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探究
---以四川省剑阁县盐店镇五指村为例

2022-04-06 05:14陈佳俊尚玮
农业与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旅游发展

陈佳俊 尚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时代以来,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协同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首要和重点发展模式。在农旅融合的视角下,产业以当地农业和旅游背景资源为依托,由政府和村集体统一规划,引进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实现农业和旅游的多种经济效益,助力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

1 五指村概况

盐店镇五指村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西北30km处,距京昆高速5km,到县城20km,与剑门蜀道连为景区一体。境内五指山、骆驼峰、恐龙山、犀牛山等自然景观和杨家坝人造水库位于其中。平均海拔650m,属于剑门余脉,气候四季分明。村内民风淳朴,土地平整肥沃,河水清澈。由于该村四面环山,从金子山进村豁然开朗,别有一番天地,也因独特的自然环境被誉为“奇妙五指山,世外桃花源”的美名。

图1 盐店镇五指村地理位置

图2 盐店镇五指村居民聚居点

近年来,剑阁县五指村先后被授予“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十佳卫生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省级园林新村”、“省级四好村”、“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省级国家森林村”等荣誉称号。

2 五指村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该村围绕乡村旅游业发展,以果药主导产业为主,走“村支部+合作社+农民”发展模式,全村土地面积120hm2,由广元鑫楠农业有限公司已流转土地33hm2余用于种植有机蔬菜和经济果树,村里群众收入以务工为主,村内共有10家农家乐,其中三星级农家乐有3家。

2.1 政府主导文旅融合,强化文化精品效应

上级政府和村支部以“特色产业、村落宜居、村风文明、村级治理、村民生活”5方面为载体,以基础设施建设、农旅融合、政策推动、旅游宣传、民俗打造等方式强化文化品牌效应,通过以点带面和抓点示范,推动五指村全面振兴。2020年6月,五指村开展“魅力桃花源,蟠桃采摘节”,2021年7月,五指村登上中央电视台《我的美丽乡村》系列栏目。

图3 五指山AAA级旅游景区风光

2.2 企业助推农旅融合,园区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五指山”乡村旅游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依托广元鑫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导的五指山有机农业园区,规划面积733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77hm2桃树产业和药材产业,现已初见规模,其中桃树产业18hm2,中高端药材五味子2hm2,生态大棚香菇产业3hm2。旅游产业以天颂望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首建立全村农家乐新型组织,现有特色农家乐12家,乡村酒店2家,年接待游客总量约40万人次,主导产业和旅游经营性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例为70%。

图4 2021年前3季度五指景区游客人次统计表

2.3 集体组织多种方式,推动农户共同发展

五指村采取“村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果蔬种植和张家大院2个农民合作社;组建家庭农场5家,其中养殖业4家,种植业1家。五指村已流转土地177hm2种植有种植采摘农业和观光农业,脱贫户、边缘户等成为种植园区的产业工人;同时为把五指村打造成“产业示范带”,种植优质果药基地桃树65000株(经济桃40000株),种植芍药5hm2,种植脱贫产业园(魔芋6hm2、香菇820袋)。集体围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机制,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连接关系,增加农户家庭收入。

3 五指村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问题

五指村农旅融合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巩固脱贫攻坚上缺乏拓展性,也没有更好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深化衔接,大多数村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局限、机械化水平低、产业回报周期长和政策制约发展等因素较多,另外,村内道路较窄、桃树产业起步发展、人为开发景点较少等客观因素,游客还难以留住,消费增长势头不足等原因,五指村发展产业建设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1 产业生产方式较为单一

在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过程中,外地游客对五指旅游热情较高,许多来自成德绵和附近地区的游客往往选择夏季来避暑,但在空间上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许多游客只是单纯的看景点和休闲旅游,很少甚至没有参与乡村农旅文化活动。同时,只有单纯生产农产品,而没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带动农业的发展有所限制。政府和村两委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层面,从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还有些散农户为了向游客售卖水果,存在旅游“庸俗化、强迫化”的现象。

3.2 产业缺乏开拓性发展

农业生产本身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因此农旅融合产业会面临“季节性”的问题,五指村在果蔬品成熟期游客数量可能很多,但在果蔬品生长发育期,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有限。此外,农旅融合产业品质不高、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和单一化现象十分明显,在农事体验活动、乡风民情、民宿休闲等各方面的挖掘力度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五指村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夏季游客数量过多使五指村的生态环境和森林防火承受很大程度的压力。

3.3 产业信息化功能偏弱

五指村农旅融合产业目前在销售渠道方面仍然采用由一两家龙头企业带动,村民种植户依靠合作社及传统关系网的老旧模式。通过老旧模式销售的企业和农户,其关注面比较狭隘,往往只集中在自己的老客户身上,从而忽视更为宏观主流的市场需求,没有创新性的思维,缺少信息化现代化的营销模式,容易被市场逐步抛离。

3.4 劳力和土地资源不足

五指村从事产业生产的人员约500人(含固定工人和散工),主要为种挖培育的普通工人,能从事造型技术性工人较少。五指村位于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其建设用地、商业服务用地、设施配套用地相对紧缺。五指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打造的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都需要建设用地,未来计划引进的黄蟠桃产业需要建设配套的大棚及硬底化道路,“产业+旅游”需要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产业用地不足,已成为制约五指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3.5 产业地区竞争压力大

剑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五指村的桃树和药材种植与其它区县甚至是县域内其它地区都形成了行业竞争。五指村在面临自然条件和地势更平坦的江油以及产业大县苍溪等地区的竞争,其凭借更低的生产成本、更成熟的生产技术、更大的种植规模来抢占市场份额,将逐步对五指村农旅融合产业构成压缩性威胁。

4 五指村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路径及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产业兴旺与旅游发展已经被许多农村地区深入实践,农村地区农旅融合产业片区规划和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相继展开。这不仅是利国利民、强农富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所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比较注重经济利润,缺乏环境保护和规划统筹意识。新时代做好农旅产业融合,为使五指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图5 五指村农旅融合——香菇大棚产业基地

图6 五指村农旅融合——农耕体验及观赏蔬菜园区

4.1 规划文旅资源,构建完整体系

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根据五指村的资源情况、政策条件、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打造乡村旅游为目的,不断更新规划思想理念,升级文化旅游和农业功能布局,以国家级农旅融合示范点的标准进行打造,避免与周边邻近地区产业项目雷同。为突出自然生态、宁静悠闲、乡风淳朴的世外桃园景区特点,产业区可以按照“一心三带”布局,一心就是现已建成的农耕文化广场,同时承担游客接待中心;“三带”指向金子山方向打造桃花沟,主要是果药产业,地上可栽植桃树株,地下可种植芍药,并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向五指山方向,上面有溶洞、龙王庙等景点,沿途主要是由企业种植的有机蔬菜,对面有1条十里花溪漫步游道,游人不仅可以亲近田园,也可以在沿途欣赏到当地的山歌和情歌,能够体会到乡村甜蜜爱情的氛围;向镇政府方向,那里属于峡谷风光,山形陡峭,形态各异,峡谷悠长,溪水清澈,是亲近自然、探险的好去处。在这3带中,应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在沿途配套基础设施,引导村民兴办农家乐,拓展村民增收的渠道。减少产业成本的投入,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和销售企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4.2 优化产业布局,加速融合发展

农旅融合产业以农业果蔬药材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科学制定产业区规划,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区,坚持以“四化”来促进发展。规划布局科学化,结合乡村旅游,体现农耕文化特色,建立展示传统农耕特色的科普馆、有机蔬菜种植园、认领体验园、中药材白芍种植园和有机水果采摘园,让游客了解和感受传统农业生产;生产过程有机化,在生产过程中,坚持保护资源,以专业化培训人才对土地进行培育,将原来的化肥、农药等残留物质慢慢降解,成立专业生产管理团队,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用农家肥、有机专用复合肥和生物绿色防虫防病;产品营销多元化,在生产以后,为确保产品销售畅通渠道,通过港澳和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直销,在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与超市对接直销,企业也租赁店铺直销,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设置在成都、绵阳等地发展会员配送,同时,建立蔬菜种植体验认领园等方式进行销售;群众增收持续化,产业区以土地流转费用、园区务工费用、企业收购销售费用和旅游收入费用等方式帮助农民致富,保障农民利益。

4.3 加强政策扶持,创新制度体制

在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县镇两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自身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结合“剑门关-大蜀道”精品旅游线路,制定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方案,并构建完善的融合发展管控制度体系。政府和村党支部要解放思想,以支部为主,全体脱贫户参与,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在一起,要强化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建立以优势农产品为主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同时,要为农旅融合产业提供政策、人才、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的保障,尤其是要利用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招牌,更好地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政府要支持并鼓励村民集体开发农旅合作项目。坚持先进户、脱贫户、边缘户以财政产业发展资金和村组干部工资按份比例为入股的合作模式,即“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每位村组干部要带领几户脱贫户和边缘户划片管理并受益,分红按集体占比作为技术指导支出和村集体经济,另剩余占比的干部坚持让利于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原则按利润比例分成,让其增收快速发展。另外,在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从休闲观光农业出发,以森林康养、乡村旅游为目的,村支部要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农家乐,为乡村旅游更好的服务。

4.4 提高专业生产,推进素质提升

要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必然离不开人才,所以必须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政府部门、旅游单位和主导企业等可以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共同商讨,招贤引能,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鼓励回乡创业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退休干部和产业能人参与村民培训和专业化学习,把“产业学堂”办成集交流、教育、培训、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民日常学习机构,实施“学分制”补助和奖励,农民也要充分利用“农专家”、农校教师、致富能手、驻村干部等力量进行现身说法,引领群众发展好产业。

4.5 打造特色品牌,培育生态景观

努力探索“生态旅游+产业”模式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五指村产业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发挥休闲养生旅游一业带多业的融合效应,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巩固五指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支持龙头企业由果蔬产业向多品种产业转型,继续推动农业区产业提升建设,打造上档升级民宿和农家乐,扎实推进镇村旅游业发展。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将全村定位成以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现代农业为主体,以生态康养、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文化传承为主要模式,集产业发展、休闲娱乐、农耕体验、美食观光、民俗文化感受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在建设中,坚持以保护为主,在自然资源上,决不允许乱砍滥伐,始终保持森林植被的原生态;在民居房屋建设中,在新建居民点的同时,确保原有木楼木窗小阁楼的存在;在产业发展中,坚持企业带头种植有机蔬菜的同时,以种植优质桃树为主,建成世外桃花源,杜绝大型养殖等污染企业进入,确保园区青山绿水。继续加大对园区的完善投入,特别是在群众素质提升上,将组建乡村文艺宣传队,挖掘金钱棒、山歌等乡土文化元素,教育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真正把五指村建设成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俗的乡村旅游胜地。

5 结束语

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旅融合产业还属于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但其成功的应用丰富了许多农村地区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拓宽了农、旅、文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村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在产业兴旺等政策的引领下,要认识到农旅融合产业的重要性,依据本地区的农业、旅游和文化资源特征,科学有效地开发农旅融合产业,建设美丽新村。

猜你喜欢
融合旅游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