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关键研究

2022-04-05 14:42:33任杰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运行风险控制

任杰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电网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用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变电站运行维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维护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因此要注重对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风险控制。论文主要阐述了220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同时提出相关的运行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运行;控制;风险;变电站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5.054

引言: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的安全运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保证整个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必须对变电站进行维护与管理,相关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维护风险,加强措施控制,进一步确保变电站各项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的电能,在220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过程中要注意找出潜在的风险隐患,进一步采取措施防范风险,保证变电站正常稳定的运行。

一、220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完善,电力运行也越来越安全,但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及相关问题,下面主要对相关风险进一步探讨。

(一)电压互感器故障

在变电站设备结构中,电压互感设备主要功能是有效转化成电流高压与低压状态,在进行转化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电子元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使用强度和频率较高,使得电压互感设备连续出现故障,而且参数随时发生变化,为有效促进电压互感器稳定运行,必须对电感覆盖设备进行管理,避免出现铁质磁性和谐共振现象。此外,变电站内部设备长时间进行接地运转,会使得相应电流与电压数据较高,导致超过电压互感设备所承受限制,从而使得电压互感设备发生故障。

(二)变压器问题

变压器是整个电力运输线路中重要组成部分,变压器的操作是变电站维护中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变电站较为常见的隐患之一是变压器异常引起的,该隐患发生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气体保护异常、电流速断异常、过负荷异常、温度异常等情况,这些情况发生会严重影响电力运行稳定性。对变压器来说,应该对电压及电流进行合理调整,下面主要对各类变压器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1)气体保护异常。油中气体能反映变压器故障,因此必须要对气体进行保护。

2)电流速断异常。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变压器老化和磨损可能会引发电流速断,同时变压器也会发生引线或接线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导致电流触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瞬间高电流会导致变压器产生短路。

3)过负荷异常。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过多负载情况,将会导致变压器元件损坏,使变压器内部设备难以达到正常运作状态,变压器运行受到影响。

4)温度异常。变压器设备温度异常,主要是由于绝缘老化所引起的,而绝缘老化问题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变压器运行出现困难。

(三)变电运维误入间隔

变电运维误入间隔主要指的是维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进入其他非工作区域,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误入间隔情况发生过程中,通常是由于管理问题所导致的,我国电力系统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力工程等,在变电站维护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维护与管理,每个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企业没有设置相应岗位,出现一人多职情况,而且工作人员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许多变电站运维状况出现问题,使相应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进入错误区域,产生错误操作,此外产生交接问题也会引发嚴重事故,因此相关企业要加大对专业人士的培养,注重责任划分[1]。

(四)倒闸操作不当及直流回路操作问题

在进行倒闸操作过程中需填写倒闸操作票,然而这个系统设备需要多长时间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负荷会严重影响到使用寿命,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要进行维护替换,而在维护替换过程中倒闸操作是必须进行的流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填写人员不细心也会导致信息填写错误,给后期维护工作加大难度,同时数据错误会影响倒闸操作,从而产生严重后果。

直流回路的操作一般都是因为维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在运行过程中会导致变电站发生停运现象,维护人员对直流回路操作流程及操作规范不太熟悉,因此企业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熟悉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提高变电站正常运行的能力[2]。

(五)自动装置故障及强流接触部位故障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结构自动化系统是依靠电力组合优化信号系等设备组成的。在运行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平台、通信技术进行线路自动监控和保护,自动形成具备综合性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变电站内部结构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容易发生自动装置故障,主要是由于主控室温度过高,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些人员在数据录入过程中,不能有效准确录入。自动化装置出现损坏及故障的问题,会进一步导致相关数据损坏,影响正常通讯功能,而且相关人员盲目调配到自动化系统中,导致电力工作人员调控失误,从而影响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转。

在变电站设备结构中,如果变电站内部结构强流接触部分过热,会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变压器连接不当、电缆质量较差造成的,而且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行为,没有正确对待巡视工作,当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引发变电站安全事故。

(六)真空断路器故障以及备自投拒动故障

真空断路设备具有质量较轻、设备功能齐全、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及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在使用过程中真空断路器设备应用十分普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真空断路器由于质量问题、结构问题或调整不到位,会影响真空断路器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对真空断路器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我国变电站多数是依靠采用自动化装置与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当真空断路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电流运输效率,导致开关链接点容量无法达到相应标准,开关损坏而导致不良情况发生,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电流运行,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力电流运行效率,导致断路器发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3]。9AD4D60A-5422-4593-85AF-B82A4E2257F3

备自投拒动是我国变电站隐患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二次回路接触不良风险,在备自投拒动装置过程中,如果母线故障发生时不能够闭锁备自投,所产生问题会导致合闸回路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从而产生二次回路接触不良风险,进一步导致变电站全站失压风险,因此必须要对二次回路接触不良风险进行把控。(2)压板投退风险,在备自投装置运行过程中,运行维护人员要对出口压板漏投、误投退线路检修压板等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保证自投装置功能的发挥。

(七)运行维护人员管理机制缺乏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维护人员较为分散的特点。在管理制度落实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地落实,管理制度比较缺乏,造成在操作过程中技术能力落后,人员分配不合理,直接影响变电站运行水平。如图1所示,为变压器运行监视。

二、220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的关键研究

(一)维护电压互感器安全

在进行电力结构建立时,维护电压互感器安全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技术人员应针对电压互感设备进行质量预防性实验,当电压互感设备内部出现异常声音时,应停止运转,避免互感器发生着火现象。(2)如果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电压互感设备出现损坏,要及时对故障区域进行截断。(3)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不能采用隔离开关装置或卸下熔丝管方法,要严格注意操作流程,避免设备损坏问题发生。

(二)变压器异常的应对

变压器出现异常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策略:(1)当温度发生异常时,要进一步解决变压器存在的温度、电流速断等情况,运营维护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温度异常监测,掌握变压器温度升高与电阻发热之间的联系。(2)在进行过程中对电压器、供配电各个环节进行重视,结合单片机电路原理建立相关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不断掌握变压器运行过程温度变化规律。此外,可结合GPS监测系统、红外监测技术,进一步对温度进行监测,防止因为温度发生变化而引起变压器故障。(3)油色谱分析,在变压器油压下降过程中,通过油色谱分析,进一步预防异常事故发生,相关人员要注重油色谱分析操作流程,提高变电站工作经济性及安全性[4]。

(三)加强对变电站的运维能力

加强对变电站运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变电站运维过程中维护人员是十分重要的,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严重影响到变电站运行质量。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维护人员培训工作,在聘用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考察,使其具有专业素养。(2)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熟悉相关步骤,掌握相关流程,具备足够理论知识。(3)在人员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和规章制度,对操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认识到错误操作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要加强培养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如图2所示,为变压器巡视。

(四)严格控制倒闸操作及操作票制度流程

(1)在操作票填写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做到认真填写,不断核实相关设备信息,及时了解操作设备的信息,避免出现信息混乱情况发生。(2)在倒闸操作时,要建立完善工作流程及技术规范,让操作人员能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范去规范性进行操作。

(五)预防电线电缆故障,加强巡查工作

在变电站内部结构过程中,为进一步有效预防电线电缆出现过热现象,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所采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相关部门应定期派遣专业电力管理技术人员对电线电缆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对电缆质量进一步检测,提高电信电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防止电线电缆受到人为外力而产生损坏情况发生。(2)在电线电缆运行过程中,要对电流运行情况进一步分析,注意电压负荷变化,防止电缆因结构老化而产生超负荷情况,保证在安全运行范围内。(3)要定期针对变电站电缆接头温度进行数据测量,从而进一步判断电线电缆是否发生过热情况,提前预防电线电缆过热情况发生,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现阶段,电网的运维越来越智能化,在管理中经常出现无人值班的情况。在新时代,运维站应有效落实变电站集中管理模式,对供电区域、变电站及具体地理位置实行集中化管理,严格控制安全风险情况出现。运维站值班人员接受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对恶劣天气或是事故影响下的变电站实行全面监控。(2)制定指挥命令,在无人管辖区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等工作。(3)进行变电站设备维修验收、安全设施布置、工作票办理等工作。

变电站维护过程中要加强巡查工作,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日常工作过程中,考虑天气因素变化,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天气较为炎热,主要检查设备是否出现发热现象,同时进一步确保风扇能否正常运行。在巡查过程中,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掌握相应处理方法,通过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操作能力。

(六)维护真空断路设备安全运转

在变电站内部结构中,真空断路设备故障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内部结构中断路设备所引起的。为进一步有效提高真空断路器安全运行,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避免开关内部接触不良,连接过程中距离较短等情况发生。在维护真空断路器前,应进行反复试验,进一步确保断路器质量,相关技术人员应反复调制和筛选质量。(2)工作人员要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铁芯之间位置,在进行手动合闸过程中要保持1~2㎜的距离,将螺丝向外调整,从而进一步固定螺丝,并用砂纸进行打磨。如图3所示,为断路器外观。

(七)优化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组织好技术管理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网管理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能力,就要加强科学技术应用,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突破传统思维局限,在智能化管理中替代人工作用与职能,对相应流程不断进行调整和升级。此外,智能化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值守,严格按照交接班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要加强变电站监控作用,加强自动化监控对变电站指導工作,特别对于一些节假日用电高峰期应合理设置留守人员数量,同时要对变电站的操作流程进一步简化,不断优化操作步骤,明确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在质量控制方面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加强质量检测监管,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控制方面,加大对安全的宣传,让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做到心中有安全,安全第一,及时检查完善安全方面的设施,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要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对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先进管理技术进行管理,推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管理制度必须严格落实,确保每个人自己的职责,项目负责人和管理人应以身作则,在技术方面要做到认真对待,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清楚施工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维能力,必须完善运行管理方案,对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技术人员操作水平,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培养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对设备加大巡视工作,完善变电站运维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变电站运维工作质量,推动我国电力事业有效发展,进一步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宋会平,杨东熏,王友怀,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及故障隔离措施研究[J].湖北电力,2016(2):48-52.

[2]张轲,姜嫒,张鸿飞. 220kV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实践[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368-369.

[3]李伊妮.220kV及以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60-61.

[4]陈丽,刘天宇,肖诗宇,周子默.变电站变压器的检修维护[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124-125.9AD4D60A-5422-4593-85AF-B82A4E2257F3

猜你喜欢
运行风险控制
天津汉沽房地产市场运行研究
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以及政策建议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6:18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3:32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9:26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7:14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