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校迅速组织行动,积极贯彻落实,执行中纷纷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义务教育呈现出可喜变化。但也有个別学校教师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措施简单僵化,工作中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其结果“学生负担下来了”,但“教育质量却没上去”,这是对“双减”政策的误读,有悖于政策初衷。笔者认为,落实“双减”政策,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一定要做足“加法”,这“一减一加”,学生负担下来了,教育质量上去了,才是“双减”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那么,学校和教师应该怎样做好“加法”呢?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认识“准”度。教师习惯了原有的教学常规要求,要让教师精准把握政策,掌握措施方法,就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教师执行政策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高”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师“依赖”课后作业去弥补,是造成学生作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课后作业量减下来了,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效率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打造出高效课堂。
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有效备课“深”度。高效课堂倒推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用教师课前的“高负荷”保障课堂上的“高运转”。
加强作业设计,提高巩固训练“精”度。要像给航天员准备食品那样,给学生准备少而精又够营养的“作业食品”,才能使学生作业“降量提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作业研究,科学设计作业,精准把控批改要求,同时要加强班级教师团队的协调,合理控制作业总量。
加强课后服务,拓展学生发展“广”度。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一要利用课后延时,有针对性做好个性化辅导;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享受快乐,发展特长。
加强家校协作,提高“双减”工作“效”度。“双减”不仅对学校提出新要求,对家长也是新挑战。学校要通过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没有家长的配合谈“双减”就是一句空话。
完善评价改革,提高“双减”工作“认可”度。学校和教师“双减”工作落实得好不好,要用评价机制“导航”。评价不以分数论英雄,要真正做好全过程评价和全要素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泉市七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