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彬彬,蒋小剑,秦莉花,杜 洁,罗尧岳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已成为衡量护理教育及护理实践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标志[1]。本科阶段的护理研究课程是护生接触科研的第一课,对培养护生的科研热情和科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育教学手段,但是仍未摆脱传统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指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应强化学科建设,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同时深化本科医学教育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我们开展了护理科研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现报告如下。
注重知识—能力—价值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高阶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培育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护理科研后备军。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育人目标4个层次,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
2020年《意见》[2]指出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强调要促进德育智全面发展。综合学情和教材分析,结合护理研究的课程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方面融入思政内容,达到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统一。(1)目标思政。从素质目标和育人目标两个方面,明确了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培育具备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护理科研后备军的教学目标,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2)内容思政。基于本课程特色和教学内容特点,围绕护理“做什么科研”“怎样做科研”和“为什么做科研”3个关键问题,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构建护理研究课程思政体系。(3)方法思政。基于学情分析,采取线上自学线下翻转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自主学习法、翻转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护理研究的思政育人功能,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末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占50%,终末性评价占50%。(1)形成性评价:课堂签到和课堂表现占5%,线上视频学习占10%,课后个人作业—量表的查找和描述占10%,课后小组作业—本科生开题报告的撰写与汇报占15%,线上中期测验占10%;(2)终末性评价:通过线下期末考试,按照卷面评分标准评分,占50%。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特征及其在护理研究中的作用,采取3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1)理论讲授: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科研兴趣、科研伦理和学术诚信的正向引导;(2)翻转课堂: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采取自创的三步式翻转课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3)实训课:主要针对课程的难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科研实践能力。具体教学安排见表1。
表1 护理研究教学计划安排
从护理科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出发,围绕护理科研教学中“为什么做科研”“做什么科研”和“怎样做科研”3个关键点,紧密结合疫情构建护理研究课程思政内容,以期达到课程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统一,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科研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追求创新的科研情怀、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的科研意识。
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采取自创的知识梳理—目标讲解—效果检测的三步式翻转课堂组织形式,实现从课前自学中发现知识薄弱点,课中针对薄弱点进行讲解和效果测验巩固,课后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然后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到最后开题汇报时再次有针对性地巩固薄弱点的螺旋上升式(发现—巩固—应用—发现—巩固)教学环节设计。以分析性研究为例,展示护理研究线上学习和线下翻转的教学实施过程,见表1。
主要针对课程的难点,即文献检索、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开题报告。这部分内容具有内容抽象、难度较大以及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既往研究表明,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引导相混合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实践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操作步骤的掌握、理解与记忆[3-5]。因此采用以个人和/或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通过3个周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加强了师生互动,实现了移动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与陈素贞等[6~7]的研究结果一致。具体成效包括:(1)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满意度均在95分以上,自主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高涨,参加科研项目和竞赛人数较传统授课时增加50%以上。这可能与翻转课堂[8]使学生可以按照自身节奏进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有关。在线测试和提问等互动交流方式[9]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任务驱动式教学[3]使师生、生生交流沟通增多,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另外,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后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起到了督促作用。(2)学习成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大学生创新课题”及“挑战杯”等竞赛中屡获佳绩,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断提升,论文合格率达95%以上,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3)团队建设:护理研究课程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课题组成员立项省、校级教改课题近10项,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十余部。
尽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个性化和定制化学习、课程的延伸和课程思政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本研究拟在今后的教学中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重塑课程建设观念,做好线上线下数据收集,争取实现新时代个性化、定制化的教与学;将课程建设成果应用到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继续教育课程,实现科研教学的延续性;进一步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为培养具有良好科研素养的护理科研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