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一 伟
(安徽三联学院 综合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601)
亚文化是当前受到年轻一代推崇的文化形式,受益于网络传播速度,青年网民能够便利地体验到网络亚文化[1]。新时代背景下,网络亚文化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实现对网络亚文化的有效控制,加强网络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有效融合,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网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首要任务。
网络传播形式的介入刺激了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物——网络亚文化。借助网络的优势平台,亚文化的传统形式得到了更新,网络空间的发展特点也更适合亚文化主体的自由发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亚文化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借助网络这一传播工具,网民体验到了由网络亚文化带来的娱乐性及戏虐感十足的文化体验[2]。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网络亚文化发展特征是参与性强,这在参与方法、参与机会和实现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互联网时代下,青年参与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和论坛等多种通信App融入网络亚文化中。青年参与网络亚文化发展的机会也更加公平,他们用一台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参与到网络亚文化的构建中,拥有平等参与和表达自身诉求的机会。青年参与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实现方式也具有多样性,青年可以借由通讯软件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亚文化群体,并便捷地开展互动沟通。
一是时代性。网络空间的开放程度决定了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势必是时代的产物,是青年的时代呼声,这赋予了网络亚文化迎合青年群体喜好的特征。二是自主性。传统文化的固化模式往往忽视了文化内容的“因需而变”和“因时而新”,传统文化的发展框架不利于青年个性及理性精神的正常发展。网络亚文化将文化的创造力给予参与者,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数来自于参与者的自主创造。三是排外性。对于网络亚文化的参与者而言,其自身并不愿意苟同一切传统文化,而更崇尚自身特色。
网络亚文化一方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必须科学分析两者关系,在促进网络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3]。
网络亚文化不仅充实了青年的日常生活,而且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空间。
1.拓展了立德树人目标路径选择空间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热词”。在融入网络亚文化的教育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更具时代化特点,可有效拓宽实现思政教学任务的路径。高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借助网络亚文化的积极效应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主观能动性。
2.使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的表达空间更加广阔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网络亚文化后,能够给青年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的虚拟空间,青年可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意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可以构建虚拟课堂空间,而且可以发挥新浪网站、政论微博、新华网以及公共论坛等网站的作用,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显著提升了学生在社会事件中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使其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3.赋予了教师发挥空间
网络亚文化的介入也赋予了教师足够的发挥空间。它打破了以往书本教学的局限,将教学环境转化为整个网络空间,以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亚文化形式作为教学手段,给予了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网络亚文化改变了以往刻板无聊的课堂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参与形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改善了思政课教学质量。
目前,网络亚文化内容的随意性、青年个体参与过程的不确定性及传统教学模式固化等带来的阻碍,都成为网络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断点。
1.使传统主流文化影响力降低,影响了校园安全
网络亚文化之所以被主流文化所抵制,主要在于其部分内容存在低俗化和消极化的问题。部分网络亚文化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的需求,热衷于融入色情、隐私和戏虐等元素来吸取关注。很多网络亚文化中出现的血腥、暴力和黄色等信息,在主流文化中被封杀和禁止,然而却通过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等形式被展示出来[4],这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不利于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树立,动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冲击着校园主流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校园安全隐患。
2.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消解了教育导向功能
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相对比较严肃,而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则非常多样化,彰显出青年群体的态度和心理,也因此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但网络中充斥着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负面价值观,也容易使大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大学生不够理智化,不能客观分析问题,尤其面对社会热点或政治话题时,在自由发表观点的过程中易出现极端语言,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受到边缘性和颠覆性网络亚文化的干扰,就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学生主流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3.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挑战了传统教学方式
网络亚文化主要依靠新媒体进行传播,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和微博等,它易于产生群体效应。大学生随时可以接受新鲜信息,是网络亚文化的积极试行者。良好的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网络亚文化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参与网络亚文化活动的行为愈发频繁,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5]。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都受到来自网络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吸引大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亚文化的双向融合来规避风险,协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网络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结果,体现着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与社会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认知,促使其对网络亚文化形成高度警惕,科学把握网络亚文化的内涵[6]。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构建网络亚文化与网络主流文化的对话和互动渠道,以理性眼光来看待和分析网络亚文化,积极推动网络亚文化与网络主流文化的有效融合,不要片面打压和抑制网络亚文化。高校一方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亚文化的引导,对网络亚文化进行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还应培育健康正向的网络亚文化,充分发挥网络亚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网络主流文化。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可以有效渗透和融入网络亚文化。高校要基于发展视角审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根据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深刻把握网络亚文化的内涵及内在教育价值,将正向积极的亚文化全面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同时,高校要针对当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问题,在不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更好地发挥网络亚文化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喜好和思想状态等情况,合理地将思政教育和网络亚文化进行融合。
国家相关机构也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落实社会主义建设顶层设计工作,强化网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认真指导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政府应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同高校师生进行沟通,帮助大学生解答所遇到的问题,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疑虑,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政府机构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亚文化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要制定关于网络规范的法规制度,严格审核网络信息,并实施互联网信息实名制度,及时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保障网络信息的规范性。
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高校要积极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打造思政教育工作网站,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发展和学习等多方面的需求作为切入点,有效实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高校除了要定期组织开展线下社会主流文化宣传和红色主题教育等校园活动之外,还要利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向学生及时推送最新理论成果,鼓励学生了解国内发展动态,实现线上和线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7]。应依托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网络亚文化的引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在实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网络亚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采取网络直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彰显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
高校要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网络亚文化要素,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高校要不忘初心,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面向教师团队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正确看待网络亚文化,认识到网络亚文化对改善思政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从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理念。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要利用科学思政理论对网络亚文化进行梳理,灵活运用网络新技术建立新型网络思政课堂,在网络教学中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效应[8]。
高校还可以对校园官方网站进行完善,更新校园新闻网站,并对高校论坛和贴吧进行建设,营造出健康的舆论环境。高校应利用丰富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不断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拒绝一切不正确或存在错误诱导性的信息内容,避免不良信息的再次传播。同时,也可以积极宣传和推广网络文明使用规则,要求大学生以身作则,坚持正确导向,构建优质网络环境。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亚文化的有效融合是时代赋予的重任,能够彰显出网络亚文化的积极作用,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科学审视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联系,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