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2-04-07 05:45:55刘兰倩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刘兰倩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引言

传统音乐凝聚了人民的音乐智慧与精神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谱写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随着信息时代来临,迎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促使新媒体传播蓬勃发展,媒体行业出现多样化趋势。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如何借助新媒体提高竞争力,拓宽传统音乐的传播渠道,回归大众的日常生活,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值得大众关注与思考。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所有新兴媒体的较为流行的统称,被业内称为“第五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新媒体媒介形态多种多样,其传播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快捷性、大众性、互动性等传播特征。新媒体传播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流方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新媒体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特征

第一,快捷性。新媒体改变了传播在时间上的限制,传统音乐的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收听自己喜爱的传统音乐,掌握传统音乐的最新动向。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跨越地域的音乐汇集,足不出门的情况下,观众即可欣赏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传统音乐,打破地域限制,大大降低了传统音乐的欣赏门槛。第二,大众性。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视听平台可满足不同人群对传统音乐的欣赏需求,移动终端普及为传统音乐的传播创造了新的机会。大众可以借助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音乐交流,使得受众群体成为传统音乐的传播主体。伴随传播主体的扩大,可促使传统音乐逐渐走向大众。第三,互动性。传统音乐在传统传播模式中,是以传统音乐人为传播中心,实现单向传播。而在新媒体传播中,可实现点对点、点对面以及面面相对的多向互动传播,在媒体与听众之间构筑有效桥梁,进而达到更多元化的交互沟通目的。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我们既是传播者,又是接收者,每个人都有机会扮演双重角色。传统音乐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发挥人际传播特质,为传统音乐的传播增添新的活力。

二、新媒体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意义

传统音乐最早期是依靠口耳相传,在民俗活动中传统音乐使用最为常见,民众也可通过固定的演出场所欣赏传统音乐,这样的传播方式极受地域的限制,传播渠道较为闭塞。随着传统媒体的兴起,大众可通过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欣赏传统音乐,然而这种方式较为被动,对于欣赏场景要求较高,且无法以听众的个人意愿聆听自己喜爱的音乐。此外,传统音乐还可通过黑胶唱片、磁带、光盘等载体得以传播,这对于设备要求较高,并且收听过程只能按顺序收听曲目,随机读取能力差到忽略不计。传统媒介使表演者和听众之间难以产生互动,而新媒体的运用将较大程度剔除传统音乐传播中的众多弊端。

(一)丰富传统音乐的传播渠道

相比于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而言,新兴媒介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首先是解决了欣赏音乐的便捷性,移动终端的普及可使大众随时随地欣赏所喜爱的传统音乐,听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不同地域的特色音乐,新媒体传播渠道打破了地域或场景的限制,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其次是将欣赏音乐的主动权全权交付给听众本身,用户可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搜索与欣赏,且伴随大数据计算下的分发模式,使传统音乐的受众群体接收更多传统音乐的咨询内容,从而可提高传统音乐的传播率;最后,新媒体传播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传统音乐表演者与听众之间的互动,通过新媒体平台信息实时广泛传播,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促进互动式交流。一方面听众可找到与自己喜好相同的音乐伙伴,有利于传统音乐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另一方面,传统音乐的表演者可及时收到观众的反馈,在表演中得到支持与建议,在良性互动中推动传统音乐的发展,使得传统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以活态形式进行继承。

(二)扩大传统音乐受众传播面

当前,智能终端成为了民众链接世界的重要工具,占据人们日常碎片化时间。网络视听载体便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利用新媒体传播可更好地扩宽传统音乐的受众传播面。社交媒体平台注重人际传播,实时表达主观感受,可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这无疑增强了受众群体的传播体验。同时可凝聚传统音乐同好社群,通过大数据用户分析,依据其浏览习惯生成特定的视听列表,平台推送可保持信息内容的精准到达,依托兴趣社群凝聚受众群体参与的积极性,点击数据积累促成话题阵地,可加快传统音乐的传播覆盖面,使之走进社会大众视野。借助社交平台扩宽传统音乐的传播半径,大大提升传统音乐的普及率。

由此可见,新媒体开启了传统音乐的全新传播方式,给传统音乐带来了更加宽广的传播空间,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促进社会大众对于传统音乐的了解兴趣,新媒体传播使传统音乐焕发新生。

三、新媒体语境下传统音乐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音乐竞争力不足

在众多音乐资源汇集的环境中,传统音乐发展的受众范围十分有限。线上音乐传播中覆盖面最大的属流行音乐,传统音乐相对流行音乐而言,欣赏门槛较高,表演形式相对复杂,且受地域及场合限制。许多传统音乐在线上平台的表达方式受到局限,无法将其的精神内涵完整展现,这也阻碍了传统音乐的线上传播。大多传统音乐的目标人群依旧集中于喜爱的社群圈内,较难突破圈层。尤其在年轻群体中,传统音乐喜爱的占比率较低,流行音乐文化主宰着青年一代的音乐审美,而青年群体作为网络平台的主力军,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其线下实践行为,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系文化认同有着重大意义,需注入年轻血液助力其传承发展。

(二)传统音乐面临着快餐文化冲击

新媒体作为数字媒体,其传播主要依赖于多媒体信息终端。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促成了及时性娱乐的流行,听众被快餐文化所影响,对于音乐价值的判断过于单一。大部分音乐利用营销推广在短时间获取暴利,然而音乐所蕴含文化内涵与价值往往被忽略,便使之在短暂流行后消逝在大众视野中,这样的快餐文化对传统音乐带来强烈冲击。互联网平台上音乐是以商品形态呈现,当前文化传播处于互联网“流量为王”时代,需推动流量引入及推广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将占领流量空间为首要传播策略,以此获得高效传播,从而获取更高收益。新媒体平台大大降低音乐创作的成本,并用流量数据来衡量其价值。传统音乐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以牺牲文化特性和精神内涵为代价,为了迎合大众欣赏喜好,对传统音乐进行改编;为了追逐流量和热度舍弃传统音乐原有的文化内涵,此类行为无疑会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造成重大打击。

(三)传统音乐的传播影响力有待提升

在对外文化输出中,传统音乐的传播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我国目前也有众多优秀传统音乐人在对外传播中付出了诸多努力,依靠个人的艺术影响力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反响,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不断促进大众对于传统音乐的认识与了解。但由于缺乏体系,仅凭借个人之力不足以提升传统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传播的速度远不及现象级流行文化。新媒体传播中内容制作是最为核心的部分,线上音乐传播需要进行音乐录制、视频编辑等大量工作,此类工作需要专业设备及技术人员才能实现。传统音乐人擅长演唱、演奏、表演等高水平专业技能,但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制作与运营不够擅长。在此情形下,需要专业媒体团队对接音乐人完成内容制作,以帮助更多传统音乐人汇入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中。但在现阶段平台对于音乐的评价机制下,传统音乐人或制作团队难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也因此陷入非良性循环中,从而影响了传统音乐的发展。

(四)数字化音乐版权保护意识薄弱

音乐主要以售卖音乐版权获利,随着内容获取方式迭代,用户对线上音乐内容付费版权意识有待加强。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线上音乐往往容易被他人借助网络牟取利益,甚至直接对自身权利构成了侵犯,此类情况对传统音乐艺术家造成严重打击。由于数字媒体复制的成本低,导致其侵权门槛较低,版权保护的难度大,音乐平台当前运营机制难以保障音乐人收益,从而干扰数字音乐市场版权运营的秩序。

四、新媒体语境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积极推进传统音乐多元化传播

传统音乐是人民音乐智慧的累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音乐的保存与传播方式。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部门进一步注重收集与整合,利用多种方式系统整理现有传统音乐,通过网络技术构建传统音乐数据库,将所整理的传统音乐用数字化手段加以保存,便于更好地使用和查找传统音乐文献及影音资料进行研究。此外,以往传统音乐都以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传播,然而这种传播方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性较强,就传播速度而言,阻碍了传统音乐的广泛发展。而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利用其快捷性、大众性、互动性等传播特征,为传统音乐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伴随着传播方式更迭,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为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鼓励自媒体传统音乐内容创作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自媒体在互联网传播的推动下应时而生,并成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以内容创作为主体的传播方式,深受大众喜爱。其创作与制作门槛较低,吸引大众纷纷用手中的摄像设备记录自己的故事,从而推动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的迅猛发展。随着自媒体流量的增加,社交媒体也加入音乐消费群体的争夺战中,众多传统音乐人通过传统歌曲演唱、器乐演奏、民族音乐表演等,将相关内容制作成音乐视频等相关内容,吸引观众的关注。也可运用直播平台进行传统音乐表演,跨越时空界限将传统音乐带入大众视野,从而吸引传统音乐的受众群体。UGC 模式吸引了更多的传统音乐爱好者主动担任起音乐传承者,加速传统音乐传播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受众消费者,促进传统音乐人通过平台获得收入,从而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创新性传播。

(三)打造创新性传统音乐精品

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冲击,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传统音乐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依托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正确对待传统音乐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将传统音乐与多元文化相交融,在保留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赋予其时代价值,减少传播过程中语境滤镜,打造精品传统音乐品牌,促进传统音乐在新媒体传播中的文化影响力。

(四)加大传统音乐数字化传播的版权保护

新媒体以其快捷性、大众性、互动性等特征,为传统音乐的传播注入了新活力。当前音乐产业价值链面临重新构建问题,市场监管有待完善,传统音乐在版权保护方面应得以重视。法律明确规定了音乐作品发行商和传播用户的行为责任,不得私自转载版权音乐。应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扩大传统音乐发行渠道,保障传统音乐人与发行商的合法权益。未来市场规模增量仍需依靠商业版权运营助力线上音乐健康发展。在关注传统音乐数字化传播版权保护的同时,深入传统音乐内涵与价值的再发现,加大关注度的同时倡导民众传承传统音乐的意识,从整个价值源头上展开,实现对传统音乐版权保护。

五、结语

传统音乐是人民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运用新媒体加速传统音乐的传播,对于提高我国音乐文化软实力,推动艺术国际影响力,乃至传播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新媒体传播渠道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与表现形式产生重大影响,伴随市场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音乐面临众多挑战。运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拓宽传统音乐受众群体;鼓励传统音乐人与爱好者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创作,助力传统音乐的传播发展;政府、企业与传统音乐人多方联手,打造精品传统音乐品牌,推动传统音乐多元化传播;加强对线上音乐版权的监管,维护传统音乐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性音乐文化传播环境,促进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助力当代传统音乐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