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西昌学院a.文化传媒学院;b.宣传部,四川西昌 615013)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义》在《新青年》第2卷第5期上发表,从 “八事” 入手倡导文学改良,成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随后,作为呼应和观点的拓展深化,1917年2月时任新青年主编的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态度更为明确地向旧道德和旧文学开战。两篇檄文的刊发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开始,拉开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序幕,1917年因而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起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全日制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以 “银线穿珠” 方式,以文学史为 “山脉” ,以具体作家作品为 “群峰” ,期间穿插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擘画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时空长卷图。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个部分,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上部的现代文学部分和下部的当代文学部分,它具有延续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该课程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学、国际汉语教育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还是新闻学、秘书学、艺术广告、影视戏剧、文化产业等文科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程,同时也是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的主干内容。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共得到检索结果2 578条(截至2022年10月),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 878篇,学位论文82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3篇),中文图书14本。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大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或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或从传播学角度、译介学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传播、影响研究。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课程教育中思政育人的强调,从2020年以来开始有了系统性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成效等方面的研究,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多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什么要融入思政元素、怎样融入思政元素角度作探讨,其中的列举主要以具体的作品中思政元素的怎样融入为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思政课程是国家德育育人体系中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课程,是落实 “立德树人” 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显性的理论讲述。就高校来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中国近代史纲要》均是必修课,四门课程之间区别联系自成体系,共同完成对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引领任务。而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是现代课程的一种教育理念。从某种形式上看,它是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是思政教育隐性的形式,也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 )必然要求。2005年上海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 “两纲教育” )开始推进以 “学科德育” 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这是后来课程思政理念的孕育发轫,经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和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 两个阶段的深化发展,最终在2016年由上海高校首次明确提出 “课程思政” 概念,要求思政课程外的所有课程均要在作好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价值的引领教育。同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类课程要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虽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内涵外延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 “育人” 的指归却是一样的。
21世纪之初,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次重大的调整。此次调整是世界高等教育持续扩张全球化浪潮在中国的体现,是社会生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终端环节,必须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所需的人才,这迫使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国家高等教育的分类逐步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能型大学的分化,因此2000年以来,很多的非研究型地方专科学校,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合并,升级为地方性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都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其基本特征。这使得文、史、哲等基础性人文学科受到了极大冲击,学科地位也日渐边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教育思路,要求实践性课程大幅增加,必然导致理论课程的削减。中国现当代文学同样面临课时削减的普遍性问题,相较于应用转型之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被缩减了近一半的课时,学期由原来的两年压缩到一年,学时由原来的每周8学时调减为每周4学时,教学难度大为增加。地方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育如何在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要求下,实现理论教育的深度与实践应用的效度的有效平衡,有限学时知识点讲授的硬性需要与无形思政教育的柔性引领之间有效融合,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今世界,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依赖于对其国民的价值观教育引领。不同国家的价值观教育外延有所不同,如美国强调国民精神和责任公民思想教育,德国强调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教育,日本强调对国民的公共服务精神培养,但价值观教育的指归却是一致的,即国家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服务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今天全球化的冲击持续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早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 “全球化” 就有了较为明确的思想认识,如今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支撑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日趋紧密,与之前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更易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难度增大。加之,大学生群体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他们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时期,具有不稳定、易受影响、可塑性强、接纳度广等特点,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塑造仍旧迫切需要教师指引指导,以影响其思想、矫正其行为、塑造其精神。
当前应用型高校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所有文科类课程一样,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两个方面共同性的困境。从教师的角度看,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想认识上的缺位,导致课程思政的达成度不够。很多的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认为思政教育应该由思政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来做,而不是专业课程教师,甚至一部分教师固守所谓精英教育立场,对课程思政大加排斥,因而课程思政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是教学惯性导致课程思政融入不够。很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对文学思潮、文艺运动或具体作家作品知识点的讲授,有意无意忽略了思政元素的有效引入,影响了思政育人效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功利化思想导致他们本身无法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类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中。他们更愿意 “短平快” 地去考取一些执业证书,为自己将来入职社会作准备,因而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作品沉心潜读而达到的思想提升就无从谈起了。其次是他们从小学中学以来养成的语文学习思维模式,导致了他们对文学类作品认识的深度不够,没能完全实现由中小学阶段字、词、句、章等技术层面问题的解决,提升到思想的融会贯通、精神境界的拓展层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具有时间、内容、形式三个方面的天然优势。从时间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始于 “五四” 新文化运动,萌芽于民族的自觉自醒,在时间上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相应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年至1949年)时期,鲁迅、茅盾、周作人、朱自清、郭沫若、蒋光慈、臧克家、丁玲、张天翼等作家,用他们的创作实绩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快速发展,围绕着反封建反压迫、抗日救亡、爱国爱民等主题的创作,更是记录、抒写、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至1978年),《红日》《林海雪原》《百合花》等一大批作品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军队的英勇,《山乡巨变》《锻炼锻炼》《李双双》等作品记录了来自民间的社会生活影像,《时间开始了》《奥斯威幸集中营的故事》等作品记录新时代到来时知识分子的不同心态等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2012年), “朦胧诗” “先锋小说” “第三代诗” “文学‘寻根’” “新写实” 等创作记录改革的阵痛与破茧重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2012年至今),《第七天》《群山之巅》《望春风》等作品记录的新时期以来的时代精神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克服万难取得胜利的奋斗史、辉煌史。从内容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唯一开放的,尚在延伸的文学,记录的内容是离我们最近的,学生更容易认知同时也有更大的兴趣点去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从形式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拥有最多数量的影像资料、数字资源,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可摆脱生硬、枯燥的说教式灌输,更易达到 “润物无声” 的育人效果。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的教学中,为了应对闭卷考核方式,教师们往往只重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作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讲授相关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演变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常常被写为了解什么的定义、认识什么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常常被写为了解什么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特色,教学难点常常被写为认识一些代表作家和小说创作的特色和文学史意义。可以看到知识层面的教学成了课程的核心,老师讲学生听成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后置背景仅是就文学谈文学。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文学作品是作者对时代精神主观感受的物化呈现。我们往往可以在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窥见史书中所没有的时代生活细节和时代精神面貌。回顾历史过去的一百年,我们遭受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其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国家探索出路、带领人民艰苦创业,国家从积贫积弱、民族从内忧外患走向了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而这段历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度重合。可以说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史和社会革命史。我们可以以大历史观为视角,引导学生关注具体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对未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如 “五四”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围绕《新青年》集结,在中国大地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探索国家的出路。正是在他们思想理论的传播影响下,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院校的三千名学生扛起爱国大旗,走上街头爆发了影响深远的 “五四” 运动。时至今日, “五四” 新文化运动虽已过去百年,但它留给我们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遗产就是,青年应当成为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承担者。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育人效果的提升。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丰富的教学资源,延伸课前课后教学内容,搭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等多样化的方法,在无声无形中像盐融入水一样, “春风化雨” 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中,可以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互动讨论、探讨分析、小组讲述等方法中,以交互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提升课堂活跃度提升育人效果。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文学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由 “作品” 到 “影像” 的跨越。相较传统纸媒,现代大学生更易受电子媒体影响,同时由于各科学业任务繁重,学生大量阅读较难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像资源,通过新媒体交互教学,在课前课后让学生观看影片作预习或延伸式的教育。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的作品,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那样与电影、电视等新媒体技术有着广泛、深厚的融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了银幕,既有公认的经典作品如《阿Q正传》《家》《金粉世家》《边城》《骆驼祥子》《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妻妾成群》)《活着》《陈奂生上进》《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等作品,也有时下学生喜爱的网络作品《庆余年》《那片星空那边海》《南方有乔木》等等,通过形象的影视资源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有学习的效果。比如,通过观看《边城》可以引导学生追求人情人性的美好,通过观看《骆驼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的成功,只有在我们今天这个新时代才有实现的土壤,通过观看《家》,可以从三兄弟的选择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紧紧相连的重要性等等。另一方面,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属地红色教育资源、历史遗迹等的作用,结合文学史发展,开展生动的现场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环境的体验中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观察学生特点,尊重学生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引导、差异化培养。笔者通过随堂教学发现,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对自己的专业兴趣、自身的能力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多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绝大多数被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学习,这个阶段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至关重要。授课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并发现每一个学生特点和能力,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抽问、课间交流、课后作业等形式了解学生需求,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作出基本的判断,在普遍性教育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一部分同学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兴趣,针对这类同学,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科研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将他们引入课题研究团队,鼓励指导他们申报项目开展课题研究,指导他们撰写发表科研论文。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为从事文职工作,对于这部分同学可以通过布置小任务的方式,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辩论、讨论、展示中,以提升他们对文学的综合运用能力。针对一部有创作热情的学生,以培养他们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为主,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研讨会,为其日后从事创作打基础。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指挥行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进一步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抓手,也是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 “思政担” ,把所有课程都上出 “思政味” ,积极探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 “大思政” 工作体系,让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助力青年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要认识到教育不仅仅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于国家来说,它是要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于个体来看,教育不是一能一技的养成,而是要培养个体有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的能力,培养个体拥有独立思考和幸福生活的能力。教师要站在国家发展、民族传承的高度看待和落实课程思政,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学生要站在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角度,看待和接受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断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教学工作中的双向主体之一,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实施者,也是学生群体除家长外最直接的言行参照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应涵养自身高尚师德师风,行身先示范、言传身教之责。首先,教师涵养自身师德修养是社会进步对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者。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师德修养,自觉增强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精神追求,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其次,教师涵养师德修养是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古代认为 “上所施,下所效也” 是 “教” , “养子使作善也” 是 “育” ,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施教者应当通过 “身教” 来完成知识的传达,为人为世原则的传递。 “万世师表”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弟子弥众、影响深广,所以如此用他自己的话来看,就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即正人者先自正。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讲话用扣好 “第一粒扣子” 来比喻教师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在北师大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提出 “四有” 要求,希望教育工作者皆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者。再次,教师涵养师德修养是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不单是文化的传递,是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是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知识技能的教化和启迪,只有在学识风范、人格魅力上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助力。
课程思政的成效在学生。所有教学的目的都指向应用和实践,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可以 “以演促学” ,用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夯实课程思政。比如,可以针对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些作品开展话剧表演、小品剧目表演、社团文化活动、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在交流表演中唤起学生对作品深入了解的兴趣,并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例如在《雷雨》的表演中除了进一步认识其艺术手法上对 “三一律” 的坚持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造成繁漪、鲁侍萍、周冲、周萍、四凤他们两代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而更加珍惜我们现在弥足珍贵的生活。另一方面,还可以 “以赛促学” ,在实践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可以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文本创作比赛、 “经典诵写读” 大赛、 “创新创业” 大赛、 “挑战杯” 等科学研究项目,通过以赛带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全过程育人的必然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以及文科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程,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有效的载体搭建、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能极大提升该门课程的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