用于多门学科中。其中,信息技术出现的频次高达61 次。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项目式学习已被视为一种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其次,许多研究者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采用了项目式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真实的交流目的。借助项目式学习能使学生学习并运用真实语言材料,关注学习过程和语言产出。这与项目式学习的特点不谋而合[10]。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数学、语文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初高中的应用多集中于化学、地理学科,这两门学科比较偏向于原理的应用和实践,更适宜于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因此,不同学科性质的差异可能导致项目式学习效果存在差别[11]。除学科教学外,项目式学习也是STEM 和创客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研究热点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为了进一步梳理项目式学习研究的演进脉络,本研究利用词频的出现年份和变动趋势绘制了项目式学习研究热点的时区图(Time-zone View)。由于2008 年的研究数量较少,因此并未出现研究热点。从图3 可以看出,2008—2021 年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研究涌现期、渐进平稳期、实践深化期。

图3 2003—2021 年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热点时区图

1.研究涌现期(2008—2014 年)。2008—2015 年是项目式学习研究热点不断出现的时期,在这几年中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项目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项目式学习与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等都具有较高的突现率。

2.渐进平稳期(2015—2017 年)。纵使这一时期中项目式学习有大量的研究,但相对而言研究热点数量少且较为零散。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是近十几年中项目式学习研究的渐进平稳期。研究者们在这一时期探究项目式学习应用领域更多的可能性,积极尝试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中。

3.实践深化期(2018—2021 年)。2018 年以来,更多学者开始将项目式学习与STEM 相结合,关注项目式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挖掘项目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此外,研究者将项目式学习广泛地应用于一线教学实践中,例如小学科学、高中地理。

整体上来看,近十几年来我国项目式学习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演进脉络为“从理论向实践发展”,但未来有关项目式学习的深层次研究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学者为之付出努力。

四、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是指科学研究中最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6]。对2003—2021 年项目式学习的关键词突现率进行分析后得到了10 个突现词(见图4)。首先,从突现年份来看,项目驱动、教学改革等关键词出现时间较早,而翻转课堂、大学英语等关键词出现时间稍晚,近两年并未有新的关键词突现。由此可见,学者们对项目式学习的关注与教学改革密切相关,旨在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探寻一条新的教学路径。

图4 2003—2021 年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突现词

其次,从时间跨度来看,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时间跨度相对而言较大,而教学模式、学习情境、项目教学则时间跨度较小。可以看出,研究者们持续关注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新特点。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预设项目内容、提供学习支架等,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扮演一个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

再次,从突现率来看,翻转课堂的突现率为11.39,强度远大于普通关键词。这就说明了该关键词在短时间里爆发,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融入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紧张的缺陷,发挥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启发、监控调节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作为项目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项目式学习在我国能够更好地生根发芽。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未来的研究可以形成项目式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同体,更关注于教师群体在项目式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利用评价确保和提升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一)质量齐升,形成项目研究共同体

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不仅需要依靠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更需要高校、社会乃至国家的支持。高校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与一线学校形成项目研究共同体,关注项目式学习实践应用的适用性,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或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项目式学习效果的本质因素。项目式学习在我国本土化实践过程中,仍要考虑与我国国情相匹配,体现中国特色,构建更适合我国教育背景的项目式学习模式,灵活打通各学科的壁垒,使之真正成为我国21 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者与实践者都应提升自身素养,不盲目跟风流行的课程模式。将项目式学习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重视项目式学习的价值而非形式,更关注于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各能力提升的价值。项目的发展也不应该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应实现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良性的沟通合作。现有的项目式学习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主体多为一线教育实践者,但其所得出的教学范式的推广性仍有待考察。因此,研究成果应质量齐升,保持或扩大项目式学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增强新教学模式的影响力。

(二)关注教师,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无论是传统教育模式还是项目式学习,教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未来的研究应更加关注教师群体,例如: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发挥什么样的角色与作用,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支持与帮助以及何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支架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任何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师都需要重新审视学生的学情,很多教师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项目实施上,却较少关注项目式学习真正承载的任务与预期达成的教育目标。此外,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角色与身份发生了一定的转换,这其实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学会“放弃”与“放手”,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也必须强化“支架意识”,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从教师观念的转变开始,到教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除了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教师要不断扩展知识领域,厘清知识结构。教师间应建立项目学习共同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整体上提升教师的项目设计力、实践力与反思力。

(三)多元评价,提升项目式学习质量

2003—2021 年有关项目式学习的评价研究较少,如若要提升项目式学习的质量,就必然绕不开评价这一环节。因此,这或许将是研究者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如何利用评价来确保项目式学习开展的质量、在实践应如何有效地将评价融合于项目式学习中,采用何种方式寻找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成长证据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强调记忆认知的传统测评有很大的区别,项目式学习更关注学习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与能力表现。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对项目式学习设计质量的评价,二是将评价落脚在学生身上,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达到平衡评估。评价工具通常也不只一种,主要方式有:表现性评价表、纸笔测验、项目成果评价表等。评价主体也不局限于教师,可以是教师和同伴,也可以是家长或社区中的人。增强项目评价内容的研究,积极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

六、结语

虽然项目式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会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与21 世纪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助力作用。但它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应将项目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补充,使项目式学习能更好地应用并服务于教育教学。当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仅探讨了2003—2021 年的国内相关文献,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与对比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猜你喜欢
核心教学模式评价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