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
——以淮南市6个居住小区为例

2022-12-27 13:21:36李亚亮圣婉莉张紫茵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共绿地淮南市绿地

李亚亮,圣婉莉,张紫茵

(淮南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层楼叠榭拔地而起,人们对 “家” 的需求不再仅仅是生活起居,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与时俱进,越来越高。在居住舒适的同时,人们普遍希望享有便捷的配套资源和优美的居住环境[1]。居住区内不仅要有美观宜人的绿化,还要有休闲健身的设施,娱乐游憩的空间,社交活动的场所,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体验更高的生活品质,让生活回归本源。

一、居住区绿地发展概况

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其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起步阶段: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阶段的住宅主要用来解决居住空间需求问题,居住区景观特点是楼间距紧凑、绿化率低、无场地景观、居民的舒适度差。该阶段规划模式基本照搬苏联经验,只能满足基本的居住保障,很少考虑到环境与景观设计。(2)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该阶段住宅可以称作是 “职工家属院式” ,居住区景观特点是楼间距适中、绿地率有所提高,开始在居住区中设置少量活动设施,但存在住区内交通设计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消防指标不达标等问题。(3)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原来单一的住宅分配制度逐渐被多元化市场取代,满足温饱型的安居住宅、实现小康型的康居住宅以及体现品味尊贵的个性住宅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2](P6)。

伴随着多元化的住宅小区而生的还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居住区绿地景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居住区景观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整个居住区植物群落景观的评价[3],但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不同功能分区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亦不同,以整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不同分区的植物景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4]。淮南,古称州来,是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素有 “中州咽喉,江南屏障” “五彩淮南” 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然而,作为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受煤炭、矿山、煤化工等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城市环境问题突出,人居环境品质不高[5]。鉴于此,本文以淮南市6个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探寻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特征,努力提升居住区绿地品质,以期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本文以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作为样本区域。其中,田家庵区主城区4个——铁路新村、铁三处、惠利花园城和信谊四季城;山南高新区2个——泉山湖小区和广弘城国际社区(表1)。

表1 淮南市6个居住小区概况

本研究以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理论和城市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公共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以下简称宅旁绿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以下简称公建绿地)、街道绿地4个方面选择相关指标因子,构建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指标体系[6]。在此基础上,运用直观评价法对6个居住小区4种类型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进而对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托马斯·萨提(Thomas 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与层次化并行的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的方式来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的分析方法[7]。运用层次分析法创建系统模型,大致分为5个步骤:(1)建立指标层次结构;(2)创建判断矩阵;(3)各因素权重的计算;(4)进行一致性检验;(5)各因素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具体构建的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2)。

表2 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指标体系

(二)实地调查法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居民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住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用照片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媒介同现场评价无显著差异[8]。因此,笔者在植物季相色彩丰富的特定时间拍摄每个住区不同类型的绿地景观照片,从被调查的6个居住小区300余张照片中,精选每个居住小区4种类型绿地各1张,共计24张照片作为景观评价样本。

(三)直观评价法

采用直观评价法的形式,用模糊数学五分制记分法:V=(V5,V4,V3,V2,V1)=(优,良,中,较差,差),对24张照片进行量化评价赋值。进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赋值较高的居住区绿地景观特点和应用特性,并对赋值较低的居住区绿地景观提出相应的提升优化策略。

四、结果与分析

(一)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体系构建完成后,各层次上下关系明确,参照萨蒂(Saaty)的1—9 标度法(表 3),构造判断矩阵[9](P42-52)。

表3 判断矩阵元素标度定义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中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CI为一次性指标,λmax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阶数。CI=0时,有完全的一致性;CI接近于0时,有满意的一致性;CI越大,不一致越严重。为了权衡CI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4)和一致性比率CR检验。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时,认为不一致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10]。

表4 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通过对各个评价因素进行赋值,分别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表5至表9)。经检验,每两个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要求,通过检验,可以进行层次单排序。

表5 A-Bi判断矩阵

表6 B1-Ci判断矩阵

表8 B3-Ci判断矩阵

表9 B4-Ci判断矩阵

(二)组合权重排序

运用SPSSAU得出20个指标组合权重及排序(表10),可以直观看出不同指标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据此可以明确未来在居住小区绿地景观建设中应当重视的主要方面。

由表10可知,准则层权重排序为公共绿地(0.465 8)>道路绿地(0.277 1)>公建绿地(0.161 1)>宅旁绿地(0.096 0)。其中,在公共绿地所属的5个指标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416 2)所占权重最高,空间尺度协调性(0.062 4)最低;在宅旁绿地所属的5个指标中,场地设施完备性(0.416 2)所占权重最高,场地可停留度(0.062 4)最低;在公建绿地所属的4个指标中,出入口景观(0.557 9)所占权重最高,庇护性景观(0.056 9)最低;街道绿地所属的6个指标中,视野开阔度(0.379 4)所占权重最高,铺装设计(0.043 5)最低。因此,未来城市居住区绿地建设应在努力提高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基础上,设法营造配套设施完善、道路视野通透、入口景观新颖的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以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

表10 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指标组合权重

(三)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

本研究以40名园林专业学生、40名非园林专业学生、10位专业教师及30位居住区居民共120人为研究样本,运用景观评价方法中常见的直观评价法对居住区不同空间类型的植物景观照片进行审美评价赋值[11](P28-36)。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选用幻灯片放映的方式,以景观质量作为衡量标准,受测者的感观反应尺度为5分制,依次为优(5分)、良(4 分)、中(3 分)、较差(2 分)、差(1 分)。 审美评价结果表明,居住区不同类型的绿地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如下。

在公共绿地方面,泉山湖小区植物种类丰富,景观类型多样,观赏特性较佳。广弘城小区绿地可达性较好,空间尺度宜人,水面视野开阔,给人以宽阔大气的视觉感受。惠利花园城和信宜四季城小区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绿地可达性较好,但是植物群落配置效果一般,养护管理有待加强。铁路新村和铁三处小区公共绿地设计较为粗糙,绿地面积较小,植物种类匮乏,配套设施老旧,景观效果较差,亟待改造提升。

在宅旁绿地方面,泉山湖和广弘城小区宅间植物种类多样,空间层次协调,且配置效果较好。宅间或宅旁设置了儿童游乐设施和庇护性设施,可停留度增加,使得居民具有一定的归属感,但是泉山湖小区宅旁部分区域存在植物郁闭度较大,严重遮挡底层住宅采光的情形。惠利花园城和信宜四季城宅间空间尺度协调性良好,植物群落层次丰富,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居民活动场地宽裕,居民归属感和领域感较好。铁三处小区宅旁绿地面积较小,建筑墙基植物群落形式单一,有的宅间绿地被用作仓储库房,没有可以开展公共活动的场所。铁路新村小区宅旁绿地面积极少,几乎没有植物配置,无景观美化效果,也无活动场地和设施,居民归属感较差。

在公建绿地方面,泉山湖和广弘城小区便民服务设施齐全,有社区服务中心,有幼托机构等,有庇护性景观,附属绿地植物造景丰富多彩。广弘城出入口设计了障景花坛,出入口道路宽敞;泉山湖小区利用跌水喷泉结合景石塑造辨识度高且视觉效果好的出入口景观。惠利花园城和信宜四季城小区中各项设施基本齐全,但是公建绿地的养护管理较为粗放,需要加强养护管理。铁三处小区内有一个幼儿园和一个中学,沿着主干道两侧有一些便民服务商店和社区服务中心,但是出入口景观辨识度不高,除了校园附属绿地外,其他公建附属绿地面积极少,且绿化水平较低,景观质量不高。铁路新村无庇护性景观,无儿童游乐设施,无公共活动设施的集散点,出入口景观设计简单,识别度较差。另外,铁三处和铁路新村小区以老人居住为主,未来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升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此类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的完善。

在街道绿地方面,6个小区道路系统分级较为明确。新建小区多为二级或三级园路系统,道路通畅性较好,视野开阔,行道树配置合理,街道景观特征显著,注重铺装设计和地面停车位的配备,如泉山湖小区、广弘城小区、信宜四季城和惠利花园城;老旧小区通常为二级园路系统,道路通畅性尚可,但是存在街道宽度较窄,地面停车位较少,行道树树龄较老且树种单一,层次单调,视野不畅等情形,如铁路新村和铁三处小区。未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应努力在基础设施改造、绿化质量提升、配套设施完善、物业管理升级等方面。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综合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淮南市为例,从居住区不同类型绿地的属性特征出发,构建了新型居住区绿地景观评价体系,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在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审美评价4个准则层中,公共绿地依然是居住区绿地建设的主要方向,公建绿地、街道绿地和宅旁绿地虽然权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居住区整体绿化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老旧小区,应积极改造提升。公共绿地的改造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身心需求,为居民提供相对集中的、开阔的游憩健身空间和社交活动空间,同时配备完善的设施。公建绿地建设应完善各项功能,尽量增配适老化和适幼化的各项设施;同时,提升公建附属绿地的景观效果,尽可能做到安全、美观、便利。宅间和宅旁绿地建设应充分利用住宅建筑底层空间,积极拓展宅旁绿地面积,将宅旁绿地改造为具有领域感和识别度的空间。街道绿地景观提升要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高的住区道路景观质量。

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宜居性建设是实现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住区的绿地景观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更大影响[12]。建设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是实现城市永续住区的必然要求。因此,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改善和维持住区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宗旨,以住区建设的系统性、绿地景观的主题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场所空间的社会性和住区环境的可持续性为目标,将生态学理论与城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工程等学科理论相结合,努力为人们创造生态文明、邻里和睦、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公共绿地淮南市绿地
基于高德API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
绿色科技(2022年15期)2022-08-25 01:51:30
公共绿地景观绿化项同施上技术要点分析——以138街坊C1-1地块公共绿地项目为例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4:14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北京园林(2021年2期)2022-01-19 02:17:34
雨中即景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0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1
走进绿地
岁月(2017年9期)2017-09-08 14:45:50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淮南市3~6岁幼儿各项身体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