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华, 魏晓宇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救国时报》是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党员吴玉章等人于1935年12月9日在法国巴黎创办,初为周刊,从1936年1月第六期起改为五日刊,至1938年2月10日停刊,共出版152期。该报以海外华侨为主要读者,发行多达40多个国家。《救国时报》承担着党联系海内外民众、动员组织群众抗战的重要使命,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救国时报》在创刊之时就及时关注报道红军长征的基本情况,通过对长征时期党的方针政策、行军过程、领袖魅力和官兵生活等全面的报道,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信仰坚定、勇于斗争、团结抗战的国际形象,对于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有效进行抗战宣传动员,在海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长征故事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征开始以来,蒋介石严密地进行新闻封锁,并对中共进行污名化宣传,极力丑化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当时,国内各大报刊均以“赣匪弃巢西窜”“残匪”“退窜”[1]等来形容和描述红军的长征,而未对这一重要宣言进行报道,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全民族团结抗日的主张也无法得到广泛地宣传。为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这一人类历史的伟大远征故事,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法国巴黎创办《救国时报》对长征进行了集中报道,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持以民族利益至上的伟大政党形象。据笔者统计,《救国时报》中涉及红军长征的报道共有97篇,报道采取通讯、消息、评论等多种体裁,注明作者的文章主要来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发(经考证,杨定华即为邓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长征亲历者陈志华等人,同时还转载国内外各大报刊如天津大公报、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台湾中央社、英国路透社等报刊的文章。当时,有读者谈到《救国时报》带给自己的影响:“以前吾人虽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稍有误会之处,现在认为共产党及其红军确实言行一致,果能奋力抗日救国,此种义勇行动殊令人敬仰。”[2]
就刊登位置来看,这些报道大多刊发于《救国时报》重要而醒目的位置。《救国时报》每期为四版,关于长征的报道大部分刊登于第一、二版,其中有23篇刊登于第一版,63篇刊登于第二版,约占时报关于长征报道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可以看出,国内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是《救国时报》的重要报道对象,时报对其进行着重报道,凸显了宣传长征作为北上抗日重要军事行动在推动全体中华儿女、海内外民众从事挽救民族危亡、追求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解放事业上的重要价值意义。
就报道主题来看,《救国时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报道:一是对红军长征行军、生活的回忆。这一类型的文章主要是由杨定华(邓发)撰写的两篇长篇连载通讯《雪山草地行军记》和《由甘肃到山西》,以及由陈志华撰写的短篇连载通讯《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雪山草地行军记》报道了红军经过四川、西康、青海、甘肃一带雪山草地的情况,从第74期开始分18期连载完毕;《由甘肃到山西》则延续前者,叙述了从甘肃到山西路程中红军的战斗过程和生活状况,从第108-109合期开始分25期完成连载。两篇长篇连载通讯情节连续、叙述细致,是长征过程中党和红军艰辛历程的真实写照。短篇连载《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首次刊登于第87期,共连载4期,从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写起,对贺龙、萧克等红军领导人进行了着重描写,记录了作者同国民党军官、少数民族百姓的谈话,从多重视角真实客观地展现了长征队伍各方面的情况。二是对红军长征期间具体军事行动的报道。包括《红军在西北开展》《蒋仍从事内战不已》等30篇报道,对长征中发生的军事活动进行较为及时的报道、评论,事件报道通常被置于全国抗日战争大局势之中,客观展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活动进程与重要意义。同时汇集多方报刊评论,以正侧面结合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积极抗日的形象。三是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工作的专门报道。主要有《红军西征中的宗教与民族问题》等3篇,对红军政策进行直接宣传,辅以亲历者或少数民族民众的看法评价,深入阐释党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以增进民众对党的民族与宗教工作政策的了解。
就报道来源看,《救国时报》关于长征的报道主要来自:一是转摘国内外其他报刊。比较典型的是《红军主力集中西北抗日》一文,该文转摘了天津《大公报》、东京同盟社、英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等多家报社的新闻快讯,而《蒋仍在积极“剿共”》一文,则主要转摘了路透社、大公报等报社的通讯。二是本报记者及海内外特约通讯员撰稿。主要有《红军西征中的宗教与民族问题》《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等文章。在当时,由于新闻记者数量不足、信息来源不畅等因素导致《救国时报》办报过程中,不得不采取转摘海内外其他报刊、海内外社会团体投稿、公众读者投稿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稿件来源有利于填补报刊新闻来源的不足,也有利于广大读者从各种转摘中多角度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情况,也决定了《救国时报》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更加客观、更具国际视野,从而更容易赢得海内外读者的信任和认同。
正是通过一系列报道,《救国时报》成功地向海内外读者展现了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一人类伟大壮举的真实完整面貌,使读者了解了长征的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五年来中国红军的抗日运动》一文对长征总结道:“此次红军北上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高山大河,严寒酷暑以及沙漠不毛之地,并受到不断的袭击,而红军毫未涣散,团结益坚,此不仅表现红军组织与红军之巩固,而特别表现他们不挠不屈的抗日救国之坚强意志。”[3]对于很多海外读者来说,在此之前他们并不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而通过《救国时报》关于长征的报道,了解到长征是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的远征。《救国时报》历史性地在海外宣传了长征的重大意义,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赢得了各国人民的关注、同情与支持。
通过对红军长征过程中党的政策执行、行军生活、军事作战、官兵形象等情况的报道宣传,《救国时报》历史性地向海内外读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信仰坚定、勇于斗争、团结抗战的崇高品格和光辉形象。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强大理想信念战胜种种艰险苦难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作为一种“现实的信仰”[4],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体现在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挽救民族危亡,始终坚定革命必胜的理想与信念,坚持北上抗日。《救国时报》通过对党的领袖、红军将领、党员以及广大战士坚定信仰的详细报道,成功塑造了信仰坚定的政党形象。
第一,中共领袖群体信仰坚定的形象,是党和红军精神风貌的旗帜。《一个非常的伟人》一文引用了斯诺关于领袖毛泽东的描写,称“在他身上你会感觉到一种决定历史命运的力量……正由于他能代表千百万人民的利益”,他同战士们同甘共苦,同吃同住,“精密异常,精力过人”[5]。《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中写道:“(朱德)音调虽很平静,却是充满着热情,兴奋与信念。”[6]还称萧克“好像勤苦好学的学生一样……随时随地都表现着高度的热情和力量”[7]。通过转引西报评论称,“中国共产党红军有聪明能干的领袖,他们经过千辛万苦,解决了一切困难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共产党领袖有纯洁的操守,有坚决的意志,这是许多无党无偏的观察者所同声称道的”[8]。通过成功塑造长征中党的领袖群体坚定信仰的形象,使读者看到这支北上抗日的队伍是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军队、领导这支军队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政党。
第二,红军党员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红军中的主要领导人固然都是共产党员,可是红军中的兵士和中下级官佐职员等,大多数都不是共产党员。”[9]杨定华谈道:“共产党中男女老幼都有始有终,艰苦澈(原文如此,笔者注)底来为他们底主义与人民事业,而上下一致的奋斗精神,确实值得人们仿效和钦敬的。”[10]无论何时面对怎样的困难,共产党员时刻表现出的坚定信仰信念,带给了全军上下一致的坚定信仰信念。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假如)没有一个固定的为国为民的目标,为什么这些老头儿,小孩子,妇女们跟你们跑两万多里?”[10]确实,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全面围剿、物质极度匮乏的多重夹击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坚定。
第三,红军的顽强战斗精神凸显了对北上抗日的坚定不移信念。在《救国时报》关于长征的全部报道中,有关红军军事行动的报道共有30篇,约占三分之一。这部分报道主要向读者传递了两方面重要信息:一是敌人围剿军事力量之强大。以《救国时报》于1935年12月28日第4期发表的《蒋仍从事内战不已》为代表,文章传递了蒋介石部署重兵围剿红军的信息,揭露了蒋介石真防共假抗日的面目,凸显了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紧张态势。二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始终运用巧妙军事策略和政治策略化险为夷,不断胜利前进。例如文章《全民抗日统一战线为日寇所深惧》谈到红军号召一致抗日救国,精诚所至,取得重要进展,西康一带几被“赤化”,“刘(文辉)虽与红军对垒,但未敢进攻”[11]。关于红军长征途中敌我双方军事交锋的报道,还有《贺萧进迫余庆贵阳震动 朱徐亦向成都推进》(1)《贺萧进迫余庆贵阳震动 朱徐亦向成都推进》一文,《救国时报》1936年1月29日第2版。《蒋仍在积极“剿共”》(2)《蒋仍在积极“剿共”》一文,《救国时报》1936年2月4日第2版。等数十篇。《救国时报》将对中共领袖、广大党员以及红军战士坚定信仰、积极面对困难的正面描写同通过描写残酷战争侧面突出党和红军在坚定抗日信念指引下顽强奋战,正侧呼应,更具说服力。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打破国民党围剿的生死斗争,是同恶劣自然环境和艰苦条件进行的顽强斗争,也是成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的艰辛过程。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和英勇红军表现出了顽强彻底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红军组织的严密,行动的敏捷,政治的觉悟,尤其他们上下都理解到自己所追逐的目的是神圣的,所以他遇到困难或敌人迫击,他可以忍耐一切饥饿和疲劳,继续一日一夜不停的行军,连续几天的急行军。”[12]《救国时报》通过描写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对敌作战的过程,以及战士们面对种种困难时的昂扬斗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勇于同各种困难斗争的光辉形象。
第一,勇于斗争的形象体现在红军敢于同强大敌人斗争的宏伟气势。红军长征途中时刻伴随着敌人侵袭的危险,平均每天就要经历一次遭遇战。《是团结抗日?还是继续内战?》一文详细说明了国民党在西北围剿红军的军事布置计划,包括派遣合计十个师以上、约十五万兵力堵截红军由四川入甘肃,集合步兵九师、骑兵五师堵截红军北上,调集十个师兵力围攻陕北红军[13]。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就提到了长征途中红军与据险死守、堵截红军由川入甘的鲁大昌部激战腊子口的军事行动。在毛泽东“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下,前哨部队同鲁大昌部顽强斗争,以血肉之躯打开了长征北上的道路。通过此类展现敌我力量悬殊、红军顽强战斗的新闻消息和长篇文章,《救国时报》对长征途中红军进行的殊死战斗进行了真实、及时的报道,使读者从中深感红军抗击敌人的英勇气魄。
第二,勇于斗争的形象还体现在红军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气概。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很多地区甚至人迹罕至,但在坚定的革命理想引领下,战士们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困难一一化解。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形容道:“在中国史地学者尚未发现的地方,或者探险家也未到过的草地,严格的说在中国地图上尚未列入的地方,原始人类部落居住的地方,而数万北上抗日红军,以冒险的决心,作出惊奇的行动,渡过了北草地,冲破了历史的纪录。”[14]《雪山草地行军记》中有这样一段对红军战士草地行军的描述:“饥寒交迫,困难万状,饿、冻、病死之人,日有所见,势所难免。然而战士们精神上仍然是很快活,由于草地行军队形比较集结,一闻得休息号音,各人就地坐下,歌声四起,先头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简直没有烦恼和忧愁。”[14]在《雪山草地行军记》《由甘肃到山西》等具有代表性的长篇连载通讯中,作者通过紧紧抓住人物在艰难处境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以小见大,直观地展现了红军在日常行军中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积极的精神面貌,凸显了他们不畏困难的斗争精神。
第三,勇于斗争的形象体现在红军同匮乏物质条件作斗争的非凡气魄。由于艰苦转战,红军战士装备物资消耗严重,长途行军又使后勤补给难以及时补充,因此伴随着敌人侵袭和恶劣自然环境的是艰苦物质条件的严峻挑战。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这样概括道:“有完整衣服穿的人很少。有些穿着各种野兽皮……还有不少的人既无军帽,又无斗笠雨伞,完全成了‘秃头军’。”“以这样恶劣的物质条件,还要每天抵抗风雨雪底袭击。日里行军已经冷得口黑脸黑,走了七八十里,到达宿营地时,各人只能找一点草叶子垫着屁骨,坐在湿透了的草地上”,无柴无草、寒风刺骨的寒夜里,战士们“血脉一停那就一命哀呼”[15]。除此之外,《救国时报》还刊登了《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由甘肃到山西》等文章。通过刻画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物质条件下坚定革命信仰、坚持北上抗日的精神,彰显了他们面对困难环境时勇于斗争的形象。
《救国时报》始终坚持宣传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通过对长征途中红军官兵平等、军民一致、全民族团结一致的报道,展现了党矢志不渝、争取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战的形象。
第一,报道红军官兵平等的优良作风,展现了全军一致团结抗战的形象。作为新闻报道的选题,“长征”话题时空跨度大,选题站位高,属于宏大主题,因此时报中常常着眼微观进行报道。如在塑造官兵一致的形象时,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了细致地刻画,通过将视野聚焦在描述人物举止上,将读者对于宏大主题的关注聚焦在了官兵一致、团结抗战的具体形象塑造上,使得认识更加具象化。“二万里长征中,除开病了几个星期外,他(毛泽东)和兵士一样步行。”[5]“战士们一面吃马芩薯,一面都把眼睛都集中到毛主席的身上,因为毛主席也持着一茶盅同样连皮带泥的马芩薯。”[16]“在他(毛泽东)的谈吐之间,不但没有一点骄傲之气,言语与装束是很通俗的,与普通士兵一样,态度却异常沉毅。”[17]由于毛泽东、朱德、贺龙等领导人同普通士兵同吃同住同穿同行,以至于老百姓分不清哪一位是长官。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由甘肃到山西》中不止一次地写道:“虽然物质气候使红军受到肉体上的痛苦,但他们(战士们)的精神却是愉快。”[17]《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也提道:贺龙“大半是步行着,还替他的部下背机关枪”,“他看见有一个少共团员,走得累了,坐着歇息,倦顿带病,他就把他背起,送他到医院去”,是个不折不扣的“群众领袖”[6]。领袖们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给了红军官兵莫大的鼓励,这使战士们感到,党的领袖们是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同样为实现抗日目标而奋斗的伙伴,更加促进了红军队伍的团结一致。
第二,报道红军军民一致的优良作风,展现了党坚持人民立场团结抗战的形象。军民一致的优良作风,包含着“军”“民”两者间的双向互动,《救国时报》以百姓作为叙事主体,从群众视角出发,使报道避免陷入自上而下的“说教式”信息传播方式,使党的军民一致的形象更易被读者所认同。长篇连载《由甘肃到山西》中就有许多描写百姓和红军鱼水深情的场景,比如红军每次离开宿营地时,“老百姓总是舍不得我们开走”[18],“咱们几十岁未看过红军先生这样好的军队,鲁大昌在这里往(原文如此,应为“住”,笔者注)了几年,咱们不但吃不到他的东西,反要咱们给他们吃……交不出粮来还要吊打呢”[19],等等。老百姓心中是有一杆秤的,谁是真正保护人民利益的、谁是损害人民利益的一看便知。“人民对红军如此信赖,固然由于他们纪律严明,善于政治宣传,同时实际给予人民切身利益,恐怕是主要原因。”[19]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绝不是喊喊口号,而确实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第三,报道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百姓的信仰与民俗,展现了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战的形象。长征中毛泽东常说:“红军是解放人民的军队,人民之一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必须尊重,人民信仰宗教与否,这是人民自己的事情,红军绝对尊重人民的意志。”[20]“红军总司令及政治部已下严令,责令红军官兵必须尊重回教清真教规”,军队不得入回教礼拜堂、伙食不得入回民屋内、不许吃猪肉等,“夷民所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灶石则红军毫不触动”[20]。因少数民族和信教者民族、宗教的特殊性,红军在长征途中特别重视在民族宗教方面的纪律要求,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红军的支持。《救国时报》中不乏对红军少数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细致描写。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如《一个信基督教的医生在中国红军内的经验》一文,一名参加过长征的基督徒医生口述自身经历,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充分认同;《红军西征中的宗教与民族问题》一文则详细阐明了党的宗教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百姓认为,“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是人类的幸福与光明,我们公教徒所追求的也是与共产党人一样”[21]。
第四,宣传党积极争取国民党抗战派的努力,展现了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形象。《于学忠部下爱国官兵投入红军抗日》《抗日红军在西北大汇合》等文章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文章称“红军在陕晋胜利之原因,就是红军之抗日政策。如红军与于学忠部下交绥时,红军并不向于部开火,而高呼:‘同胞们!你们的老乡东三省已被日本强盗占夺……我们红军是抗日救国的,是为你们的利益而流血的,为什么你们不和我们联合一块,共同抗日……收回失地,父母妻子团聚呢?’”。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大家都背着枪械,投入红军……而不愿为日本铁蹄下之亡国奴”[22]。在当时国民党积极“剿共”并通过新闻宣传“污名化”中国共产党的背景下,《救国时报》将红军争取团结国民党军队的行动进行报道,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团结所作的努力及其积极意义,使海内外民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的宽广胸怀。
总之,《救国时报》以视角全面、富有层次地对长征的报道,为读者呈现了立体化的中共形象,使海外华工、留学生及外国读者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拼搏斗争、坚持团结抗战的政党。旅法山峰华工救国会来信称:“共产党及其红军确实言行一致,果能奋力抗日救国。”[2]这充分显示了海外读者对《救国时报》及其所塑造的中共形象的充分认同,也反映了《救国时报》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主动向国际社会传递准确、权威的信息,营造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是抵制虚假信息和错误言论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塑造中国共产党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恶意“丑化”“污蔑”中国共产党形象,造成了海内外民众的一定误解。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中国共产党冲破重重阻碍,在法国巴黎创办了华文报刊《救国时报》,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塑造了党的良好国际形象,积累了成功塑造政党国际形象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进一步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塑造好党的国际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政党在建构自身国际形象的过程中,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关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1937年,方振武曾在刊登于《救国时报》的《民众与国际宣传——为救国时报一周年而作》一文中谈道:“宣传绝不是广告,宣传的基础:三分在激动民众的同情心,七分在真理的认识,而政治学上的真理,则又建筑于大多数民众的要求之上。”[2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蓬勃发展,时代使命要求指向了必须凝聚全民族力量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和凝聚世界人民力量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政策的正确性,及其以实现全民族共同利益为目标,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政党形象,赢得了海内外同胞及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与支持。《救国时报》也因此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读者予以了高度评价,“救国时报在这个患难时代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在吾国频(原文如此,应为“濒”,笔者注)于国破家亡的时候”,“本着它的伟大使命,为着保障世界的和平,为着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尽过了很大的力量”[24]。
时空变换,今天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建构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有了新的特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与变革、调整与并存是时代的鲜明特点。一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等“合力”使世界各国彼此依存、共同发展,但同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势力等频现,无一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倡议,获得海内外热爱和平、寻求发展国家的广泛认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同时,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塑造好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合作共赢、使命担当的国际形象。
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设置议题。新闻价值是体现事实所包含内容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要素[25](p8)。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设置议题,重点关注新闻的新鲜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个要素。《救国时报》关于长征的报道充分体现了这五个要素的特点。第一,《救国时报》诞生于1935年12月9日,从第一期《红军在西北开展》一文开始,时报对长征的后半阶段进行了及时、详尽的追踪,体现了议题选择的新鲜性;第二,《救国时报》关于长征的报道立足于挽救民族危亡和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立场对长征进行报道,利用议题同海内外读者在心理上的接近性增强报道效果;第三,报道多选择与党的领袖、红军将领等公众人物密切相关的议题,极具显著性;第四,选取重要战役、重要会师、宗教民族等社会意义突出、价值重大的议题,体现了议题选择的重要性;第五,在一些回忆录式的文章中,作者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生活,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展现了红军将士们面对恶劣环境时的“窘况”,体现了将士们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体现了议题选择的趣味性。
以明确对象内容为具体路径选择议题。与国内本土报刊相比,海外华文报刊读者范围更广、结构组成更复杂。因此准确把握读者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更显重要。《救国时报》相当一部分读者是海外华侨与外国民众,他们的身份、观念、生活环境特殊,许多读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不甚了解,同时也尤其关心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方面。因此,《救国时报》特别关注了长征中的宗教、民族问题,宣传了党的相关政策,回应了读者的疑虑,展现了党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赢得了各类群体读者的敬仰与支持。
新时代,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面向世界建构好党的国际形象,仍然要以新闻价值为标准、以明确对象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要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故事,不仅是我们的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也是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世界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关。
陈情说理,将传播事实与传播观念相结合。好的传播是通过尽可能多地向受众提供信息、展现事实全貌,以达到使受众自愿改变其态度的目的。传播心理学向我们揭示:没有融入真情实感的冰冷叙述,无法消除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而真情融入可以使传播达至超越单纯信息传递的两者心灵间的交流[26](p158)。《救国时报》在宣传党的政策时,并非一味刊登纯理论性的文章,更多的是通过用生动事实说话、用真情实感说理的方式,向读者传递和展现党的政策及其落实情况。例如,时报在1936年11月20日刊登的《红军西征中的宗教与民族问题》一文,首先交代了红军行进至此地时对当地居民秋毫不扰、严守教规等实际行动,然后指出红军行动背后所蕴含的为国为民的深刻情感,“红军是解放人民的军队,人民之一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必须尊重”[20]。最后文章上升至政策的高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尊重人民信仰自由、真正实现民族平等的宗教民族政策及其具体内涵。文章首先立足客观事实,再循循善诱,一步步向读者揭示了长征中党和红军所坚持的宗教信仰政策,将陈情与说理相结合,有效地强化了读者认同感。
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党的形象。讲故事不仅要讲事实、讲道理,还要讲形象、讲情感。用通俗的语言、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阐述事实、传递信息。例如,《救国时报》的《雪山草地行军记》和《由甘肃到山西》两篇文章用生活化的文字描述了红军行军、打仗、生活的场景,特别突出了党和红军不屈不挠、战胜困难、服务群众等生动情节。既做到了内容详实、有针对性,又起到了贴近读者、引发读者深思的效果。有读者称此类“轻松的游记随感式的文章”“最为一般读者所欢迎,其效用能在潜移默化中转移与矫正读者对中共之误解,而同情联合阵线之份子,亦每每渴望深切明瞭中共之真相”[27]。
时代的发展给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国际形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传播的内容与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80多年前《救国时报》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摆事实、讲道理和运用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进行有效传播的方式依然是做好外宣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善于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宣传好、阐释好、传播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今天中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