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旭,刘利雪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通过搜索已有的研究资料,我们发现除了孙鹏飞(2017)[1]、杨小慧(2021)[2]在讨论“X还来不及呢”这一构式时,对其构件“来不及”进行简单提及外,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近义三音词“来不及”“赶不及”进行专文研究。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对近义三音词“来不及”“赶不及”的句法语义特征以及历时演变进行分析,重点对二者的语义特点和发展变化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更好地辨析这组近义三音节词,进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词典修订提供参考。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构式“X还来不及呢”中的“来不及”与本文研究的“来不及”差别很大:构式中的构件“来不及”都位于句末,并且后面不能再带宾语;而本文研究的“来不及”主要位于句中,担任谓语中心时是动词,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时是副词。
“来不及”和“赶不及”在语义特征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首先,二者都是动词,表示“因时间不够而顾及不上某事”,具有[+时间]、[+结果否定]的语义特征,其后所承接的动作或事件均是无法完成的。其次,二者都可以作副词,用于心理层面,表示“说话人主观上的迫不及待”,具有[-时间]、[-结果否定]、[+意愿]的语义特征,后面一般承接对于句子主语而言是积极的、很有可能完成的事件或动作。此外,“来不及”作动词时还有“事发突然,无法抢救”的语义;“赶不及”作动词时还有“距离追不上”“比不上”的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3]807、《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4]347都认为“来不及”是动词,表示“因时间短促,无法顾到或赶上”。但是通过对具体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不仅作为动词的“来不及”语义比较丰富,而且大量的语料证明,其副词的用法出现频率也较高,因此我们认为“来不及”既是动词,又是副词。
1.时间不够义
客观上表因时间不够而无法达成某事时,“来不及”通常表示的是当前或将来出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事件往往是可以补救的,此时其连接的句子表现的是一种客观的现实情况。
(1)执行紧急公务等来不及购票的,可凭驻站军事代表办事处出具的证明进站后补票,列车长根据列车载员情况安排席位。(1995年《人民日报》)
(2)我劝你赶紧认清形势,不然,等五金厂倒闭时你再拔脚,就来不及了呀。(窦应泰《李嘉诚家族传》)
例(1)中的“来不及”指的是当前的一种情况,因为“执行紧急公务”,所以现在想要“购票”时间已不够。例(2)中的“来不及”指的是将来的一种情况,这可以从“不然”一词看出,其表示的是尚未发生或有可能发生之事。同时以上两例虽然表示的都是客观上的时间不够而无法完成某事,但是这些情况都是可以补救的:例(1)虽然现在无法购票,但是上车以后是可以补票的;例(2)只要“认清形势”,“五金厂倒闭”也是可以挽回的。
2.事发突然义
表示事发突然无法抢救时,“来不及”通常表示的是当前的状况,表明事情没有补救的机会。
(3)它直跳了起来,从我手下一窜而过,带翻了桌子上的一杯我为了提神而准备的浓茶,所有的习题本都泡进了水里,我来不及抢救习题本,随手抓起一个砚台,对着它扔过去。(琼瑶《潮声》)
(4)就像是有一个人将冰锥一般冷而锐利的刀子狠狠地插在了我的心口窝……我骇得连冷颤都来不及打啊……(《女记者与大毒枭刘招华面对面》)
例(3)“小猫打翻茶水使习题本泡进水里”,并不是我提前预想到的,所以是一个突发的紧急情况,这也可以从后文的“随手”一词看出我当时的慌乱。“习题本泡在水里”,这一情况已成无法补救的事实。例(4)“锐利的刀子狠狠地插在了我的心窝”这一事件是我没有想到的,因此具有突发性,这一突发情况造成的后果是“我连冷颤都来不及打”。“被刀子插胸口”和因惊吓“未打冷颤”这些情况都已发生,无法补救。
3.主观心理高量义
副词“来不及”通常含有强烈的情感态度义,语义上相当于“迫不及待”。此时整个句子表示的是一种主观心理上的急切,其后一般是对句子主语来说是积极的事件或动作,但对说话人来说往往不是如此,因而要分开讨论。
第一,当言者主语与句子主语一致时,“来不及”后一般跟的是积极性的事件或动作,二者都对其后事件持肯定态度。
(5)制止消亡的好办法,那就是在纸上写字。我们来不及地写下这些注定要逝去的人事,我们写去了多少纯洁的白纸。(1994年《报刊精选》)
(6)“不敢,不敢!”我来不及地推辞,因为老人家声音虽好,让我天天听,也受不了的。(李国文《事态种种》)
例(5)中因为“写字”是制止“消亡”的好方法,所以“写下注定要逝去的人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积极性的事件。例(6)中,虽然“推辞”一词,本身的情感色彩有点偏贬义,但是对于主语“我”来说却是积极的做法,因为避免了让“我”天天听,耳朵受不了的厄运,这时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都对其后事件持肯定态度。
第二,当言者主语与句子主语不一致时,“来不及”后跟的成分一般对句子的主语来说是积极性事件或动作,但对说话者来说却是消极或中性的,此时整个句子偏向于对主语的讽刺和否定。
(7)“谁告诉你的?”“总有好事之徒,来不及地让你知道详情,好看你脸上表情。”(亦舒《流金岁月》)
(8)不过暴发户惹人讨厌,倒也有原因,原因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心态:来不及地向全世界炫耀他的财富。(倪匡《变换双星》)
例(7)中“来不及”表示心理上的迫不及待,此时后跟的事件“让你知道详情”对主语“好事之徒”来说是积极事件,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笑话别人给自己带来乐趣;但是对于说话人来说,却是一件消极的事,因为说话人是被取笑的对象,整个句子表现的是对“好事之徒”的讽刺。例(8)中,“向全世界炫耀”对于句子主语“暴发户”来说是迫切要做的积极事件,但是对说话人来说却是中性事件,此时整个句子表现的是对句中主语的嘲讽。
第三,当言者主语与句子主语不一致时,“来不及”后跟的成分对“来不及”的主语来说依旧是积极性的,但是对说话人来说却是中性的,此时整个句子不带有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只是客观陈述。
(9)我们坐下,侍者来不及地殷勤招待,可见他是一个消费得起的客人。(亦舒《他比烟花寂寞》)
(10)小蛮来不及地要拆,问道:“先生,是什么东西呀?”(张爱玲《多少恨》)
例(9)中,对于“侍者”来说,“殷勤招待”这一行动是积极性的,因为对方能够消费进而给自己带来利润,但是说话人只是单纯的作为第三者陈述这一事件;例(10)中,“小蛮”去“拆包裹”这一行动于“小蛮”来说也是积极的,说话人只是起到客观叙述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3]442中“赶不及”的释义是:动词,同“来不及”。《现代汉语八百词》未收录该词。通过语料的检索与分析,我们发现“赶不及”无论是词性还是表义都很丰富:作动词,它不仅涉及空间还涉及时间;作副词,它主要出现在心理层面。
1.时间不及义
这是“赶不及”的惯常义用法,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90%以上的例句表示的都是时间上的不及。此时的“赶不及”可以跟“来不及”互换,句中可以有明显的时间词,也可以没有。
(11)“你能不能帮帮忙惨叫几声?候诊室里还有那么多病人,我怕赶不及四点钟去看球。”(《读者》)
(12)“好!哈!我还担心赶不及买礼物送给你。”(岑凯伦《合家欢》)
例(11)出现了明显的时间词“四点钟”,“赶不及”指的是“不能赶在四点钟之前下班”。例(12)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时间词,但是从具体的语境来看,可以将其理解为由于时间不够而无法做某事,因为动作的发生总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2.距离不及义
网络《汉语词典》对“赶不及”的释义除了上述一种外,还有第二种解释即:追不上。通过语料的考察,这里的追不上主要是因为距离导致的,所以我们将其理解为“距离上的不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语义经常在近代汉语中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由“追赶不及”承担。
(13)他要使出“飞梭法”,来跟机插比高低,秧机呱呱直向前,累得老汉赶不及,连忙招手叫停止,老汉拜服插秧机。(关国良《插秧机诗画》)
(14)毛主席游兴起处如蛟龙戏水,顺流而下,以至岸上追随的人们都追赶不及。(1993年《人民日报》)
例(13)因为“机器”插秧和“老汉”插秧的速度不同,因此在同一起跑线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物理距离的差距,所以这里的“赶不及”意为“追不上”,二者的冲突主要是距离造成的。例(14)“毛主席游泳顺流而下”由于速度很快,造成路程之远,所以岸上的人们无法追上。
3.比较不及义
这时可以理解为“比不上、不如”。一般来说,当“赶不及”以这一语义出现在句中时,其前后一般要有两个同一类别的比较对象,可以概括为“A+赶不及+B”。
(15)纳兰骥一回到王府得知下午发生的事,霎时暴跳如雷的重新跨上马背直奔醇郡王府,杀气腾腾的要夺回他的“东西”,门房层层的紧急通报也赶不及他的速度。(梅贝尔《夺心恶徒》)
(16)秦守虚则生性喜爱医术,武学方面的成就赶不及师兄,这是人各有所好,丝毫勉强不来。(谢上薰《让侯爵迷醉》)
上述两例中“赶不及”前后的比较对象,都是就同一方面进行对比的,而且后者更胜一筹。例(15)中,将“门房层层紧急通报”的速度与“纳兰骥骑马”的速度相比较,前者不及后者;例(16)中,围绕“武学方面成就”这个话题展开,“秦守虚”比不上“师兄”。
4.心理上的迫不及待
这是“赶不及”的副词用法,表示说话主体强烈的主观情绪。当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不一致时,“赶不及”后跟的事件或动作对句子主语来说是积极性的,但是对说话人来说是中性的,说话人只是在客观叙述,如:
(17)再说恋人,如果小伙子不愿给钱,姑娘往往硬梆梆地扔出一句:“你心真硬!”小伙子便会赶不及地掏出钱,犯不着为几角钱同女朋友闹别扭。(《读者》)
(18)实在推不掉时,通常总要对方来车接送,到了那儿一般也都是动口不动手;一回来赶不及地洗澡更衣,还一个个地伸出胳膊,啧啧连声地让总管和娅他们看自己被蚊虫咬出的疙瘩。(姜利敏《且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不及”和“赶不及”语义重叠部分较多,在表示由于时间仓促,无法顾及或赶上这一语义时,二者往往可以自由替换,此时涉及的一般是当前或者未来的情况。虽然“来不及”和“赶不及”在语料中都可以表示心理上的主观高量,但是从使用频率上来看,“来不及”具有绝对的优势。从二者各自的特点来看,当表示距离上的不及与比较中的不及时,只能用“赶不及”;当表示事发突然无法补救时,只能用“来不及”。
不论是近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表示“因时间不够而无法完成某事”的动词“来不及”,在句中的位置都是比较固定的。有两种表现:一是其后可以不接实词性成分,位于句末;二是其后可以承接实词成分,位于句中,但是这里的实词成分必须为谓词性的,形成“来不及+VP”结构。
(19)企业的改造革新,新技术的采用,包括技术骨干的培养,现在不着手,到时候来不及。(《邓小平文选》)
(20)一海女腼腆地答道:“我们刚下海归来,来不及回家换衣服、打扮一下,这个样子不太好吧!”(1994年《报刊精选》)
表示“凸显主语主观意愿”语义的副词“来不及”,它的位置比较自由,通常都是以状语的身份出现的。既可以在句中作状语,如例(21),也可以在句首作状语,如例(22)。而且其后必须要有标记性助词“地”,形成“来不及+地+VP”结构。
(21)黄家上下会来不及地照顾她呵护她,以便弥补过去十余年来的不足。(亦舒《玫瑰的故事》)
(22)今天想来,大约就像小孩子得到一件新耍货,来不及地拿去给大人欣赏,又不好谴责,只能“唔、唔”地对付过去的情形。(《读书》)
跟“来不及”句法位置分布类似,“赶不及”也可以位于句首、句中和句尾,但是其具体的情况又有所差异。当“赶不及”作动词,凸显时间层面时,其既可以位于句末,如例(23),也可以后接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构成“赶不及+NP/VP”的格式,如例(24)(25)。
(23)明儿一早有神甫来做礼拜,圣坛上是我值日呢,只怕赶不及。(张爱玲《连环套》)
(24)原本一如往常的到花田散步,没一会儿气候转变,虽急忙跑回来,却还是赶不及这场骤雨。(四方宇《情关》)
(25)她撒谎说:“听说某药铺新到了西洋参,想去看看,也许赶不及回家吃饭。(杨绛《洗澡》)
当“赶不及”作副词,凸显心理层面时,状语是其主要的句法身份。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例句考察,当其位于句中时,多形成“赶不及+地+VP”的形式,如上文例(17)(18),当其位于句首时,形成“赶不及+VP”的格式,如:
(26)因为每一个人都喜欢新月,就算要指婚,也不必这么迫在眉睫,赶不及要把她嫁出去似的。(琼瑶《新月格格》)
(27)这一趟路可快累死我啦!赶不及想过来看看,没想到群绍这么有眼光,娶了你这个好媳妇,把船运行打理得这么好!(骆沁《祈君怜》)
从上可见,“来不及”“赶不及”的句法位置分布比较相似,都可以位于句首、句中和句尾。但从微观来说,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异。
首先,二者同为动词时,意思相近,且都位于句中,为什么“来不及”其后只能带“VP”,而“赶不及”其后既能带“NP”也能带“VP”呢?这可能与“来不及”“赶不及”的动词类型不同有关:“来不及”是谓宾动词,“赶不及”是名谓宾动词,所以二者后承接成分存在差异。
其次,二者同为副词,意思相似,都是作状语位于句首或句中,为什么“来不及”后面的“地”是强制性的,“赶不及”后面的“地”是非强制性的。我们认为,加“地”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凸显修饰的语义关系。正如郑远汉(2005)对“地”字作状语的考察,“地”字确有显化语义关系的作用,表明它是对人物说话时的情态所作的提示。[5]“来/赶不及”作状语时凸显的是[+意愿]的语义特征,因此一般要重读,用于区别动词词性的“来/赶不及+VP”格式。但是“赶不及”还出现了不加“地”表示主体意愿作状语的用法,我们认为这可能跟作家个人语言风格有关,而且这种因素具有很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为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语料来说,只有2条“赶不及”表主观意愿不加“地”作状语的语料,相比加“地”的表主观意愿的情况,“赶不及”的这种用法更具偶然性。
“来不及”和“赶不及”虽然语义相近,但是它们的历时发展轨迹各不相同。“来不及”唐代出现,明清时期成词并发展成熟,民国始现副词用法。“赶不及”明代出现,出现时就已成词,但是语义负荷发生了改变,直到现代汉语中才出现副词用法。
根据已有的语料分析来看,“来不及”作为一个线性结构第一次出现是在唐朝,有且仅有一例,此时“来不及”是一个跨层结构,“来”在这里还是一个趋向动词,语义重心在“不及”上,表示“来到这里比不上”。如:
(28)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唐《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据孙鹏飞(2017)对“X还来不及呢”这一构式中“来不及”的考察,认为北宋时期“来不及”开始成词,如例(29)。但是我们认为例句中的“来不及”更像是一个词和短语两解的状态:当解读为短语时,“来”是一个趋向动词,“来不及”可理解为“来而不及”,意为“因赶来而顾不上”;当解读为词时,“来”的动作义有所减弱,在句中出现的是“来不及+V”的结构,语义重心在其后的V上,两者之间可理解为修饰关系。
(29)聪戏曰:朕欲劳先生一行,可乎!珝曰:臣所以来不及正装者正为是行也。(北宋《册府元龟》)
到了明代,“来不及”依旧是词和短语共存。但是相比于宋朝,“来不及”作为词出现的比例大大增加,其句法位置发生了变化,未必一定要置于“V”前,同时句中大量出现表时间的词语。如:
(30)贾婆道:“你今晚还来不?”张婆道:“今晚还要与外甥商量,来不及了。明日早来回话,多分两个都要成的。”(明《古今奇观》)
(31)闻人生道:“昨日我到城中去了一日,天晚了来不及,在朋友家宿了。直到今日来,不知他哪里去了。”(明《初刻拍案惊奇》)
例(30)中,“来不及”更易于被理解为短语形式。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推测这里“来”还是一个趋向动词,也就是“来+不及”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此时回答贾婆“今晚还来不”的提问,意为“来赶不上了”。例(31)中的“来不及”内部结合紧密,“来”的趋向义基本消失,其所在句子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如“天晚了来不及”暗含了一种因时间不够而达不到某事的语义。
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来不及”完全固化成词,只以词的形式出现,并且这一现象沿用到现代汉语中。此时“来不及”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动词前后。尤其是到了民国,出现了接近副词的用法:修饰动词时,句中有明显的状语标志“地”;语义也发生拓展,既可以表示时间上的不及,也可以表示心理上的迫不及待。
(32)可巧他才转身,恰好那飞剑已经砍到,余七来不及躲避,恰被玄真子的飞剑将余七的头颅削去半个,余七登时也就跌落尘埃,死于非命。(清《七剑十三侠》)
(33)章帝因为多吃了几杯酒,又因为病后,那个老调儿许多时未弄了,便来不及地和她同入罗帐,一场鏖战。(民国《民国野史》)
例(32)中的“来不及”,表面上看是“躲避”这一动作上的不及,但是实际却是将其归结为时间上的不够。例(33)“来不及”修饰其后的动作“和她同入罗帐”时,也不再表示因时间不够而顾及不到,而是投射到心理域,表明心理上的主观大量,“来不及”副词的用法应该是从这一时期慢慢产生的。
通过对CCL语料库100条例句作穷尽性分析,我们发现“赶不及”最早出现在明代,此时线性顺序的“赶不及”与成词的“赶不及”并存,除非句中有明显的时间词出现,一般“赶不及”表示的是距离上的追不上,相当于“追赶不及”。
(34)抹过敬徳寨,众将知觉,追赶不及,已出隘口,奔上西路而去。(明《隋唐野史》)
(35)尚书夫人便道:“从来罕闻奇事。想是为吉日赶不及了,神明所使。(明《初刻拍案惊奇》)
(36)又北饮于大泽,见日已入了,赶不及,渴死于禺谷之路上。(明《夏商野史》)
例(34)“赶不及”是跨层结构,断句应该是“追赶/不及”意思是“距离上的追赶不上”。后两例的“赶不及”已经成词,但是它们分别表示的是时间上的不够和距离上的达不到。例(35)可以从时间名词“吉日”看出,例(36)夸父未能追上太阳,并非时间不够,而是客观上在路程上的追赶不上。
清代线性结构的“赶不及”依旧与成词的“赶不及”并存,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代汉语,但是就语义负荷来看,“赶不及”因“时间仓促而顾不及”的语义普遍化,其表示距离上的追不上这一语义主要由“追赶不及”来承担。
(37)及至谢志山追出栅门,徐鸣皋等已跑下山,追赶不及,只得仍然回山,吩咐各处喽兵严加防守,恐仍有奸细前来。(清《七剑十三侠》)
(38)一声命令下来,要开往别处,他们就慌了,赶不及打烟泡、配药丸,预备挡瘾。他们知道海军是个什么东西?(民国《留东外史》)
例(37)中,因为“徐鸣皋等人”早已跑下山,距离上相差太远,追赶不上。例(38)中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时间词,但是我们通过语境推断,此时的“赶不及”相当于“来不及”,表明时间不够而来不及做某事。
“来不及”“赶不及”都既有动词的用法,又有副词的特征,而且两种词性具体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尤其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它们的副词用法出现了向更广范围传播的倾向。但是通过查阅词典我们发现,目前《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等几部权威的词典,都未收录它们副词的用法,我们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虽然我们认为“来不及”和“赶不及”都有副词的性质,并结合实际语料进行了论证分析,但是为什么二者可以从动词用法扩展到副词用法,中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语法化过程?“来不及”的语义虚化,是否因为进入了构式“X还来不及”中由于构式的压制才发生的?为什么未见“赶不及”进入该构式中,形成构式“X还赶不及”呢?二者语法化的动因到底是什么?此外,通过对语料库的检索我们发现,构式“X还来不及”倾向于跟语气词“呢”共现,近义构式“X也来不及”“X都来不及”更倾向于跟语气词“了”共现,这种对立分布又该如何解释?以上种种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