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金芳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经济动员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战争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P3)。中央苏区经济动员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运用多种方式动员苏区民众积极参与生产建设,让他们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融入革命洪流,进而壮大革命力量。中央苏区经济为支持反 “围剿” 革命战争贡献了重要力量,而经济动员作为促进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关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研究[2](P7-36);二是中央苏区经济动员与某种媒介之间的关系研究[3];三是中央苏区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动员研究[4];四是中央苏区经济动员内容及模式研究[5]。现有研究成果中,微观层面的中央苏区经济动员方式方法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拟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的背景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启示,以期对中央苏区经济动员内涵及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首先,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国民党的 “围剿” 战争而不得不扩大红军规模,尤其在1933年更是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扩红运动,这就造成了中央苏区军事供给需要和财政压力的激增。其次,中央苏区以小农经济为主、工商业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国民党严密的经济封锁给苏区军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 最后,频繁激烈的战事使得苏区财政收入来源不稳定,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中央苏区在军事和经济上面临的双重考验使得经济动员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临时中央政府的一项必要工作。战争不单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6](P1024)。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 “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7](P119)。 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临时中央政府带领苏区民众进行经济建设,以农业为主、鼓励工商业、发展赤白贸易,以支持革命战争。
动员方式是联接动员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和载体。动员方式之正确,是迅速完成动员计划的关键[8](P292)。 毛泽东同志就动员方式进行了指导: “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7](P124), “我们一定不能要命令主义,我们要的是努力宣传,说服群众”[7](P125)。 中央苏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主要运用了政策动员、宣传动员、组织动员和示范动员四种方式进行经济动员。
政策动员是指政党或政府就某个政策议程或某项政策,通过动用一定的公共资源,发动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从而获得社会其他成员支持的过程。具体来说,中央苏区通过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颁布相关法规条例,来实现其经济动员目的。
1.制定奖励政策。适当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的高效开展。在中央苏区经济动员过程中,苏维埃政府基于人民群众利益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进行广泛动员。开垦荒田荒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途径之一,为此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奖励开荒的政策。如江西省苏维埃规定 “现有荒田,应尽先奖励雇农、贫农、中农耕种,可由政府准许若干年岁不收租,不收土地税”[9](P385),充分激发了贫苦农民开荒种田的热情。同时,扶持合作社经济是根据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1931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商业税的减免办法,规定对消费合作社、肩挑小贩、小商人等实施免税政策[10](P18),这就减轻了农民和小商人的经济负担。此外,对外贸易是苏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1932年8月,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布了第二十号命令《为几种商业品减税问题》,通过减税激励私人输出农产品输入工业品[11](P249)。这些奖励政策在调动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颁布法规条例。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中央苏区在农业、工商业、财政、金融方面均颁布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农业方面,为解决战时劳动力和农具不足的问题,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号召苏区群众大力开展劳动互助运动,并针对劳动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出了规范性的指导意见[12](P85-87);同年,中央土地部颁布了《关于组织犁牛站的办法》,积极鼓励农民建立犁牛合作社[12](P88),为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人力和物力支持。之所以把这些互助组织的发展上升到法律层面,是为了确保这些经济组织能够健康发展。工商业方面,中央苏区鼓励私营工业的发展,1932年1月13日临时中央政府发布了 《关于工商业投资暂行条例的决议》[10](P27),为苏区实施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财政方面,1931年11月28日,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10](P17),从此根据地的税制得到了统一,废除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实行累进税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投身革命的热情。高利贷是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保障苏区群众的利益,1931年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借贷条例》,明确规定消灭高利贷,废除一切封建性的债务剥削[10](P28)。
宣传动员,即借助报纸、杂志、口号、标语、戏剧和歌谣等载体来宣传群众,激发他们的情感、思想、行为,以达到动员民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目的。
1.报刊媒体宣传。毛泽东同志指出,报刊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全体人民, “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13](P33)。 中央苏区主要是通过《红色中华》刊发政府的各类政策文件、训令、布告、通告、领导讲话、社论文章、实时报道等来动员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红色中华》设置了临时性的经济动员专栏,如 “春耕战线” “节省战线” “红榜” “经济动员的统计数字” 等栏目,专门报道春耕运动、节省运动等经济动员活动。以农业生产的春耕运动为例,从1932年到1934年连续三年的春耕时节,《红色中华》把春耕当作群众性运动来宣传动员,在全苏区营造出了一种 “人人参与春耕运动” 的热烈空气。《红色中华》先后发表了《发展生产节俭经济来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为着布尔塞维克的春耕而斗争》等重要社论文章,通过阐释春耕运动的重要意义来引导苏区群众正确认识开展春耕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刊登了《临时中央政府文告——临时中央政府关于春耕问题的训令》《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八号——为提倡春耕集中力量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等临时中央政府的文告训令,对春耕运动的任务、组织、实施作了具体部署;另外还实时报道了春耕运动的成绩,着重表扬了在春耕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并推广模范区的好做法、好经验,呼吁各地学习模范,如《残废院帮助春耕的的热忱》《春耕运动的模范》《万太赖村区真是模范》等,这些报道鼓舞了苏区群众的志气。春耕运动成绩喜人,为中央苏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文艺作品宣传。苏区党和政府充分利用歌谣、戏剧、漫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经济动员,寓教于乐,富有新颖性、鲜活性。李伯钊等人取材于民众生活,围绕 “中央苏区大力发展生产支持苏维埃运动” 主题创作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戏剧。如《春耕战线(1934年)》《惰二嫂不努力耕田》等,动员苏区民众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作为革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歌谣,真实记录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中央苏区时期以红色歌谣为载体进行宣传动员,是革命阵地由城市转向农村的需要,契合了宣传教育对象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当时才溪乡流传着这样一首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民歌: “翻身妇女扶犁耙,支援红军打天下,早起三朝当义工,新开山田迎朝霞。”①还有动员苏区民众开荒的歌谣《新打骨牌》、瑞金人民的《春耕运动歌》、推销公债的《买公债》歌、节省运动歌谣《每人节省一铜钱》等。这些歌谣朗朗上口,传唱甚广。漫画是一种幽默形象的宣传动员方式。在《红色中华》报刊上刊载了很多富有趣味性的漫画,如《快点完成收集粮食的突击,要做砲车,不要做乌龟》《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这些漫画体现苏区群众通过自身努力为革命事业奉献力量的朴素情怀。
3.标语口号宣传。在土地革命时期,标语口号作为一种通俗易懂、受众范围广的宣传方式,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和推广。苏区的标语口号简短精练,极具鼓动性。长冈乡提出了 “妇女学习犁耙” 的口号,动员妇女积极参加生产。为完成 “增加二成收获” 目标,各地政府要向群众提出 “人工各个下田” “肥料增加一倍” “耕牛农具互相帮助” 等简单明了的口号。开荒运动在 “开发四十万担荒田” “彻底消灭荒田荒土” “不让一寸土地荒废着” 的口号之下,中央苏区很多地区不但完成了开荒计划,而且超过了计划。在拥护国币的群众运动中提出 “拥护苏维埃纸票” “革命群众用革命纸票” 等口号来鼓励群众普遍使用国币。1928年,红军来到草林开展宣传工作,在墙壁上和纸上写标语,内容有 “保护小商人” “保护贸易自由” “买卖公平” 等,这些标语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到处都是[14](P216)。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而深入的动员还需要有力的组织,才能汇聚力量,有效地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组织动员活动。
1.成立群众组织。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在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覆盖工、农、妇女、青年、儿童等大部分群体的群团组织。这些组织横向上相互交织,纵向上垂直领导,成员之间相互交叉,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社会网络整体,形成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苏区民众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特征、职业分别加入不同的群众组织,比如贫农团、儿童团、少先队、女工农妇代表会、互济会、互助社等。在兴国, “所有的人无论工人、农民、妇女、老年、青年、儿童都分别参加相应的组织中,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在组织之外”[9](P341)。此外,在具体的生产运动中成立了一些群众生产队组织。如在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中,建立了帮助红军家属耕种和劳动互助的耕田队,成立了调剂劳力、耕牛和农具的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在开荒运动中,组织了宣传队和巡视团;在动员群众修桥筑路活动中成立了修路队,集体修理桥路。这些群众团体在苏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同志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从组织上动员群众 “要经过以村子、屋子为单位的群众大会去做经济建设的宣传”[7](P124)。在春耕运动中,瑞金县武阳区真正做到了 “有组织的动员” 。石水乡苏主席参加区苏讨论春耕的会议回去以后,连区苏区委派去的指导员,首先开了党团员大会,随后开了乡苏代表大会,接着开了贫农团大会,最后开了妇女大会,赤卫军少先队儿童团下操时,都着重讲说了春耕。乡苏的妇女代表会都组织了宣传队,都做了春耕宣传,贴了标语[9](P437)。为做好夏耕运动的农业生产工作,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编写了一个夏耕运动大纲,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 “接到这个大纲之后,要立即召集各种必要的会议,县苏主席、土地部长召集各区主席、土地部长开会,区苏及其土地部召集乡苏主席及贫农团主任开会,乡苏分别召集代表会、贫农团、妇女代表会、赤卫军、少先队、儿童团及村乡群众开会,解释大纲的要点,讨论本地的进行办法,立即将革命的夏耕战斗开展到所有红色农村中去。”[9](P437)群众大会起到了统一思想、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3.开展革命竞赛。革命竞赛活动是中央苏区动员民众极有力度和效度的载体之一[15],也是具有苏区特色的动员方式。 “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16](P296)。 当时为了搞好农业生产,临时中央政府规定各级政府务必 “定好革命竞赛和奖励办法,谁乡谁人的土地先犁完,河坝先修好,肥料种子先准备好,先播种,先下秧,即由县区政府给予奖励。”[9](P389)各地苏维埃政府积极响应号召,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春耕运动革命竞赛。瑞金县武阳区石水乡规定了比赛规则, “本乡的办法:家与家比,屋(小村)与屋比,村与村比,乡与乡比,比什么?比耕耘、比肥料、比杂粮蔬菜种籽”[9](P440)。在工业生产方面,第二被服厂开展了分组竞赛,迅速提高了生产量,4月份超出原计划的24%,5月份上半月超额 30%[17](P147)。列宁师范与红军学校开展了推销公债革命竞赛, “列校原定金额三百元,红校原定金额二千元,结果都超过了。胜利属列校,结果宣布后,中共苏区中央局赠列校以竞赛优胜旗”[18]。苏区通过各种革命竞赛活动,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当模范的风气,集聚了革命力量。
中央苏区的示范动员是指党和政府通过号召干部参加生产劳动,为人民群众树立榜样,同时也帮助群众生产,特别是红军家属和缺乏劳动力的农民群众;并通过实地调研、革命竞赛、总结经验等方式树立典型,以激励其他组织、团体和个人学习,实现经济动员的目的。
1.干部以身作则。干部参加生产劳动以密切群干关系,是根据地干部的光荣传统。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发出训令, “凡属政府工作人员均须于不妨碍政府本身的日常工作条件下,尽可能地动起来,亲自下田去帮助政府近旁的红军家属及缺乏劳动力的贫苦农民群众耕田”[9](P447)。 1934 年 1 月,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实行机关干部礼拜六义务劳动制, “因为大家多数是工农出身的分子,所以对于耕种方法样样都会,又做得好,又气力大,铲麦草呀!挑肥料呀!砍柴呀!群众看到这样,非常高兴”[19]。除此之外,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还号召机关干部自己动手开辟菜园,以节省开支、减轻群众负担和支援革命战争。
2.树立典型标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央苏区时期党和政府就特别重视树立典型标杆,号召广大群众向模范集体、团体、个人学习, “反对官僚主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拿活的榜样给他们看”[20](P127)。瑞金县武阳区在春耕生产中获得好成绩, “1933年5月19日,在竹头下开‘春耕生产赠旗大会’表彰先进模范,毛泽东同志亲自赠旗,题字是‘春耕模范’,号召根据地人民学习武阳区,为增产二成收获而斗争”[9](P458)。上杭才溪区是 1933 年夏耕运动中最具特色的模范区,《红色中华》第152期刊登了《为消灭四十万担荒田而斗争》一文,其中就介绍了上杭才溪区的开荒经验。据《红色中华》报道, “岭背是苏区熬盐最早最先进的区域,产盐最多,技术良好……我们要把岭背熬盐开展到全苏区去”[21]。在革命竞赛中,更是涌现出了不少个人模范英雄,如胜利车头区中段乡的王春发同志和乡妇女主任、耕田队长李玉英同志。
中央苏区时期的经济动员,是中央苏区军民戮力同心最大限度挖掘中央苏区经济潜力的壮举,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方面卓越的领导、组织和决断能力,以及其所具有的非凡智慧和顽强生命力。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在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大成效。第一,为革命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在资源十分有限、面临反复 “围剿” 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我党成功将苏区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万众一心克服困难,使得红军能够在中央苏区持久作战,并取得了四次反 “围剿” 战争的胜利。第二,发展了苏区经济,改善了苏区人民生活。1933年发行的经济建设公债,其中200万元用于发展合作社、粮食调剂和对外贸易,直接促进了苏区经济发展。 “红色区域的农业, 现在显然是在向前发展中”[7](P131), “苏维埃新式的工业,已经开始发展出来”[20](P386)。 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中描述了兴国县长冈乡人民的生活改善情形, “油有多余” “吃肉,贫农增一倍,工人增二倍” “衣增一倍”[22](P295-296)。 第三,增加了苏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央苏区开展的经济动员得到了苏区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拥护,增加了苏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现在共产党说的话,比其他任何政党说的话,都易于为人民所接受”[7](P185)。
由于当时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受 “左” 倾思想影响,在经济动员过程中出现了动员不充分、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摊派等现象。中央苏区的经济动员是我党在局部政权中首次开展的经济建设尝试,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事业的领导核心,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的根本立场。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苏区民众动员起来开展经济建设,是因为我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3](P66)。人民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体、国民经济动员的对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坚持动员方式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的必要手段。中央苏区充分运用了政策动员、组织动员、宣传动员和示范动员多种方式调动苏区民众,营造了一种 “人人参与” 的热烈氛围。在当今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要将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经济动员的效果。第四,坚持平时动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的必要准备。中央苏区长期处于战争中,战时状态是苏区经济建设的常态。当今和平建设时代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挥应战应急双重功能。紧急情况通常是始料未及的,如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一直持续至今。这就要求坚持平时动员,在紧急情况真正发生时能够快速启动并有效实施国家经济动员,充分发挥应急功能,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正常生活。
注 释:
①出自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编写组编写的 《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 土地革命时期(上)》,内部资料,浙江新华印刷厂印刷,1978年,第5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