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究
——基于青岛市C 县的实证调研

2022-04-07 10:05刘云飞
文教资料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刘云飞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文旅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其中 “不平衡” “不充分” 是尤为关键的矛盾点。2021 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 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 元,城镇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村的2.5 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抓住了组织振兴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 “牛鼻子” ,组织振兴涵盖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等方面。

高职院校培养大量面向基层、乡村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从而达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的。

为更加客观具体地研究乡村基层党建的实际情况,笔者聚焦属地青岛市C 县,查阅该县近几年的党建统计报表和党内统计数据等内容,实地走访多个村、镇,收集了C 县大量翔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全面详细的认识。

一、C 县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一)乡村党员干部学历架构

通过2021 年党内的调查数据可知,C 县共有乡村党员21513 名,分布在405 个村,占了该县党员总数的41%。就他们的学历情况来看,农村党员的学历情况普遍偏低。在农村党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党员仅占6%,大专的占10%,初中及以下的占67%,农村党员们的学历普遍较低,有知识、有能力的 “专家型” 党员、党组织书记相对匮乏。

(二)乡村党员干部年龄架构

为了容易区分,笔者把乡村党员干部的年龄分为30 岁以下、30—40 岁、41—55 岁、56 岁以上,各层次进行统计。从最终的统计结果中看出,30 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占比甚至不到10%,31—55 岁的党员干部占44%,而56 岁以上的党员占比超过了中坚力量,达到46%。56 岁以上的党员在该县乡村党员构成中占到了主体地位。

与此同时,村党组织书记的年龄构成相对普通党员优化,30 岁以下的仅占不到2%,56 岁以上的占9%,其余均为中坚力量。从这一数据中不难看出,上级党组织对农村支部党员干部队伍较为重视,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遴选和培养投入了较大精力。

(三)党建活动的开展情况

经过实地走访相关党员、群众,查看当地的党组织建设的素材,笔者发现,经常开展党员活动,党建扎实的乡村数量占27%;平时开展活动相对较好,党建一般的村落占29%;不太经常开展活动,党建较差的村落占44%,接近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该县农村基层党建活动还需进一步加强。比如 “三会一课” 的执行力度仍需加强,部分建制村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档案、党员活动的文档资料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党建经费的使用和保障情况

通过调查,青岛市C 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党员按时缴纳的党费返还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部分和上级财政补贴。从具体的统计数据来看,上级的财政补贴在农村基层党建的经费构成中占主要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占15%,还有占比较小的合作单位赞助、乡贤捐赠等3%的其他收入,也是党建经费来源的一部分。

根据实地走访调查,不论是乡镇党务干部还是农村的党支部书记等,得到的意见基本一致,多种渠道筹备而来的党建经费,只能维持基层党组织最基本的运转。日常性的 “三会一课” 等党员活动的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报酬的发放等两块最主要的支出资金严重不足,只能由乡镇党委负责补助。日常性的党务工作者的补助和津贴等无法保证,只能算作志愿行为。

二、C 县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发现,C 县的党组织建设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村党员的学历低,文化水平不高;农村党组织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部分农村党组织党员结构不平衡,导致组织涣散,凝聚力不强。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程与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不相匹配。[1]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乡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所谓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作为基层模范和先进的党组织,如果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的党建引领功效,其引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调研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党组织缺乏号召力。党的组织生活 “三会一课” 基本制度在很多农村基层执行得并不到位,每个月能够参加一次的党员仅为41%,36%的党员每个季度参加一次。少部分党员以出差或者其他事情为由,不参加党内活动,对乡村党支部事务基本不了解、不清楚。更有甚者,只有乡村党支部书记电话、微信单独通知时才被动表态。

二是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理论水平不高。基层党组织单纯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有效的宣讲和解释,导致基层党员对上级政策要求理解不全面、不到位,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不强。不少基层党支部只是停留在提供活动资料和照片的层次,手段方式单一。

三是党内监督体系不健全,党务公开有欠缺。不少村集体的党支部对于三公经费的使用仅仅停留在公示栏公示的程度,导致群众的监督作用形同虚设。缺乏监督机制的廉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参与度,也降低了大家的满意度。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层更需要党员拥有主动奉献和服务的觉悟与能力。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得到彻底激发,不论是基层的普通党员还是党员干部,都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重要目标的关键所在。如何激发基层党员、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性课题。

一是基层党员理论学习不深入。通过笔者的实地调研,发现青岛C 县存在部分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要求学习不熟悉,入党后不能按时交纳党费,不参加党员活动,不及时履行党员义务等问题。个别党员自律意识较差,对于村里的公共事务不积极、不热心,比如发展养殖业、修路修桥等,对发展乡村农副产业等帮助较小。

二是基层党员政治执行力不坚决。个别党员综合素养差,不仅不主动参加组织活动,安排的其他活动也拒不参加。对于党支部的部分人员做出的随意性决定,少数党员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党员干部不论证或者以少数服从多数的理由拒绝采纳。调查问卷显示,个别党员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不够关注,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事务性工作上。

三是群众作用发挥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乡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党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最有效组织,了解民意才能把握民情,才能站稳人民立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个别乡村的党员志愿服务与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契合,搞活动最大的意义就是为了拍照等应付差事,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反感。在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中, “您了解本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吗” ,选择 “只了解一点” 的占47%,选择 “不清楚” 的占8%。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高职院校助力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作用。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效果的着力提升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所在。综合来看,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自身组织系统的持续完善和管理机制的不断修订是这一工程的前提,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不断融合,创新工作方法是这一系统工程不断完善的保障。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特有的办学特色,致力于推动所学专业与实际所需的结合,不断助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

(一)高职院校助力乡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任何基层党组织都具备诸多功能,其中政治功能是首当其冲的。如何把握好、明确好这一功能定位,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是助力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始终致力于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发动好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把中国共产党真正打造成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也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

“党建+扶贫”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中国基层具体实践中的伟大创新。如何打造一支技能型、发展型、服务型的干部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从高职院校中选派一批作风优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到基层担任第一书记,是倍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方式。党员干部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和高校、政府资源,将先进的技术、行业的经验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和增收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广大党员干部不仅可以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更可以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

(二)整合企业行业资源,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最大特点,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是打造实用型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院校作为中间的承接者,联系行业和企业更加密切。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村转移,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安排,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企业的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帮扶结对,打造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党支部+企业+贫困户” “党支部+党员+贫困户” 的 “造血” 扶贫新模式。组织专业的农业机械专家走向田间地头,向农民义务展示先进机械的使用方式;结合乡村的发展特点,开展相应的农家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进行特色农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技能人才。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了 “联盟式办学”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本的活动单元,有利于各高职院校、行业充分地共享资源和经验。越来越多的联盟交流,也为职业院校、企业单位开展 “双报到”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搭建的平台成为党建扶贫的纽带,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各个领域的融合互通,为助力党建扶贫形成了巨大合力。[2]

(三)加强扶贫政策宣传,扩大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作为新时代、有担当的职业院校,持续助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是每个学校应当肩负的时代使命,应当形成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教职工共同参与的新特点。对于应届考生及其家长,最新的招生政策大家比较熟知,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人员的招生政策和考试办法,应该在高职院校招生就业部门的宣传中不断加大比重。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应该受到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的格外关注,勤工助学岗的提供、助学金的发放应该做到困难学生全覆盖。

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应当多多开展 “校地融合” 的 “三下乡” “红色宣讲” 等实践活动,如深入农村进行政策宣讲,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文艺汇演等。融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是 “主持人” ,每个人都是主角,利用好新时代的红利,运用专业技术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为高职院校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发挥特长的舞台。

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这也是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要求。通过分析基层党建的困境和问题,我们才能找准克服这一问题的路径,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村农业的现代化路径才能迈出新步伐。[3]

四、结语

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如何全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诚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时刻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工作。[4]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农村组织建设改革一并进入了深水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才能高质量地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