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2022-04-07 10:54蔡逸群刘永明蔡皖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蔡逸群,刘永明,蔡皖飞

(1.徽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1201;2.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一、研究综述

自 “课程思政” 概念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知网(CNKI)以 “高校课程思政” 为主题词检索,检索结果显示:2016~2021年六年间,共有文献6 812条,且主要集中在2019、2020、2021这三年,其研究趋势主要为对 “课程思政” 的核心内涵、重要意义和生成机制阐述得较为透彻,对具体课程改革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但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首先,从历年研究成果的数量方面,CNKI检索结果显示:2017~2021年,共有文献492条。其中,2017年仅1篇,随后几年的研究文献分别是26篇、42篇、152篇、271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 “三全育人” 视角下的各学科协同育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其重要性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日益凸显。其次,从成果的内容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 “三全育人” 重要性及实现路径方面。学者们提出需要加强党对育人工作的领导,协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的育人责任。如《高等教育 “三全育人” :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1]《新时代高校落实 “三全育人” 的理论与实践探究》[2]。二是 “三全育人” 视域下部门协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和教师协同育人等方面的路径探究。如《 “三全育人” 体系下高校部门协同机制的构建》[3]《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4]《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5]《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6]等。

现有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从 “三全育人” 宏观视角,构建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体系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更少;二是,现有文献都侧重于碎片化、零星化的协同模式,聚焦于部门协同、主体协同、教师协同,未涉及学校顶层统筹和课程层面的规划;三是,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二、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现状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协同不够,缺乏有效的育人联动机制,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一直以来,高校为促进学生就业,回应市场需求,走的是技能化、能力化培养道路。但价值引领这一核心目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没有从 “三全育人 “的宏观视角去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学科、各育人主体协同育人联动机制,造成知识、能力同价值之间的割裂,未能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

二是,纵向协同不够。首先, “课程思政” 呈现的方式、方法与载体应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示范、熏陶、体验、实践等多样化的方式和载体呈现,而不仅仅是第一课堂的讲授。但大多数教师仅仅局限在第一课堂用说教的方式开展 “课程思政” ,不知道怎么联动其他育人载体。甚至部分教师缺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意识和挖掘课程中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育人元素的能力,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还继续存在。其次,在教学实施和管理体中,部分高校教学院系尚未以教研室为单位共同讨论并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调整课程建设、修订教学大纲、修订教师考核标准等。同时,教务处未协同教学系部将 “课程思政” 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等环节,导致专业教学中思想教育内容融入不够。最后,完善的 “课程思政” 评价机制也尚未形成。

(一) “一盘棋” 格局尚未形成

“三全育人” 理念是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为更好地了解 “三全育人” 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状,课题组面向安徽省30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调研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建设中,各高校的特色做法、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二是高校在 “三全育人” 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是在 “课程思政” 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制度体系的引领作用的。首先,参与调研的高校均已启动 “课程思政” 工作,在推进 “课程思政” 建设中,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方案,全面动员,层层推进,通过加强科研项目建设,举办 “课程思政” 各类比赛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到 “课程思政” 建设中,并采用 “引进来、走出去” 的方式让教师学会挖掘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中的 “课程思政” 元素。其次,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中,69%的学校 “课程思政”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81%的学校有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规范 “课程思政” 建设的意愿;75%的学校在持续推进 “课程思政” 建设中,采用多种方式对新进教师进行 “课程思政” 的培训和考核;94%的学校已大力推动以 “课程思政” 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但缺乏科学的教学实施和管理机制,协同育人目标不凸显。调研结果的启示:参与调研的高校都有一个共性: “一盘棋” 格局尚未形成,未能从 “三全育人” 的宏观视角,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的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格局。

(二)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任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希望学生通过所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训练,能够达到和满足各种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但 “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7]这一总体目标是不变的。据此,各高校制定本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同时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课,三类课程同向同行,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题组在听课和访谈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 “课程思政” 不太了解,认为没必要在所有课程中挖掘育人元素,认为专业课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识课教师应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启迪学生心灵和进行价值塑造。这种见解看似各门课程各司其职,但却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可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7]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使得各类课程难以同向同行,共同达到育人总目标。这些表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是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的缺乏,忽略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 这一理念,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

(三)协同育人实践融入深度不够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9]这就对各门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讲授专业知识,又要把蕴含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具有价值引领和品德培育功能的育人元素挖掘出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本研究访谈结果显示:自2017年安徽省各高校实施 “课程思政” 以来,各校先后制定了《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管理办法和验收标准》,分批启动 “课程思政” 试点课程,并独具特色。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在调查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尚未协同教学院系成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机构,共同讨论并制定各学科的 “课程思政” 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调整课程建设、修订教学大纲、修订教师考核标准等。在 “课程思政” 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等环节也尚未付诸实践,仅停留在表层,导致专业教学中思想教育内容融入深度不够。

(四)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道德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7]对高校而言,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工作的改进和开展离不开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目前安徽省高校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的高校中,63%的高校的二级院(系)已经建立 “课程思政” 的定期研讨制度、评估督导制度和协同考核制度,仅针对所在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考核制度偏零碎,缺乏系统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其次,校级层面尚未以 “三全育人” 视角,从顶层设计层面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 “课程思政” 评价机制。

三、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此转向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承担协同育人功能课程的重新定位和有效整合”[8]。各高校要从 “三全育人” 宏观视角,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协同育人联动保障机制、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以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

(一)构建 “一盘棋” 格局的联动保障机制

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有效运行的关键是相关制度的制定。为此,要有能够落地落实、具有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育人制度来保障 “课程思政” 的顺利推进。 “课程思政” 建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使得各高校必须从 “三全育人” 视角进行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要以确保 “课程思政” 建设规范、有序推进为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联动保障机制。院党委要切实担负起 “课程思政” 建设的主体责任,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和协同育人的角度建立、健全 “课程思政” 建设的组织架构和政策制定,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的 “一盘棋” 格局,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 建设。首先,高校党委书记要在 “课程思政” 建设中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的担负的责任,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切实承担起 “课程思政” 建设的领导责任和组织责任,切实做好党委关于 “课程思政” 的推动、组织和实施工作。其次,教务处、学生处、教学院系等部门要在 “课程思政” 领导小组的统筹和安排下,将 “课程思政” 融入学科建设、学生活动、课程教学等环节,确保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讨论并制定各学科的 “课程思政” 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调整课程建设、修订教学大纲,要将 “课程思政” 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等环节。

(二)构建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10]因此,构建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对开展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工作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育人三方面的任务,由于高校教师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审体系对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有着明确的考核指标,因此,教学和科研成了高校教师执教生涯的重心,育人次之。但韩愈在《师说》中提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三项职责中,传道排在了首位(这里的 “道” 即是真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见育人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使命。因此,学校要积极构建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培养机制,帮助教师认识到育人是执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将思想政治相关意识和能力培养方式渗透到教师教学、科研业务工作中。其次,为了使教师行为和学校管理有制度可遵循,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制度文件也要尽快出台,同时学院党委和教师党支部要丰富师德、师风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以先进典型为抓手,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最后,学校要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培养规划和监督机制,提升教师育人的自觉性,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构建协同育人的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

教学活动是一个需要内、外部都相互协调的系统。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教学实施、教学评价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此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在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过程中需要全程贯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教学对象的主体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他们才能在学习中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并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将真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其次,基于教学对象的目标需求,在教学目标上要从高处入手,从上至下步步落实,即从树立学科观、专业观,到将其落实到课程观、课时观。

三是,教学计划应融入育人理念。根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结合专业方向,梳理并融入各专业的育人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计划。

四是,教学大纲应体现 “课程思政” 内核。各课程教学大纲在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传递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

最后,课堂教学应遵循教学基本规范。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育才过程中必须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1]。

(四)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

以 “三全育人” 为视角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评价机制是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以全员育人为衡量指标,所有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相关联的育人主体都应该被评价。校党委书记、课程思政工作小组成员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规划,切实承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者等都要具备育人意识、树立育人理念、完成育人目标。以全过程育人为衡量指标,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过程中对教学对象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教学对象在认知、行为方面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过程进行评价。以全方位育人为衡量标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还应融入在整个开放的 “课程思政” 实施场所。

四、结语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的工程。遵循 “三全育人” 的理念,以课程为依托,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都要有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构建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联动保障机制、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以确保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