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文化自信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2-04-07 05:45:55边俊仙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校园

边俊仙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引言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地。通过文化教育的浸染与熏陶,使校园实现和谐向上文明共生的良好文化氛围。而高校文化自信,便是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一个高度认可,并且产生了极强的传递信念。文化自信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待文化的根本价值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创造能力。而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整个时代建设的主基调,文化自信的建设也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经过历史沉淀、时间检验,经年累月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自然而然的,在现下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文化自信必然是辅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重要路径。

一、高校文化自信建设的根本价值分析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

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关键内容,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种贯彻落实,而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底气,也是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充分发挥文化传递的力量,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与人为善,坚持用文化的力量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且时代不断进步,高校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尤其严峻,而通过文化发展的内在竞争实力经久不衰,越发深厚,这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之一。文化自信就是高校对面竞争的软实力,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助推器,而且在广泛意义上说,文化自信更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彰显。在微观意义上说,高校文化自信自然而然意义重大,高校文化本质上依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传统文化衍生出来,并逐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一种文化,经年累月下来,能够成为高校自身的一种代表性文化,总体上对高校发展意义重大,是对外一种竞争实力的根本体现,也是高校发展的内在精神源泉。

(二)增加精神源动力

高校文化本身就是学校发展的一种精神支柱,对学校长远建设和发展来说,都是重要的源泉动力。而且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之下,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国家领导人不断强调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地位。而高校自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校园内部文化形态的优化升级,从而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工作逐渐渗透文化力量,让教师与学生充分意识到文化在发展中的重要价值。除此以外,高校文化建设势必还要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并作为重要建设项目之一。通过文化自信的建设与提升,逐步形成高校对外的精神价值,做有灵魂核心的特色高校。当然,高校文化建设也是熏陶学生文化素养,养成良好文化意识的重要路径,不仅是对学校内在精神动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精神力量的一种升级。唯有不断强化高校内部文化自信建设力度,让文化焕发出光彩魅力,指引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行,方能为和谐校园发展构建精神动力源泉。

(三)辅助教学总目标

文化自信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落实高校教学总目标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辅助作用。而高校教育本身也是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对于学生而言,在全球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传承更是学生一代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高校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浸染熏陶,形成辐射影响力,从而充分发挥出文化的价值指引功效。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当下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将文化自信的建设纳入了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其作为校园特色发展。与此同时,校园文化自信还是高校办校宗旨的延伸与传递,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高校所有领导人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也彰显了我国领导班子对国家建设规划的认知和贯彻观念深度,对校园的总体文化宗旨落实、校园校风建设、办学愿景实现等等都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根本辅助宗旨,产生积极而向上的推动力量[1]。

(四)促进师生共发展

从大方面来说,文化自信是高校的内在精神源泉,是发展动力,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关键。而从小方面说,对于校园内部的师生而言,文化更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更是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关联。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载体,而校园文化自信,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校园文化对校园内部的各个主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意义和影响价值,促进教师深入理解高校办学宗旨理念以及各项战略规划,并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落到实处,发挥教育引导者和指路明灯的重要作用。而教师以身作则做出学习典范,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得到文化的滋养,形成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贯彻于胸,落实实践。

二、加强高校文化自信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分析

(一)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根本。而高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载体,自然必不可少文化建设内容的推进与落实。高校文化自信源于高校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创新,形成独具高校自身特色的文化意识形态,对于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化自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也逐渐有了全新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文化自信更是要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指引发展方向,也让高校自身发展得到文化生命力的支撑与促进。除此之外,高校文化自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与传承,也就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之一。唯有如此,方能让文化精神的力量,深入浸染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会产生文化断层。我国重要领导人士也在积极强调,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内涵。总体来说,高校文化自信建设,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源泉之一,是高校贯彻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根本路径。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和德行培养的重要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获得贯彻落实,积极从办学实践、文明校园和导向指引等方面,做好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内容[2]。

(二)文化自信与办学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文化自信的渗透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文化自信建设充分落实到搞下办学实践中去,是当下我国高校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根本发展路径,也是提升竞争实力的根本选择。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获得更多的生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就必须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办学实践过程中去,让文化自信抵御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袭,也让文化自信真正发挥精神动力源泉的价值。文化自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理念,培养校园内部的浩然正气,也让学校的办学宗旨得到充分落实,将高校打造成为融文化与力量于一体的特色育人载体[3]。与此同时,各项育人活动也要积极做好文化自信地浓缩与输出,让各项教育政策充分落实到高校发展实际中去,也让文化自信建设掷地有声。当然,高校文化自信建设也应具有高度的话语权,相较于其他建设活动,更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让文化自信充分落实到校园办学实践的方方面面,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不断进步,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落实。

(三)文化自信与教育管理

教育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根本路径,课堂教育更是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积极践行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让文化自信培养深刻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首先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各科目教师都应深刻重视文化价值的渗透与引导,并且让文化理念根植于学生的思想深处。尤其是一些理论教学科目,更要将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关联,让教育工作发挥出根本的引导价值。其次,还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学生的喜爱与信任,如此为文化自信浸染熏陶做好铺垫工作。再次,教师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为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其中的本质因素,并从理论属性以及内涵制度等等方面,掌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关联。除此之外,教育管理势必离不开学生的行为规范,更是学校人文建设的重要体现,教师要积极以身作则,树立德行典范,为学生做好目标引导工作。随后还要在班级内部完善班风班貌,积极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并且还要让学生形成自律意识,在校园约束自身行为,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做好自身贡献。

(四)文化自信与活动渗透

校园活动是学校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的建设载体。而当下时代的发展,活动形式日益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活动举办形式,也给校园文化的传递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积极有趣的校园活动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也是舒缓身心的方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校园活动中开展文化自信建设工作,自然而然地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良好的文化建设作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各项文娱活动,综合参考学生的喜好兴趣,丰富活动形式,并积极渗透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充分应用重要时间节点,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这对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极为有利。此外,高校也应积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适当开展文明教育活动。诸如,创建文明校园从我做起,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等,这些校园活动主题多种多样,其产生的文化价值各有不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各有千秋。学校领导人员和教师工作者,要充分紧抓各个活动契机,从中渗透文化内容,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文化意识,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获取全新的体验。

(五)文化自信与传播推广

最校园文化自信建设工作还要充分结合各种宣传载体,做好引导与宣传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包括校园报纸、广播、校园宣传栏、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等,都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矩阵。同时还要积极引入各类校外宣传媒体,增加宣传效果和辐射影响力,让校园文化充分彰显内部的文化自信价值,从而得到外界的认可与尊敬。除此之外,高校文化建设,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要载体,实现文化自信的传播与发扬,让文化建设工作深入学生内心。另一方面,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要将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发挥出来,利用新媒体渠道做好学生思想文化的培养工作,并且积极传递文化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充分围绕在学生的周边生活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和文化意识,并自觉传播践行文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发展进步作出积极努力与贡献。

三、结语

综上,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既是发展前行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核心。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载体,必须不断调整校园文化自信建设路径,提高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校园办学实践、课程教育、活动实践以及宣传推广等等路径,强化文化自信的建设力度,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贡献应有的育人力量。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校园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