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笑如,董维春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基于办学传统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指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大学校训、校史、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推动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战略高度强调了校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学校价值追求、行为导向和治学治校的重要意义。大学校训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历史沉淀”[1],是凝聚和彰显大学精神的文化标识与载体[2],是当下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重要载体的现代大学,诞生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大转型之中。从形式上看,其并非中国古代书院的现代版本,而是西方近现代大学以教会学校的具体形态在中国的复制。在此示范作用下,中国一批本土的大学逐渐出现并发展,成长为今天2000多所高等院校的宏伟规模,带动14亿人口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此过程中,高校校训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百花齐放、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日渐式微以及改革开放后逐渐复兴的过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校史和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得到珍视的当下,高校校训的创新发展和理论内涵的深度挖掘也日益繁荣昌盛。校训成为一所高校的“文化名片”,不仅承载着高校办学治学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折射出新的时代精神。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先行者和翘楚,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和“大国三农”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即以南京农业大学校训“诚朴勤仁”(1)“诚朴勤仁”的校训与两大办学文脉息息相关:一个始自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等办学阶段;另一个文脉是私立金陵大学。“诚朴勤仁”校训即由国立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和金陵大学校训“诚真勤仁”融合而成。为例,挖掘高校校训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价值。
大学校训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蕴含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这是校训文化特质的来源,也是校训通过文化价值认同而发挥立德树人功用的前提所在[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其中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大学校训扎根的文化沃土,很多高校的校训都来源于古代文化经典,凝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追求(3)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就“诚朴勤仁”民族文化意蕴挖掘所主要涉及的儒家、道家思想而言,其文化缺陷也是存在的。全面总结和评析其精华和糟粕,超出了本文的写作意旨。基于此,本文只取其精华,而不做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理念的批判性探讨。。“诚朴勤仁”校训同样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在我国现有的2359所大学校训中,1397所大学(59%)的校训中有“诚信”的训词指向,由此可见诚信文化在大学校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4]。“诚朴勤仁”之“诚”,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1. 儒家本体意义上的“诚”
在儒家思想中,“诚”具有本体意义,是世界万物真实的存在。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5]122“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本分。常人如何实现“人之道”呢?儒家思想的又一位集大成者,也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朱熹,为实现“人之道”指出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是通过自我修养和反省,不断完善自身,以达到“仁”的境界。第二种路径即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32,努力发现世界万物的真实情况和客观规律。所以,朱熹说:“诚者非自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则仁;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6]34。通过“成己”而“成物”,对内的“成己”和对外的“成物”,两者都符合“道”的要求,也就是“诚”的要求。
用现代思维把这一本体具象,“诚”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意涵。“思诚”“成物”意味着对客观真实的追求,对外部世界客观真实的追求即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去探寻深藏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科学规律;对内心世界客观真实的追求意味着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忘初心。
在儒家本体意义上,“诚”是万物的本性,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却是一种恒常不变的客观存在,由此引申出“表里如一”“持之以恒”等含义。如朱熹所言:“不贰,所以诚也。”[6]35班固在《白虎通义·性情》中也说:“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用在求学上,就是“诚心向学”,以求真、求是的态度对待学问,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不为升官发财等其他目的。
2. 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诚”
在形而上的层面,“诚”具有本体意义;在形而下的层面,“诚”是人们最为推崇的道德品质。这也是人们最通俗的理解。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对“诚”的解读有多种,大多与“信”同义或通用。比如,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7]348《河南程氏遗书》中也有记载:“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8]102“诚”与“信”又有所区别。“诚”是“天之道”,而“信”是“人之道”。天道和人道都遵从同一个“理”,即“天”。
在伦理道德的意义上,“诚信”是人立身之德,也是交往之德,为政之德和治学之德。儒家所说的治学之德,其内涵远超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论语·阳货》中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这警示我们,只有诚信而且好学,人们才能坚守善道,至死不渝;诚信却不爱好学问,则会带来一种弊端,那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人空有满腹才华和绝世本领,却走上邪路危害社会,成为反面典型。
“朴”在道家思想中具有本体意义。在《老子》中有超过50处关于“朴”的论述,可见道家对“朴”之偏爱。“朴”的本义指“没有经过加工的木料”,寓意不加修饰;这也隐含着崇尚自然的意思,与道家“道法自然”具有紧密的思想关联。
1. 道家本体意义上的“朴”
在道家思想中,“朴”是最高的“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永恒的、无形的,无法具体言说的。“朴”是万物最本质的规定性,是万物属性的最高抽象。从这一本体意义引申出“保持原貌、尊重本性、顺其自然”等意思。比如,在《老子》中有云:“朴虽小,天下莫能臣。”[6]188这句话的意思是:原木虽小,但是也有它自身的特性,只有顺其特性使用它才得当,而不能勉强,否则功用就难以发挥。世间万物各具形态和功能,其本质不过是深藏于其中,作为其本体之“朴”消失的结果,即“朴散则为器”[6]173。从“朴”作为“道”的最高存在,引申出“朴”具有“雄大”的含义。
2. 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朴”
在形而下的层面,“朴”指“朴素”“淳朴”的品质。“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善于行道之人,他们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老子》中还提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6]134,“复归于朴”[6]173。在道家看来,“素”和“朴”,都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们只有保持这种朴素朴实的品质,遵从合乎自然的生活规律,减少私欲杂念,才能回归本性,社会也才能平稳发展。
作为道家本体意义上的“朴”,有遵从本性、尊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客观规律、不矫揉造作、朴素、淳朴、宏大等内涵。在大学校训中,“朴”与“诚”连用较多。有研究者指出,这是源于近代中国大学和近代中国社会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不仅如此,从“诚”与“朴”的价值内涵来看,遵从本性、尊重客观规律本身就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也是“诚”之所求,是诚于本心、诚于事实、诚于朴素,“诚”和“朴”是一种互融的关系[9]。
“勤”的本义是“勤劳,出力”。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典籍里,有很多关于“勤”的话语表述,意思比较统一,作“勤劳”“勤奋”解。比如,《论语·微子》中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尚书·大禹谟》中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告诫我们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节俭持家。《尚书·周书·周官》中也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个人之所以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除了典籍里的论述,古代诗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勤劳”的格言警句,如“勤能补拙,学可医愚”。晋代陶潜在《劝农》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韩愈为我们留下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至臻良言。即使在科技发达一切便利的时代,有时候我们依然需要“笨功夫”。相较于“诚”和“朴”,“勤”的意思不难理解,也比较统一。
“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在儒家思想中也具有本体意义。
1. 儒家本体意义上的“仁”
纵观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仁”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其一,“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比如《论语·学而》中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二,恳切学习的态度。比如,在《论语·子张》中记录子夏的话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三,“仁义”。《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美德的最高存在,任何一种具体的美德都是,但都不能涵盖“仁”的丰富意涵。
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最终完成了“仁”的本体界定。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0]267“仁”是做人的根本,是最高的“道”,无仁则不能称之为人。“仁”“义”“礼”“智”四种美德,以“仁”为首,生发出其他三种美德。这四种美德都不是外来的,而是根植于人心之中,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德。所以,孟子是“性善说”的代表。
2. 作为一种美德的仁爱
从具体的美德来说,“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义”。《论语·颜渊》中记述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9]62但是儒家的“仁爱”具有差序格局,从“亲亲之爱”开始,到“爱类之爱”,再到“爱物之爱”。如何践行“仁爱”呢?儒家提出了两条实践路径,即“忠恕之道”。孔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9]62这是“忠”道:自己有所树立,也要使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有所通达,也要使别人有所通达。另一条实践路径是“恕道”。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114“忠恕之道”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深刻的启迪。
3. 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
此外,儒家之“仁”还有更积极的含义:勇于担当。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到“当仁,不让于师”[9]146。朱熹进一步解释为:“以仁为己任,不可限于独善其身”。明知别人的所作所为有违仁德正义,而不从旁提醒、加以阻止,也是“不仁”“不义”;只要认为是行仁义的事情,无论面临多少艰难险阻,也要“勇往而必为”。
可见,校训之“仁”,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三重意蕴:一是作为儒家思想的“本体”,是最高的“善”和“道”。二是“仁爱”,由爱人推及至爱世间万物;对于统治者和管理者来说,以仁爱之心进行统治和管理,施行“仁政”。三是“勇于担当”,弘扬正气,勇担责任,追寻社会正义,坚守社会良知。
综上所述,“诚朴勤仁”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蕴。从“诚”“朴”“仁”所具有的本体意义而言,它们实质代表了中国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既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精神生活,也重视个体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文化缩微。
“诚朴勤仁”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办学实践中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4)引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20日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郑裕彤书院发表的讲话。“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5)引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在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以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诚朴勤仁”的校训扎根于五千年文化传统之中,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与时俱进的演变。
新时代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危机、贫困、流行性疾病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以5G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关键时期,九千多万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驱动中国产业迭代升级,智慧农业发展迅速,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前景远大。
立足于这一大时代之中的百年名校,义不容辞担当起新的时代责任、熔铸新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只有把它们内化于校训之中,对校训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校训价值引领和凝聚人心力量的作用。
新的时代精神、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对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目的和育人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客观上促进了“诚朴勤仁”校训的内涵创新与发展,以顺应时代潮流,回应社会期待,更好引领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卓越农业人才培养。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所高等院校,南京农业大学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使命,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任务。同时,作为一所以涉农学科见长的高等院校,南京农业大学还肩负着特殊的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在《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号)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均有详细的阐述。
在办学方向上,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培育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全面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社会服务上,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为回应上述时代要求和历史责任,2018年5月9日,南京农业大学召开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立足南农办学历史和传统优势,对南农未来发展进行了新的筹谋,把办学理念定位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南农品质。概而言之,就是努力培养能够解决全球人类生存与健康问题的卓越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中诞生的新办学理念,为“诚朴勤仁”校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让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训精神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在2020级新生开学第一课中,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做了题为“躬耕大地,心怀山海,在时代的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的报告。在报告中,第一次对校训精神做了新时代解读,勉励青年学生:坚持“诚”为根本,坚定信念,明辨是非,尊重科学,做理想信念的守护者、诚实守信的践行者、科学知识的探索者。坚持“朴”为底色,紧紧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学知识、做研究、强本领,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中接受历练和成长。坚持“勤”为品格,要持之以恒、敢闯会创,实学实干。坚持“仁”为己任,把家国情怀熔铸成自己的精神坐标,把爱国、奉献、担当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6)南京农业大学内部资料。。
在此基础上,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蕴涵和时代要求,我们对“诚朴勤仁”校训做如下理解,并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努力践行,切实发挥校训的价值引领和力量汇聚之功能。
校训之“诚”,勉励南农人对国家民族葆有赤诚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坚持真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捍卫学术尊严,遵循学术规范,维护学术道德,持之以恒推动新农科发展从高原走向高峰。献身农业教育,为培养卓越农业人才鞠躬尽瘁。诚信做人,不断提升内在修为,以身示范引领社会诚信风尚。
校训之“朴”,激励南农人从“人类生存与健康”出发,关注并致力于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生态、粮食、健康等问题。投身“大国三农”事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扎实的科教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爱护自然,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赓续农业文明优秀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崇尚朴素,为人朴实,葆有本色,听从内心,不为外物所役,远离虚荣浮华。
校训之“勤”,劝勉南农人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勤勉事业,勇攀科研高峰。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用信息技术赋能高等农业教育和“智慧农业”发展,勤奋躬耕于华夏沃土,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之上。
校训之“仁”,勉励南农人胸怀天下黎民苍生,用精湛专业提升世界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勇担“强农兴农”历史重任,服务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以公正为圭臬,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以师生为根本,弘扬平等博爱精神,营造温馨和睦校园文化。
校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当代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文化价值支撑。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14年金陵大学中一路走来的南京农业大学,“躬耕双甲,奋进一流”,在120年辉煌曲折的办学历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诚朴勤仁”的校训内涵,这是南农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旗帜,激励一代又一代南农人接续奋斗。在新时代,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相得益彰,成为滋养南农人精神家园的丰厚沃土,在南京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精神激励和价值引领作用。站在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新的发展起点上,在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中,校训秉承传统,与时俱进,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它不仅丰富了校史和校园文化,更意在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从何处走来,现在何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